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的到来让魏良臣转移了注意力,察觉到西李的情绪不对,不由对她微微摇头。见状,西李的神情这才有些不甘的舒缓下来,但看在朱由校眼里,仍是有些吓人。
“回母亲话,孙先生的课业儿子都做完了…而且是孙先生说儿子在学业完成之后可以玩耍的,先生说这样才是小孩子应该有的童年。”后半句校哥儿是大着胆子说的。
“先生真是这么说?”西李不信皇帝给长孙找的老师会这么教育孩子。
“嗯。”
朱由校微微点头,然后走到一边拉住妹妹朱徽媞的手。朱徽媞似乎很喜欢这个哥哥,张嘴呀呀说了个“抱”字,朱由校忙将妹妹抱在手里,虽然他也很小,但抱的却是十分用力,很小心,唯恐会摔了妹妹。
魏良臣不失时机的问道:“校哥儿很喜欢听孙先生的课么?”
“喜欢,先生讲的课可有趣了,我喜欢上孙先生的课。”朱由校歪着头好奇的看着这个他不认识的人。
魏良臣笑道:“喜欢就行,孙先生学识很好,讲课也很有趣的,校哥儿以后得跟孙先生多学习,这样将来才能做一个有学识,有用的人。”
朱由校似懂非懂,忽的问道:“你是谁?为什么我从前没见过你。”
“我叫魏良臣,校哥儿以前没见过我,但以后会知道我的。”魏良臣上前轻轻摸了摸朱由校的脑袋,想到什么,很是郑重的说道:“不过校哥儿可千万不要一个人去水边玩,不管是水塘还是水沟,只要是有水的地方,你就不能去。”
“为什么?”
朱由校和西李是同时问出来的。
“因为…”
魏良臣淡淡一笑,“你是不能近水的。”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陛下万岁,殿下万岁()
校哥儿为什么不能近水?
这事说来话长,要讲阴谋论的话,能说上三天两夜。
大明朝最有作为,也是最具反抗精神的两位皇帝都是年纪轻轻溺水而毙,这种事莫说他魏良臣不信了,糟老头子也不信啊!
死的是皇帝,不是隔壁村的三喜、二蛋!
死了之后,还双双被扣了昏君的帽子,你说这事稀罕不?
稀罕的紧啊!
没的鬼才有鬼咧。
不过这事没法解释,难道要跟校哥儿说你长大后会被人弄进水里淹死?然后再解释自己是在胡说八道?
所以,不用解释。
小孩子不能玩水还需要解释原因么?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校哥儿显然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好心提醒,他隐隐觉得这个年轻太监看自己的目光不怀好意。
魏良臣从校哥儿眼神中读出自己不受喜欢,这让他有点失落,想他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讨了多少女人的欢心,怎么就不受一个毛头小孩的不待见了?
但不要紧,只要铁三角在,你校哥儿不喜欢我又能如何,你难道还能飞出我的手掌心。
实不相瞒,你老婆都是我干女咧。
魏良臣心中得意,他的网撒的可深,局布的可厉害着呢。
“他的话你不听,我的话你要听么?以后不许玩水!”西李及时站住,以“母亲”的身份震住了校哥儿,此举也是对情郎最好的支持。
魏良臣微微点头,翠儿这个态度是极好的,现在要得,将来更要得。
“不玩水,摸鱼行么?”
校哥儿不敢质疑“母亲”,却很委屈,他觉得摸鱼不是玩水。这两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不行!”
西李的脸冷的可怕,魏良臣觉得这样不好,易给校哥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所以便想朝西李打眼色,让她不要吓唬校哥儿。
可校哥儿突然对怀中的朱徽媞道:“妹妹,哥哥带你去捉蚂蚁。”然后抱着妹妹就往外面走。
西李气的就要喝骂,魏良臣赶紧止住她,道:“孩子还小,玩性大,你由着他好了。”
“你刚才还要我好生照顾他,好生管教他,这会却又嫌我管的狠了?”
