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起-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知道李岩的部队虽然厉害,可是人数不算多,所以他们打算避开李岩的大部队,一路北上出关。至于其他的明朝部队,他们一点儿都不放在眼里。他们这数千人,足够让已经亡国的明军退避三舍了。
不过很不幸,他们北上到定兴附近,却是遇上了冯程的部队。虽然他们的斥候发现了冯程的斥候,可是他们的斥候不是对方的对手,所以他们的行踪终于暴露了。
清军的信使已经把李岩部队的特点跟他们说过了,所以清军自然不会与冯程的部队硬拼。他们开始向南撤退,同时把一箱箱的银子从车上推下去,企图让这些银子来扰乱敌人。要是李岩的部队乱了,他们自然能够反手一击,而后再从容撤退。
可是冯程的部队却是丝毫不乱,不论是前面追击的骑兵,还是后面的步兵,都对地上的金银丝毫没有兴趣,还是一路追击下去。
而冯程留下了一个联队来收拾这些金银。他们的部队对于战利品的收缴早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大家相互监督,私藏物品的不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且前途也会被断送。眼看着他们的地盘越来越大,部队越来越多,没有人愿意为一点儿钱财放弃大好前程。
冯程和梁振方带着部队继续追击。清军一路逃跑,不但把数百万金银全部丢弃,而且把六门红衣大炮还有其他的辎重也都放弃了,这才没有让李岩的骑兵追上。
这数千清军轻骑数次想回身同追击的骑兵决战,可是梁振方却是不给他们机会,总是立刻转身就逃,同时给他们造成一些杀伤。几次之后,清军部队也不想打了,只是一味逃遁,反而是伤亡小了很多。
等他们终于左躲右闪跑到蓟镇的时候,却是发现这里的李岩守军比较多,他们几乎没有机会从长城关隘出去。于是他们只好在各个隘口乱撞。可是前有拦截,后有追兵,最终他们只能冲进荒僻的一个小山谷,从一段已经坍塌了大半的长城上翻了出去,代价是他们的马匹全部留在了长城之内。而他们总共近六千人马,出了长城之后只剩下了三千余人,折损近半。
冯程和梁振方都很无奈,但是也只得派人向李岩汇报战况。好在他们也不算是一无所得,至少他们还截获了清军携带的大量金银、大炮和辎重。至于具体的数量,他也不清楚,不过他在留下部队清理战利品的同时就派人去给北京报信了,要求派兵来护送。
不过看清军这一路上的遗弃,那些金银不会少于百万。
第583章 强人所难()
李岩收到冯程关于缴获大量金银的报告之后,就立刻让白世雄带着骑兵,快去去接应。这么大一笔金银,他也是有些激动。
这些年,由于物质匮乏,尤其是粮食减少,让银钱边的不值钱,所以他的控制区域一直都是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甚至用粮食来作为货物价值的衡量。顶多就是给军官们赏功的时候,给发些银子而已。
可是去年以来,好像干旱不是那么严重了,雨水比往年多了一些。将来粮食多起来之后,再用粮食做等价交换物就不合适,还是要用银钱的。
据说李自成走的时候带走了数千万两的金银,要是他能得到这笔钱的话,至少能给官兵们发饷了。不过那也是等到山东和直隶能稳定下来之后了。而且他一直觉得银锭实在不方便,银库是五十两的大锭,等到给下面发放的时候还要再融成小块的银子,中间的耗费太严重了。还有成色,重量这些都要另行鉴别,流通起来也不太方便。
所以他想要将银子做成统一规格的银币,这样流通起来就方便多了。而且也少了很多中间的许多熔炼切割这些环节,让银子少了许多无谓的损耗。当然,这也让许多人没了从中渔利的机会。
不过很可惜,他去京城的宝泉局看过,那里的铸钱还是用翻砂制法,制出来的铜钱不论是形状还是文字,都不能做到完美。铜钱的价值不大,有些差别也能接受,可是银币就不一样了,要是不能高度一致的话,那做成银币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于是李岩提笔,给开封的李仲写信,让他组织匠人,看能不能用铁模来铸造银币。虽然他想道用压铸的办法似乎更好些,可是中间的技术环节却是有不少,至少要先把足够力量的锻打机器制出来才有可能,于是就没有多提。
“来人,”李岩把信写好,吩咐道:“把这封信给李仲将军送去。”
孙四福进来接过了信件,之后汇报:“大帅,汤若望来了,就在营外。”
