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司礼监 >

第534章

司礼监-第534章

小说: 司礼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吧。

    魏公公满意点头,这个荣誉会员便是他魏公公的老朋友。

    丰城侯这边则是忙说已备下酒宴,要为公公接风洗尘。

    公公却道酒先不喝了,他还有些杂事要办。

    众人听后,一个个却突然来了精神,个个满怀期待之心。

    公公的杂事自是要办一办那些到现在还不主动来交钱的不友好分子。

    加上先前主动到神策门交钱的那几钱,不友好分子仅剩五家。

    分别是魏国公徐弘基、安远侯柳祚昌、隆平侯张国焉、忻城伯赵世新、广宁伯刘嗣爵。

    原先还有个平江伯陈治安,但这位陈伯爷在公公率部入城之后已经幡然悔悟,出于治病救人的目的,公公已经原谅陈伯爷。

    众家勋贵们恭送魏公公出了丰城侯府后,就一个个和丰城侯告辞,可却没有一个回家,而是纷纷到魏国公家不远的酒楼占了位子,等着看好戏。

    只是,魏公公仍是没有到魏国公府上来,而是奔了广宁伯刘嗣爵家。

    和魏公公一起到广宁伯府的除了皇军将士外,还有那具棺材。

    不给钱,吾宁死!

    手机端м。无广告新81中文

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是勋贵之耻() 
广宁伯其实是大善人,南都城中有家世德堂药铺,以出售妇科玉液金丹闻名南都乃至整个东南。而这家世德堂药铺的主人就是广宁伯刘嗣爵,据说方子是他家祖传的。为此,可是造福了不少妇人。

    因而,有人说广宁伯祖上刘荣在从伍之前,实际就是个妇科郎中。这一点,历任广宁伯既没有反对过,也没有承认过。

    但从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那帮功臣的出身来说,一个妇科郎中不给人看病,而拿起刀杀人,倒不是不可能的事。不然,也没法解释世德堂药铺那些妇科方子的来历。

    家中能经营药铺,广宁伯肯定不算坏人,他只是有勤俭持家的传统而矣。

    或者说,抠门。

    所以,他不想给钱赎人,为此极力煽动各家再拼一把,因而,光荣的列名不友好分子。

    只是,刘伯爷做梦也没有想到神机营和巡捕营,还有水陆标兵营那帮丘八,竟然一铳不发就放魏阉进城了。

    他更没有想到那魏阉竟连内守备的面子都不给,也没有想到魏国公敢铤而走险,在南都城中伏杀魏阉。

    可惜,可惜啊…

    魏阉没死的消息让刘伯爷甚是遗憾,本来,他还准备去吊个大唁的。真个要是就剩一口气了,他刘伯爷也不是舍不得把药铺里那些妇科玉液和金丹抓上一些送去的。

    太监嘛,算不得男人,当然算女人了。

    遗憾之余,伯爷剩下的就只有苦恼了。

    平江伯老陈真是一点骨气也没有,魏阉摆明了把他当个屁,他还屁颠屁颠的把银子给人送去了。

    真个是一点血性都没有,活丢祖上的脸!

    还有那丰城侯李承祚,他家可是做过几任外守备、提督操江的,你便是没血性,可骨气总要有吧!

    可你丰城侯现在做的叫个什么事,人都被放回来了,还嚷着要付自己的“赎金”,更不要脸的鼓动各家,背着魏国公向魏阉摇头乞怜,哪还有半点侯爵的样子!

    我呸!

    我刘嗣爵虽只个伯爷,可举头三尺有祖先,叫我向那魏阉谄媚讨好,我宁可一死!

    刘伯爷打定主意闭门不出,他魏阉要有本事尽管冲他来。

    可真等人魏阉冲他来后,刘伯爷却气的大骂:“魏阉瞎了眼么,他不去找徐公爷,不去找柳侯爷,他先找我做什么!”

