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边城孤侠 >

第116章

边城孤侠-第116章

小说: 边城孤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看着游返道:“想不到游卿家倒是智将喽。”

    游返连忙客气几句。

    皇帝突然道:“游卿家,甚是面善,是否之前见过?”

    游返顿时捏了把汗,原来眼前的九五至尊还不知道自己是迎战大辽勇士的五人之一,看来之前流血流汗都白费了。

    皇帝身旁一个内侍官低声道:“官家,这位少侠便是之前和辽国比试中最后出场的那位,来自金剑山庄,先前官家还为金剑山庄题过字。”

    皇帝一拍大腿:“原来卿家是和胡近臣东方笑一起的壮士,怪不得朕有些印象。却是位有勇有谋的豪杰之士,来来来,我们为大宋有此人才喝上一杯。”

    左右连忙斟上琼浆玉液,游返等人也连忙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宫廷美酒果然不凡,比太白楼的女儿红可香了不少。游返舔舔嘴唇。上回他受伤,没有饮酒,错过了品尝美酒的机会,这回终于补上了。

    几人正想吃点东西,皇帝却又开口说话,众人只好继续倾听。

    “说起金剑山庄,卿家也算为国家尽力。如今朝中五成的刀枪剑戟,兵器铠甲,都是由金剑山庄供应,卿家身处江湖,却比诸多庙堂之上的大夫好上许多。”

    游返背上顿时一阵冷汗,这显然是皇帝一时最快,要是传扬出去,可要成了各朝廷相公的眼中钉。不过,他却一时没有想起自己早已不是金剑山庄的人,何必为金剑山庄担忧。这时,刘文渊立即出声道:“官家醉了”

    皇帝喝了一杯,果然脸上泛起红晕来。他摆了摆手,如同一般酒徒一样,也不承认自己喝醉。

    “刚刚喝了一杯而已,醉什么醉。”

    皇帝被一打断,果然不再说刚才的话题,转而道:“如今朝中大臣争论要对辽国出兵,可是宋辽今年年初刚刚签订合议,若是擅自翻脸,可失了大国威仪。”

    事情涉及战和两方,台下众人都不是决策之人,谁都不敢说句大话,无论主和主战,都不是他们说了能算的。万一自己说错话,被有心人传扬开去,到时候可就麻烦了。因而一时之间,席间竟鸦雀无声。

    皇帝却未察觉,也许是做皇帝的天生不用看别人脸色,他只是自顾自道:“朕也知道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仁义可言,这不是春秋,不讲大义。朕比谁都想拿下幽燕之地,先皇当年便咳咳,但出兵打仗,并非儿戏,兵法有云,死生之地。轻易出兵,赌上国运,最后苦的还是百姓。不过,也有人怪朕妇人之仁。你们说说,孰对孰错?”

    皇帝自斟自饮了一杯。听着下面谁也不说话。

    军国大事,刘文渊即便说得上话,也不敢多说一句。实际上,早有朝中重臣托他讲话,但他始终不置一词。这时,他却小心翼翼道:“官家仁慈,心里装着百姓,哪里是妇人之仁,这是千古圣君啊。”

    “你是赞成和?”皇帝随手一敲桌子,喃喃地说着。

    刘文渊心中一惊,怎么可以轻易表露立场,还没等他出言矫正,皇帝又指向武风和另一位六扇门的小都司。那两人道:“臣都是武人,自是希望战场上立功劳。”这两人倒是毫不避讳,只因人微言轻,也没那么多顾忌。

    “嗯你俩主张战那你呢?”

    游返见皇帝指到自己,突然灵机一动道:“小民以为无论是战是和,均不应松懈下来,勤修战备,训练军士,只要我大宋战力强悍,此消彼长,是战是和便操于我手。否则,辽国再弱,有西夏伺机窥探,大宋也无可趁之机。”

    皇帝笑了笑,道:“你是金剑山庄的,在商言商,自然希望朝廷加紧战备,你好多卖点兵器了。”他轻轻吐出一口气,道:“不过,这道理确实不错。确实不该松懈。”

    游返吓了一跳,还好看皇帝的神色,倒没有愠怒的意思,不由舒了一口气。

    “其实小民已不是金剑山庄的一员了。”

    皇帝挑了挑眉毛:“哦?卿不是金剑山庄的赘婿么?怎么回事?”原来,刚刚内侍官将游返的背景都交代给了皇帝听。

    游返拣简要的说了一下,这种内部斗争,每个帮会乃至朝廷上下都在上演,这位皇帝显然也精于此道,一下子便听明白了,倒也不以为意,只是淡淡道:“这倒是可惜。”