李岩并没有住在皇宫之中,一个是那里刚被烧了,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再一个就是,那些太监,宫女,禁军这些人,他也不怎么相信。谁知道会不会人想要给大明皇帝报仇,来个突然发难可就不好了。他就这么点兵力,还要控制整个北京的要害地方,哪有余力去给他宿卫皇宫。于是他干脆就还住在军营中,既方便又安全。
李岩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一会儿之后,绿眼睛,高鼻梁,留着黄色大胡子的汤若望被请了进来。不过他穿的却是儒衫,带着四方平定巾,进来之后拱手,用汉语说道:“小人汤若望,见过大元帅。”
李岩点头吩咐:“不必多礼,先生请坐吧。”
“谢大元帅赐坐。”汤若望道谢之后,才在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随时起来准备回答问题。他一直以来都是走的上层路线,多是跟士大夫们打交道,所以礼仪学的还是很齐全的。
李岩笑着说道:“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教先生一些问题的。”
汤若望站起来,拱手道:“请大元帅垂询。”
“这本书是先生写的。”李岩拿起远镜说这本书,指着说道。
汤若望抬头一看,确定是自己写的,心中一阵高兴。以前都是他们编好了书,然后呈现给当权者。没想到这个北京新的主宰,却是主动找他们的书来看,想来对他们的主也是有好感的。
他微笑着点头:“是的,这本书正是小人所写。”
李岩点头,问道:“很好,那先生可会制玻璃?研磨透镜?”之后拿出望远镜,说道:“然后就像这个一样,制成一部望远镜。”
汤若望犹豫了一下,问道:“大元帅是想制望远镜?”
“对。”李岩说道:“你的这部书里,只说了望远镜的原理,却没有说如何制造,尤其是玻璃透镜这个关键部件。我想确认一下,先生到底会不会。”
“我们有很多传教士,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技能,肯定是有会制造玻璃和透镜的人员,请大元帅不必担心。”汤若望说道:“不过,小人请求能经常朝见您,以便能经常向您传递主的福音。”
李岩笑了一下,说道:“可以,只要你们能制出玻璃还有透镜,并且将他们全部交给我的工匠们,你就能每天来见我。不过先生要是做不出来的话,那你们的传教事业可要受到巨大的挫折。”
“大元帅,”汤若望一愣,觉得李岩并不信任他们,所以赶紧说道:“您是怀疑我们的诚实吗?”
“是的。”李岩毫不避讳,直接说道:“我看过你们铸造的大炮,和大明制造的火炮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厚重,脆弱。而且也都是小口径火炮,比直接购买的葡萄牙人的红夷炮,可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汤若望有些吃惊,他没想到李岩居然知道葡萄牙,其他的人可统统叫他们这些欧洲人为红夷,或者番人,从来不关心他们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那是他们的工匠太差劲儿,”汤若望立刻分辨道:“我们不可能去具体的实施每一个步骤,那些工匠们没有办法按照我们的指导进行操作。他们只按照他们的经验来做,所以大口径火炮全都报废了,只留下那些小口径火炮。”
李岩听着也觉着有些道理,于是说道:“好吧,你的解释我接受。那么现在你们就准备吧,我想尽快看到你们完成。当然,你可以召集在其他各地的传教士过来,甚至是从欧洲各国请一些能手过来。”
汤若望虽然有些心里没底,可是他还是答应道:“好的,大元帅。不过这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我希望再此期间能随时见到您。”
李岩却是摇头:“这个恐怕不行。你们要去河南,那里烧制玻璃的窑口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而我暂时要留在北京。这里还不是很太平,随时会有危险,我不希望你们的工作收到任何影响。”
汤若望蒙了,玻璃在欧洲那也是顶级秘密,他们最多也就是知道一点点皮毛而已。他本来是想从濠境奥那里弄些镜片过来组装一下了事的,可是要他们去河南,那不是就露馅儿了吗?
