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营中已经静悄悄,凡是在熄灯号结束后还亮着灯的地方都是将领的住处,当然也包括赵祯自己的御帐,为了保持士兵的体力与战斗力,充足的睡眠是不可少的。
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赵祯舒服的出了一口气,这次御驾亲征没有三才,没有时刻盯着自己礼仪的文臣,只有一些大老粗的武将和最可爱的人,赵祯自然也就随意的多,也不用活的那么累了。
但没过多久这种安静祥和的环境就被吵闹声破坏,赵祯微微皱眉,他是最讨厌有人打扰睡眠的,何况是在将士们训练了一天的情况下。
亲卫司的老兵此时已经穿戴整齐的出现在自己的周围,而整个中军也一下苏醒过来,禁军经过紧急集合的训练早已习惯了枕戈待旦,此时铠甲着身,利刃在手,弓弩上弦,强悍的素质展露无遗。
第五百二十三章赵祯多出的“儿子”()
大宋除了不承认燕云十六州属于辽朝之外,还不承认西夏的地位,即便他李元昊立国称帝后,大宋朝堂依然不承认,采取回避或置之不理的态度。
赵祯看着夜闯军营的礼部郎中吴育一阵无语,这吴育真是个炮灰级的人物,两府相公和满朝官员无人愿来,他却毫不顾忌的毛遂自荐,即便是西夏使节前来也不用急于一时,在东京城安顿下来,稍稍晾上一阵便是,大可以奏疏来往,何必带着西夏使节赶到军演之地?
当赵祯翻看使节递上的李元昊国书后微微一笑,难怪吴育这么着急非要亲自带着使者前来,原来李元昊是上书自己,请求宋夏议和!
看来李元昊也顶不住压力担心两头作战,更担心宋辽达成一致,结盟瓜分整个西夏。
国书的内容很简单,省去满篇的废话和客套,剩下的主要内容就是请求大宋议和,并提醒赵祯不要与狼子野心的辽朝结盟,赵祯看完不禁大为赞叹李元昊的能屈能伸。
之前大宋夺取西夏两州之地,获得百里草场,牧马戍边致使西夏忌惮万分,常常骚扰盐州,洪州之防,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日渐紧张,现如今辽朝即将讨伐西夏,李元昊毫不犹豫的放弃疥癣之疾,全身心的投入到与辽朝的作战中,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果断赵祯都要佩服。
使者跪在地上等待赵祯开口,可左等右等也不见大宋皇帝发话,微微抬头看见的是皇帝的哂笑,顿时心中恼怒,但身在敌营又不敢表露,只能捏紧拳头一言不发。
“西平王使者起来说话!”
大宋皇帝终于开口了,但使者听了后却迟迟不肯起身,一旁的吴育皱眉到:“你难道没有听见陛下的话吗?”
拓跋武皱眉道:“陛下是在对西平王使者说话,臣非西平王之使如何敢起身?!”
“放肆!”彭七大喝一声便要上前,却被赵祯拦下:“算了,不必与他置气,咱们一直认定党项就是定难军,人家也能在心里认定党项就是西夏。那你起来吧!”
见赵祯给自己台阶下,拓跋武也就不再纠缠,顺势站起身道:“臣多谢大宋皇帝陛下!”
赵祯挥了挥手:“李元昊的国书朕看了,其中的意思朕也明白,议和纳贡倒也是恳切,只不过为何没有自削僭号一项?”
拓跋武脸色大变,所谓的僭号是冒用帝王称号的意思,大宋皇帝这么说就是要让李元昊自削帝号啊!可李元昊已经立国称帝,如何能当着天下人的面再次削去帝号?!
这是在挑战整个西夏的国威,拓跋武顿时怒目而答:“吾皇如日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
赵祯瞧了他一眼对彭七道:“党项使节不懂礼法,无视尊卑,掌嘴!”
彭七早已觉得拓跋武的态度嚣张,那能手下留情,拎起他便一顿大嘴巴子,噼里啪啦的那叫一个响亮,看得一旁的吴育嘴角直抽抽,有道是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何况这是李元昊的使者。
彭七还算是手下留情,只不过让拓跋武疼痛而已,肿起的嘴角并不影响他的说话。
赵祯望着拓跋武笑道:“你也不用掩饰,李元昊定然是给了你底线,否则单单的称臣纳贡如何能打动我大宋?还有,你应该瞧瞧外面朕的虎贲能不能答应?”
