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知道”
“大户人家出来的人都是这般,再说这巷子是死的,他们进去还能不出来?如果没人会帐你在此堵他便是!”
“俺为六文钱在这堵他到什么时候!”
梅花糕小贩刚刚说完便见一队黑衣人慢慢走来,黑的的斗篷下赫然是一整套的步人甲!
腰间更是别着寒芒闪闪的军刃……
梅花糕小贩颤抖的伸出手指比划道:“六……六……文钱!”
他的话吓的龟苓膏小贩话急忙扭头装作不认识,这时候还敢收人家的银钱,这汉子真是要钱不要命的主。
啪嗒
一串钱扔了过来,听声音足足有二十多文,梅花糕小贩接过迅速的解开绳子就要找零,可黑甲队伍头也不回的朝巷子里走去。
龟苓膏小贩拍了一下他道:“实心不透气的汉子还不快些走,多出的自然是人家给的赏钱,俺说的没错吧?你可要请俺吃一角酒嘞!”
俩个小贩快速的消失在巷子口,少年揶揄的望着老者道:“怎么样,丁相公听到有人夸赞感觉如何?”
老者微微一笑:“能的百姓如此夸赞老夫还要多谢官家才是。”
“朕不需要你拍马屁,朕要知道你真实的感受,刚刚的俩个小贩算是大宋最普通的人,但连他们都知道你做的事情利国利民可见你确实不错。风评也开始毁誉参半了。”
赵祯的话让丁谓哈哈大笑:“官家不觉得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人才是活的最痛快的吗?”
赵祯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可惜朕做不了谤满天下……不说这些,这次让你带着朕来薛颜家你可不要多想,可不仅仅因为你曾经提携过他。”
丁谓傲然说道:“臣敢说自己提携过的每一个人都是能臣干吏!”
赵祯瞧着他自信的模样微微一叹:“是吗?雷允恭也是你提携过的,可结果呢?坐盗堂皇之物!朕已命人杖杀。”
“臣说了,臣提携的都是能臣干吏,却没说是正人君子。”
“那朕就为你再加一个考量,品行不端者弃而罢职!”
丁谓微微点头道:“臣遵旨,眼前这位薛家之孙薛向乃是品德才干兼备,其还是朝廷的选官,不知陛下可原意收入囊中
?”
“既然有才干为何还留在选官的位置?”
“去年便让他入三司盐铁副使,可他却以长辈病重为由辞而不受,如今薛颜故去便能重新出仕。”
赵祯点头道:“这种事情你自处理便好,朕今天可是要好好的送送薛老寺卿!”
赵祯之所以到薛颜家探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薛颜本身。
这位老寺卿可不简单,他是三礼科及第,而非进士科,所以注定受到排挤在各地任职,但依然在地方做的风生水起,以至于让太宗亲自召见,之后更是看破朝堂的推诿扯皮,一直在大宋各地出任州府路两级官员。
当过河北路任转运使,以后历知河阳府、杭州、徐州、江宁府、河南府、应天府,耀州等州府,可以说大宋的州府被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当了一遍。
这还没什么,最厉害的是他每到一处都能获得百姓的交口称赞,青天之名也是不胫而走。
直到去年身体不好了才疏要求回京,人家这是光明正大的要求,没有任何借口,就是说身体不好希望回京任职。
赵祯这才发现原来大宋朝堂还真有这样一位能臣干吏,除了包青天之外还有薛青天的存在。
立刻把他调任到光禄寺,希望让他把多年任职地方的经验传下来。
此次前来吊唁赵祯挺惭愧的,说是吊唁,但多少有些剽窃人家劳动成果的意味在里面,也不知身体不好的薛颜有没有把自己要的东西写完……
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变动()
沉静在悲痛之中的薛家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官家亲自前来吊唁这对臣子来说是无的荣耀。朝中不少大臣也陆续前来,在看到赵祯后大为惊讶,连忙躬身行礼。
薛颜虽然在去世之前是从三品的光禄寺寺卿,可他一直出外并未在京中就任官职,前来吊唁的都是光禄寺的下属同僚和过去的亲朋好友。
如今却见官家也来薛家吊唁不由得他们不好奇。
赵祯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到灵前,作为一国之君的他朗声道:“薛卿虽未久居京城,然其功绩有目共睹,知我大宋州府数十处,处处留得嘉名,地方百姓视其为青天。其亲力亲为体谅民情,平叛乱,赈河工,止劳役,免百姓之疾苦。
