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167章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167章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莲皱了皱鼻子,没有说话。若是徐北游这么说她,她早就炸毛了,可既然是脾性相投的吴姐姐,那她还是很有淑女风范的。

    李青莲斟酌了一下,接着试探道:“吴姐姐,江南比起你们的齐州如何?”

    吴虞想了想,回答道:“江南繁华盛景,天下为最,不过齐州是圣人故居,又是我的家乡,倒还真不好比较。”

    李青莲轻笑道:“那就是相差不多了,吴姐姐你想不想在江南多住些时日?”

    吴虞本就是秀外慧中之人,立刻就听出了李青莲的话外之音,反问道:“青莲,这个多住些时日是多久?是你的意思,还是徐公子的意思?”

    李青莲笑道:“既有师兄的意思,也有我的意思,我们师兄妹二人都希望吴姑娘能留下来。”

    吴虞沉默许久,缓缓道:“吴虞不过是一介弱质女流,一无显赫家世,二无谪仙根骨,不知为何入了徐公子的法眼,还望青莲你能解惑一二。”

    李青莲小声道:“我觉得是师兄喜欢上了吴姐姐,这次把吴姐姐留下就是为了表明心意,说不定以后我就要改口叫嫂子了……”

    不等李青莲说完,吴虞已经是涨红了面庞,羞恼道:“青莲,你胡说什么呢!”

    与此同时,从门外也传来一声不轻不重的咳嗽,自知理亏的李青莲赶忙闭嘴不言,抬头望着屋顶。

    徐北游从门外走进屋内,先是看了眼心虚不敢看自己的李青莲,然后望向吴虞,解释道:“吴姑娘不要听青莲胡说,徐某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不是乘人之危的小人,这次请吴姑娘来江都做客,并无其他意思,真的纯粹只是想要请吴姑娘留下来而已。”

    吴虞认真问道:“吴虞留下来能做什么?”

    徐北游笑道:“自然是加入剑宗,吴姑娘请放心,此事我已经问过宗内长辈,只要吴姑娘点头同意,你便可拜入剑宗门下,与我和青莲同辈。”

    李青莲见徐北游没有追究自己的意思,也帮腔道:“但凡宗门都有内外之别和嫡庶之分,吴姐姐只要同意,必然是内门嫡传弟子,日后我们二人也是师姐妹了。”

    吴虞沉默不语。

    徐北游接着说道:“不瞒吴姑娘,代宗主的意思是让你拜入先宗主的门下,也就是先师公孙仲谋的门下,与我分属一脉。”

    李青莲补充道:“师伯这一脉可是我们剑宗的嫡系一脉。”

    徐北游轻声道:“吴姑娘,你莫要自轻,论家世资质,徐某还比不得你,一样做了如今的剑宗少主,全凭个人机缘而已,而且你也是用剑之人,说起用剑,天底下哪个宗门能比得过我们剑宗。”

    什么叫盛情难却,吴虞今天算是真真的体会到了,徐北游和李青莲这对师兄妹身为剑宗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徐北游这个剑宗的未来宗主,竟然愿意如此放低身架,而且剑宗也不是什么杂七杂八的小宗门,乃是当年的九流之,这份情面真是比天还大,她如何去拒绝?

    江湖上有句话叫做打人不打脸,若是打脸那便是死仇,徐北游如此盛情,她若是拒绝了,那便是直接打徐北游的脸面,那可是真要结仇了。

    吴虞沉默片刻,郑重道:“吴虞谢过徐公子赏识,既然徐公子盛情相邀,吴虞敢不从命?”

    李青莲雀跃道:“吴姐姐,你同意了?既然同意了,那可就不能叫徐公子了,他是徒,我们称呼师兄便是。”

    吴虞敛袖施礼,轻轻道:“吴虞见过师兄。”

    徐北游伸手虚扶,笑道:“师妹不必多礼,既然是一家人,那有些话我也就直说了,代宗主那辈人已经逐渐退居幕后,以我为的年轻一代逐渐接过剑宗权柄,不过如今的剑宗多少有些青黄不接,青莲这丫头又是个万事不沾身的大小姐性子,师妹你曾掌管烟雨楼的一应事务,所以徐北游才铁了心要将你留在剑宗,日后我继任宗主大位,你愿意做我府上的大管事,还是愿意接过上官师伯的慎刑司,都随你挑。”