    委屈。

    刘嗣爵十分的委屈,事情是徐公爷挑起来的,坚持要再干一次的是柳祚昌,冤有头、债有主,魏阉凭什么不先去找正主,反而找他这个摇旗呐喊的。

    伯爷,真是十分的想不通。

    想不通也要去处理啊,府外满是大兵,大门正当口还摆了一具棺材,这算个什么事嘛。

    刘伯爷气势汹汹的去找魏阉理论了。

    本真是气鼓鼓的,可一脚迈出,发现外面站满了系着白布条,看着不伦不类的魏阉爪牙后,他的气一下就消了下去,脸上也瞬间荡起了笑容:“魏公公大驾光临,本伯真是喜出望外啊…”

    一边说着,一边朝那帮系白布条的丘八看去,他听应天知府潘斌隆说了,魏阉军中私藏倭寇,弄不好这些丘八就是倭寇呢。

    要说倭寇么,刘伯爷不陌生。

    因为他祖上刘荣就是抗倭名将,永乐年间望海埚一战保了辽东海疆两百年安靖。可以说,他广宁伯府能有今日荣光,便是从倭人身上得来的。

    可老话怎么说呢,一代不如一代。

    就刘嗣爵这一代,莫说上阵打倭寇了,就是刀都提不动。

    他爹那会,一队人数仅仅72人的倭寇,在浙江杭州湾登陆,一路北上,横扫浙江、南直隶,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最后竟然胆大包天围攻南都。

    而此时南都城中除了二十八家勋贵外,还有几万驻军。然而面对这72个倭寇,没有一家勋贵敢挺身出来说我带兵去打的,就是魏国公都不敢。

    最后,勋贵们强迫三大营出外和倭寇较量,结果,明军死伤上千,把总朱襄、蒋升被倭寇斩杀。

    倭寇没有死一人,全身而退。

    这一战,堪称大明军队的耻辱。

    时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何良俊不无狠狠地说:“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于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

    大意是说,南都驻军平日飞扬跋扈,每月要吃掉8万人马的军粮,却被72个倭寇攻击,简直就是朝廷的耻辱。

    这一战,真是耻辱到顶了,耻辱到勋贵们都没脸面,最后一发狠心,各地调兵,城中兵马再出,几经合杀,才算把这股倭寇给消灭。

    这一战,也彻底让北京的朝廷认识到东南兵马的不堪,不得已重用戚继光、俞大猷等练新军,这才平定东南海疆。

    当时,刘嗣爵还是个青年,几乎是亲眼目睹倭寇的凶残。

    所以,他对倭人真是怕到骨子里了。

    而这魏太监手下竟然藏了不少倭人,难怪两路大军全军覆没。

    刘伯爷不以为魏太监有多大的本事,只当其是仗了部下倭人的凶狠才得胜。

    知道怕就好。

    刘伯爷的态度很让魏公公满意,他难得的从棺材上挪下来,和刘伯爷亲切的攀谈起来。

    最后,双方愉快的达成一致。

    本定数目是两万七千余两,加上不友好的惩戒,再加公公亲自过来的车马费,辛苦费,刘伯爷一次性拿出六万四千两弥补魏公公。

    本着一视同仁,不分厚薄的原则,魏公公同样给了刘伯爷尊崇会员待遇。

    当然,主要还是公公看在伯爷家主要是开妇科的,这要是开周大福的,怎么也得再来万儿八千才松口。

    人家给了钱,公公就不能再呆在人家这里,于是又爬上棺材,命往下家忻城伯赵世新府上。

    望着那些腿上绑腿,肩上扛铳,腰上佩刀,额头系白布条的魏阉虎狼远去的身影,刘伯爷真是松了一口气,险些瘫倒。

    六万四千两,差不多是他伯府三年的进项了,如何能不心疼呢。

    可又能如何?

    最后,只能自我安慰。

    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嘛。

    说不定自家经此一出,反能大发一笔呢。

    只是,这个铁牌几个意思…

第九百四十九章 顺() 
第一个收到广宁伯刘嗣爵“认怂”消息的就是忻城伯赵世新,因为这位赵伯爷始终密切关注着魏公公。

    赵伯爷对刘嗣爵的服软表示遗憾,因为如果刘嗣爵能够持强硬立场,事情便有两个结果。

    一是魏阉敲诈不成走人。

    二是魏阉冲动之下率兵进入伯府掳掠。

    若是前者的话,赵伯爷自是有样学样,不但可以落个不惧权阉的名声,还能保住自家的银子,可谓是最好的结果。

    若是后者的话,那么赵伯爷也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便是他们治不了魏阉,朝廷和皇帝也断饶不得他。

    便是今日魏阉能在南都城中嚣张跋扈,他日也必身首分离。

    这是犯大忌的。

    任你双方如何交手,如何打的不可开交,如何想着对方死,但朝廷勋臣府邸岂是你一太监能擅自掳掠的呢。

    可惜,刘嗣爵竟然给钱了,这让赵伯爷大为失望,也十分紧张。

    下人来报,魏阉大队正朝忻城伯府来。

    伯可杀不可辱!

