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傲笑八部天龙 >

第203章

傲笑八部天龙-第203章

小说: 傲笑八部天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谓王中王、皇中皇,宋朝上至一品大臣,下至九品芝麻官莫不畏惧“平北王”权势,十人之中,倒是有九人已经依附在了赵遄的羽翼下,成为其党羽和爪牙。

    偶有那忠义之士奋不顾身,大堂之上拼死谏言,却也只换得赵构皇帝一句不疼不痒的责骂,事情便不了了之。

    反倒是那忠义之士不过三天,便因为勾结乱党,企图颠覆宋朝等一系列罪名,被抄家灭族,男子尽皆发配刑场和苦役,女子一律关入教坊司。经调教之后拿来供“平北王”的一众党羽玩乐。

    与此同时,吐蕃在大理和西夏两国的夹缝中,国力日渐衰微。再加上吐蕃国的精神支柱大轮寺毁灭,大轮明王鸠摩智不知去向。本就是各个部落集合起来的吐蕃国人心逐渐涣散。

    还未等宋辽开战,吐蕃国便于三月份开始,国内分成两个派系,一个是主战派系,要求与大辽联合。和西夏大理两国决一死战。

    另外一派是主和派,希望割让出土地,换得大理和西夏退兵,不再进逼吐蕃。

    本来主和派的支持率在国内呼声极高,可在最后商议让出土地范围的时候出现了分歧。国内大部落,有话语权的高层坚持要让出外围小部落的地盘,趁机打散小部落编进自己族内,进而增加自己部落势力。

    可小部落虽然势力不如大部落一般强势,却是占据了人数众多的优势,集体团结起来。要求大部落让出地盘,给众多小部落一个繁衍生息的土地。

    但吐蕃国疆域本就不大,几年前还被大理占领了好大一片丰沃水土,而吐蕃国的西方不是大山便是沙漠,能适宜牛羊生存的地方空间有限,大部落势力是完全不会让出地盘,这便造成了两方势力的彼此不满。

    这种不满和矛盾,在烟雨楼和一品堂无孔不入的探子煽风点火之下,终于在五月份彻底爆发。大部落和小部落之间彼此互相征战,想要夺取最终胜利权。好坐下来和大理、西夏两国谈判。

    可如今的大理、西夏两国,虽然名义上西夏依然还有国主,但实际上做主的是西夏驸马,便是身在大理国的段兴。

    如今的段兴。一人统治两国,虽有心将西夏和大理整合。但又担心其他国家感受到威胁,联合起来,对抗自己。所以只能明面上控制大理,暗地里指挥西夏。同时,还尽量减少自己露面的机会。降低存在感,但有什么事基本都交给段誉来处理。

    许是段兴蝴蝶扇翅膀的效果,今时今日的段誉不复原著当中的段誉那般性格软弱,反而因为多年闯荡江湖,身上自有一股英气,兼且武功也是极高,一阳指已经练至二品境界,就连六脉神剑也能收发由心,虽然内功不如原著那般高强,可论起对敌经验,那绝对能甩出原著那半吊子段誉几条街。

    先天初期,便是如今段誉的水准。

    只可惜,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是无比强大的,虽然命运给段誉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将他本来的皇位给了段兴,但他的桃花运却是超出原著三十里。

    不说大理国内想要嫁给段誉的姑娘已超数百人,就连周边各个国家,尤其是宋国内各大武林世家,但凡有点声望名气的,都想抢着将自己家姑娘、侄女、孙女之类的送给段誉。

    此是为何?

    只因大理如今国势强劲,而段兴已经完婚,且在江湖上放言,娶妾只凭缘分,其他概不受理。

    而段誉还没结婚,是的!

    段誉还没结婚。

    已经被段兴赐予封号“逍遥王”的段誉,因为痴念王语嫣,却又被彼此二人亲兄妹的身份所限制着,一直没有结婚的打算。

    这位武林“翩翩浊世佳公子、惩奸除恶逍遥王”内心的苦闷,除了段兴,无人能够理会。

    可这事段兴没办法解决,谁让段誉还顶着段正淳儿子的身份呢。

    说起王语嫣,如今贵为大理国公主,却也是一直不嫁,只因当初段兴在年幼的王语嫣红唇上,那深情的一吻,让王语嫣时时想念,偶见段兴之时,那严重一抹痴情、怨意,让段兴不由为之一颤,但二人乃堂兄妹,终究没有结果,可谓是一段孽缘。

