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好国舅 >

第360章

大明好国舅-第360章

小说: 大明好国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哐哐哐,张五六使劲儿的敲着房门,可是里面却没有半点动静,他扒着门缝往里面瞧,却有一股水从门缝里面射了出来,滋了他一脸。

    他闪开身子,见门缝里面仍旧有水不断射出来,他用手沾一点,闻了闻,又放在舌尖舔了舔,回头道:“是水,这家人真是笨蛋,谁要砸俺家房门俺就用尿滋他。”

    知道有可能是尿还用舌头舔,还好意思说别人是笨蛋。马度制止道:“五六不要敲门了,这样失了作客的规矩。”

    屋子里头突然有人喝道:“既然知道失了规矩还不速速离开!”听声音是刚才的那中年男子,不过声音之中夹杂着愠怒。

    徐达上前一步,略一拱手道:“先生勿恼,我等刚才见几个孩子乖巧懂事,必是府上教子有方特来讨教,先生为何吝惜一见玄重你做什么?”

    马度伸手把徐达拉到一旁,“徐大哥小心一点,刚才射出来的是水,小弟怕再射出一支箭出来,到时候让我怎么跟嫂嫂交代。”

    徐达却摇头道:“我原本以为只是逃难至此的某个书香门第,可这般藏头露尾的定然是有见不得光的私隐,可那几个孩子懂事守礼,不是奸邪之辈能教导出来的,玄重多虑了。”

    “小心使得万年船,五六把其他房间仔细的搜一遍,看看有没什么!”

    马度一声令下,张五六自然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当然不会像刚才那样客气,接着就是一片翻箱倒柜之声,可见找的仔细。

    除了一锅煮烂的饺子,还在一间厢房里头找到一个檀木小箱子找到几本书,里面除了四书五经,还有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算经。

    “就这些东西?”

    张五六从陶盆里头捏了个烂饺子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道:“就这些,这家真是穷得叮当响,连个铜钱也不见。对了,还有两件高粱杆扎的小玩意儿,小的拿回去给碧琳小姐玩。”

    他转身进了一间厢房,手里托着两件高粱杆扎成的东西出来,马度一见就睁大了眼睛,然后不由得笑出声来。

    朱棣问道:“舅舅认得这东西?”

    “你都在书院干什么了,书院里头就有,偌大物件你都视若不见吗?”

    徐达笑问道:“看来玄重是知道他们的来路了。”马度在他耳边耳语一阵,徐达便笑道:“那这一趟果真没有白来!”

    “舅舅,你们说的是谁?”

    “跟你说了你也不晓得。”见屋内火光明亮,马度嘀咕道:“这天还没有黑就要点灯了吗?哎呀不好,五六赶紧的踹门救活救人!这家人还真是想不开呀!”

    张五六两脚就踹断门栓,吼道:“快泼水!”王府的侍卫已经拿着锅碗瓢盆取了水等在外面了,见门被踹开就一股脑儿的冲了进去。

    很快屋里的人也被救了出来,一共九个人,一个老头,两个妇人,五个孩子,还有刚才的那个中年男子,一个个都被水泼的湿漉漉的。

    马度走到老头跟前,一拱手劝道:“郭太史您这是何必呢,您就算活够了,可孩子还小啊,您怎么能忍心!”

    老头翻着白眼气咻咻道:“你认错人了,老夫姓郭不假却不是你口中的郭太史。”

    “本侯有证据,你还不承认。”马度把那高粱杆儿做成的物件在他眼前晃了晃。

    “你说的郭太史是老夫的曾祖,已然过身几十年了。”

    “呵呵,本侯太激动了,郭太史的后人对本侯来说也是一样的。”

    “还有老夫没打算自焚,只是想烧掉一些能证明身份的东西。”老头翻着白眼满是怨念的望着旁边的张五六,在黄昏之中瑟瑟发抖。

    马度说的“郭太史”自然是指那位大名鼎鼎,在天文、数学和水利方面都很有成就的郭守敬了。

    说来惭愧,马度一直都不曾想起这位大神,直到随着常遇春征伐草原回来,在蒙元的太史院发现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铜制仪器,才想起他的存在。

