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57章

亚历山大四世-第57章

小说: 亚历山大四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提柯吾兄,天意弄人,遥想当年,我等效命于大帝,不料先帝中道崩殂,帝国始乱。众大将中无一人有统一帝国之力,而唯独吾兄几近降服欧亚,未料我等率无敌之师正待降服攸美尼斯之际,却突然窜出了大帝之子。谁也不知如此年幼之人竟有如此能耐,以巴比伦抗我六万大军。时也,命也!事已至此,我等盟约已无任何意义,兄弟就此拜别了。吾兄也已年长,望顺利回去,早享清福。

    塞硫古拜别!

    塞硫古在信中说出了心中的无奈,并且表示自己不会落井下石,并劝他不要再做无谓的反抗,早点回到弗里吉亚,了此残生。看完信后的安提柯显得很沉静,没有生一点气,所谓树倒猢狲散,他知道这个道理。良久,安提柯下令全军放弃除粮食外的所有辎重,全速撤退。就此,马其顿内战中最惨烈的一仗终于结束。此役安提柯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军队,只剩下大量骑兵和士气极为低下的步兵,从此失去了争夺亚洲霸权的能力与机会。而亚历山大则成功地守住了巴比伦,损失不到三分之一,而且获得了大量俘虏和物资,最重要的是他树立了国王的权威,自此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国王,加上攸美尼斯的军队,他手中将掌握超过6万人的军队,是除中国和印度之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拥有的军事武装,直追高加米拉战役之时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实力。阿吉德王朝正在重新崛起,历史的走向被完全颠覆了,但谁也不知道原来的历史是怎样的,他们只知道亚历山大大帝的儿子亚历山大四世是不亚于他父亲的国王。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厄瓦戈拉斯试探着问着一言不发的安提柯,此时他正因沉痛的失败而一脸阴郁。

    “事已至此,我得回米底了。亚历山大不会放过我,我必须回去重新整顿军队,以图他日再战。”培松突然蹦出一句话来,在他看来,跟着安提柯一起回弗里吉亚,自己就永远受制于人了,这不是他的个性,还不如回自己的封地舒坦,哪怕只能过上几天老大的日子,对他来说,也是值得的。有朝一日,亚历山大攻过来,杀身成仁还是投降到时候再说,跟着安提柯混,同样避免不了来日面对亚历山大的军队。

    培松的话吸引了安提柯的目光,两人对视了良久,纷纷大笑不止。末了,安提柯静下来说道:“我等结盟原本是为争霸天下的,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图天下了,也该是各奔东西的时候了。愿宙斯保佑你,我的兄弟,希望你能有个美好的未来。”

    谁也不知道安提柯最后对培松说的话是不是真心话,因为这两个人始终是互相利用,互相提防。不过培松没能有个好运,亚历山大对培松太了解了,他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所以他的命运是早已被注定的了,只是时间的长短罢了。唯一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培松没有这么快死,也不是被安提柯给诱杀的,他还会给我们的国王制造不少麻烦。

    决定亚洲命运的一战在此刻终于落幕了,当黎明的曙光再次照向大地的时候,整个巴比伦城没有了往日的紧张,只有零零散散的军民在四处搜集和搬运着尸体,然后集中焚毁。在战争失去亲人的平民们在旁边抽泣和恸哭,不过这些人的悲伤并没有感染更多的欢乐气氛,因为这场巨大的胜利几乎让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亚历山大站在马杜克神庙的顶端眺望着城里,此刻他感到了一种王者的荣耀。他率领着众大臣及各族的贵族们在祭祀的陪同下一起参拜了马杜克神。虽然作为马其顿和希腊人的一些将领对外族的人神不感冒,但在亚历山大的熏陶下也知道什么叫做尊重文化。拥有帝王情怀的亚历山大自然懂得自己该做些什么,而且比他的前任有更深的觉悟。三天之后,他就下令在城市的东北角筹备兴建宙斯神殿,巴比伦成了信仰自由的城市,你可以信仰宙斯,也可以信仰马杜克,甚至是梅尔加或者阿蒙。

    注:

    ?小安提柯:即后来的安提柯二世,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的建立者。

    ?梅尔加: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一些地区信仰的主神,地位等同宙斯。

第八十五章 托勒密的进军() 
此时的托勒密并不知道巴比伦之战的情况,他的军队正在向泰尔进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还得追溯到安提柯进攻巴比伦之前。安提柯为了把托勒密拉下水,让他牵制亚历山大的军队,派菲罗塔斯前往埃及游说托勒密,相约一起对抗亚历山大。菲罗塔斯是个彻头彻尾的墙头草,谁强大就跟谁,根本没有一点羞耻之心,一会儿投靠帕迪卡,一会儿投靠安提柯。不过他在外交上还是有他的长处的,他向托勒密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就如托勒密心中构建的托勒密王国的轮廓一样,从埃及到昔兰尼加,从西奈半岛到叙利亚,从塞浦路斯到希腊诸岛,这些极有可能都将成为托勒密的领地。但最关键的则是一旦安提柯战败,托勒密很难独守一隅,作为马其顿帝国的国王,是不会允许一个割据政权存在的。不过作为同僚,安提柯完全可以默认托勒密的存在及其对固有土地的征服与支配,这点诱惑足以让托勒密倒向安提柯一方。因此,托勒密虽然厌恶菲罗塔斯的嘴脸,也知道对方在利用自己,但还是答应了出兵的要求,也给了后来亚历山大进攻托勒密的借口。

