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公灵台清明,心绪宁静,一动不动。
此间,最遗憾的就是少了一幅公公的画像,配以大大的一个“奠”字。
没人敢叫停,沧桑而又哀伤的唢呐声悠扬继续。
大地似乎都为之一静。
许久,这一曲肝肠断终是散了。
“呼!”
差点就冥想了的魏公公一直平摊不动的手指终是微微跳动了下。
然后,他老人家有些艰难的支撑起身,好像刚才那一曲有什么魔力,令得他的身子骨都有点不受意识支配。
“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棺中人……”
公公微黑的脸庞上满是岁月的沧桑,那擦拭额头的白帕也显得那么肃穆。
唢呐,真是神器,上配天子,下配黎民。
音乐,不分官民,不分阶级。
公公的心灵为之洗涤,荡了又荡,无限感慨传统文化就是好。
许久,他老人家的思绪方回到现实中,他环顾左右,看向了那还拿着唢呐的丁孝恭。
丁孝恭见小太监看着自己,也不惧,怒目而对,只是手中的唢呐却是紧紧攥着。
左右只道这丁孝恭在劫难逃,不想公公却笑了,笑得很灿烂,然后挥了挥手,说了一个字:“吹得不错,赏!”
赏?
这怎么还赏呢?
小田一头雾水,十分不情愿的摸出块银锭扔在了丁孝恭的身前。
所有人都愣在了那里,包括地上跪着的这个唢呐好汉。
“你不错,很好,往后就跟咱家吧,将来咱死了,你接着给咱吹…找个郎中替他看腿。”
说完这话,魏公公也不管人丁孝恭愿不愿意跟他混,一拍木板,示意亲卫们抬他老人家回去。
显然,公公这是动了爱才之心。
而触动他的却非丁孝恭的一身武勇和力气,而是那一曲差点让他老人家起不来的唢呐声。
识音辨人心。
大风起兮云飞扬,数英雄兮魏良臣,安得勇士兮吞四洋。
…………
丁孝恭因祸得福的故事,三天之内就传遍了高邮。
人人得羡这丁麻子走了好运,听说魏太监不但给了他一百两安家银子,还赏了个小旗官,只待腿伤好了后就随侍魏太监左右,以后前程无量。
当得知丁孝恭的妹妹过几天就要出嫁,却连嫁妆都没办妥,魏太监二话没说就又往丁家送了五十两银子,且叫左千户等人亲自替丁大妹主持婚礼,这可真是给了丁孝恭天大的面子了。
当然,左千户等人亲身亲历的却又是另一个故事模版了。
魏太监是“人材难得”,可不管是给丁孝恭的安家银子还是丁大妹的嫁妆,都是他左千户所一手筹办的。
不但如此,魏太监还以“受惊过度”、“失血过多”、“钱粮紧张”等名目敲诈了他左千户所三千两银子,另又勒令左千户所出兵一百以为调遣。
又要钱又要人,不给吧,那瘟神就在门口坐着。
丁孝恭这事又能随时拿出来,扣他们左千户所一个阴谋剌杀钦差内臣的罪名,到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下面破财,上面也好不了那里去。
甭管你是什么人,在魏公公眼里都是一样的。
高邮卫指挥洪天兆也是花钱破灾,钱家被灭门这案子一出,任谁也得掂量这“诛魏”还能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杀戮的好处便在于不会再有杀戮。
高邮一州三县都安份了。
魏公公干儿宝乐这几天不是在这个千户所转悠,就是在那个千户所转悠。今儿是卫指挥大人的座上客,明儿是知州大人的宴上宾,后天是知县大人哥俩好,几日下来,收获累累。
高邮知州郭广盛和卫指挥洪天兆联名上书朝廷,为钦差提督海事太监魏良臣请功,称其勇于破贼,关心民生。
勇于破贼自好演绎,钱家都叫灭门了,哪个还肯出头与魏太监过不去。这家底子也不干净,前账后账一翻,苦主都不用上门动员,材料就能堆老高。
关心民生这块,也是桩桩有据,地方上都看在眼里的。魏太监连日于各县慰问穷苦百姓,给米给油还给肉,万人伞都弄了两把。
这些,不给报上朝廷,地方官绅还有良心吗!
