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陈桥到崖山 >

第70章

从陈桥到崖山-第70章

小说: 从陈桥到崖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史中最后一项关于她活着时的记载,恐怕仍然充满了误解,或刻意的歪曲。

    宋仁宗问大臣们:太后弥留之际,己不能说话,但她几次用手牵自己的衣服,似有所嘱托,那是指什么呢?群臣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薛奎站出来说:太后是想除去天子衮服。如穿着它,怎么去见先帝呢?史称宋仁宗恍然大悟。在刘娥神智还清醒时,为她除去了皇帝的标志。换上了太后的服色。

    刘娥死去。人世间最后一个愿望终于还是留下了瑕疵,她的皇帝身份没保持到最终…

    2月9日离开太庙,刘娥之后应该就一直穿着皇帝的服色。甚至在她还能说话时,也一直没有下令脱掉。所以才需要在她临终前为她除去。那么试问她穿了40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最后她用手牵着自己的皇帝衣服,难道不能被解读成她要一直保留,直到入土为安呢?

    仁宗之问、薛奎之答,完全是君臣间一种默契。再加上男权至上的中国封建史官的演绎解说…

    《宋史》评价“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我基本认同。但虽然朝政无大阙失,刘娥当政这10年仍有一最大遗憾。和她的丈夫一样,她没能遏制住党项人的扩张。李氏父子在这段时期内已击败甘州回鹘、瓜州曹氏、吐蕃六谷部,已拥有兴、夏、银、绥、宥、静、灵、甘、瓜、沙、肃、盐、会、凉、胜15州…这个遗憾不仅是刘娥的,更是北宋王朝和整个汉民族的。

    剩下的问题就是她到底是否可亲可敬可爱了。有人说她压制了‘儿子’整整10年,太贪太酷。但相对于武则天杀亲生儿子,刘娥是残忍还是仁慈?她在晚年召见当初死敌李迪时曾问“我今日保护天子至此,你以为如何”

    李迪回答“当初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我相信这是句真话。

    李元昊真的无人能制了吗?不!就在刘娥死的当月,李元昊的平生大敌——唃厮罗登场了!

    赞——雄强;普——男子。这是历代吐蕃皇帝的称号。自从唐末吐蕃分崩离析,这尊号己极少出现。但唃厮啰就得到了它!

    唃厮啰,在藏语中是佛子、王子之意。流传至今的藏文史料可证明他真的是吐蕃赞普后裔(还有说法: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原型就是这位唃厮罗)可他被发现时,己是流落在高昌国的一贫苦无依的少年。12岁那年。他被一大商人发现,带回到各部吐蕃的聚集地河湟。当地吐蕃人已争了百多年,却争不出谁是首领。唃厮罗刚一出现。立即就被利用。宗哥吐蕃僧人李立遵、邈川吐蕃酋长温逋奇推举他为至高无上的赞普。虽然他只是个地道的傀儡。但不急,唃厮啰在近20年的光阴里坚忍沉默,把李立遵、温逋奇一一击败,成了真正的吐蕃赞普!

    李立遵倒台,纯粹是他自己找死。这蕃僧贪心不足,当上河湟吐蕃的论逋(藏语宰相)还不满意,为压倒温逋奇,他异想天开,派人到宋朝讨官。他要当赞普,条件是他可替宋朝教训李德明。不过他命苦,如早些年或晚些年,宋朝都会答应他。可这时李继迁死了,李元昊还太小,一非常乖的李德明为何要去招惹?何况当时正是著名的大中祥符年间,拜神还来不及,傻子才去开战。

    于是李立遵就向宋朝开战。他需要的只是个胜利来升高他的威望,至于对手是谁,他才不管。他在1016年率3万吐蕃骑兵进攻大宋西北重地秦州。很遗憾,那是曹玮将军的防区!

    决战发生在三都谷。当天吐蕃人扑天盖地而来,曹玮却忙着吃饭,直到敌人进入一箭之地,他才扔掉筷子,率军出击,但人数只有6千。且就这点兵力,来的也不容易。

    这之前,曹玮准确预判出战争必将爆发,向皇帝请兵。但赵恒的反应却是询问了一位大臣“我把曹玮撤职,你看怎样”拥兵自重的军人要不得。万幸的是那位大臣是李迪,李迪以身家性命担保,这才有了三都谷外,曹玮野战争雄的本钱。