朕观之种种政绩,夙夜忧叹,然天不假年,如此能臣干吏却长眠与此,朕前来祭之。”
吊唁的官员中表情不一,有羡慕的,有激动的,有不置可否的,可无论是谁眼睛中都透漏出深深的惊讶。
赵祯在薛向的引领下向书房走去,他此次前来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拿到薛颜撰写的经验,这些都是老寺卿多年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
木质的书房中充满了樟脑的刺激性气味,让人有些稍稍的不适应,薛向见赵祯微微皱眉赶紧解释道:“官家稍后,容臣先开窗换气,这书房是家爷最喜爱的地方,藏书颇丰,只能用樟脑为架方可杜绝虫害,往日里都有人来换气的,可自从家爷走了便很少有人来了。”
赵祯点了点头:“无妨,你且把窗门放开,朕自去便是。”
黄花梨木的书桌整齐的摆放着文房四宝,只不过一旁的笔洗中已经没有了清水,即使当了殿前司指挥的彭七依然守候在赵祯身旁,也不知他是真的忠心不二还是不想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公文。
随手拿起桌的小册子翻看,赵祯突然眼前一亮,这小册子中的内容便是自己让薛颜活着时候整理的地方治理经验,语言精练,言简意赅,一句话便能直指要害。
赵祯飞快的着,读到精辟的地方大呼过瘾:“妙哉,妙哉!薛卿不愧是我大宋之能臣!如此文章不光写得好,更为难得的是言简意赅的道出地方管理之精髓,虽每句不足十几字却能直指本源!”
薛向红着眼睛大礼拜下:“谢官家!!这本手札是家爷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编写,甚至连临终前都在交代臣务必整理好,家爷万分叮嘱如果能入官家法眼,一定要对官家说句话!”
赵祯合手札惊奇的问道:“什么话?”
“官家所看之手札乃是因地制宜之结果,万不可生搬硬套强制而为,各地民风情况大有不同,正如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枳,切不可生搬硬套,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赵祯长叹一声:“颜寺卿果然思虑周全,朕今天见识到了,恨不能当面详谈。”
一旁的巨大木箱引起赵祯的注意,指了指道:“这里面是何物?”
薛向脸色悲痛的打开木箱,里面赫然是整整齐齐的书稿,“这便是家爷在各地为官时的随笔,也是这份手札的参照,家爷说了要让陛下一目了然,除去那些冗长的内容,便用了一年之功简其精要方成此札。”
赵祯震惊的望着木箱又看了看手中小巧的手札,没想到薛颜为了让自己方便不惜以一年之功整理。这对一个病重的老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工作量也许薛颜就不会在回京短短一年便去世。
一旁的彭七眼圈一红,连他这种厮杀汉都被薛颜这种精神所感动。
“如果每地官员都能有薛卿之半,我大宋吏治何愁不兴?”赵祯拿起手札放入小心的放入怀中感叹。
手札的宝贵之处不光阐述了薛颜的经验,跟难能可贵的是提出了吏治的不足和地方行政的混乱。
针对这一情况薛颜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方案,这几乎和后世的责任制相同,把知府知州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变成监管和总负责。
宋代的地方官制,初期基本沿袭唐五代旧制,行政机构分州、县两级,但为了中央集权又裁撤了太守,县令一职,变成了知府事,知县事。
这对大宋的地方管理造成了阻碍,薛颜的手札中明确的提出地方衙门应该实现责任制,知府事和知县事总揽全局,这样才能高效的管理地方。
薛颜的观点和赵祯的计划不谋而合,后世的公检法三方配合市政管理地方。
而且大宋为了制衡地方长官实现中央集权,还设置了通判这个鸡肋的产物,别看他的地位在知州知府下面,可权利却很大,州府之政无不统治!地方经常出现知州和通判相互参奏的事情。
一把手和二把手相互怼还怎么管理好地方?
