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起-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横行了。
这样的状况持续一段时间,蒙古诸部迟早都会抛弃清国。而这些边商,也只能安分守己的做买卖,给他们腾挪的空间也不多了。而且这次草原之行,他麾下的商队也参与了,为将来与蒙古各部贸易做准备。这些商人放弃市场,他的商行正好去接手,没什么不好。
第705章 计划周详()
十月末,李仲就把南下的作战计划制定好了,拿来与李岩商量。
不过在商议之前,李仲却是先说起了李岩的行程。他提醒:“你该准备去北京了,腊月十六就是登基大典的日子,现在都月末了,再不准备就耽搁了。”
李岩满不在乎的说道:“开封到北京也没多远,而且道路都休整完毕,六七天就能到。”
“这不是行军打仗,又不是你一个人去,皇后妃嫔都要册封,孩子们也要带着,路上可不能太赶了。”李仲规劝着。
李岩笑着说道:“二哥放心,已经让他们准备了。各部堂官随行即可,其他官员留下来照常办公,就让北京的那些闲差撑场面吧。反正我也不打算在北京常住,年后还是要回开封来的。北方防线基本无忧,明年的重心还是在南方。孩子们也不带了,寒冬腊月的,不遭那个罪。再说了,一个奶娃娃封什么太子,昭告天下,知道我有儿子就行了。”
“这个,”李仲犹豫道:“北京那边都是准备好了的,太子要早立,以免日后其他的麻烦事。”
李岩依然不听,道:“小孩子哪能知道秉性能力,弄个庸人乃至恶人来坐皇位,这天下迟早还是要大乱。让他们把流程改一下好了,规矩合适的就用,不合适的,也没必要留着。时移世易,死抱着陈规陋习不放,吃亏的会是咱们自己。”
对于李岩的坚持,李仲也只能放弃劝说。他知道李岩的决定,是在对明朝败亡的总结之后做出的,不过立贤也会存在拉帮结派、提前站队,乃至诸子争储这样的弊端。不过他觉得,这些事情,李岩应该也考虑过了,而且元征还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这些问题。
李仲开始汇报作战计划:“我们的计划是,先派一万人从武昌出发,直逼长沙。而后续再有两万人马为后援,等张献忠的部队集中围攻前军之时,再进入战场,一举将张献忠的大西军击溃。从上次张献忠与左梦庚的交战情况来看,张献忠很在意他的都城长沙,不会轻易放弃。而我军一万人马去攻击,张献忠也应该会集中主力来消灭我军,而不太可能主动撤走。”
李岩边思考边说道:“嗯,张献忠在长沙周遭有十万大军,我军一万人马去攻,确实可能不会把他吓跑。不过,后续的部队即便是跟进作战,也不过是把张献忠击溃而已。要尽可能歼灭才好,否则后面又是旷日持久的追剿残余。”
“后续部队有四千骑兵,”李仲解释:“再加上前队的一千骑兵,一旦张献忠的主力溃败,也能形成追杀之势。”
李岩摇头:“四千骑兵太少,面对十万敌军的溃败,要有更多的骑兵去追歼才有好的效果。”
李仲补充道:“白世雄他们刚从草原回来,还在北方休整。而且我们考虑到,李自成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我军南下,他更大可能应该是逃遁,所以在浙江方向配置一个万人队和八千骑兵,尽量多消灭李自成的部队。”
李岩抱着臂膀沉思一会儿,才开口:“让白世雄他们与长城沿线防备的骑兵对调,关外已经下了两场大雪,清军进攻的可能已经不大,让他们边戒备边休整。攻击时间向后推迟一些,一个是等骑兵就位。再一个,是让部队多带一些辎重弹药,尤其是火箭弹,对集结的大军效果更好。”
李仲也想到,几轮数百上千枚火箭弹在密集的军阵中乱窜然后爆炸,几万人的大军或许瞬间就会崩溃。这时上万骑兵冲击追杀,那经此一战后,张献忠的主力可能会十不存一,不再成为大梁的竞争对手。
李仲点头,补充道:“嗯,有道理。对于李自成,可以尽量往东和向南驱赶,让他和张献忠不能相互协作,此战解决张献忠主力,应该没有大的问题。”
“对了,”李岩忽然问道:“张献忠不是在鄱阳湖有水师吗?把咱们的水师也调过来,给他们练练手。”
李仲笑着说道:“这就不必了吧。张献忠的水师,多是渔船拼凑而成,大船没有几艘,是以纵火和跳帮作战为主。用些江船,在上面装上两寸以下的弗朗基,再辅以虎蹲炮和弓弩,就完全能把他们堵在鄱阳湖里。只要他们不上岸,对咱们的南下,不会有影响。”
李岩却是依然坚持:“那也要让水师来活动活动。光是训练,也检查不出毛病来,只有在生死较量的战场上,才能让士兵们练出真本事。”
“好吧,那作战时间又要延迟了。”李仲无奈的答应着。
李岩随意的笑道:“迟就迟些,又不用赶吉时。只要中间不要有阴雨,让咱们的火器受影响就好。要给部队多配发些弩箭,万一真的遇上冬雨,不要让部队没有还手之力。”
“都准备好了。”李仲答应着。之后又问:“那,南下的指挥官,由谁来统带呢?”