    什么都没有,只有正面交锋。曹玮军中冲出100名骑兵,临近目标,突然散开,一叫李超的骑士张弓搭箭,一箭正中敌方主将。之后曹玮驱兵大进,吐蕃人全面崩溃,死伤万余…感谢曹玮和之后的王韶,终宋一朝,吐蕃人都不敢犯边。

    三都谷之战也给唃厮啰带来了命运的转机。失败的李立遵威信尽失,被河湟吐蕃抛弃。唃厮啰在1023年把王城从李立遵势力下的宗哥城迁到了邈川,但这是另一强人温逋奇的老家,他当上了吐蕃宰相。接着唃厮罗的生活就变得比在宗哥城时更狼狈辛酸…

    温相的作风很阴柔。李立遵的失败告诉他决不可胡乱开战。于是邈川就进入一极端平和的时期。没外战,没内战,连小争端都没。尤其唃厮啰非常乖,决不搞任何小动作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做傀儡做得非常礼貌。

    可温逋奇突然发动政变,把唃厮啰关进了一个地牢,堪称心狠手辣,立即捕杀唃厮啰仅有的一点亲信。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以汉人的斗争经验来看,可说再没半点悬念。唃厮啰死定了,而温逋奇马上就会成为下一任吐蕃赞普。但事实偏偏相反,其过程的传奇性,还有结果的必然性,都深深揭示了当时吐蕃人的心理状态及世代相守的伦理观念。

    绝境中的唃厮啰被一个看守悄悄放了。他逃出地牢后没逃跑,而是马上来到他的臣民们当中“我是赞普,为我平乱”8个字就终结了温逋奇的生命、他整个家族的生命、还有这次政变…干净利落,绝没半点含糊。且要强调的是,这是发生在温逋奇世代相守的故乡:邈川城里。

    之所以会这样,和当初温逋奇选择造反的理由也很一致。是因唃厮啰的年龄,还有吐蕃人根深蒂固的赞普至高观念。(未完待续。。)

赵祯之恸篇() 
赞普是国王,神圣不可侵犯,必须无条件服从。这样的理念似一直都是汉族人所自豪且深信领先于任何民族的。就连提倡这种观念的孔夫子等也一体被封为圣人。但事实上呢?就连儒家们自己都承认:早在周威烈王23年(bc403)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三家分晋时,君主不可侵犯的禁条就被彻底打破了,且不受任何处罚。三家分晋,周王承认了既成事实,封他们3人为诸侯。于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战国从此开始。后来司马大师的毕生力作《资治通鉴》也从这一年开始记事,提醒君王们要怎样治人而不被人治。

    但吐蕃就不是这样。这时未来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黄教还没出世,但雪域高原的严酷环境下早就产生了领袖神灵化的概念。他们不像汉民族这样每时每刻都把忠君爱国挂在嘴上(感觉像不像之所以要总强调,正是因总忘记?)而是把这事当成了吃饭喝水,再正常不过了。

    于是唃厮啰只要有所谓的赞普血缘,就可被河湟吐蕃立为国王。只要逃出生天,一句轻飘飘的话就把温逋奇打入地狱。同样道理,温逋奇也着实地必须造反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等。因唃厮啰在长大。再大一些,就必须承认他的合法权力了。

    再问一下:既吐蕃赞普这样了不起,为什么之前唃厮啰还要小心做人,低三下四呢?也很简单:首先他不是生来的赞普,血缘上多少有些问题。其次赞普之所以神圣,是因他的神明。温逋奇在此次政变前没半点的不恭敬,你凭什么杀其人、灭其族、来个血洗邈川?

    1032年3月,唃厮罗平定温逋奇政变后,又把王城从邈川迁至青唐城。吐蕃也终于在百年后再次产生了位名副其实的赞普。

    请问:如今的大宋帝国的老大到底是谁?你以为刘娥死了,赵祯就成了自然的接班人?开玩笑!后宫的太后数不清。刘、李之后还有杨!

    赵祯真正的养母杨妃、现在的杨太后。历史证明她永远都是刘娥的好姐妹。当初跟在刘娥屁股后面在后宫一路攀升。现在刘娥死了,伟大的母爱都要由她延续。刘娥遗诏: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保护“她们的儿子”赵祯。

    结果就在赵祯第一次亲政的朝会开场上,好戏上演。一阁门使突然拦住了官员队伍:请大家稍微拐个弯,别忘了规矩,先去朝见太后。

    场面凝固,暗自咬牙,没人敢出头说话。一来这是近10年来都以皇命方式发出的太后遗诏。二来,皇帝本人也并没明确反对。但危险系数却是超级的。一旦这次去朝拜,马上就会变成定式。宋朝立即就会进入另一个太后执政的时段。

    太后复太后,太后何其多。大宋尽太后,皇帝成蹉跎!