    马度让人去打听,才知道他已经过世几十年了,他在北平的家也已经是人去楼空,而且就在徐达攻入北平不久,这让他后悔不迭。

    那些在元太史院的找到的铜制仪器就摆在书院里头,只知道是天文仪器,却不知道怎么用,但是日日看着这形状早就印在脑海里面,其中有两件便和高粱杆扎的小玩意是一样的。

    玩天文的读书人,还姓郭,除了郭守敬的子孙后裔,实在想不到还有别人。更想不到他们会大老远的跑来鲁南,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条臭水沟里钓到了鲨鱼。

    鲨鱼也没有想到躲在阴沟里也被捉到,郭老头换了干净的衣裳,坐在小凳子上,嘴里一直嘀咕,“没想到呀,跑了这么远还是躲不过。”

    马度也十分的好奇他们有什么好怕,当年徐达攻入北平之后,他可是一直跟在身边的,只要肯投降的蒙元旧臣,他是一个没杀,仍旧委以官职。

    郭守敬做过蒙元的官,可也就是个技术性的官员,没事儿修一下历法,不曾参与过元廷的政治斗争,更不曾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反倒是因为善于治水,可以说是活人无数。

    老朱就算是搞清算也搞不到他头上,这样的官不管到了什么朝代都是受统治者欢迎的,何况他已经死了很多年了,不至于牵连他子孙后代。

    难道因为郭家因为顾念着蒙元朝廷的恩惠,不愿意为新朝效力?大概也就只能这么解释了。

    徐达冲着马度点点头,又对这郭老头劝道:“我主自淮右起兵,只十数年便一统天下,今顺天应命改换江山临御天下,祛庙堂腥膻,复我汉家衣冠,乃不世出的明主。

    吾皇宽仁,不念旧恶,无论蒙古色目但凡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皆一视同仁。郭太史本就是我汉家苗裔,昔年为蒙元效力亦是不得已,郭老先生既是太史子孙,为何不出山为大明效力再现郭氏荣光,亦慰郭太史之憾。”

    为了骗人家出山,徐达也是卯足了劲儿忽悠人,他之所以重视,因为在封建王朝懂历法又懂治水的,绝对是第一等人才。

    历法这个词听着挺空洞,可它却是农业文明特有的产物,一本精准历法能够很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外国人的农业生产是怎么回事马度不清楚,反正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农民种地时还是要翻农历本的。

    至于治水就不用说了,从三皇五帝始,华夏文明的兴衰,乃至封建王朝的更迭都和水脱不开关系,就说这红巾起义不也是修黄河的时候爆发的。

    所以像是郭守敬这样的人才,统治者都十分的喜欢,这老头但凡能学个祖宗的一鳞半爪,老朱必然厚待,自从刘基辞官,那太史令可就一直空悬着呢。

    郭老头听完徐达的话起身一揖,“多谢国公厚爱,老朽年迈不堪驱使,恐不能为朝廷效力”

    话未说完就被朱棣喝断,破旧的小桌子在他熊掌之下颤抖,“怎得你郭家能为蒙元效力,就不能给我大明干活,是以为我大明的刀剑不会杀不了人吗!”

    这蛮横模样,果然有他老子的“礼贤下士”之风。

    “殿下!你失礼了!”徐达呵斥道:“若再出言不逊就滚出去!”

    也就是徐达敢这么说若换成旁的臣子,朱棣早就大耳刮子抽他了,看徐达眉毛冲着朱棣微微一挑,原来两人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的唱戏呢,不愧是翁婿,还真是有默契。

    老头哪里禁得住这般吓唬,颤巍巍的给朱棣行礼,“殿下恕罪,并非是老朽不愿意为朝廷效力,实在是曾祖去世前曾有言,不许子孙后代再为官,老朽及冠时也在他老人家跟前起过誓的,实不敢违逆。”

    马度笑道:“人人都希望子孙富贵能光宗耀祖,这不合常理吧?”

    郭老头叹了口气道:“确实不合常理,老朽至今也不明白。为表诚意,为示诚意愿将曾祖毕生心血相赠。当年逃亡时人人都抢金银珠玉,唯有老朽抢了曾祖一生所积存的手稿,鲁儿去将墙角的樟木箱子挖出来。”

    “父亲!”那中年男子有些不情愿。

    “日后我等在乡间耕作度日,有诗书传家即可,能献给朝廷造福天下,才不会浪费他老人家的心血。”