    游返马上接口道:“虽说可惜,但小民倒也没有气馁,如今小民在外也有了自己的铁坊,取名为四海铁坊,正是四海为家的意思。”

    皇帝微笑道:“卿家好胆魄。”

    “只是”

    游返露出了难色。

    皇帝是何等人物,立即道:“卿家有何难处?是否四海铁坊经营不佳?”也是,朝廷禁止民间私售兵器,这些兵器商人自然年景不佳。铸造刀剑所需铁石价格昂贵,好的工匠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西夏的铁鹞子横空出世以后,大宋朝野震惊的原因。重骑兵虽然机动能力不佳,但野战防御都是一把好手,以前大宋打不过西夏,现在有了铁鹞子,更是难以对敌,是而连辽国也吃了大亏。皇帝想了想,道:“这样吧,让盐铁司给你的四海铁坊一些份额,如何?”

    这是皇帝开金口要照顾一下他的生意,本来是好事。刘文渊等人原本听他说有个四海铁坊的事情,均是摸不着头脑,以为只是一个小作坊。如今能和朝廷做上生意,那是捧上了金饭碗,无不替他高兴。

    不料游返却道:“圣上能照料小民生意,好虽然好,但对其它商家却有些不公道。圣上是万民之主,应守住公允,不可徇私,小民不敢令圣上因私废公。”

    自从听了胡近臣进谏牛心汤的事,他对这位皇帝陛下也有了了解,知道皇帝仁厚且为民福祉,即便是自己的喜好,只要不利于民,也敢于自省。而且还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因此他放心大胆的进谏。

    果然,皇帝听了,不由点头道:“卿家说得好,公器私用,确实是取祸之道。不过卿家为朝廷效力良多,前者校场流血,后者千里平叛,朝廷总得赏赐些什么。”

    游返怕皇帝随口便赏了下来,连忙抢着道:“若是圣上愿意赏赐小民,小民倒有一个建议。虽说圣上直接让朝廷采买四海铁坊的兵器,有违公平。但如今朝廷份额不公开,也是不公平。大部分都给了金剑山庄和官营的铁坊,其它几家虽然有精兵利器,却没有机会为朝廷效力。”

    他见皇帝沉吟不语,继续道:“小民提议朝廷公开招标,向中原所有铁商开放份额,谁的兵器质优价廉,谁就拿大份额。如此朝廷也能得利,民间商人也能得利。”

    游返此言也是存着私心的,不过相对于将所有份额都给了金剑山庄,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凭着过硬的质量,将金剑山庄挤出局。自从他从楚谨处得知金剑山庄连铁石原料都用了次品,以降低本钱,他便一直在思索,终于灵光一现,想出了这个绝妙的提议。

    皇帝两手一拍,道:“这果然是个好提议,谁的好便用谁的,既服众,又得利。好方法。吩咐下去,召盐铁司正副使前来,将事情交代下去。就按卿家的建议。”皇帝本来也在想是否游返仍有私心,但怎么想都想不到,游返会提出如此公允的解决办法。他不知道游返早已将金剑山庄最好的工匠都带了出来,这场比试便早已站在了不败之地。

    “另外小民还有一个建议,若是众商家招标时便拿出最好的样品,恐怕相差无几。不如在交货之时,抽查一二,这是绝对做不了假的。”

    皇帝连连称善。

    游返心中暗喜,以金剑山庄次品的原料,恐怕这回庄老二要头疼了。

    (。)

第142章 洞察() 
而后,皇帝反复询问的,仍是南海一带的风土人情,和拜火教势力的基本战力。游返从其中也隐约明白了皇帝特地召集几个人问话的缘由。朝廷上下如今争论的焦点仍旧是伐辽的事情,而今年的水灾和随之而起的动乱,是拖住朝廷收复燕云脚步的累赘。要是前方征战,后院起火,那就得不偿失了。南海只是小地方,但江南则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容不得大意。朝廷这边最关心的便是拜火教的起因,如何蛊惑人心的,以及究竟动乱能有多少程度的破坏。清楚了这几点,朝堂上都是久经宦海的老臣,经验丰富,基本上也能提前预防。