    危急中,突然有位官员挤出了人群,向这阁门使断喝一声“谁命汝来”只有4个字,然后一切结束,该阁门使立即消失。

    这位官员乃当时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蔡齐。这部门就是全体官员的克星。连同宰相在内,都是它监管对象,何况是个小小的阁门使?另外。蔡齐一向与刘娥作对。当年动动笔写一篇大庙的开光词,就能得到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头衔,可他就是不干,宁肯被贬出京。到河南反省。这样的人突然发飙,想想被打击的人是什么滋味?何况还有第三,就是那4个字的威力“谁命汝来”你敢回答吗?那涉及到后宫里的当权者。杨太后本身可剔除在外,她多年来什么都不管。但那些刘太后的内侍们。如再有一位太后做主,是不是又能鸡犬升天?

    杨太后的垂帘之梦就此破碎。4月1日,有关杨太后垂帘听政的语句在刘太后的遗诏中被删去。24岁的赵祯终于‘长大成人’开始亲政。

    那么现在就是该让皇帝知道某个真相的时候了。但谁都不敢抢先,一重量级人物登场——赵光义第八子、赵祯的八皇叔赵元俨。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八贤王原型之一…

    只见刘娥的丧礼上,小皇帝悲痛欲绝。赵元俨却悠悠然无动于衷:皇帝,你的妈不是你亲妈,你亲妈这么多年都没法当你的妈。现在你在哭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妈…

    赵祯脑子急剧缺氧。八叔你慢点说,我头晕。于是赵元俨将从前的故事一一道来。中心论题是这一句话“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

    赵祯的心灵慢慢退进一冰冷遥远的地方。一残酷的事实毫无预兆的降临。母亲原来另有其人,这么多年来她只能默默看着我,却无法相认!且还“死于非命”再联系起刘娥与李氏的年龄之差20岁,却相隔1年双双死去,能得到怎样的答案?

    刘娥在临死前,害死了唯一能威胁到她的人!我的亲妈是被人害死的!

    赵祯忍无可忍,他立即要要看到自己的亲妈,就算死后也要见到她的遗体,看她受过怎样的苦楚!

    马上去查,生母安葬在哪里?答案马上出现:洪福寺。赵祯一愣,竟是很正规的地方…他立即就要赶去,却被拦住。

    八皇叔说你还有个亲舅舅在,何不让他先去?

    赵祯悲喜交集。亲舅舅,他在哪?回答是就在京城,是宫里的三班奉职。赵祯再次一愣:太后是不知道还是发神经;竟留着他在眼皮底下?但顾不得了,派舅舅李用和先去打前站,随后自己就启程。同时派兵包围刘娥前夫兼哥哥刘美的住宅,只要发现生母李氏尸体有被伤害的迹象,立即抄家拿问!

    棺椁终于打开。只见李娘娘面色如生,平静地躺在水银之中。穿着皇太后的服色,没半点受苦伤残的痕迹“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八皇叔的话回响耳边。前半句没错,但后半句却无从谈起。

    宋‘仁’宗的底蕴在这里显现。在自己手握生杀大权时也绝不用别人的鲜血来证明自己孝心。当天,赵祯平静地放下了棺椁,微微叹息“人言岂可尽信”随即命包围刘宅的军队撤走。从此只有哀伤,没有愤怒。

    这是无奈的。世上没人能逃脱时代的限制。赵祯也是这样。他的悲愤只在于生母“死于非命”一旦证明了不是,满天的乌云就都散开了。因刘娥并没做错什么。

    抢了李氏的儿子又如何?李氏当年不过就是刘娥的侍女。她的一切,从身体到灵魂,都是属于刘娥的。何况刘娥这么多年都没加害她,就连她弟弟李用和,都被刘娥细心的找到,一步一步,从低到高做到了三班奉职。己很仁至义尽了。

    所以夺子之恨,还有赵祯被剥夺的天伦母爱,都只属于遗憾。谈不到仇恨。就算赵祯有万般苦恼,他都没权力公开报复。

    说到底,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就是以儒家伦理为依据的,让他怎么能抛开这些伦理?可不能恨,并不等于不去恨。赵祯还是做了一些事,给生母出气,让自己心安。

    4月7日,追尊李氏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