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

第95章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第95章

小说: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群渐渐散开,不再打扰朱厚照的队伍,继而绕着济宁城往城南走去。朱厚照等人也靠近了城墙,此时城墙上站着不少衙役,一个个全副武装地,原先观察百姓的,现在转而观察起了朱厚照等人。

    城门紧闭着,朱厚照让人前去叫门,自己则是带队在护城河外面等着。看来最近济宁官府也是非常紧张,看到一个人过去也没有开门,而是让来人把身份证明的文书令牌放到钓下来的篮子里,非常谨慎。

    不一会儿,城门就开了。走在最前面的是穿着官服的知县,主簿等人,身后还跟着2;3十人。朱厚照策马小步前行,不一会儿就过了吊桥,来到城门口。知县等人面色恭敬地跪下施礼道“微臣叩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厚照下了马匹,打量了知县一眼,平静道“起来吧。你就是济宁知县?”知县大概50不到,个子不高,相貌还算可以,一身官服穿着还算有些威仪。知县低头拱手说道“回殿下,微臣正是济宁知县卢庆义,不知殿下大驾,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朱厚照缓缓说道“行了,说说济宁目前状况吧。”卢庆义皱着眉头说道“自6月上旬,便有附近百姓纷涌而来,聚集于城南码头。由于人数众多,虽有鲁王和良商施米救济,但如今也是有些力有不逮。”朱厚照问道“济宁粮仓呢,出米了没有?”卢庆义拱手请罪道“微臣已启粮仓,如今济宁县库已是空了。微臣擅作主张,还望太子恕罪。”朱厚照点点头“做的不错。济宁县库一共出了多少粮食?”卢庆义缓缓说道“夏粮之后,县库一共有米3210石,如今已全部发出。微臣上月中旬已向知府大人发出公文,求些粮食,知府大人正在等朝廷批复。”

    朱厚照皱皱眉头,然后说道“先进城。”

    如今已是7月11,最早聚集来的百姓到济宁已经1个多月了。还好有人发米救济,不然就支撑不到现在了。虽然济宁没什么大乱子,不过临清,德州一线的县城就不一定了。朱厚照等人心里也急,于是直接带着队伍,穿过县城,来到城南。

    城南码头离着城墙大概有一公里的距离,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照理说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应该是人声鼎沸的,不过等朱厚照等人离得近了,发现这里很安静。

    出了城门,知县下令再次关上大门,知县卢庆义则是跟着朱厚照等人一起出来了。在吊桥两边的空地上,大概支起了30来口大锅,锅里冒着热气。有人盛了米粥,交给排队等候的百姓。

    这些施粥的应该都是很有实力的人家,大约200来个家丁拿着棍棒维持现场的秩序。虽然拿着棍棒,但是更多的是起到威慑作用,并没有出手打人,就是说话口气有点冲。不过百姓倒是不在意,有的吃就行了,还要求什么呢。

    本来朱厚照等人带着粮车出来,百姓也没怎么注意,以为是这些良善大户人家来送米的,但是看到旁边穿着官服的卢庆义,却是远远笑着打招呼,卢庆义则是露出微笑,点头致意。朱厚照他们感觉有些惊讶,看来这个卢知县很得民心啊。

    走得近了,朱厚炜发现在施粥的棚子中间,有一个女子正在施粥。虽然身着男装,不过一看就知道是个女子。年纪不大,也就14;5岁的样子。个子不高,大约1米5出头,眼睛又大又圆,眼角微微上翘,透着一股笑意,小巧的鼻子,玲珑的嘴,头上的网巾有些歪了,她也毫不在意,额头和鬓角都有着汗珠,她十分豪放地拿手擦擦,依然笑着和拿粥的一个大娘说着什么,大娘也是笑着点头。

    此时,朱厚照让人往前搭了几张桌子,变成简易的高台,然后和知县几人上了桌子。由于高出了一大截,慢慢引起了百姓的注意。等到卢知县上了桌子,看向这边的人就更多了。

    朱厚照站上台之后,就开始脱衣服,也就是外面的罩甲。然后就露出了里面的常服。常服之衣为圆领袍,大红(赤)色,衣袖很大,,形制与皇帝所穿常服圆领相同。在前胸、后背与左右两肩处装饰有四团龙,故称“衮龙袍”,袍身两侧开衩,有双摆。