    吴虞神情微变,心中轻轻叹息,不过脸上却是有了些淡淡笑意。

    她年纪不大,但也算是老江湖,过去在烟雨楼时,师父是个不靠谱的惫懒性子,她只能万事靠己,平日里要以大师姐的身份独立照顾一群师妹,哪成想自己竟然也有做回师妹的一天。

    徐北游道:“吴师妹先暂住在青莲这儿,等我去禀报代宗主,然后择日举行拜师大典。”

    吴虞展颜道:“一切听从师兄安排。”

    得到吴虞的准话之后,徐北游没有继续在这边停留,而是离开富贵坊返回荣华坊。

    当他回到公孙府时,张雪瑶派的人已经把百余册手抄本的承平大典送来,足足装了一个大箱,被两个人抬进了徐北游的书房。

    徐北游挥退左右,从箱中取出一册承平大典,翻开默默诵读。

    时至今日,哪怕督促他读书的师父已经不在,哪怕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乡间少年,但他仍旧保留了日日读书的习惯,而且还会仔细抄录批注,倒不是学名士大儒们做学问,单纯只是为了把书读得更透彻而已。

    徐北游一直觉得,人生在世,不能太过愚昧,不能浑浑噩噩,不管是富贵荣华也好,还是潦倒不堪也罢,都要活得明白一点,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也知道自己该怎么活。

    再退一万步来说,哪怕是自己死了,也要做个明白鬼,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为何死的,总不至于死了还要做个糊涂鬼,生得糊涂,死得也是糊涂。

第七十六章 国有二龙不相见() 
齐州,琅琊府,齐王王府。Ω

    已经返回封地的齐王萧白今天心情很是不错,特意请来了自己的心腹大将禹匡,齐王府的后府有一方大湖,湖上建有亭台水榭,两人就在水榭中对坐饮茶。

    萧白身形挺拔,作为未来储君,气态富贵逼人,禹匡虽然已经是古稀之龄,但看面容却仍是不惑年龄,雄壮英武。

    两人坐在一起,堪称是赏心悦目。

    禹匡是当年萧皇提拔起来的老人,刚刚出仕便是在内侍卫任职,官至三品内侍卫统领,官品不高却是天子近臣,地位尊崇,被誉为飞熊,与魏无忌、张无病、査擎三人齐名并称。

    萧皇晚年,将自己的四位侍卫6续外放为官,魏无忌进了暗卫府,査莽去了东北军,而张无病则是最受器重,被安排在中军禁军,掌管五城兵马司,位置显赫重要,若不是因为他被牵连进韩瑄和蓝玉的党争之中,继而被去职罢官,现在的张无病早就应该是五大左都督之的中军左都督了。

    但不管怎么说,当年的四大侍卫中,其他三人都6续身居高位,唯有禹匡不急不躁,既不参与当年愈演愈烈的蓝韩之争,也不急着出仕,就是以候缺身份闲居在帝都城中,直到萧白封郡王,他才被任命为萧白亲军的三品统领,而此时魏无忌已经是江南暗卫府的都督佥事,査莽更是成为仅次于左都督的东北军右都督。

    这么多年以来,禹匡一直跟随萧白起起伏伏,始终停留在三品统领这个位置上,而除了“失足落水”的张无病之外,另外两人都已经青云直上,成为朝廷一等一的重臣。

    无论怎么看,禹匡都像是把一手好棋下得奇臭无比的臭棋篓子,张无病那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禹匡这算什么?把自己的大龙拱手相让?

    但如今再看,很多人才恍然,禹匡哪里是什么臭棋篓子,分明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乃大国手也。

    历经这么多年的起伏,四人又重新站在了同一线位置上。东北军左都督、西北军左都督、江南军左都督,以及暗卫府右都督,因为暗卫府的特殊地位,按照规矩官衔要高出半级,故而暗卫府右都督等同于大都督府左都督,都是从一品。

    禹匡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久违的一品高位。

    而且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禹匡在十几年中与萧白积攒下的香火情分,日后若是萧白登位,那他便是潜邸从龙之臣,比起另外三人又是不同。

    其中得与失,要等到日后才能完全看清。

    萧白捧起青玉茶杯,轻啜一口,道:“朝廷下的旨意已经在路上了,估摸着再有三两天的功夫就能进入齐州境内,辅臣,这次你出任江南军左都督可谓是众望所归,去年张无病出任西北军左都督时,本王就猜到齐王府留不了你太长时间,果不其然,过几天你就要去湖州了,今日便当是本王提前为你送行。”

