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换个别人,那道理就绝不会是这个道理了。
至少,欠钱的魏公公那是绝不会不好意思的。
不好意思的魏公公,苦笑一声,有些肉疼的说道:
“不瞒殿下,朝廷现在还真拿不出20万两银子。要不,杂家个人掏钱先还给殿下?”
上上下下打量了魏忠贤一番,朱由检才又笑眯眯的说道:“大伴,孤先纠正你一下。
你说的钱数可不太对。
朝廷欠孤的钱,可不是20万。
朝廷总共是欠了孤50万两银子。
那大哥垫上的30万,朝廷也该还吧?
大哥都节省到连暖阁都不敢开了,朝廷还要赖他的账?
这也太没良心了吧!”
听朱由检这么一说,魏忠贤的脸色登时变了。
春节前,宫中为小皇子更换住所,闹的是人仰马翻。
宫中弄出那么大的动静,还不都是面前这位小爷的一句话。
不管这位小爷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也不管这位小爷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小皇子换到暖阁后,精神头确实是健旺了不少。
经此一事,这位小爷现在在陛下心中,那更是红的发紫了。
他现在要替陛下要账,不管是真是假,魏忠贤现在也都得应着。
当时,信王掏钱时,倒也确实有陛下掏了30万私房钱的说法。
只是这一下变成要掏出50万两,魏忠贤可就真觉得肉疼了。
看信王那张笑眯眯的脸,魏忠贤又仔细品了品信王说的话。
魏忠贤明白了。
“殿下,您就别开老奴的玩笑了。
陛下的钱,朝廷怎么敢赖账。
不过,朝廷现在确实没有钱给您。
您看,您是不是再多宽限些时日。”
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可魏忠贤还是低三下四的说道。
莫名的,魏忠贤想起他年轻时欠人赌债的场景。他记得,那时他好像也是这么向人哀求来着。
这有些日子不这么低声下气的求人了,魏忠贤还真是有些不习惯了。
看魏忠贤服软了,朱由检大度的挥了挥手。
“大伴,你早这么说不就完了。
孤听说,这觉华岛被后金老奴给破了。那这辽东还需不需要补充物资?”
听朱由检把话题转到这个方向,魏忠贤似乎把握到什么。
他有些不敢相信的试探道:“殿下说的没错。要不是觉华岛被破,朝廷手中也不至于连20万都拿不出来。
现在朝廷手里的钱都要筹备这辽东的军需。是真没钱还给您。
这军情紧急,辽东那边朝廷还真不敢耽搁。
为这事,老奴这几天可愁的连觉都没睡过一个囫囵的。”
看着魏忠贤那神采奕奕的脸,朱由检心中暗骂了一句:“老狐狸。
还觉都没睡好?
要是真几天没睡好,你还能有这份精神?
这骗谁呢!”