    至于段正淳其他的私生子女,尽皆被寻回安置在大理,那人数,啧啧,兵强马壮,堪堪数十人人,狠是为人丁稀少的大理皇族扩充了一把,直气的原配刀白凤正式出家,再也不回王府看一眼那负心汉。

    公元1111年8月初,吐蕃内战升级。

    烟雨楼除了部分探子留守南宋以外,其余人几乎倾巢而出,深入吐蕃进行捣乱,或是煽风点火,或是栽赃嫁祸,再与一品堂配合,弄出一批又一批的马贼,洗劫各个部落,好好的一个吐蕃国面临四分五裂。

    整个吐蕃国如今可上马控弦人数不足十万,其余不是妇孺便是老人。可即便如此,各处还依然征战不休,只打的西域千里哀嚎之声不绝。

    大理的军队和西夏的军马,很默契的纷纷在吐蕃边境退兵30里,看似风平浪静,给予吐蕃足够的空间,实则内部已然整军备战,完全一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姿态。

    同月,大辽军队和南宋军队在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彼此试探之后,大将军耶律清狠狠一扬马鞭,大辽十五万兵马正式向南宋发起了灭国之战。

    “平北王”赵遄云淡风轻,一边传信国内一切尽在掌握,一边与大辽内部暗通曲款,南宋城池一座接一座的被辽军攻克而下。

    最神奇的是,在如此战况之下,“平北王”赵遄的势力不但没有削减,反而是越打越大。

    整个北宋部队当中所有非“平北王”的异己势力,皆被赵遄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派出去与辽军决一死战,而“平北王”的嫡系部队则是边退边收编败军,军队人数与日俱增,隐然有突破20万的大关。

    实际上,在南宋成立之初,宋**队能战之兵足有30多万人,只是据城而守的话,是完全可以抵抗大辽15w兵马,毕竟战线一旦拉长,大辽兵马不适攻城,又没有足够的补给线,加上南方多是水路,大辽兵马不适船水,稍不注意,反而有被反歼灭的可能,所以退兵只是时间问题。

    只可惜,在赵遄的幕后操作下,宋国部队人数越打越少,城池越打越没。

    终于在9月末,大辽军马除却留守新占领的地盘以外,所有能战之兵足有12万人,分北、东、西三面包围住了应天府。

    在应天府的南方是赵遄的5万人马(其余人马神奇的消失无踪),在赵遄对赵构的奏折上写的是,其余士兵皆已阵亡。而在应天府内的是宋国最后的三万士兵,两方互为倚靠。

    一时之间,大辽没有什么好的攻城办法,局势僵持了下来。

    同月初,吐蕃内战结束,能战之士剩余不足5万人,头过车辘者,算上妇孺老弱,不足八十万。

    举国上下,面对突然进犯的大理、西夏40万联军,献城投降,大理正式一统吐蕃。

    段兴在安排大量吐蕃氏族前往南荒之后,迅速派遣天龙寺大量和尚,以摧枯拉朽之势一扫吐蕃境内所有寺庙,并在拆毁了所有寺庙之后,原地建立起天龙寺的分寺。

    至于那些个前往南荒的氏族去的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而是大理军队与天竺接壤的边境线,随军前去的还有一些吐蕃境内根深蒂固的佛教分支或亦是正统

    以佛伦佛,在段兴看来,还是吐蕃的各支佛教更为适合一些。

    大理的天龙寺,在随着段兴不断征战四方,如今更偏向于武功一脉的传承,精心做佛学的越来越少。若不是枯荣大师已经回寺坐镇,死活都要培养一批精研佛学之徒的话,恐怕如今的天龙寺已经彻底变为段兴培养亲信高手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局已定()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刚刚统一了吐蕃的段兴,除却使用了一些激烈的控制手段,同时也许诺给了吐蕃本土势力和佛教分支诸多好处,那便是:只要有一天占领了天竺,不光会给建立功勋的氏族足够土地,更会把天竺寺庙里面的所有佛经都给刻印一份,然后给吐蕃佛教保管留存。

    作为以信仰著称的吐蕃,如果有完整的佛经释义,土地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此当吐蕃的佛教徒们听说段兴让他们去那传说中佛教起源的地方,并同意给他们天竺寺庙里的所有佛经之时,所有吐蕃本土佛教,无论是主支还是分支,已经彻底发狂了,嗷嗷嚎叫着要向天竺发起信仰正统之战