    禹匡沉声道:“禹匡无论到了哪里,都是陛下和殿下的臣子。”

    萧白笑了笑,道:“辅臣,你也算是看着本王长大的老人了,你这一走,本王还真有点不习惯。”

    禹匡伸出手握住面前的茶杯,没有急着举杯,而是细细感受着掌间的温度。

    一君一臣之间陷入短暂的沉默之中。

    过了许久,萧白再次开口道:“这次本王本以为你会被任命为前军左都督,毕竟那儿算是我的大本营,你又是我的人,过去之后一切都顺理成章,只是没想到父皇竟然把你放在了江南后军这儿,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辅臣,你说父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禹匡缓缓说道:“两点。第一,蓝相应该和殿下所想无二,认为陛下会把我放在南疆,所以他才要保陈琼,陛下故意出其不意地反其道而行之,说到底还是君相之争。至于第二点,臣就要说句大不敬的话语了。”

    萧白握着茶杯的右手微不可察地一颤,“但讲无妨。”

    禹匡轻声道:“不知殿下有没有听说过二龙不相见的说法?”

    萧白不动声色道:“听过,本王记得这句话是当年掌教真人对皇祖父所说,劝先帝不要早立太子,不过被皇祖母驳斥,说掌教真人此言是无稽之谈,也正是在皇祖母的鼎力支持下,父皇才被立为太子。”

    禹匡说道:“臣曾是先帝的近卫之一,先帝的修为臣也最是清楚,当年定鼎一战时,先帝公认是地仙十二楼的修为,及至黄龙十年,先帝已然有十六楼的修为,再到太平十年,先帝约莫有十八楼的境界,最后太平二十年时,先帝修为境界之高深,已非我等可以妄自揣度。”

    禹匡顿了一下,极少在别人面前流露出伤感情绪的他,此时竟是有些并未掩饰的感伤,“可就是太平二十年,先帝忽然龙驭宾天,此事之蹊跷,至今众说纷纭。也正因如此,这才有了后来牵扯整个庙堂的蓝韩之争,若不是有太后娘娘乾坤独断,还不知要闹到什么地步。”

    萧白面露追忆神色,叹息道:“那时我还年幼,只记得皇祖父走的时候,大雪纷飞,满城缟素,父皇拉着我的手从御撵上走下来,在宫门前,身披斩衰丧服的王公大臣们跪了一地。而就在几天前,我们祖孙三代还一起坐在甘泉宫中,就像三足鼎立。”

    禹匡松开掌中茶杯,说道:“陛下为何迟迟不封殿下为太子,明面上的说法是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为了保护殿下,可实际上,臣窃以为陛下是有些怕了,二龙不相见,先帝不信,然后有了承平二十年之事,故而陛下不敢不信,也不得不信。”

    萧白厉声道:“大胆!”

    禹匡淡然道:“殿下,暗卫府的人被我支出去了,当下并不在府中,而司礼监的人在你我二人静默时就已经走了,殿下大可不必做如此作态。”

    萧白脸上厉色消失不见,恢复平静道:“辅臣,你继续说。”

    禹匡说道:“如今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所以陛下非但不会封殿下为太子,而且也不会让殿下留在身边,更不会让臣去南疆替殿下将南疆大军握到手中,只有殿下不掌实权,远离帝都,这才算是二龙不相见,这也就是臣要说的第二点。”

    萧白轻轻握紧拳头,没有说话。

    禹匡本是天子近臣,眼光格局自然高屋建瓴,又曾经闲赋十几年,也是冷眼旁观十几年,后来出仕为齐王府,身在齐州,仍是身处局外,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禹匡以局外人的位置看局中之事,故而比另外三人看得更加透彻。

    他本是藏拙之人,整日以沉默寡言的武夫形象示人,轻易不会在萧白面前多说什么,只是如今离别在即,他还是决心要给这个现在和以后的主子留下几句肺腑之言。

    禹匡淡笑道:“不过殿下刚才也曾说过,先帝、陛下与殿下三人曾一起在甘泉宫中落座,成三足鼎立之态势,依臣愚见,这其实就是先帝定下了日后的两代帝君人选。”

    萧白一愣之后,脸露恍然之色,抚掌道:“唯有帝王方可并列帝王,既是三足鼎立,又岂有三足各有长短之说?自然是要一般等长。”

    禹匡缓缓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