    这种粗活自是不劳他们动手,王府侍卫很快就从墙角挖出来一个偌大的樟木箱子挖了出来,里面书稿都是用油纸包着的,保存的很好。

    除了郭守敬著作,还有大量散碎的手稿,装了满满的一箱子,都是他修编历法和治水的心得经验。

    朱棣拿过一本胡乱翻了翻,嘿嘿的笑道:“这可比一箱子金银珠玉值钱多了,我父皇赏罚分明,郭老先生跟本王去应天领赏吧。”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652章 马老爷() 
胳膊何曾拧得过大腿,在朱棣的面前郭老头顶多算是个手指头,眼下手指头颇有些不甘心,不住的用指甲撩拨着大腿。

    “殿下,老朽少时顽劣不堪,实在不曾学得曾祖半点的学识,你就饶了老朽吧。”

    朱棣不耐烦的甩了甩手里的鞭子,“莫要再聒噪了,当真以为我不敢打你。”

    老头闻言很干脆的一闭眼睛一挺脖子,摆出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模样。

    马度拽过老头的马缰,拉到自己身边道:“我这外甥脾气暴躁,刚刚在辽东杀了十几万蒙古人,他可不吃你那一套,当真会打你的。”

    郭老头苦着脸对马度道:“侯爷,老朽真的在曾祖跟前发过誓的,更何况老朽老迈,一身的毛病当真不堪驱使。”

    “不老不老,这不还是骑得动马吗?有毛病也不怕,实不相瞒本侯就是个大夫,你有毛病咱们可以慢慢调理,再说谁也没叫你当官呀。”

    郭老头来了精神,“当真不让我做官?”

    “你若是愿意,就来皇家书院教教书就好,那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倔老头,千万别跟我说你不懂学问,家学渊源半点都没有学到,你的那些小孙儿都是无师自通的。”

    “当真不用当官,总算不用违背誓言了。”老头似乎长处了一口气,似乎这誓言并非是他虚言哄骗,不明白这郭守敬为什么不当子孙后代当官。

    “至于你的儿孙我就不敢保证了!千万别说不让,你回头看看你的儿孙,他们满脸的笑容不是装出来了,他们知道去了应天就有好日子过,能吃得饱穿得暖,不用再忍饥受冻。

    看看你的儿子,自打出了门就一直绷着个脸,其实心里最高兴的就是他了,和你的孙儿自幼穷苦不同,他可是锦衣玉食长大的,作为家里唯一的成年男丁,这些年受苦最多的也是他吧,看看他瘦的都快没人形了。

    你要遵守和郭太史的誓言,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又何必拉着全家人跟你受苦,作为长辈您就不心疼吗?

    你可知道在有郭太史亲自改制的十二种天文仪器,就在书院里头却没有人懂得如何使用,你就忍心它们风吹雨打吗?

    ”

    老头眼睛已然泛红,哽咽的打断马度,“老朽惭愧,侯爷不必再说了,到应天全凭您安排就是。”

    “嘿嘿,想通了就好!您可有其他族人的消息?”

    “当年北平城破不久,族人便四散逃离,老夫带着家眷走走停停一直到了鲁南,直到长子病逝,又碰上官府分田,便在安定下来。其他的族人到底去了哪儿,老朽一点音讯也没有。”

    郭老头叹了口气接着道:“其实你找到他们也是无用,曾祖为官六十载,就像是其他的官宦之家一样,族中多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倒是在行,曾祖的精深的学问却无人继承,老夫也不过学得一星半点而已。”

    “不妨事,有他老人家的手稿在,日后可以慢慢研习,我再给您找些聪明的学生,到时候编撰成册传之后人供人敬仰。”

    “曾祖九泉之下定也能瞑目了!”

    跟郭老头一番长谈之后,总算是将他稳住,没有再生什么幺蛾子。

    出了鲁南经徐州、扬州,到了应天时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在渡口换了船,迎着南风的渡江而去。

    碧琳站在船头使劲儿的抽着小鼻子,一副很享受的神情,“还是家里好,空气都是湿湿的甜甜的,不像北平到了冬天又冷又干,鼻子很不舒服。”

    朱棣站在旁边道:“我还是觉得北平好,冷也冷得痛快,不像是应天,湿冷湿冷的直往人骨头缝里头钻,那才叫难受!”

    马度在一旁心道:“不然你怎么会迁都呢。”

    马度从背后捧起碧琳肉肉的微凉的小脸儿道:“待会儿见了你娘希望你也能说回家好。”

    碧琳的小脸儿一下子就塌了下来,瘪着嘴道:“爹爹回头可要在娘亲跟前替孩儿求情啊,要不咱们先不回家,到徐伯伯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