宋缔-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提到大宋的火器,萧挞里的表情就变得不自然起来,相比大宋,辽朝对火器的研究却与大宋相差甚远,这么多年来他们的火药弹还不及大宋的火药弹威力大,而能产生毒烟也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否则便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萧挞里知道,自己不能把最后一个问题浪费的在火器上,这种神器作为大宋国鼎般的存在,赵祯绝不会告诉自己一丝一毫,她也没有愚蠢到向赵祯提问的地步。
大军已经入了辽朝境内,赵祯以书信的方式向大宋报平安,不过对于大宋的官员和百姓来说,这一点的重要性尤为重要。
赵祯身在辽朝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宋,而且朝中没人制止,即便是朝廷隐瞒下去,辽人也会放出消息,到时间搞的满城风雨,还不如大方的承认,并且用上了赵祯的说法:国事访问!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是官家屈尊前往辽朝,化两国干戈为玉帛的高尚行为,百姓的解释权在哪里?当然是朝廷,现在的大宋,朝廷的报纸说什么,舆论的风向就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被朝廷暗中控制,以主导舆论,尤其是在赵祯这件事情上,更是相当的集中,大宋皇帝被俘?不可能,大宋的皇帝不是被俘,而是国事访问!
战争的细节没人知道,剩下的事情就是报馆自己的加工美化了,甚至还要消息传出,辽朝的太皇太后也会到大宋进行国事访问…………
辽人非但不会伤官家分毫,甚至会大张旗鼓,仪驾俱全的被辽人恭送回来。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大宋的自信心已经强大到了何种地步,以至于辽朝的密谍在大宋散播的谣言完全没有效果,当然这些谣言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但宋人全完全不买账,甚至连迁居大宋的党项人都不信!
大宋皇帝会被俘?简直是开玩笑。
自从大宋一路高歌猛进之后,大宋百姓的自信心就被疯狂的激发出来,原本的大宋畏惧战争,恐惧战争,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战,但自从在赵祯的带领下南灭大理之后,一种看不见的强大便在宋人心中站了起来。
可以说赵祯南灭大理之后,大宋的攻伐血性就彻底被激发了出来,看似一场小小的灭国之战,却给了宋人以强大的自信,这也是大宋的开始。
一切转变的开始,自此之后,大宋便一路攻伐,先是西夏,接着是倭国,然后是中京道,仿佛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能抵挡住大宋的脚步。
这也是赵祯回答萧挞里问题的重要答案,赵祯不会对自己的承诺说谎,大宋的崛起和信心不无关系,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乏战力,只是这种战力有时被大量的胆怯所掩盖,就如同用后世的足球一样!
赵祯有这份自信,所以当他看到萧挞里面对大宋使者目瞪口呆的表情时,桀然一笑。
萧挞里是真的被惊得目瞪口呆,她不明白,为何大宋的使者居然在这个时候还有如此高的底气,甚至嘱咐大辽的鸿胪寺官员以帝王之礼对待赵祯。
事实上韩琦在前往辽朝之前就知道该如何处置这种事情,越是显得大宋无所谓,越是显得大宋无视辽朝的威胁,便越掌握主动,而官家的安全,他却从未担心过。
当消息抵达中枢的时候,身为相公的范仲淹便看穿了一切,在官家的消息抵达后他更加笃定,辽人不敢对官家做任何事情,用他的话来说,除非辽朝自取灭亡!
不过虽然表面平静,但韩琦瞧见赵祯在辽朝宫中舒服的模样,还真的是有些惊讶,官家怎能如此的平静,甚至还有些享受其中的感觉,难道这真的是如官家所说的国事访问?
韩琦没有走,而是在上京城中留了下来,他以大宋使者的身份常驻上京城的宋都亭驿中,而辽朝也不得不派出使臣再次前往大宋。
宋辽之间的关系仿佛一下从冰点回到蜜月期,除了辽朝继续占据了西域之地外,没有什么改变。
萧挞里在辽朝的皇宫之中向赵祯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也是赵祯不会回答的问题:“辽朝如何战胜大宋!”
赵祯是作为客人留在辽朝皇宫之中的,他终究是这里的客人,面对萧挞里提出的问题,赵祯想都不想的回答:“没有可能!”