拓跋武心中一颤,面对大宋皇帝的如此威胁他还能怎办?万一大宋和辽朝达成协议,并且意图同时举兵瓜分西夏又改如何?无奈之下只能祭出陛下的最后手段了。
拓跋武躬身拜下,从怀中掏出第二本绢制国书道:“大宋皇帝果然真知灼见,此乃吾皇国书!”
果然有底线,赵祯笑了笑对彭七挥手道:“呈上来!”
彭七遵旨上前接过拓跋武的国书准备递给赵祯,赵祯都懒得接,其中定然是许诺多少岁币,牛羊,马匹之类的东西,说实话这些东西要是放在以前还能值点钱,可对现在的大宋来说还真的不算什么,牛羊大宋可以从天竺进口,穿过马六甲海峡便是印度洋。
马匹就更不用说,来自阿巴斯的阿拉伯战马不光容易训练,繁殖能力也不弱嘞!
赵祯对彭七递上的国书没有什么兴趣,微微点头道:“念。”
彭七清了清嗓子,毕竟是李元昊的国书,他多少也要认真对待,要不是三才不在,这种差事怕是轮不上自己,可当他看了开头后便呐呐的对赵祯说道:“启奏官家,这里面有许多字俺不认识……”
“……吴育你来!”
赵祯真是被彭七给气坏了,好歹也是自己的亲卫司环卫官,居然敢说不识字,这不是给李元昊的使者看笑话吗?
吴育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彭七一眼接过国书,这回真是丢人丢到家了:“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
只这一句便让整个御帐鸦雀无声,吴育自己也是说不出下面的话来,这……这是在称官家为父吗?!
赵祯的身体下意识抖了一下,一旁的彭七更是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太肉麻!太无耻!太鸡贼!太丢人了!
赵祯有些不相信的望着拓跋武道:“你确定这是李元昊的国书?朕怎么觉得是你拿错了!”
拓跋武躬身说道:“没有,这确实是我西夏皇帝李元昊亲笔所书!”
赵祯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无奈的说道:“元昊真大丈夫也!”
能屈能伸乃大丈夫,拓跋武显然是把这句话当作是赵祯的夸奖,居然还礼貌的回答道:“多谢陛下夸赞!”
赵祯已经无语的说不出话来,只能暗道一声:人才!!
宋,夏,辽,三国皇帝的年龄相差不多,但李元昊的年岁最大,比赵祯还大上七岁,耶律宗真比赵祯小六岁,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真宗尊萧太后为母,也就是说辽皇耶律宗真是赵祯的弟弟,这还说得过去。可现在李元昊成了自己的“儿子”那岂不是耶律宗真算是他的叔父……
这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占不得()
觉得可笑的同时,赵祯也是佩服李元昊这种敢于做人“儿子”的勇气,不是谁都能这么厚着脸皮说出如此肉麻的话,而且他李元昊还是一国之君,赵祯对他的果断和坚毅也有所了解,现在怕是要加上一条狡诈了。
李元昊的报复心极强,只要是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现如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就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风范,最少要做的隐秘一点,干净一点不是?
李元昊的妃子索氏乃政治联姻,因“素无宠”,暗恨李元昊,听说李元昊攻打凉州六谷吐蕃时战死,不禁面露喜色,日娱音乐,益自修容。结果,李元昊却平安归来,索氏在歌舞场上吓得魂飞天外,不久便在宫中悬梁自尽了。但李元昊还不饶恕,将索氏满门杀害。
气度如此狭小的人能忘记自己给人当儿子的丑事?赵祯看向拓跋武的眼神不善,出于种种原因,他把灭亡西夏放在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但此时李元昊的态度让赵祯开始怀疑自己这么做的正确与否。
长出一口气,赵祯对拓跋武说道:“李元昊既然甘愿称子,朕视其乖顺便修两国之好,但唯一一点要改的地方便是称谓,你党项大儒野利仁荣饱读诗书,又通我中原文化,岂会不知兀卒一词与吾祖一词相似?朕听之尤为刺耳,不如直接去掉便是。”
拓跋武脸色微红道:“此事臣回西夏必定报知陛下。”
赵祯摆了摆手道:“不用你回西夏通告,现在就改,朕的御笔朱批对李元昊的国书也是有用的吧?”