不过,朱由检也懒得再同魏忠贤继续绕圈子。
朱由检此次的目标很明确,他就是要把开中的差事拿到手中。
“魏大伴,孤就不同你绕圈子。”朱由检笑容一敛。
“朝廷要往辽东补充军需,孤可以帮朝廷组织。
朝廷所需的军需,孤都按市价供给。
朝廷欠孤的钱,利息孤就不要了,都算是上次开中的货款吧。
这次辽东所需的军需也还算开中。
孤把军需运到辽东,回头大伴把筹备辽东军需的钱,拿来结上次的货款。
这样,朝廷不就有足够的时间周转了。
不过,大伴,你这次必须得给现银了。
这样算来,就相当于朝廷是压了孤一笔货款。
你看,这样如何。”
听到信王正式提出了条件,魏忠贤的脑子开始飞快的转动。
信王提的条件,没毛病。
真按信王所说,朝廷、他魏忠贤、信王、辽东好像都没损失。
朝廷出钱,信王组织运货,辽东收货,这一圈转下来,谁都没亏。
朝廷财政还能得到不短的周转时间。
好事情啊。
魏公公再一转念。
不对,有人亏了。
是他魏忠贤亏了。
按这种模式一转,朝廷经手军需的官吏应该会亏。
官吏们亏了,他魏公公也要小亏一点。
魏公公可不相信,信王殿下接手开中,还会由着那些官吏乱捞他的钱。
不过,小亏一点,魏公公也不在乎。
反正,在信王的商行魏公公也有干股。
里外里,魏公公根本就不算亏。
魏忠贤脑子转的很快,瞬间他就算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答应信王,陛下高兴,信王能赚钱,朝廷也得了转圜的时间,他魏公公不赚不亏。
好事。
更好的是,只要信王把持这开中的活,就会得罪一大批人。让那些人去给信王添添麻烦更好。
想清楚了这些,魏忠贤以谦卑的姿态说道:“殿下的提议极好,杂家绝无二话。辽东军需,还请殿下鼎力相助。”
第二九一章:张家口(求订阅、推荐、收藏)()
听到信王殿下再次接下辽东开中的消息,郑英泰欣喜至极。
不过,这次郑英泰没有再急着去找他的那些山西老乡,而是关起门来,自斟自饮喝起了小酒。
“列祖列宗再上,不孝男英泰给你们上香了。”
喝到微醉的郑英泰,跪倒在祖宗牌位前放声大哭。
“侥天之幸,不孝男英泰终于找到了重续我郑家商路的机会。
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保佑英泰能再续商路成功。”
在信王殿下搞的这种开中以前,郑英泰从未想过,他有一天还真能再续祖传的商路。
郑家失去祖传的商路已经快10年了。
郑英泰眼看着,祖传的商路自转做走私后,商路一天变得比一天萎缩。
若非不忍心祖传的商路在自己手中彻底断绝,郑英泰也早就把郑家彻底迁离山西了。
可再怎么不忍,郑家的商业重心,也不可避免的逐步在向京城转移。
把草原走私换回来的牛,驯化后再出卖,这就是郑家对祖传商路作出的尝试和改良了。
可惜草原牛的驯化周期实在是有些太长了。
而且为了驯化那些牛,占用的资金也实在太多了点。
若非有德兴钱庄在背后支持,郑家也很难支撑下去。
也正因如此,当郑家的钱庄被大众钱庄挤垮时,资金链断裂,郑家也就走到了破产的境地。
若非郑英泰当时决绝的投靠了信王府,也许郑家现在早就人死家破了。
郑家的遭遇,只不过是晋商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时代,不知有多少个晋商同郑家一样,在苦苦寻觅重续商路的机会。
张家口堡
大明宣府镇最重要的一个堡垒。
不光是在宣府镇,也许在整个大明,张家口堡都最重要的堡垒。
说张家口堡最重要,是因为张家口堡除了担负着防御草原的重任外,还是大明最大的马市所在地。
隆庆五年,经过军神戚继光整顿后的大明边军战力陡增,面对草原上蒙古人的入侵,已经获得了明显的优势。
此消彼长,当抢劫大明变的越来越艰难时,蒙古俺答汗终于有了向大明求和的心思。
经当时宣大总督王崇古精心斡旋,最终,俺答汗接受了大明顺义王的封号。大明和蒙古正式结束了长达近200年的战争状态。
张家口堡的马市,就是从那个时候才正式开始。
其实早在嘉靖年间,张家口就曾开过几次马市。
只是,那时的大明边军战力太弱。拿蒙古人的抢掠,实在是毫无办法。
这导致马市开放不久,就因蒙古人的入侵再次关闭。
吸取了以往开市的经验,张家口堡在隆庆五年的开市,从一开始就与大明以往开的官市不同。
名义上,张家口的马市还是官市,可宣大总督王崇古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引入了民间资本建设马市的策略。
正因为有了大量民间商人的加入,张家口的马市从一开始就显得活力十足。
大明官市虽然有明确的买马限额,但在王崇古的主持下,张家口马市年年都会超出限额甚多。
得益于王崇古这种灵活的市场政策,张家口逐渐发展成为闻名塞北的最大市场。
万历四十五年,彻底失去开中机会的各处边商,也开始大量涌入张家口寻找新的商机。这让张家口的繁荣也随之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算起来,自隆庆开市后,张家口已经整整繁荣了50多年了。
就在这繁荣堪比大城市的张家口堡,堡的中心地段,一座三进的大院子里面,一个中年人正在待客。
“李先生,您大可把心放回肚子里。
咱们这虽是第一次交易。可我们范家的名声您还信不过?