    出了皇宫,游返漫步街头,头上星光点点,汴京街头热闹依旧,灯火闪耀,繁花似锦。

    酒楼二层的露台上,摆了几张桌子,正对街心,坐在上面喝酒,不仅高临人群头上,而且能眺望紫薇河对岸舫船连泊,听得耳中传来丝竹阵阵,吹着秋日凉风,抽走那最后一丝暑气,说不出的惬意。

    游返经过那二层露台之时,只听上面有人招呼道:“游兄”

    游返仰头上望,只见凌孤正双手凭栏,一手勾着酒壶,一手捏着酒杯,意态悠闲。

    “相请不如偶遇,不如上来喝一杯。”

    上了楼,游返从这里望出去,果然视野良好,零次栉比的房屋后面,是宽阔的河流,远处还能望见皇宫城楼灯火。

    “凌兄不是替六扇门处理案件么?怎么有空在这里喝酒?莫非案件有所进展?”

    凌孤没有答话,游返自讨了个没趣,只好喝了一杯酒。

    两人一杯一杯喝酒,过了好久,凌孤才道:“最近却发现一件趣事。自从大宋和西夏开了商贸,青盐便涌入汴京行市。原本大宋和西夏有约定,青盐的交易有上限,不得超过一定数目。可是最近我却发现,市面上的青盐,要远远超出这一数额。”

    游返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微风吹来,竟一阵凉意。

    他自然是知道青盐超出的原因,而且这些私盐利润的大头,还是在他这里。短短一年不到,他从小山坳里一个小小的铁坊,迅速扩大到西域,荆州,南海,还准备在杭州开分铺,当初跟着他出来的金剑山庄铁匠和伙计,镜缘村的村民,如今一个个都身家膨胀,成了名副其实的富家翁。这其中便是和西夏辽国的交易所致。虽然有华山派的薛青纹做中间人,替他省却了不少精力,降低了被朝廷发现的风险。但当他听到凌孤的话,仍是一阵心虚。

    “青盐价廉物美,确实要比池盐好上一些。想必民间也有货商悄悄走通一些私盐。”

    “民间有私盐,不足为奇。但这超出的份额实在太大,没有巨大的实力,是拉不起这张关系网的。可惜,他们的手段甚是高超,每当查到关键的环节,那线索便断了。安排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可高明得很,有些时候,宁可壮士断腕,也没有留下一丝线索。”

    游返放下心来,至少他还没看破幕后的人是自己,于是旁敲侧击道:“听说有些皇室宗亲,名下产业庞大,朝中有些重臣,也勾结在一起,不知道和他们有没有关系?”

    “确实,这些人的确很有可疑。不过看这些私盐商贩上下接头的方式,我敢肯定是江湖中人。而且还是大门派,一般的中小帮会,组织不起来这么庞大的规模。”

    想不到妙剑薛青纹如此小心,还是被凌孤看出了端倪,所料竟分毫不差。不过接下来凌孤的话令游返更是震动。

    “西夏的重骑怎么来的,这个朝中的大人都有所猜测。要知道这么多武器铠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打造出来,其中所需能工巧匠更是数目惊人。朝廷这边官营的铁铺虽然有人,但手艺没有那么纯熟。最主要的是,西夏哪里来的那么多银两去购置这些武器装备。”

    凌孤说着说着停了下来,道:“若是大宋民间有人将东西卖与西夏,那事情便严重了,说重了便是通敌叛国之罪。有铸造的手艺,又有这么大规模,数来数去,天下间寥寥无几。其中,金剑山庄便是最有可疑的。”

    游返听得心扑通直跳,想不到凌孤的思路如此奇特,竟然从市面上的青盐暴增,联想到西夏的兵器交易。幸好他如今不是什么公门中人,否则顺藤摸瓜之下,岂不是什么都暴露了?不对,如今刘文渊不是将六扇门的力量都交到他手里了么,若是他铁心要查下去,游返不知道是否会查到四海铁坊头上。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若是金剑山庄所为,凌兄准备如何处理?”

    凌孤看了他一眼,道:“游兄虽然早已离开金剑山庄,但对山庄之事还是颇为关心的么。如今我身陷六扇门事务之中,自然没有时间处理此事。之所以将这件事告诉你,便是想由你去查。你不是一直想对付庄老二么,这也是一个机会。”

    游返道:“我可不是你,对查案这么感兴趣。我要的是拿回金剑山庄,而非毁了山庄。你这个提议就免了。”

    凌孤看了他一眼,似乎大有深意,令游返心里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