除了给朝廷的请功奏疏,军政两个单位也是广派贴子,召集士绅商户齐聚州城,响应魏太监提出的捐款号召,最后计募钱财四万余两。
地方上出钱送瘟神,军队这块是出钱也出人。
高邮卫五个千户所一共叫魏太监弄去五百多人,说是带到吴淞海事特区加强培训,待培训届满再发回。
话是这么说,人什么时候回来,谁个说的准。
你要说不合规矩吧,魏太监跟你讲人情。
你要说讲人情吧,魏太监跟你讲道理。
你要说讲道理吧,魏太监跟你讲谁拳头硬。
最后,得出一个公论——谁拳头硬谁就有道理,有规矩。
魏太监也不是光到处敲诈,也是办实事的。
在他老人家的提议下,高邮商人率先发起江北商会,并一致同意将商会设在海事特区。凡商会会员,也均在特区设立行商所在。
魏公公亲切接见了江北商会高邮籍商人,对他们响应号召,为国分忧,共创海事大计的精神表示高度赞赏。
并表示创立海事特区是皇帝陛下的高瞻远瞩,是大明朝廷的一次开创性革新,是一次真正的变法,也是一次真正的改革。
会后,魏公公挥豪泼墨,题写“改革春风吹满地,高邮人民真争气”寄语送于与会商人。
次日,魏公公大摆仪仗,自高邮城出前赴扬州,知州郭广盛和卫指挥洪天兆等人亲自出城欢送。
据说,魏太监是去扬州接旨的。
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
魏公公因为“受惊过度”骑不得马,再加上天慢慢凉了下来,老人家怕冻着,所以让左右为他打造了八抬大轿。
躺在这八抬大轿中,公公有种已经走向人生高潮,并且即将步入巅峰的畅快与成就感。
卤薄仪仗遮天蔽日,长幡旌旗招摇里许,甲衣锐士人头攒动,不用自我介绍,人尽皆知提督内臣魏驾到,这是何等的爽,也是何等的威摄!
扬州府的官员们终于正视起魏公公的身份了,虽然不至于如高邮的领导干部般对魏公公惧怕,但沿途支应却是丁点不差,唯恐魏太监对他们有别样看法。
有兵在手的感觉就是如此痛快,只可惜诸多矿监税使只把皇爷的信重当成保命的底牌,忽略了建设刀把子的意义,结果一个个命陨地方。
偌干矿监税使,也就高淮深谙此中之道,在辽东不过两年就建立了私兵飞虎军,从而在辽东威风了十年。其余的招的人是不少,但都是当打手凶棍用,这种手下,关键时候顶个屁用!
遗憾的是,高淮虽知刀把子的好处,却只是摸着了门边,没探明内中究竟。
规模!
高淮的飞虎军还是缺了规模,强盛时不过千余人。
这点兵马和辽东四五万雄兵相比,哪里能保得他命。
一个关门军变就将高淮打回原形。
若是关门军变之时高淮手中有上万人马,只怕就是李成梁也不敢出此险招吧。
魏公公这里两世为人,前世又受屠龙术教诲,思想品德每学期都是优秀,自不会跟高淮一样满瓶不动半瓶摇。
他跟高邮卫索五百人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扩军!
