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宪。”
“臣举荐学士院学士欧阳修……”
“臣举荐军械司丁度,曾公亮。”
“臣举荐路政院范仲淹!”
这些都是简在帝心的能成,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要说治学严谨,怕是没有人比他们更加合适的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来()
如果说赵祯刚刚亲政的时候,对大宋的改革只是基础的话,那么现在的便是改革的高潮
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到了原本谁也不敢动的法!
大宋原本就有一个封建王朝中独一无二的司法制度,鞫谳分司。
鞫谳分司将审与判二者分离,由不同官员分别执掌。鞫,指审理犯罪。谳,指检法议刑。且中央和地方都是如此。
这种先进的司法制度曾经让赵祯大为赞叹。
朝廷的大理寺、刑部由详断官负责审讯,详议官负责检法用律,最后由主管长官审定决断。
各州府设司理院,由司理参军负责审讯及调查事实等,司法参军依据事实检法用条,最后由知州、知府亲自决断。
这样一来可最大程度上的避免滥权,专权的情况,除非像卫真县黎德润一样,整个毫州官员上下勾结否则很难炮制冤假错案。
如此完美的框架当然要保留,赵祯的立宪只是给官员们一个详细的参照而已。
大理寺门口的獬豸被打磨的十分干净,并在其胸前挂上了大大的红花,欧阳修,范仲淹等人恭恭敬敬的对獬豸施礼后才拾级而上进入大理寺。
他们将在这里查阅大宋自开国以来到现在所有的案例,并对照原有的宋刑统撰写皇宋宪法,赵祯已经在大理寺内翻看往年的案件,恐怕也只有赵祯这个皇帝是会提前到达等待臣属的了。
大理寺的正衙,欧阳修等人在看到堂上的赵祯后微微一愣便齐齐的躬身行礼:“臣等惶恐,圣驾久候!”
赵祯放下手中的卷宗微微伸手道:“平身,朕今日本就打算道大理寺翻看旧案的,你们只不过是赶巧罢了,既然是赶巧,朕便提醒一下你们,你们所编篡的新法将是大宋百姓乃至官员必须遵守的法度,可以说是百姓们的依仗!不可偏颇,不可不善,不可上下而别,不可内外亲疏!”
赵祯的四不可如一记大锤敲打在众人的心头,编篡皇宋宪法本就是一件崇高无上的事情,也是他们这些稍显年轻的官员上升的好机会,要不是简在帝心他们岂能有如此良机,如今官家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必将身死而效王命!
赵祯原本是想稍稍提醒他们一下,原本这种事情都不用自己提醒,但既然赶巧便说一两句。
法制的改革只是赵祯改革的一部分而已,以它为主体向各个方向发展,连法都开始重新编篡,其他的还有什么不能动的呢?
在这个皇权高度集中的时代,赵祯可以随便他的意愿进行改革,即便是朝堂中稍有阻力也不会成为大多的障碍,历史上的仁宗,神宗改革不过是因为顶不住朝臣们的压力而终止罢了。
如今的赵祯可不是历史上的仁宗皇帝,他也算是外圣内王的一个人,对待百姓他能如圣人一般和煦如风,但对待自己的朝臣,他却是王者之姿。
对朝臣他也可以和煦如风,但他的意志必须要执行,一旦颁布谁也不能阻难,御下有方这是王者的大魄力,在这方面赵祯一向拿捏的很好。
大理寺的中评带着差人把旧档搬来,足足有数十口大箱子,里面堆满了各种卷宗,这可是从大宋开国便保存至今的东西,甚至还有后周的时期东京城的旧档。
卷宗保存的还不错,只不过有一些浮尘而已,却没有任何的虫叮鼠咬,算是相当完整的了。
赵祯发誓,后面的几箱他曾经在老爹修养的景福宫中见过,这么说来老爹即便是病重了也依然会翻看大理寺的判定卷宗!