“西域之战陛下输了!大宋也输了!”
赵祯点了点头:“是,朕太过自信,也太过小瞧辽朝,但这所谓的输赢最后的结果呢?”
萧挞里不明所以的望向赵祯:“结果我大辽获得西域之地,陛下成为我大辽“客人”!”
赵祯笑着摇头道:“真如你所看到的一般?此战我大宋是输了,从西域之地撤走了,西域也成为你辽朝的疆土,可我大宋有何损失?你辽朝的损失呢?我大宋依旧可以从天竺借道,依旧可以保持通商不绝。”
赵祯的话让萧挞里警惕,暗自算下来,此次用兵所耗国帑之多对于辽朝本就不多的财政来说几乎快要枯竭,辛亏从西域调来大量的钱财,否则还真的堵不上这个窟窿。
“陛下的意思是我大辽依旧没有占到好处?可本宫觉得占了西域便是大胜!”
赵祯笑了笑:“这是辽朝噩梦的开始……”
在萧挞里看来,这是赵祯倔强的表现,死活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即便是承认了,还以这种口气说话,实在令人心中不爽。
赵祯才不会管这些,辽朝的经济制度本就畸形,所有的财富都掌握在了贵族手中,而真正能流入民间的却少之又少,而大宋的财富不光是集中在商贾手中,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平民百姓之间。
而朝廷更是掌握了财富的大头,以税赋平衡财富差距,而且有大量的财富投入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这些东西看似没什么作用,可一旦形成规模,却会给整个大宋增强力量。
若是比较的话,大宋在文明进程中是一个茁壮成长的孩童,而辽朝是个畸形儿,萧挞里虽然学习了大宋的政策,可却生搬硬套的往辽朝身上加,虽然稍有成效,可时间长了,弊端也会暴露出来。
单单是贫富之间的差距便会使得辽朝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内乱。
大宋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有健全的制度维护,有不断完备的律法保障,而这些,辽人差得远嘞!
第三个问题问完了,萧挞里不再说话,而是紧盯赵祯看了许久,接着她突然问到:“本宫一定让你看到辽朝中兴的那一天。”
“这么说来朕可以走了吗?”
“还不到时候,大宋的使者已经在都亭驿住下,陛下难道还担心本宫谋害您不成?”
“大善!朕还没待够,这段时间朕就在上京城中好好逛逛,不过朕可不会再住在你辽朝的皇宫之中了,非不愿也,实不习惯矣!”
萧挞里反倒是奇怪了,若是换成别人早已是气愤难当,谁知他赵祯居然不怒反喜,到底是他疯了,还是自己疯了?
她并不知道,这段时间赵祯放下了所有的朝政,甚至连想都不想,更因为“不可抗”因素断了每日不坠的经筵日讲,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礼物和放松。
而且他到了上京城,还在辽朝统治之下的上京城,这是一次及其难忘的体验。
“大辽的皇宫有何不好?陛下为何如此不习惯?”萧挞里更加不理解,在辽朝的皇宫之中,赵祯可谓是及其安全的,若是有一点意外,天下人和大宋都会认为是辽朝下的手。
可若是去了上京城,那可就不同了,现在朝中不知有多少人想要用他的头颅给兴宗皇帝祭奠。
赵祯望着萧挞里微笑道:“因为你在这皇宫中,朕便不方便了。”
赵祯终究是离开皇宫去了大宋的都亭驿,其实在这里他才是最安全的,别忘了,耶律洪基可是在皇宫中被救走的,这样的皇宫赵祯可不敢住!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种战争形势()
韩琦还是不知眼前的老内侍作什么妖,好好的大宋都亭驿完全被来自皇宫的皮室军给包围了,他们仿佛是大宋的兵甲一般,在这里负担起了安全保卫工作。
可以说大宋的都亭驿简直就是整个上京城最安全的地方,克鲁从袖子中掏出萧挞里的懿旨,念了一大堆礼貌的废话之后便小声说道“待会有一位贵客会来大宋的都亭驿住上一段时间,在这其间都亭驿的安全由这些皮室军负责,若是那位贵人住够了,无比请使者进宫,我大辽风风光光的把他送走便是!”