李岩一听就知道李仲是什么意思,于是立刻就有了决定:“湖广一路,还是让陈永福去吧。虽然是降将,可是这几年表现也不错,他儿子在北边也中规中矩,该给的机会也要给。还有,高杰的部属,挑那些本心不坏的,也让他们参加浙江一路的攻势。至于那些心已经野了的,以后就让他们去看管俘虏。”
“好的。”李仲笑呵呵的说道:“这事闹的,本来是高杰拐跑了李自成的小妾,现在却是高杰傍着咱们的势,要把李自成这个苦主给打趴下了。”
李岩不在意的说道:“只要他在咱们这里能循规蹈矩,以前的事情就不要纠结了。不过要把规矩跟他们说清楚了,免得以后杀心又起,说咱们不教而诛。”
“行,我去安排。”李仲点头道。
李岩站起来,诚恳的说道:“南方的战事,还有各部的事务,就先靠二哥照应了,我在北京偷个懒,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二哥和牟弟,你们都是要封王的,不是因为咱们是兄弟,而是因为你们功劳卓著。”
李仲躬身抱拳,道谢:“臣谢过陛下褒奖。臣下必定鞠躬尽瘁,报效陛下。”
李岩赶紧把李仲扶住,纠正道:“是报效大梁。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被私欲迷惑,我可不希望到时候没人敢出来劝谏,全都做阿谀奉承之徒。”
“陛下放心,臣一定做直臣。”李仲也是郑重的承诺。就在兄弟两的言语之间,君臣名分算是正式确定下来,以后他们的兄弟之情,就要靠后排了。
第706章 登基伊始()
腊月十六,李岩在北京举行了登基仪式。仪式也不算隆重,只不过是照搬了朱元璋登基的流程而已。先在天坛祭告天地,然后在百官的拥戴下换上冠冕衮服,接着是接受群臣参拜。
接下来是接受玉玺,这个活计朱元璋是让丞相来做的,不过李岩这里没有丞相,就让从南京跟来的钱谦益来做了。钱谦益是东林领袖,文章才学天下敬仰,李岩登基的诏书就是让他给写的,再临时客串一下丞相的角色,也没什么不行。
不过这对于那些赋闲的官员来说,却是一个最好的信号,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觉得李岩终于认识到他们这些饱学之士的重要,要开始对他们这些既有学问,又有为官经验的前朝官员们委以重任了。那些不学无术之徒,连进士都考不上,最多也就是在州县一级任职,再高的官职,还是要靠他们这些博学鸿儒。
但是,他们的愿望没几天就落空了。本来他们以为李岩登基之后要常驻北京的,可是仅仅过了三天,新皇帝就去巡视长城边关去了。更要命的是,新皇从长城巡视回来之后,就又回开封去了,连皇后贵妃也都跟着去了开封,北京又变成了尴尬而且寂寥的名义都城。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李岩接受了玉玺之后,就返回新修成的奉天殿。百官上贺表,之后继续三叩九拜的大礼参拜,然后册立皇后以及后妃。
五娘被册立为皇后,陈氏、孔氏和秋娘,分别被封为贤妃、敬妃和惠妃。接受册封的,只有五娘和秋娘两人,陈氏和孔氏都在开封,没有来北京。
这倒不是因为五娘是前朝周王的女儿,有郡主的封号,也不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儿子。而是陈氏一心向佛,不愿再管其他的俗事,虽然是李岩的原配,也不能做皇后了。而孔氏因为精神的问题,就更不可能主理后宫,所以只能让五娘来做母仪天下的皇后。
之后就是对有功之臣的封赏,李仲和李牟两人,被封了兴王和武王。之后钱二、黄得胜、赵大同、白世雄、王仁甫、陈永福等人都获封侯爵,冯太初、孙四福、冯程、王仁辉、王仁礼、马朝东、郝施仁等人被封伯爵。牛师傅、黄师傅、穆师傅、吴大夫、何大夫等一众具有卓越贡献的匠人和医师,则是都被封了子爵。还有军中功劳卓著的中下级军官也得了男爵的封赏。