欧阳修等人开始了工作,赵祯自然不会监督他们,在众人的忙碌中悄悄从后门离开,他不愿打扰这些一心一意为国办事的人,所谓的礼数不过是一个形式罢了,只要他们把新法编篡好便是对自己最大的礼数。
赵祯离开了大理寺,秋风凉爽,秋日的阳光照在马车的车厢上有着别样的温暖,眼前是生机勃勃的大宋东京城,马车在道路上缓缓前进,两边是步行的百姓,如今的东京城已然没有当年的乞讨者。
赵祯微微感叹,当年在东京城无论繁荣贫贱之地皆有乞丐,而如今的东京城只要你有手有脚就不会被饿死,城外的工厂,城内的商铺都需要人手。
而且开封府会每年会有朝廷的拨款,用以接济孤儿孤老,剩下的年轻力壮要是敢在街头乞讨,自有开封府的板子送与他吃!
东京城保持着它的快速发展,在赵祯眼中每一件商品的交易,每一粒粮食的收割都是在为大宋的国力储蓄能量,如今党项不敢触及大宋锋芒,辽朝在自己的内乱中挣扎,这是上天赐予大宋的机会。
外部环境的安定促使大宋进行蜕变,所以赵祯才在这个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之时,行法家拂士之举。
马车中的赵祯看着东京城的繁荣微微皱眉,看似大宋国力强盛,可赵祯心中依然有着深深的不安,甚至可以说是恐惧,在大草原的深处依然蕴含着上帝之鞭的“黄祸”!
虽然距离自己还很远,但这是一股毁灭世界的力量,也使得华夏文明出现断崖的梦魇。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是中华文明的大灾难,大浩劫,赵祯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为这场浩劫的到来做准备,他心存侥幸,也许自己为大宋的改变会使得这场浩劫消失掉也说不定。
也许给子孙后代留下坚实的基础会避免在这场浩劫中泯灭的命运
在赵祯的眼中党项偏南一隅,它唯一的机会就是向西域发展,而辽朝也不过是建立在随时崩塌的地基上,女真人的金国早晚会毁灭它。
耶律宗真不过是个幼稚的帝王,与他的父亲耶律隆绪相比他要学的还要太多,耶律隆绪之所以被尊为圣宗,是因为他的治国手段与眼光超越了历代辽朝帝王,虽然是敌国,但赵祯不会否认他的能力。
在耶律隆绪时期,对内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任贤去邪,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达鼎盛。对外实行联合党项抗击宋朝之策,向周邻扩张,四方来朝。
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
》赵祯为大宋变法,为后世开先例,这一举措是他初衷的体现。
他一直认为自己成为仁宗皇帝就是为了避免崖山的悲剧再次发生,人死留名,雁过留声,赵祯重生了一次之后没有理由不为大宋做些什么,否则便是白来一遭。
马车微微晃动,这是少发生的事情。
赵祯奇怪的在车中问道:“发生了何是?”
车辕上的三才探头进来:“奴婢万死,惊扰了圣驾,前面有军中的汉子站班,说是谁也不能过去,王相公家的马车也在前面等着呢!”
“哦?!这倒是一件奇事,禁军何时连相公的面子都不给了?朕要下车去看看。”
三才脸色大变:“陛下,这里人多手杂的,您在这里下车……”在他的思想中,皇帝与百姓为伍本就是不好,何况是在这么多人当中。
赵祯却不这样想,皇帝怎么了,皇帝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国之君。
不理会三才的唠叨,赵祯自己下了车,今日本是打算去封丘军营去看看的,谁曾想在路上反倒是遇到了禁军堵路,这可是极为少见的情况。
大宋的禁军现在可不比以前,规章制度完备,可以说如今的大宋禁军是赵祯一手打造的。对于禁军的军纪赵祯还是很有信心的,对于他们封路的这件事,赵祯首先认为他们是有要是,否则不会这么做。
下车之后自有亲卫司的人负责赵祯的安全,几个脸熟的赵祯都人认出来。
这些亲卫一点也不输与禁中的带御器械,而且他们的是专门为保护赵祯而设计的武器与装备,在长衫之下是尽量的板甲与锋利的长刀,甚至还有抵挡弩箭的盾牌,可谓是铜墙铁壁一般的出存在。
赵祯上前走进人群,不用他发问自有人在前滔滔不绝,赵祯瞧了一眼,是个一本正经的读书人:“嘿,这永青商号算是倒了霉,居然在军需中参杂次品,还是给堂堂的上四卫用的,岂不是捅了马蜂窝?狄大将军专门带来前来抓捕,怕是要扭送到衙门中去。”
旁人惊讶的问道:“这不是该交由开封府吗?”