    脚下穿着黑色的皮靴,脱下网巾之后,带上了朱厚炜从底下传过来的翼善冠,整个人看上去庄严大气。不得不说一句,很多后世的影视作品对于明朝皇帝太子等人的服饰那叫一个脑洞大开。要想真正看到符合史实的亲王服饰,还得去看韩国的古装电视剧。他们的大王是被明朝册封的,虽然地位相当于大明的郡王,但是在服饰上是可以破格穿亲王的服饰的。李氏朝鲜一直在模仿明朝的穿衣打扮,无论是朝服还是常服,甚至民间的服饰,都可以在大明找到原型,而且大多数甚至一模一样。等到清朝之后,他们才开始慢慢改变。不过到了末代大王,留在照片上的影像,服饰依然没有脱去明朝的影子。还有一点就是翼善冠,不管是谁,戴的都是黑色的,由乌沙网制成,看上去大方,庄重,戴着也十分轻便。金黄色的有吗?当然有,不过那不是给活人戴的,一般都是皇帝的陪葬品。

    人群一下就安静了。朱厚炜和马三娘都没有站上台,马三娘看了台上的朱厚照一眼,然后低头笑着对朱厚炜说道“你怎么一点都没有你哥哥那么成熟稳重,果然还是个小娃子。”朱厚炜白了她一眼,低声训斥道“别说话,这儿办正事呢。”果然,马三娘不说话了,只是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藏不住。

    这时,过诚志大声喊道“太子殿下驾到。”百姓看到朱厚照的衣服,再看到身后站着的卢知县,知道真是太子来了,于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全部跪下了。朱厚炜眼神扫了扫,发现刚才施粥的女子并没有跪下,由于太远,倒是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百姓都跪下了,嘴里喊道“叩见太子。”就这么四个字,声音连绵不绝,有说的快的,也有说的慢的。

    过诚志的声音比较雄浑,虽然声音很大,但是也不可能让这几万人都听到。估计就是专业的刘瑾刘公公来了也不能做到。刘公公由于身体欠佳,晕船晕的厉害,从德州就和朱厚照分开了,估计现在正往登州赶去呢。

    朱厚照用比平时说话稍微大点的声音说道“如今山东皇庄缺少人少,本宫(居住太子东宫)特来招收人手。到了皇庄只要吃苦耐劳,一月2两银钱,可养活家小。”朱厚照说完,过诚志大声地重复一遍,毕竟作为太子,大庭广众地扯着嗓子叫喊也不合适。

    底下的百姓听完立马精神一振,皇庄的名声他们也是听过的,进去了就能过上比蜜还甜的生活,没想到如今好事竟然落到自己头上了。远处的百姓焦急地问前面的人到底说了什么,等听明白后都是喜不自禁,好些个人都直接哭了出来。

    朱厚照接着讲了“此次一共招收3千户,其余的可以等到天下商会筑路队来招收,同样也是2两银子一月。今后还可能有所封赏。”

    话音一落,离着最近的百姓有些急了。一共就招3000户,但是数学再不好的人也知道这里的人远远不止这些。一急,就有些乱了,纷纷跪着往前,嘴里喊道“太子殿下,招小人去,小人啥活都能干,保证不偷懒。”“招草民去吧,草民家里有8口人要养,太子殿下招草民去吧。”

    过诚志大喊一声“肃静。”后面的水陆营战士纷纷往前几步,把火枪从背后拿到手里,不过没有把枪口对准百姓。火铳在大明不是新鲜玩意儿了,就算没见过,也都听说过。看到士兵把火铳都端在手里了,此时立马安静地跪在原地。几个离着桌子比较近的,还往回退了些。

    过诚志大声地把刚才朱厚照说的又重复了一遍,这次听到的人就更多了。然而就在这时,远处的几撮人发生了骚乱,其中都有人站起身子大声喊着什么,朱厚照等人离着太远,倒是听不太清,场面一下有些乱了。

第141章 来了() 
看到有人站起身来,朱厚照对过诚志说道“去看看。”过诚志对着后面的军士下令,一百五十人左右,三个总旗的士兵端着装填好的火枪,迅速朝发生骚乱的地方走去。

    人太多,太密,根本跑不起来。士兵一边走一边大喊“都跪着,别乱动,跪着就没事了。”

    朱厚炜的眼神越过跪着的人群数了数,一共有10来撮人站起来,加起来大概不到百人,一边叫喊着,一边往朱厚照这里移动。最近的也相隔了三百多米。

    马三娘就站在朱厚炜旁边,由于身材修长,看的比朱厚炜还要清楚。朱厚炜拉拉她的衣袖,在她转过来低头的时候轻声说道“注意周围。”