“在北京也可以的,只要有些兵力就可以了,这里的城墙能挡住任何敌人的进攻。”汤若望赶紧挽回。
李岩强硬的说道:“先生不用再说了,我现在就派人和先生一道回去,帮着你们收拾东西。等我的部队把沿途盗匪清剿一下,就送先生们去河南。”
第584章 撤走了()
汤若望无奈的回到了历局,随同他回去的,还有一百名士兵。
“这是怎么回事?”龙华民看到这些士兵,回到内室之后有些吃惊的问。之前的李自成,还有清军,可都没有对他们这些番僧有太多的关注。
汤若望有些无奈的将李岩的要求说了。
“那祝你好运吧。”龙华民随意的说道:“我过几天就回山东去,听说那里的盗匪都被清剿的差不多了。而且难得的是,这位李岩大元帅的兵丁并不多,我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多发展一些教民。”
汤若望摇摇头,说道:“对不起,你也要和我们一起去河南。”
“为什么?”龙华民不解的说道:“我只是负责山东的传教,我来这里,只不过是躲避战乱而已。”
“你别无选择,我们这些传教士,还有这些历局的学生,都要一起去。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不让这里的任何人逃走。”汤若望坐了下来,无奈的说道。
“你觉得这个新的主宰怎么样?”北方教区的副区长傅汎济关心的问道。
经过他们多年的努力,终于发展了好些宫女嫔妃成为教民,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皇帝,几乎马上就要信奉天主了。可是突然的一场战败,却是让他们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汤若望乐观的说道:“我觉得这是天主给咱们的一个机会。这个李大元帅比之前的任何大人物都渴望得到欧洲的技术,只要咱们能满足他的要求,我想他会成为天主的信徒。若是他能控制整个中国的话,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会沐浴在天主的圣光之下。”
“得了吧,”龙华民泼冷水:“他只不过是想得到他想要的技术而已。我们是传教士,不是那些官僚,不用给皇帝负责,我们的职责是传教。你们给明国做了那么多的事,也一样是一事无成。还是去光明正大的传教吧,撇开那些自私偏见的官僚,到平民当中去。”
“你惹出的麻烦已经够过了。”傅汎济劝道:“若是激怒他们,咱们就更难传教了。那些新教徒可能会因此有了可乘之机。”
龙华民反问:“可是你们谁会制造望远镜的玻璃?就是整个欧洲,也都是从威尼斯购买。”
“总会有办法的,”汤若望说道:“除此之外,咱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而李岩这里也收到了来自德州的报告。大部队北上不久,就接到报告,前明的几个官员推举一个宗室做济王,号令周围的州县起兵,恢复大明的统治。而他们留在德州的两百人只能坚守府衙,其中的两个骑兵拼死冲出来报信。
现在他的部队已经夺回了德州城,并将叛乱的官绅全部处斩。不过对于那个宗室,被推举出来的济王,他的部队没有处置,向李岩请示。
李岩皱眉,吩咐道:“给德州的郭成栋回信,凡是叛乱人员,一率处死!没收家产!家人送俘虏营做苦役!”
“遵命!”
李岩又补充道:“给其他各地也发下去,不要管是什么身份,都照此处理!还有,给李仲将军去信,让河南尽快派出有经验的官吏和村长,帮助各地展开工作。让后勤司优先发送弹药过来。”
等手下的文书把命令写好,李岩签好名用印之后,孙四福就拿着命令去给各地分发。
而李岩这里却是对各地数量庞大的宗室有些担忧,可能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那些心有不甘的官绅可能会利用这些人来造声势。不过只要土地一分派下去,就没有人跟着他们玩了,也不用太担心。
他现在担心的是李自成的反击,还有清军的威胁。那些边镇投降过来的明军还没有给分地,也没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