而前朝的周王朱恭枵,则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被封了一个祥符伯。因为主动迁府而居,又被赏了五千银圆,作为新居翻建的补偿。当然,周王府的价值,是五千银圆远远不能比的,这也只是表示李岩的一个姿态而已。
受封的人员基本都有军职,都在军中职守,所以大多数都没有在北京领赏谢恩。这些爵位,包括王爵,都没有食邑,没有宅邸,只是每年能领到政府的一份俸禄。依爵位高低,从五千圆到两百圆不等,特权也仅仅是在同级别官员中位次靠前而已。至于世袭什么的,诏书里一个字都没有提。
入夜之后,在奉天殿与群臣宴饮。好在奉天殿足够雄伟,能放得下数百人分桌而食。不过中间还有一些小瑕疵,因为宫中的太监宫女人手不够,所以宴会上的菜肴都是极其简单的菜式,而且每桌也只有四个菜而已,只有一个肉菜,还是水煮肉。
不过参加宴会的都是在前朝见过世面的官员,知道朝廷大宴的规矩,不是冲着吃饱喝足去的。而且他们一个个都沉浸在即将起复为官的喜悦当中,自然不会对菜色酒食再做挑剔,反而大赞新皇节俭,实是万民楷模。
第二天一早,李牟就在武英殿里同李岩抱怨开了。
“四哥,”李牟还是直愣愣的说着:“这偌大的紫禁城,只有不到八百太监,不到一百的宫女,刚能勉强照顾到后宫。你看昨天的宴会,多寒酸呀,这可是咱们大梁的开国宴会呀,要是进了史籍,还不遗笑后世?我和你报了几次了,宫中的太监宫女不够,该填一些了,可你就是没有同意。”
李岩没有计较李牟的失礼,毕竟他才刚称帝,李牟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也是常理。而且在这里伺候的都是他原来的护卫随从,都习惯了李牟的风格,也不会有人想要刻意表现,来纠正李牟的礼仪。
李岩笑着说道:“你没听他们说吗,说咱是勤俭节约,是万姓楷模。其实都是走个过场,天下百姓,看的就是一纸诏书而已。而且这皇宫被烧了大半,将来宫中居住的也不过是几个人而已,养那么多太监也是无用。”
“这么大的皇宫,这么多的宫殿,也是要人打理的嘛。”李牟还是劝着:“再说,太监也好找。那些自己净了身的,还有之前李闯和清兵进来时混乱逃出去的,都在京城好几个破庙里聚着,足有好几千人。这些人既没有营生,又不能与普通百姓相处无间,迟早是个祸患。而且,现在宫里这些人都是前朝的奴才,四哥不是也要找些信得过的嘛,早些准备没坏处。”
李岩摇头,解释道:“我不打算用太监。后宫清誉是一回事,另说。虽说这些人中也不乏忠义之士,可是更多的还是贪婪,弄权,卑劣之人。外人看见他们是皇帝的亲信,可是他们做的事,有几分是秉承皇帝的意思,又有多少是他们拉大旗作虎皮?他们虽然没有子嗣,可是哪个没有几个亲戚?他们手中有了权,也一样给他们的亲族牟利,甚至比世族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亲信,不要也罢。”
李牟想了一会儿,才开口:“四哥,咱们是亲兄弟,我就直说了。你这里自然没有问题,可是将来呢?元征将来继承大统了,他可不像咱们这样一路亲力亲为走过来,手下弟兄都是可以交托性命的兄弟。没有这些皇家鹰犬帮衬,你让他将来怎么办?”
李岩很欣慰,他能感觉到,李牟是真的没有野心,是真心为他着想。之前的嗣子问题,现在的太监的使用问题,都能说明他真诚的态度。此时李岩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