    解决了信仰问题,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整合时间,段兴便迅速将吐蕃能战之兵打乱,随后再次整顿三军,以吐蕃和南荒奴隶兵为前锋,以西夏军队作为侧翼,以大理军队为主力,共起四十五万兵马,呈扇形直扑宋辽战场。

    此时的宋辽战场基本已经结束,除却还在应天府苟延馋喘的南宋军队以外,大部分土地已经尽归大辽。

    原先大****北王赵遄的5万人马经过和大辽兵马半个月的厮杀,只剩三万余人,应天府内的宋兵也只剩了不到两万。

    而大辽之前派遣的十二万兵马,如今俱是疲乏之势,剩余军力不足十万,却依然虎视眈眈的继续包围应天府三面,大有不攻破应天,誓不回军的气势。

    10月,段兴的军马向一柄尖刀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入宋辽战场腹地,也就是如今大辽所侵占的地盘,摧枯拉朽的一路横扫所有城池,自西向东的切断了辽兵前后补给线,完全将辽兵退路封死。

    之后,分兵二十万,由原镇南王段正淳领兵,从南向北杀向大辽国,沿途几无任何抵抗。

    剩余二十五军马,诡异的停在了黄河一带,每日里只是不停操练,仿佛应天府的战争与其毫无关系。

    被截断补给线的大辽军队,终于不堪忍受压力,大将军耶律清高举右手,围住应天府的三路兵马,在一个凌晨时分,对应天府进行了全面突袭。

    平北王赵遄的军马似乎没想到大辽如此孤注一掷,第一时间没有和应天府保持联系,只是短短三个时辰,应天府就被急红了眼的大辽军队一举攻破而下。

    宋高宗赵构亲自下令赐死了所有后宫妃子,然后一把火烧了皇宫,走完了最后一程。

    平北王赵遄的军马溃败一百多里地,然后一哄而散,再也找不到任何踪迹。

    可疑的是,历史上但凡溃败的军队总归会有死伤和逃跑痕迹,但是赵遄的军马明明看着狼狈不堪,阵型散乱,但诡异的却没有任何伤亡,器械军马完好无损,那撤退的速度让大辽追兵望尘莫及。

    大将军耶律清眼睁睁看着赵遄的军马撤退,却无能为力,在沉默了半天后,放弃了继续追杀,回身指挥大军攻入应天府。

    第一次,耶律清阻止了麾下士兵要屠城,发泄三日的想法。严格约束了部下队伍,出奇的安抚好城内民众,然后大肆修建守城军械,严防死守。

    此时的大辽兵马由于攻城战的大量死亡,已经剩下不到六万人,对于驻扎在黄河附近的二十五万大理军队,耶律清头痛万分,只能寄希望于辽国境内再重新组织一批军队,前来增援自己等人。

    可不等大辽军马回过神来,几乎就是在大辽军队对应天府发动突袭时刻,大理军队日停夜行,完全躲过了大辽的探子,急行军前进,三天之内就包围住了应天府。

    翌日,应天府再次爆发大规模守城战,只可惜,这回攻城的是大理军队,在南疆各个武林教派,如“赶尸派”、“五毒教”、“盅神教”等帮助下,大理军队轻而易举拿下应天府。

    应天府再次易主,大辽军队全军覆没,城头挂上了大理的旗帜。

    休整一日后,大理军队马不停蹄,二十五万军马再次兵分三路,一路继续南下,直奔原大理国和宋国边境线,并继续南下,直奔南荒。

    此时南荒已经尽归大理国,至此,大理国完成了南部所有国家的一统,边境线一直推到了南海,而南海的西部就是原先南荒诸国,也就是如今的大理国南部。

    第二路兵马直接推到东部沿海岸,大肆修建海上军事设施。

    第三路兵马却是返回了吐蕃,也就是如今大理西南方,和大理在南荒的军队,对天竺形成了北、东两个方向的夹击之势。

    公元1112年,大理二十万军马历时九个月,扫平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大辽国,天竺在大理两路兵锋和佛教徒疯狂的攻势下,不断向都城退守,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而大理一统中原一战,也让武林各门派高手在大规模战役中华丽登场,尤其那些一直神秘的,不被武林正统所认可的南疆各门派,更是形成了南疆武林联盟,背靠大理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