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系统-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老衲来说,这也就是串念珠罢了。那以前的事,又有我这出家人何干?只是你如今进了尘世争杀,定是需要的。至于钱在哪,老衲也不知,只知道此为钥匙。人在哪?你带着它,也会有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找你,是留是赶,都由你自己定夺吧。”方丈说完,起身大步走了,那念珠,竟然看都不看一眼。
杨真嘴唇蠕动,在后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听方丈声音传来:“照顾好你师兄,这便算是报酬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三章 一年()
杨真看着方丈大师的背影消失,低头感受着念珠手串的淡淡的禅意,怎么也看不出它曾经镇守着一国的大气运。
这串佛珠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唾手可得的前朝财富?还是挥手即来的忠心兵马?杨真摇摇头,财富或许有,却是毫无线索,不是现在就能找到的。人马也会有,只是百年过后,物是人非,又哪里会有忠心?只会是秘密传承又居心叵测的强人罢了!
不过既然能吸引人才,杨真也已经非常满足了,守株待兔总好过大海捞针。没有忠心可以培养忠心,没有能力就只能是废物了!
方丈大师将如此重宝和秘密都交付给了他,恐怕是真的大彻大悟,将那些事都当了过眼云烟。
要说执念,恐怕也只有智深了。自己莫说因为方丈的嘱托,就是本来的相处下,也不会让他受了丁点委屈。
正思衬道,卧房的门却是开了,陈苏苏满脸娇羞的走出来,杨真眼尖,却是看到了她手上多了个银镯子,说不上贵重,但也恐怕是母亲为数不多还保留的家当了。
杨真见天色已晚,便欲回宫了,陈苏苏却道要在此地住几日,织造局刚开张,杨真与公主都是甩手掌柜,她却是忙的脚不沾地,今日也是借此机会忙里偷闲了。
杨真摇摇头,不去管她,独自回去了。到了宫里,却是要马上去见公主,讨论下兴武王大寿所遇情况的应对措施。
公主见杨真来了,也不寒暄,递来一张布帛,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宾客名单,后面带着简单的一句话介绍。这次宴会规模极大,里面除了皇亲国戚,还有文臣武将、名士大儒、三老乡贤,杨真甚至看到了陈苏苏之父陈明宇的名字,只不过位置极为靠后,恐怕连兴武王的轮廓都看不清。
正看着,公主却说话了:“杨督主,你不觉得整理这份名单,应该是你的工作吗?”
杨真听了,却也无法反驳,只得说道:“如今班子初建人手的却不够,如今非常时期,不敢招了外人进来,否则就是滔天大祸,若是公主有信得过的人,也请送到咱这,定不亏待了他。”
公主摆摆手:“你倒是会借着杆往上爬,本宫的人自有其他事情要做,现在招人也来不及,本宫也不愿再多说。此次宴会分为两部分,白日里是大宴,招呼名单上的宾客,规模极大,步骤繁琐,已经演练多遍,却是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你要做的,就是在暗处保护父皇和本宫的安全。”
见杨真点头称是,公主又说道:“不过傍晚的家宴,邀请的都是皇亲和重臣,对本宫却是极为重要!不说父皇的考验和皇兄的竞争,只说你替本宫得罪的各路人马,恐怕都要齐齐发难!”
杨真看了家宴名单,居然连二皇子也赶回来了,也不知道环环是否跟来?那曾经被收买的侍卫,并没有来示警,应该是过得不错。
除了几个皇子,大多数的王爷也都来了,不知道是诚心来贺寿?还是听了风声也想分一杯羹?杨真并不是很在意,只要将他们的贼手都斩下来,又那需要再管他们想什么?
杨真说道:“若是冲着咱家来了岂不是正好?正要替殿下去了几个竞争对手。只是殿下可知陛下要作何打算?”