您什么时候听说过,我们范家有说话不算话的事!”
中年人话说的虽然很客气,可话中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傲气。
“这样吧,李先生既然如此心急。
那,后天,就后天。
后天我就先安排一批货给你发出去。
李先生,你看这样可好?”
中年人笑着说出自己做的规划。
“有了这一批货打底,李先生你总该放心了吧?”
中年人没想到,他都这么说了,那李先生脸上虽然稍稍放松了几分,可依然不依不饶的问道:“范东主,您这批货究竟能发出多少?”
看到范东主脸上露出了不渝之色,哪位李先生忙站起身来深深一稽,口中也赶紧陪上了小心。
“范东主,实在不好意思。若非这批货实在关系重大,在下也不会如此失态。
这样吧,范东主,因这批货对我家主人实在太重要了。
您这第一批货若能超过2万石,我愿出这个数。”
李先生一边说,手中一边比出一个8的手势。
看到这个手势,范东主眼中闪过一丝难掩的欲望。
可转眼之间,范东主就勃然变色。
“李先生说的哪里话,范某已和你订下协议,又怎能出尔反尔。
2万石?
这个数量虽然有些多?可也还难不住我范家。
好,就2万石。
这批货范某就先给你发出2万石。
不过,这个数量太大,范某可不敢保证能完全安全。
以我范家的能力,最多也就只能送到科尔沁部的地头上。后面就得靠你们保证安全了。”
说到科尔沁部,范东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至于价格?”
范东主略一迟疑,紧接着就斩钉截铁的说道:“这批货的价格,就还按6两一石,范某可干不出砸自家招牌的事。”
“那好,既然范东主如此的仁义,在下若是再争,那倒显得在下小气了。哈哈,那就6两一石。
至于安全?
范东主只管放心。
货能送到科尔沁部就行。
若是范东主实在不放心,我们派人到这边来接也行。”
李先生看大事已经敲定,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这范家死守信用的名声,在张家口和整个草原都是出了名的。
这有了范家当代掌门人…范永斗的这句承诺,那这事就算成了。
“范东主,这点小东西算是在下的赔礼。在下方才一时情急,还望范东主多多谅解。”
李先生一边道歉,一边从怀中掏出一串滚圆的珠串,轻轻放到范东主面前的八仙桌上。
滚圆一致的珠串,在来自京城的、大明最新潮的八仙桌上放出熠熠的光芒,映的范东主的眼睛也越来越圆。
第二九二章:金光闪闪的信王府(求订阅、推荐、收藏)()
面对桌上的珠串,眼睛一瞄之间,范东主就已估出对方拿出的这串珠子价格。
如此大小,又如此滚圆一致的东珠珠串,现在市面上至少也值数千两银子。
这等档次的珠宝,对方竟然随便就拿来作为赔礼的小物件,那对方的财力,看来已是毋庸置疑了。
这等财力,要货的庞大数量,还有对科尔沁部的这种姿态,对方可以肯定就是辽东来的了。
心中一边思索着,一边强行压下向珠串伸手的欲望,范东主故意板起了脸。
“李先生,您这是看不……。”
没等范东主说完,李先生就抢先打断他:“一点小意思,范东主若是不收,那就是认为在下赔礼的诚心不足喽?
既然范东主都已安排妥当了,那在下这就赶回去。
在下还要通知我家主子这个喜讯,好尽快安排队人到科尔沁接货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