    作为一开始的“主赔派”,后来的强硬派,忻城伯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

    他是识时务的,也是明大体的,可魏阉要价太高,这让他无法接受。

    他试图劝说各家分摊,可被安远侯柳祚昌给搅和了,结果给了魏阄可趁之机,导致二十八家彻底分化,再也凝聚不成一股力量。

    这恐怕也是内守备刘朝用和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撒手不管的原因。

    自己不争气,旁人如何还来做“愣种”呢。

    真要是二十八家抱成团,他魏阉难道还敢真杀人不成?

    反了他天也不敢!

    一个个都是叫吓得!

    分而治之这个道理一帮蠢货怎么就不明白呢?

    有好处一个个抢着上,风声不对就抢着跑,活该斗不过北京那帮靖难的……

    现在还能说什么?

    刘朝用和王永光的心思,赵伯爷一肚子数,徐公爷也清楚,可知道又能怎样,魏阉进城后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于有司各部也是绝不侵扰,一门心思冲他们勋贵来,人家想找借口出面制止都不得。

    本指着刘嗣爵和魏阉斗起来,给内守备和兵部插手的机会,可刘嗣爵就光长了张嘴,屁的硬气也没。

    赵世新自认比刘嗣爵有骨气。

    所以他不能让魏阉欺上门。

    因而他将府上所有人都派到路口,他绝不允许魏阉及其所部官兵抬棺到他家闹事。

    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余下四家都是泥菩萨过河自保不了,各自尽人事吧。

    只是,于此同时,赵之龙却代表其父偷偷和魏阉谈判了。

    说是谈判,但在魏公公看来,赵之龙表现出的却是无条件投降。

    这也是本性使然了。

    弘光年间主导南都降清的中坚便是这位下任忻城伯、南都外守备。

    “只要公公能绕道,我家愿意向公公赔偿白银十万两。”

    赵之龙年纪并不大,二十七岁,算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身上的香味比魏公公都要浓,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这位忻城伯长子脸上还涂有粉呢。

    细说起来,当不算弘光没有用人之明。

    赵之龙这任南都外守备是崇祯给选的,原是做的最坏打算,让赵之龙、高起潜他们扶保太子在南都登基的,结果,优柔寡断自个断了传承,连带着选的人把朱明彻底给坑了。

    南都不失,也不致崩盘那么快。

    当然,弘光不跑,赵之龙怕也没这胆量擅自决定投降。

    只能说,都不是东西。

    公公不以有色眼光看人,时下这位赵大公子毕竟还没做那么大的恶,况且人家无条件投降的性格十分符合他的利益。

    故而,公公喜欢这位大公子。

    不过,人尚未出娘始的多铎都对赵大公子的投降表示谨慎怀疑,先派小股清军到南都城下观察,确认情况后才率大部队到南都城下受降。

    公公比多铎优秀一百倍,又如何能不谨慎一些呢。

    你爽快,公公也爽快。

    于是,公公将烟袋在棺材上敲了敲,说了一番痛心疾首的话,说自己是如何冤屈,如何愤慨,如何有苦说不出…

    赵大公子果然上道,忙道愿意再加两万两弥补公公的心灵损失。

    公公一看大公子这么好说话,当然不能放过机会,于是痛苦的捂着伤口…

    赵大公子一见,忙又加了三万两,之后他不能再加了。

    忻城伯给儿子的底线其实是十万两,这后面的五万两完全是赵大公子自作主张。

    就如同他背着马士英、背着一众官员私下联络勋贵投降,把主战派兵权彻底剥夺,把各门守军都换成他赵伯爷手下一样。

    降清之后,赵伯爷表现的也够忠心,迅速上缴祖传丹书铁券,成功从大明的三等伯爵变成大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三等男爵),降了14级,光荣改籍汉军镶黄旗人。

    十年后,大清没钱打仗了,开了三大案,光荣的汉军旗黄旗三等男爵赵家于是“主动”将家产捐输,成了穷光蛋。百年后,子孙连旗人都做不得,叫自谋出路去了。

    由此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