西李不岔,“他的样子你也见到了,才八岁就这样了,等他长大了,怎可能待我好?我真怀疑你是不是在骗我。”
“你这话说的…孩子还小,又刚到你身边,一时半会还适应不了,你这当娘的多担担些…当然,管是要管,但不要管的太狠,物极必反…总之,你听我的没错…”
魏良臣限于时间,没法跟西李好好探讨一下幼儿教育的问题。朝外看了眼,道:“我跟过去看看,两孩子别磕了碰了,顺便见见我二叔,难得回来一趟,总得见见才行。”
“噢。”
西李神情一黯,魏良臣知她难过,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这边纵是再留念,再不舍,难道还能就此赖在东宫不成?
“以后有什么不好办的事,叫二叔给你办…他是我叔,也是你叔,别当他是外人…我一有机会就会过来看你…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
留下这么一句话,魏良臣叹了一声,缓缓转身一步步离去,神情是那么的忧伤,步伐是那么的沉重。
走到门口时,他的脚步却是顿了下,回头看了眼西李,目光在她的肚子上扫过,终是一句也没有说。
西李默默的跟到门口,阳光下她的身子在地上留下一道长长身影。
她就靠在门边,一动不动的看着情郎远去,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
那一刻,她的心如被抽空,两滴清泪水顺势而落。
她的心很痛,这是第三次了。
一次比一次痛,一次比一次让她伤心。
………
魏良臣已从西李口中得知二叔并没有被朱常洛任命为校哥儿的伴读,而是安在承华殿上灶。
对此,魏良臣肯定是大骂朱常洛不上道的,但听西李说上灶是个好差事,且以后二叔在承华殿可以天天和校哥儿在一起,虽无伴读之名但有伴读之实,便也按下了对朱常洛的不满。
许是这位小爷受了王安压力行的权宜之计吧。
也不知校哥儿带着妹妹跑哪边去了,魏良臣出来后没瞧见,便问了一个宫人灶房在哪里,径自先去寻二叔了。
烧灶在承华殿西南角,要拐两个小院,和大殿那边是不相连的,这是出于防火考虑。
到了灶房外,魏良臣没见到二叔的身影,倒是见到一个中年伙者坐在凳子上悠哉的在吸着旱烟,一尺来长的烟杆上挂着个拳头大小的烟丝袋。
前世写书熬出来的烟瘾让魏良臣一下就来了精神,心里痒痒,不由轻咳一声。正吸着烟的中年伙者听到咳嗽声,抬头一看是个穿蓝袍的年轻公公,赶紧站了起来:“公公找谁?”
“李进忠在么?”
魏良臣朝院子内扫了眼,没发现二叔的身影。
那中年伙者不敢怠慢身为五品太监的魏良臣,将烟枪放在边上的桌子上,恭声道:“回公公话,李进忠去薪炭处领炭去了。”
薪炭处是惜薪司的下设机构,负责宫中用炭的事。二叔被派来上灶,作为负责人去领炭再是正常不过,所以魏良臣没有多想,点点头问那中年伙者:“你是这院的么,叫什么名字?”
那中年伙者忙道:“回公公话,小的是烧灶的,叫韩进义。”
魏良臣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知是个无名角色,目光落在桌上的烟枪上,道:“这烟可好抽?”
韩进义一愣,不知如何回答。
魏良臣则随手拿起那烟枪,捏了捏烟袋里的烟丝,又将袋子凑到鼻子闻了起来。
见状,韩进义哪还不明白,忙讨好道:“公公若也喜欢这玩意,小的便请公公抽上几口。”
“也罢,尝尝?”
魏良臣轻笑一声,松开烟袋的活结,倒出一半烟丝在桌子上。他可没用韩进义的烟枪,因为那口子发黄的很。他让韩进义去找张纸来,对此韩进义真是莫名其妙,可还是去撕了黄历上的一页纸拿了过来。
接过纸后,魏良臣又对折撕成两半,取其中一半卷了些烟丝在其中,尔后伸出舌头在接口处一封,夹在右手食指当中,回味了过往的感觉后,这才问韩进义:“有火吗?”