    慢慢地,两方人相隔地越来越近,此时也能听到他们边走边喊什么“大家伙别当真了,朝廷这是要拉你们去做徭役呢,到时候都得累死。”“是啊,大家都别傻了,到时候饭也吃不饱,还要做最苦最累的活。万一累死了,谁来保护妻子,谁来养活他们?”“朝廷要有心早就来了,这都一个多月了才来,肯定有鬼啊。”

    这些人说的头头是道,周围的一些人开始动摇了,怀疑起太子说的是不是真的,不过人数很少。毕竟太子是天家的人,说出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两方人相隔大约五十来米,10来撮人慢慢汇聚到一起,形成了1百多人的规模。此时水陆营的枪口已经对准了这些人,一个水陆营总旗喊道“都跪下,都跪下。再不跪统统以谋反论处。”此话一出,有10几个人停下脚步跪下了,但是还有一百出头的依然往前,看到对方拿着远程武器,前面跪着的人又那么多,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从怀中拿出短刀,准备砍杀前面跪着的百姓,清理出道路的同时,加剧混乱。

    可惜他们对水陆营手中的火枪不了解,以为在五十米左右是个安全的位置,刚掏出家伙,还没砍呢,就听到对面开枪了。“砰砰砰”一共有30多人开枪,乱民也倒下了三十来人,这种火枪在这样的距离命中率极高。

    这里一开枪,跪着的百姓吓了一跳。有的吓得一动不动,还有的准备站起来逃跑,远离这片交火之地。还没来得及行动,那个总旗又说话了“都跪着别动,要是站起来,这铅弹可不会拐弯,被打死打伤勿怪。跪下就没事了,再站着一律剿灭。”

    百姓真是被吓得不轻,这倒下的30来人死状极惨,没有**声,看来是直接领了便当,鲜血飞溅,飚的老远,躺在地上后身子周围很快形成了血泊。一些反应比较快的百姓连忙在地上爬着,迅速让开了两方人之间的道路。一个人做出了榜样,很快其他人也跟着做。一些妇女孩童都是边哭边爬,不过情况紧急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说是很长,其实不过才10来秒的样子,两方人之间很快空无一物,如果不算不会动的尸体的话。总旗一边装填弹药一边喊道“投降不杀,扔掉武器,双手举高。投降不杀。”

    对方照着总旗说的有五六个人,但是带头的一人低声说了句什么,这方人脸色狰狞地一点头,然后一刀结果了投降的队友,然后冲了过来。总旗喊道“开枪。”这次一个总旗的士兵开枪了,50来只枪瞬间开火,对面倒下了30多人,人一下稀疏了不少。这时又是一个总旗开火,又是倒下30多人,此时还在跑的不到20人了。这些人脸色一变,没想到火枪竟然这么犀利,但是也不能就这样继续跑着送死,于是大约10人突然转向,砍向还没逃远的百姓。就在他们刀举起来的时候,枪声又响了。这次攻击的主要是袭击百姓的乱民。10人一下全倒,继续冲的也倒了5;6个。忍受着恐惧的百姓闭着眼睛拼命大喊,可是没有等来疼痛,睁开眼睛一看,砍他们的几人都倒在地上了。胆子大的捡起了短刀,跪在地上拿着短刀刺向了或死,或重伤的乱民,这些人刚才可都是要他们命的,再老实胆小的也愤怒了。

    此时两方人相隔不到10米,眼看着就可以短兵相交了,火铳到了近距离就跟烧火棍差不了多少。可是又是一阵枪响,冲来的6人每人身上带着好几个洞,身子一僵,怒目圆睁,带着难以置信的眼神向前扑倒,剧烈的疼痛让他们无法开口,不过好在他们很快就感受不到这种疼痛了。

    “砰砰砰”又是一阵枪响,这不是在前面的水陆营士兵开枪的,这声音明显是从后面传来的。150来士兵纷纷回头,就看到后面的人群中也站起大约四五十人,疯狂地砍伤前面的百姓,往朱厚照那边的高台冲去。刚刚倒下的20来人并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似乎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在前面的总旗等人连忙向后跑去,边跑边喊“让开,让开。”此时顾不得那么多了,要是朱厚照兄弟受伤,他们也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