两年内,打造一支拥兵万余的海陆两栖精兵,是魏公公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今年,先完成一万人的规模。
纵观整个明末历史,莫说拥雄兵劲旅数十万,有个三两万,就能“咱家指到哪,你们就打到哪”了。
此去扬州府除了接旨外,公公就想看看能不能从扬州那边再弄些人。
不管什么人,只要愿意跟他魏公公走,他都要。
甚至是牢里的死囚重刑犯,魏公公都想打包一票带走呢。
正想着如何从扬州那里弄人,前头却来报,说是有官员拜访公公。
魏公公一喜,忙令落轿,命将来人带来。
来的官员是扬州通判汪文秀,这是个六品官,扬州的三把手,上面有同知和知府。放公公前世,大概就是常务副市长级别,标配副厅。
宝应那边的副部是个退了休的,公公客气也能,不客气也能,这位副厅是在职的,且还是来拜访自个,公公自是不能冷脸相待。
他寻思这位汪通判脑子是不是灵光,想着他魏公公前途无量,提前来拜山门的。若是如此,公公自然要笑纳对方的“盛情”,若是不错的话,便作为“阉党”的预备人员察看。当然,公公一旦看好,这要人的事情就得着落在这位副厅身上了。
怎么也得纳个“投名状”不是。
不想,汪文秀只是个陪客,并非正主,人家也不是来巴结你魏太监,而是受人之托来的。
真正要见魏公公的是另外两个中年人。
这两位名字经汪文秀口说出来,魏公公当场心就突了一下。
这真是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且名声一个比一个响。
第一位就是今年的殿试探花郎、日后的东林领袖、江南文坛盟主钱谦益。
眼下钱谦益还没有日后成就,今年刚刚三十,且刚中探花,回乡探亲,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第二位厉害了,号称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姓刘名宗周。不过眼下也年轻,只比钱谦益大了四岁。
汪文秀是个实在人,知道眼下扬州这边得罪不起这位跋扈嚣张,连高邮卫都敢敲诈勒索的提督内臣,因而姿态放的很低,笑着将钱探花和刘大儒过来的目的说了下。
却是想请魏公公通融一二,将被掳到吴淞的东林书院师生放还。
魏公公听了一乐,不住打量着钱谦益和刘宗周,这二位的事迹他老人家可是最清楚不过。
一个担了个“水太凉”的名声,但还算是有点身为汉人文坛领袖的良心,晚节虽失,但此后亦能弥补,真要盖棺定论,也是个二八开。
此君最叫人羡慕的事大概就是老牛啃了柳如是那丛嫩草吧。
眼下,钱盟主已然三十,柳小草嘛,大概尚未出生。
这真是应了那句叫人感慨万千的话:经过幼儿园时莫要按喇叭,免得吓着了贤妻。
刘宗周这位大儒,公公了解不多,因为凭心而论,他不太喜欢这些儒家的所谓宗师,尤其是这位刘宗周平生所倡乃程朱理学,而程朱理学恰恰是公公最讨厌的。
相较起来,刘宗周比顾炎武以及他的弟子黄宗羲等人在文坛的影响力更大,甚至比钱谦益还要得士人之心,在朝在野都影响巨大,然而这位大宗师却是个消极抗清派。
消极到,清军南下,刚刚过江,宗师连鞑子影都没瞅见就绝食而亡了。
也许,刘宗师认为这样就不会做贰臣,玷污名教,背叛平时所学之道,成就自己的人格。
可要魏公公来说,却是不能不痛骂!
你他娘的有自杀的勇气,就没有带领师生弟子反抗的勇气吗!
要知道,你不是一般的老夫子,而是儒教的大宗师啊!
在这个儒家思想治国,百姓皆以读书为荣的时代,一个儒家大宗师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甚大!
刘大宗师是死了,不做贰臣,可他的行为却无疑在告诉这天下人——抵抗是没有用的!
有鉴于此,公公对刘宗周自然没有好感,钱谦益嘛,没有坏感,但也谈不上有好感。
因为,这二位和他魏公公就不是一路人。
公公能肯定钱谦益是东林党人,因为最后一个东林领袖就是他。刘宗周是不是东林党,公公不能肯定,但是他肯定和东林是交好的,要不然不会来做这个说客。
“人,咱家是不能放的。”
公公毫不犹豫,别说是两位日后的领袖,就是顾宪诚复生,他也不会放人。
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撑船()
田里的晚稻收完了,嗯,五斗米是不可能让我折腰的,家里有粮,不慌。
继续写文章,嘻笑怒骂,饿不死就行。
………
汪文秀干笑一声。
他虽是六品的通判,但在钱谦益这个新科探花郎和不到三十就在蕺山讲学的刘宗周的面前,还真是个“陪客”。
人也很清楚,今儿的说客不是他汪通判,因而,多听少说,两不得罪最好。不然,无论哪一头,都能让他这个扬州通判不好受。
要不是知府大人发话,汪文秀是说什么也不会陪钱、刘二人过来的。他乃甘肃人,和东林谈不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