既然到了如此地步,拓跋武也不好拒绝,毕竟刚刚的国书中李元昊还称赵祯为父:“陛下请”
赵祯提笔就把兀卒一词用红笔花掉,先占大宋的便宜?门也没有啊!
兀卒一词在西夏乃是清天子的意思,赵祯岂能看不出这是李元昊为了恶心自己而特意弄出来的?这人是要面子要疯了!
把朱批改过的国书扔给拓跋武道:“以后就按朕的该法叫,再有错处定责不饶!”
拓跋武躬身退走,夏竦便从后面的屏风绕了出来,瞧着大帐里的吴育道:“你是真傻还是真不知道,此人带着李元昊的国书前来就是为了求和的,两府相公都不理睬,交给你一个礼部郎中处理,自然向让你别搭理他,现在倒好,你把他来到陛下御前,反倒是随了李元昊的意!”
吴育微微一礼道:“夏参政此言差矣,今二敌相斗,当坐收渔利。如果急于接纳元昊内附,契丹向我们兴兵问罪,朝廷得不到元昊毫发相助。应该使人劝谕元昊,与契丹和好如故,然后答应他内附。并告诉契丹,已经命令元昊辕门谢罪,否则,应当讨伐。如此双方都不能在道义上加罪我大宋。”
赵祯惊讶的望了吴育一眼,这个看似好好先生的吴育居然能出此圆滑的计策,实在是人不可貌相啊!
中规中矩的回答让夏竦也挑不出毛病,只能苦笑道:“好你个吴春卿,早已想到其中关窍还不说出来,非要让老夫在官家面前献丑,真是不当人子!”
吴育笑了笑:“吴育之策悉数告知官家,但请官家另寻善辩者往之。”
赵祯摇头道:“一事不烦二主,你就去一辽朝如何?”
吴育出人意料的否定道:“起奏陛下,大宋与辽以兄弟之国相称,微臣只是一个区区礼部郎中而已,此去辽朝必定要一个德高望重者,臣以为庞相公最为适合!”
“庞籍?!”赵祯想了想点头道:“如此也好,你且会东京城,把朕的手诏交给庞籍,命他择日启程赶赴辽朝。”
吴育躬身道:“微臣遵旨!”
待他离开之后,夏竦不明白的对赵祯问到:“官家,眼看党项与辽朝战事将起,何必派遣庞相公去往辽朝解释”
赵祯笑道:“为何不派他去?他庞籍乃是我大宋的宰相,代表我大宋出使辽朝,多少能让辽朝放松警惕,最起码知道我大宋不会起兵策应李元昊。再说我大宋从中说和辽朝就能不去征伐西夏?我大宋要坐收渔利,可不能让两者任何一个得到好处,唯一能得到好处的只有大宋!”
夏竦想了想竖起大拇指道:“官家妙计!”
一旁的彭七嗤之以鼻,这不是明显的废话吗?官家那次的圣断不是妙计?
听到他的哼声,夏竦转头道:“彭将军好像对老夫的话有所不满啊!刚刚你明明知道书信的内容,却说不认识字而推脱给吴育念,你倒是脱得干系!希望你保护陛下的时候不会见危险就躲!”
彭七涨红了脸道:“只要上了战场,某家的命就时刻准备给官家挡箭,飞矢,流矢伤不得官家分毫!夏监军还是顾好自己吧!”
“你们两人就早点歇了吧!朕最不喜你们文武相争,还故意在朕面前这么做,再有下次统统回东京城去!”
两人见赵祯发火,这才偃旗息鼓的退走,其实夏竦就是图一时之快罢了,并不是他不待见彭七,毕竟彭七深的赵祯的信任,也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他只是看不惯彭七刚刚忽悠吴育而已。
待两人离开,赵祯终于能清静下来。
给自己倒上一杯清茶,赵祯舒服的靠在御座上思索,此番李元昊是下了血本,不惜以父子之名相称,那他的收获要比投入多上许多倍才能达到他的预期,赵祯不认为李元昊是个做赔本买卖的人。
现在大宋的十万战兵就陈兵花塔子铺,这还只是来自东京城的禁军,掐指一算,赵祯一时间被自己得出的数字吓了一跳,要是算上边境的守备军队,这次总共能集结将近三十万人,这还不算国内的十六卫
十六卫制度是卫府制的高级阶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赵祯总结了隋唐府兵制的优缺点,加以改进后和大宋的禁军制度相融合,毕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