公主皱了皱眉头说道:“父皇身体日渐好转,想法也完全改变,又展现出了以前的霸气。本宫亦无法再去得到更深的消息。”
杨真一听,自己反倒是弄巧成拙。原本死期将至的兴武王,连让公主嫁给阉人再登皇位的想法都出了,看来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今公主受到的亲近有所减少,定是兴武王又打了其他主意。若是他再能活个十几年,重新培养一位男性继承者也说不定。
定不可让此事发生!杨真细细思量,脑中已经有了三种发展方向,一为让公主重获恩宠,二为架空兴武王,三确实要做那火中取栗之事。
公主看着陷入沉思的杨真,眉头或伸或展,倒是有几分谋士的味道。她也不打扰,只是敲着手指等待着,希望能在这黑夜里得到一份惊喜。
过了一会儿,杨真从思考中脱离出来,对着公主伸出了食指:“一年。”
一年,是军令状,也是倒计时。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四章 礼仪()
六月二十一,兴武王降诞日,宴文武百官于奉天殿。百僚欣然前往,并请以六月二十一日为“万寿节”。兴武王允之,此节举国欢庆,大赦天下,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万寿节当日,王公贵族特赦离开封地,献酹金助祭宗庙,百官入宫上寿,进万寿酒,献金镜绶带和丝织的承恩囊。而像陈明宇这等皇商巨贾,多要献上如意、珊瑚、盆景、插瓶、织绣等“精、奇、珍”的宝物,多有福寿绵长如意康宁的寓意。至于老百姓,自是不需要来的,却也要派了三老乡贤代表,做万民书万民伞等恭贺万寿。
行大宴仪的准备工作由尚宝司负责,先在殿上摆好御座,铺上黄麾,金吾卫设护卫官二十四人伺立,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舞杂队候在殿外。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西,设膳亭于御座东,设珍羞亭,酒膳亭东西侧。御筵摆在御座的东西一方,全部皇子公主都坐了御座东,诸王以次由南而东西相向设座。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内,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壶、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至于各农商代表,由于人数太多,甚至排到了内城外。
杨真按品级也是坐了殿外,马马虎虎倒是能看清兴武王坐在殿上,只是自己刚偷吃了几口,就被公主唤了过去,说是人多杂乱,竟让他站了其身后给她充当护卫。杨真没法,只得跟一众小太监站了,一身青袍混在这里,倒是显得突兀,连兴武王也斜眼看了看。
只是这大宴规矩繁多,一声响鞭声之后,兴武王忙转了头正襟危坐,宴会要开始了,他必须打起万分的精神,比起还能随意走动的杨真,痛苦多了。
开宴时,由仪礼司奏请兴武王升座。兴武王走出,大乐立即奏响,待皇帝升座之后,礼乐才止。随后鞭炮鸣响,皇子、亲王等依次上殿。再下来四品以上文武官由东西入,立殿中,五品以下则只能立于殿下。百官行赞拜大礼,礼罢,光禄寺鱼贯而入,大乐再度奏响,行至御前时,乐止。然后光禄寺开爵注酒,首先向兴武王敬酒。
桌上摆瓜果、蜜饯果二十八品,点心、糕、饼等面食二十九品,共计一百零九品。
菜肴以鸡、鸭、鹅、猪、鹿、羊、野鸡、野猪为主,辅以木耳、燕窝、香蕈、蘑菇等。待皇帝入座后,宴会才开始,分别上热菜、汤菜。
又有千百孩童做舞蹈,穿红紫银绿,色彩斑斓,锦袄宽衫,戴玉冠,裹巾头,舞剑器,执锦仗、宝盘,跨雕箭,扮夷来朝献宝,异常壮观。
杨真看了,只觉得异常烦躁,这所谓大礼仪,在信息爆发的年代,却是连三流电视台都不如。
他站在那,观察着四周。将每一位客人都与脑海中的信息对上号。仔细分析着每个人的资料和弱点。
公主回过头来,看着面露不耐的杨真,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去。这场宴会,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而是整个兴朝运作的缩影。
杨真看了,只得打起精神,一想晚上还有那所谓的皇室家宴,只觉得前所未有的疲惫,若是让他上场争杀,自己定是临危不惧,但要让自己变了牵线木偶,却是万万不能的。
看着认真的公主,杨真确实有些佩服。这种枯燥无味的宴会,公主从始至终都是那种肃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五章 决心()
晚上的家宴,却并非传统意义的家宴,在场的除了皇帝与皇子公主及宗室诸王,就只有几位朝廷重臣了。因为有其他的成年男子在,皇后及众嫔妃没有出现。
大皇子朱庆,二皇子朱荣,三皇子朱景,外加上小公主朱彤。其余的小皇子们过于年幼,则是都跟了母亲身边,没有前来。
几个藩王也都按位坐了,压着声音聊着。每个人的眼睛却是偷偷扫过全场,也不知是做了何等心思。
丞相杜罗珵端坐在位上,他用余光看着每个皇子的一举一动,心底却在摇头,兴武王陛下君临天下,不管是智谋还是施政都是人中之龙。为何偏偏生的儿子却是如此不堪大用?