第二日的视朝赵祯宣布对地方官制进稍稍的变动。
“朕昨日和丁相公吊唁了光禄寺寺卿薛颜,不少臣公都看见朕了,在薛卿的书房中朕偶有所得,诸位都知薛卿任州府知事久矣,且名声在外,被当地百姓唤之青天,薛卿在临终前留下手札一副,言简意赅的道出地方吏治的经验,今日诸位与朕一同看看!”
赵祯说完对三才挥了挥手,把连夜派人抄好的手札发了下去。
紫宸殿中的文武百官人手一份,开始翻阅,寇准望了一眼丁谓心中暗自诧异,官家怎么开始和丁谓走的这么近了?难道要提拔已经是三司使的他?
小半个时辰,紫宸殿中除了翻阅手札偶尔发出的声响,就剩下官员们的连连感叹。
薛颜的手札实在是写的太好了,对各州的情况总结完善,而且不乏令人茅塞顿开的提议。
鲁宗道看完出班道:“启禀官家,臣以为薛寺卿的手札可为地方吏治之鉴!”
赵祯笑道:“鲁参政莫急,薛寺卿临终之时留了句话给朕,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枳,因地制宜才是万善之法,朕昨夜也拟了一份手札,诸位看了再说。”
赵祯的手札被发了下去,这是他根据大宋的情况和薛颜的手札相互印证之下对地方官制进行的微调,公检法三方独立出州府衙门,通判的权利只限于监管官吏,这符合了太宗设立通判的初衷,又让其不会掣肘地方长官的事物。
不少朝臣看了连连点头称善。
其实在大宋公检法都是存在的,只不过被包含在州府衙门之中,赵祯做的就是把他们独
立出去,互相监管便可。
寇准出班道:“官家的计划是极好的,可如此一来知州,州府还有何用?”
群臣被他的话点醒,对啊,这样一来就等于架空了知州知府的权利,这是文官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赵祯奇怪的看着寇准道:“寇相公的话朕倒是听不懂,知州知府难道除了缉捕盗贼,处理纠纷,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兴修水利,考察民生,监督下属,加强州府防备,这些不都是事情吗?
朕意已决,从开封府开始逐渐向各地推行,地方官员的勘磨制度也要改变,以其治下的经济,民生,稳定,河工,等作为考量。优异者自当提拔,懈怠者降级罢官!”
赵祯说完便不给群臣反对的机会头也不会的走了,三才用特音调喊出:“退朝!”
第二百二十三章东京城的改变()
在大宋皇帝的旨意几乎是通行无阻,凡是大宋之子民都因遵守,何况调整官至这中针对官员的旨意。
寇准本打算反对,可奈何官家的计划太周密了些,还用了薛颜这位名声在外清官的名头。
况且官家还曾经做过开封府府尹,提出的方案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如果实行起来说不定还真能达到吏治的高峰。
很快赵祯的旨意便在官员中传达,开封府知府事马元方在接到圣旨后立刻开始进行改革,他和官家相处的时间不少,了解官家的脾气。
手中的圣旨他仔细的看了好久,对其中的方案大为赞同。
开封府相比其他的州府来说更为庞大,管辖范围内的事物更多,光治下便有十六个县之多,如果利用官家的方法,便能把缉盗,诉讼等事情分出去,这无疑大大加强开封府的办事效率,而且还把自己从诸多琐碎的事情中解放出来。
开封府外的告示墙贴出的文书和新衙门的建立都使得东京城的百姓围观,自从官家登基即位开始东京城多出许多的新鲜事来。
南门大街原先的石板路被一种叫水泥的东西铺,走在面甚至比走在条石路还平坦,路在也没有了泥泞和灰尘。
关键是听将作监的人说这水泥铺路比石板路省钱好多!
不少的官员谏官家要求把整个东京城的道路全部换成水泥路,官家大笔一挥的同意,整个东京城就开始大建设,将作监的大匠亲自指导蔡记的学徒铺路,整个东京城的道路改造就被蔡记承包了下来。
大宋的第一家朝廷拨款,商家承建的工程就此诞生!
以南门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