书生嗤笑了一下:“开封府?开封府管不了,这是军中之事,当送枢密院,可这永青商号的东家却是中宫皇后的弟弟,王齐雄嘞!”
“吓,居然牵扯到了他这个小霸王,怕是连狄大将军也要吃排头了。”
书生微微点头:“这次事情闹大了,你们不知皇后的凤驾亲自去了枢密院说项,谁还敢忤逆不成?”
那书生话音刚落一旁的小贩笑道:“这不狄大将军前来亲自了结此事了吗?”
书生见自己被当众打脸哪还能放得下,红着一张脸道:“别看狄将军现在前来抓人威风的很,这事要是传到了官家那里,岂能轻饶了他不成?说到底那王齐雄还是官家的小舅子嘞!”
众人听了他的话连连点头,而赵祯站在一边微微苦笑并不答话,这个小舅子真是让他丢尽了皇帝的脸面,别的到还好说,单单在军备上以次充好便够他喝一壶。
赵祯自己刚刚编篡《大宋宪法》小舅子就来这么一出,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三才在一旁不断的对亲卫使眼色,就希望亲卫们把这些个妄议外戚的大胆之徒给抓了,谁曾想这些亲卫动也不动,他们只听命与官家。
这是家务事,不好送大理寺差办,赵祯铁青着脸从人群中走出,冷冷的对三才吩咐道:“去封丘军营,朕要看看我禁军将士的军资被王齐雄那个蠢材弄成了什么样!”
三才暗叹一声不再说话,这时候说什么也没用,官家是打定主意要治罪与王齐雄了,也不知回宫后怎么向娘娘交代……
赵祯并没有去永青商号中找狄青,而是径直去了军营,狄青做的没有错,错的是枢密院和皇后王语嫣,这种皇后干涉朝政的事情赵祯是决不允许的,即便是小事也不行。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赵祯后宫的家法就是国法!
一路上的三才都是陪着小心:“官家,这是娘娘第一次干涉朝政,您就权当不知道这事情,有什么火尽管往奴婢身上撒便是,可千万不要回宫后斥责娘娘。”
赵祯瞥了他一眼道:“你倒是忠心,之前可知道此事?”
三才连连摆手道:“奴婢不知,奴婢要是知道了当然告诉陛下!奴婢只是瞧见娘娘的凤驾曾经去过枢密院而已……”
赵祯气急:“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报?!”
三才惶恐的在车厢中跪下:“奴婢不知娘娘是因为此事去的枢密院,还以为有别的什么事情,又不敢多问,便……”
赵祯摇了摇头道:“后宫擅入前朝这便是最大的不该,居然还因为外戚之事寻枢密使说项,如今天下皆知,朕的脸面往哪里放?如何面对东京城中数万的禁军将士?!”
赵祯说完瞧见地上跪倒的三才,无奈的摆了摆手道:“此事你虽有责任但也不大,等朕回宫后再好好说说皇后!”
三才惶恐的拜下:“官家,奴婢不知那些大道理,可奴婢知道民间百姓都有夫妻和睦一说,您这么大的火气去斥责皇后,定然会使得日月生疑,后宫不宁,如此大宋之天下如何安稳?”
赵祯冷哼道:“今日不以小错而斥之,明日又会如何?!你就不要在提她说话了,朕意已决!”
三才不敢言语,此时的官家已经气急,再怎么劝说只会让官家更加气愤……
他哪里知道赵祯的愤怒并不是因为王语嫣的所作所为,而是她插手朝政,除了外戚和宦官,对皇权产生最大威胁的便是后宫中的皇后!
当年的刘娥还算是不错,并未阻碍赵祯的亲政,当然赵祯也废了不少的力气,现在的王语嫣便会是将来的太后,赵祯要为自己的儿子扫清亲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包括可能出现的障碍。
王语嫣对儿子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小小的人儿已经有了储君之相,但在赵祯的眼中,赵旭身上的储君之相是王语嫣硬生生的加上的……
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
当封丘门的军士瞧见官家的马车后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依照规矩他们应当在前引路,可这次赵祯从车厢中探出头来:“朕不需你等引路,尔等好好站班便是。”
军士们一时间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