又转向公主,见她一板一眼,都有大家风范,刚一散神,公主似有感应,遥遥望来,那对剑眉一顿,化为了如沫春风,倒是颇有兴武王的轮廓。
杜罗珵心里却是一生叹息,公主也曾在他门下就读,不仅勤奋刻苦,待人接物亦挑不出毛病。更重要的是心中颇有谋略,不但有能对时政进行颇有见地的点评,对天下大势亦有独到的见解。
只可惜是女儿身,否则陛下必定后继有人,自己也定要鼎力扶持了!可惜可惜,看着跃跃欲试的公主,只能在心里念一声抱歉,有些事,是万万不能破例的。
杜罗珵微微点头,用慈祥的笑容回应了公主,心里却已经将此事划了句号,轻轻的吐了口气。
祖宗之法不能变!
亡国不能亡祖先!
公主不知道杜罗珵宰相的想法,却是太熟悉那口气了,从小至大,每个夸赞完她聪慧的人,都会吐一口这样的气,然后说一句可惜了。这里面,有父皇、有母后、有长辈、有老师、甚至还有太监宫女。她默默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却是微微颤抖,那暗藏在案几下的手将绣服捏成了一团。
杨真,你是对的。在他们的眼里,本宫即使再付出万倍的努力,也比不上几个皇兄什么也不做!
忽然屋里的气氛一滞,交头接耳的声音全都消失不见,公主知道,定是父皇来了,她与众人一样行礼问安,每个动作,都充满了规矩和韵律。
兴武王纵使没了寒病的困扰,精力也大不如前了,他因万寿节操劳了一天,只觉得前所未有的疲惫,但他也只休息了片刻便赶来了。
今晚的晚宴,不管是对他,还是对兴国的未来,都极为重要。
兴武王道了声朕安,便让众人平身了,宴会刚开,却是没有讨论什么机要之事,也没有出什么难题。他和善的问了每个皇子近期的情况,连刚被赶出宫的二皇子,现在的鲁王也问到了。
大皇子道:“儿臣近日,将圣贤书又细细读了。”
兴武王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有所得?”
“读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而戒劝心;读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而休惧动;读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志;读礼,而知上下之则;读乐,而疏其秽而镇其浮;读令,而访物官;读语,而明德,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读故志,而知废兴者而戒惧焉;读训典,而知族类,行比义焉。”
大皇子忙将是死记硬背的还是真的理解了的心得体会分说了,最后还做了一首赋,来恭贺父皇万寿。
兴武王听了,也抚须称善。将大皇子所言又回想在心,只觉得其理念有些似曾相识。看向丞相,见他低眉顺眼老神在在,也不欲点破。若是真能帮朕教出一位优秀的继承人,朕自是不会怪罪你等插手储君之事。
公主听大皇子所言,面无表情,心中却在颤抖,只因这本是她请教于杜罗珵和一众大儒后总结的,今日却被宰相拿来为大皇兄应付父王!看来,宰相是铁了心要支持大皇兄了!
宰相却是虽然看似神游天外,但是却再将一切收在眼底,故意用了公主的观念,一是此总结确实出色,二是告诉陛下自己的想法,前段时间兴武王几日未露面,确实把他吓坏了。如今便是冒着陛下不喜,也要将继承人确立下来!三是什么?是要打消公主不切实际的幻想,公主近日多次拜访自己和众官员,连通内外,自己当了她多年的老师,岂能不知她所思所想?如今通过大皇子说出来,却是要她知难而退,在他心里,这亦是一种保护。
公主,你要做的那等天翻地覆的事,只是飞蛾扑火罢了!
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