“啊?有,有。”
韩进义呆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个细长的火折子,点着之后,魏良臣叼着烟凑了过去,然后“吧嗒”吸了一口。
“咳、咳咳”
第一口吸得太猛,加上好长时间不曾碰过这玩意,魏良臣的眼泪都险些要呛出来,长吐一气道:“这烟丝真冲,劲还大。”
韩进义干笑两声。
第二口就习惯了,烟雾从嘴里喷出又从鼻孔吸了进去,那滋味真是舒服。
“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啊。”
魏良臣喃喃说着,动作熟练的吞云吐雾,把韩进义看的真是目瞪口呆,也是头回见着还有人这么抽烟。
过完瘾后,二叔还没回来,便与这韩进义随口说话,约摸有半个时辰,二叔方挑着一担木炭出现在院子口。
“老韩,炭领回来了,过来搭把手。”
二叔挑的浑身是汗,把担子放下一边擦拭额头一边就瞧见正坐在那的侄子。
“良臣,你几时来的!”二叔又惊又喜,高兴坏了。
“叔,我来了有一会了。”良臣起身上前拉住二叔,一点也不嫌二叔身上脏。
韩进义在边上瞧着,心里很诧异,李进忠还有个这么能干的侄子?
“老韩,你把炭弄进去,我和我侄进屋喝点水,说说话。”二叔乐呵呵的拉着良臣就进他的屋。
进屋之后又是倒茶又是给良臣拿毛巾,时不时打量自个的亲侄子,真是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激动。
“你先坐着,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二叔搓着手,想招待侄儿吃些好的,可他能有什么好东西。想着灶里有给李娘娘弄的几样菜,便想偷偷匀些下来让侄子尝尝。
“二叔,我不饿,你别忙活了。”
良臣拉二叔坐到自己身边,望着二叔已经白了一大半的头发,心酸之余有些欣慰道:“刚才我去李娘娘那了,娘娘说小爷安排你在这里上灶,以后就能天天和校哥儿在一起了。”
“叔知道要不是你,他们哪会让叔来这上灶。”二叔紧握着良臣的手,他不傻,他知道发生了什么。
“小爷那边虽还没叫叔做校哥儿伴读,但这也是迟早的事,二叔你这边也别急,守得云开见月明,以后日子会好的。”
“叔也想不了那么远的事,就想着日子安份点便好。”
说到这,二叔却苦笑一声,摇头道,“其实叔知道你的心意,可叔觉着陛下如今正万岁,殿下将来也万岁,叔便是做了校哥儿大伴,要等他登基鸿恩,不是跟等黄河水清一般么……怎么说呢,叔不想沾校哥儿的光,叔也沾不起等不起,叔就想太太平平的过日子,把这灶烧好,把李娘娘伺候好就行。”
二叔说的很实诚,良臣知道这是他的心里话。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将来我万岁,必先杀你()
历史上,二叔从来不是个有野心的人,也从来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他很老实本份,甚至于,他是一个极其胆小的人。
这从“移宫案”案时,杨涟呼一嗓子就把二叔吓的不敢动弹可见一斑。
天启年间的党争,只不过源于执政的东林党人不把二叔当人看而矣。
“太监不是人”,就跟“闽人不能当讲官”,“北人不能为首辅”一样,是江浙文人骨子里的烙印。
二叔尊重读书人,他认为世间的事必须读书人来办,他们是圣贤子弟,懂的一定比他这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多。
所以,读书人一定是对的。
因此,二叔希望和读书人们处好关系,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样辅佐好天子,把国家的事办好,让百姓的日子过好。
可惜,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二叔尊重人家,人家却不尊重他。不但不尊重,还要把他弄死,因为他的存在阻碍了盈朝众正们治国理国,施展抱负。
为了活命,二叔只能在天启五年被迫反击。
就这样,天启年间轰轰烈烈的党争拉开了,可到最后也不过死了不到十人,而名列《东林点将录》上的东林党有名之辈就是一百零八位。
除了老死病死的,接下来的崇祯朝,点将录上约有九十人不是入主中枢,就是地方督抚重臣,亦或科道清流,掌握国家理政权,话语权。
不管是辽东战事还是关内平寇,亦或治河治水,中枢奏事,计议国策,东林的身影总是存在其中。
他们要么胡乱指挥,胡乱攻击,要么就是不发一言,不管不问,要么就是横征暴敛,有良心的就劝百姓老实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