克鲁的话把韩琦说的云遮雾罩,什么就贵客了?什么贵客能住在大宋的都亭驿中!这简直是不像话!官家有言,宋之都亭驿犹如宋土,即便刀兵相向已不可犯!
“什么贵客!我大宋之都亭驿乃国之土也!……广迎天下客!”
当韩琦看到三才从马车之中探出头来,狠狠的朝自己瞪上一眼的时候,韩琦就明白来的贵客是谁了,一时间恍然大悟,他实在是没往赵祯的身上想。
谁能想到官家居然不住在辽朝的皇宫之中,而是来到大宋的都亭驿住着,这里再怎么说也没有辽朝皇宫安全,范相公可是说了,萧挞里必会对官家“照顾”的无微不至!
现在看来定然是官家自己要来这住的,难怪辽朝派遣这么多的皮室军来都亭驿外面守着…………韩琦瞬间打了个寒颤,官家莫不是要在上京城中小住一段时间吧?!
这可如何使得!?
韩琦已经想到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但他依旧是不放心,赶紧把马车亲自牵入都亭驿之中,顺便把三才从马车上一把拽下来“官家可是要在这上京城中小住?为何不回神都!这要是传了出去,还不知会引出多少的谏言!”
三才摊了摊手,苦笑着说道“韩大学士,官家的脾性你也不是不知道,定下的事情奴婢可不敢擅自更改,若是不行,还请大学士走一遭?”
韩琦眼睛一转“若是权宜之计……不如不官家绑回大宋?待到了神都城,要杀要剐虽陛下的便!”
三才斜眼瞥了韩琦一眼“您倒是真敢想,怕是回去就不是千刀万剐的事情,而是升官发财,资政殿大学士的职衔是不够您的了,最少要进天章阁或是龙图阁!”
被三才说破,韩琦无奈的笑了笑“官家留在这里到底意欲何为?”
三才皱眉道“这你且去官家面前对奏,不过奴婢跟随官家多年,若是官家决定的事,甭管多稀奇,必有道理!”
这一点韩琦是非常同意的,他在朝中的时间也不短了,可以看出赵祯的手段,而眼下谁都知道越快的回到大宋,越能有稳定人心的效果。
但他却不知道,赵祯的所谓国事访问,事实上是一次亲身对辽朝的考察,也是一次对辽朝的摸底,即便赵祯知道辽朝无法与大宋相提并论,但他一定要亲眼所见才能放心。
而眼下就是了解辽朝最好的机会,一国之都城乃是最为繁荣,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有许多信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仔细的整理下来,总会发现有用的情报,而这才是赵祯所需要的!
他的失败就在于对萧挞里和辽朝的轻视,对方知己知彼,而自己却依旧保持着大宋不可战胜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导致了西域之战的失败,不过还好,眼下是一个机会,可以弥补这一切。
要想吃透这个王朝就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当初把黑手撤走确实是个错误,但撤走容易,要想重新部署却太难,而且成本过高,还不如眼下自己亲自探查。
三才也是搞不懂,为何官家当初要把皇城司和黑手从辽朝全部撤走,而且撤走之后的人却消失在了大宋,完全没有踪迹,也不知去向何方。
对此官家的态度是一直保密的,从未透露出一个字,但却说过“朕要他们另有他用。”
这也是赵祯不后悔的重要原因,虽然从辽朝撤走了密谍,但相对于他们以后要担任的重任来说,损失不值一提。
赵祯一身便服,在辽朝的上京城中随意走动,而那些契丹人瞧见赵祯就像是瞧见空气一样并未有多少关注,因为上京城中的汉人本就不在少数,即便是大宋商贾也有不少出现在这里。
宋辽之间已经恢复了通商,榷场贸易繁盛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商贾打破规则,亲自带着货物前来辽朝,即便是宋辽之间在西域作战时,商贾往来都不曾停歇。
由此可见商人的内心多么的强大,在利益面前多么的“疯狂”。
当然就是因为这些商贾的疯狂,才有大量的关税流入大宋朝廷的腰包,才有大量的钱财回流到大宋,而眼下让赵祯想到一个问题,大宋应该积极地向辽朝通商…………
辽朝通过这次对西域的征服获得了大量的钱财,而这些钱财可都是真金白银,赵祯知道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