    托勒密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为保存实力,他一般不太愿意参与继业者之间的战争,当亚历山大东进的时候,他为避其锋芒,也为了祸水东引,果断地作出了让步。如今,安提柯欲与亚历山大决战,而安提柯势大,因而他选择与安提柯合作,这样既能借安提柯的手消灭这位名义上的国王,又不至于让安提柯在战后以拒不出兵为借口侵犯托勒密的领土,从而稳固自己的割据政权,而且将来对付安提柯也有了足够大的借口——弑君,这个罪名可足够严重也足够臭的了。不过千算万算,托勒密还是算错了,最终的决定让他给了亚历山大消灭他的借口,葬送了他得来不易、经营日久的埃及政权。

    不过此时,托勒密还是踌躇满志地率领2万精兵来到了泰尔城下。在他看来,偌大的泰尔,根本挡不住他的兵锋。守将阿塔罗斯也不是什么名将,与他相比,要差了几个等级。不过他却没有见识过亚历山大整编出来的新式军队,那是一支足以令他生畏的军队。

    阿塔罗斯并没有固守在老城里面,当初帕迪卡的大军都没有打败托勒密,甚至连一条河都没有迈过,最后更是死于兵变。阿塔罗斯比较有自知之明,原本军队就少,把军队拆开分驻两城的话更糟。于是,所有军队全部退入了新城,依靠新城的防御工事,外加波利伯孔强大的舰队支持,至少可以让托勒密耗上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双方都在等东线的情势转变,谁都知道,亚历山大和攸美尼斯与安提柯之间较量的结果直接决定着西线的最终结局。亚历山大要是战败,泰尔的丢失只是早晚的事;安提柯战败,托勒密就不得不面对国王的惩罚,这就不只是退不退兵的事情了。

    托勒密还是自信的,不过他更相信安提柯的武力,在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正是这位老将成功地抵挡了来自亚美尼亚奥伦特斯家族的进攻,保证了亚历山大北线的稳定,从而顺利地进军至叙利亚。在继业者战争中,自安提柯从马其顿返回小亚细亚的那一刻开始,安提柯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攸美尼斯和阿尔塞塔斯的军队,并迫使攸美尼斯退出安纳托利亚而前往东方,而攸美尼斯在这前不久,刚刚打败了马其顿宿将克拉特鲁斯。托勒密自问军事才能出类拔萃,但与这位老将相比,还是甘拜下风的。如今,亚历山大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童,身边也没有什么出名的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国王后裔的名分在这群雄割据的时代早已显得有些微弱了。

    看到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托勒密非常的高兴,立刻让军队接管了老城。不过随后的事情就显得麻烦了,因为泰尔新城是出了名的天下第一坚城,虽然亚历山大一夜之间就攻下了它,但是现在,他不可能获得同样的机会,阿塔罗斯不会蠢到让对方有奇袭的机会,而且跨海大堤已经被阿塔罗斯毁掉了很长一段。因此,托勒密只好效仿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一样,从附近的山区砍伐一些雪杉搬运过来,开始建造攻城器,一面调集海军封锁新城。托勒密并不想一门心思攻城,他在等着安提柯战胜的消息,然后说服阿塔罗斯投降。对他来说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而且他在陆地上也没有任何人与他对抗。

    不过在海上就不一样了,波利伯孔的舰队是那么强大;在泰尔被困不久之后,波利伯孔就派亚历山德率舰队前往支援。虽然他没有克利图斯那样的海上指挥能力,甚至没有单独指挥过一场海战,但是在亚历山大改进之后的舰队拥有了比其它舰队更加强大的力量,不仅可以用于冲撞,更可以利用灵活的接舷战术俘虏敌舰,还有装置了数量可观的投石器的战船。当然,接舷战由于士兵数量所限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即使如此,亚历山德的舰队还是要比托勒密的强一些。

    年轻的亚历山德从没有指挥过这么庞大的舰队,这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也是一种优势,因为面对比自己小一辈的亚历山德,托勒密多少会放松一些警惕,而且托勒密不了解亚历山德,而亚历山德却十分了解托勒密。埃及海军是托勒密的兄弟墨涅拉俄斯指挥的,由于并不想过早与亚历山德决战,等到亚历山德的舰队到来之后梅内劳斯就率领舰队撤往塞浦路斯,而亚历山德也不忙着追,吓走了修筑大堤的士兵之后就径直进了泰尔港。托勒密索性也停工了,待在泰尔老城里,等着安提柯胜利的好消息。这场战争就这样不停而停了,这是一场静坐战,双方都在等待着东方战场的结果,谁都对自己的一方非常有信心。就这样,双方僵持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公元前317年的冬季即将到来之际,安提柯与亚历山大决战结果才传到了泰尔。当然,这个结果对一方的打击是巨大的,对另一方则是胜利的喜悦。

第八十六章 世纪会面() 
在巴比伦战役结束后的三天之后,攸美尼斯的军队终于来到了巴比伦,面对姗姗来迟的攸美尼斯,亚历山大没有任何的不满和责怪。相反,他亲自来到伊什塔尔门前迎接这位传奇人物。

    与攸美尼斯一起前来的都是骑兵,也是东方联军的精锐之师。奥克夏特斯、欧德摩斯、印度的培松、斯塔桑德尔和斯塔桑诺几位总督和攸美尼斯一起穿越了米底城墙来到伊什塔尔门前,只见亚历山大及其手下的将领与巴比伦全城的显贵在门前等候着,大有当年亚历山大大帝进驻巴比伦的样子,因为小亚历山大进城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隆重。亚历山大亲切地握住了攸美尼斯的手,两人对视了良久,然后都会心地一笑。

    “哎呦,我的好外孙,外公想得你好苦啊!”奥克夏特斯抱起了亚历山大,疯狂地亲吻着他,搞得亚历山大特不自在。也许是觉得自己在大庭广众这样做有所不妥,奥克夏特斯尴尬地放下了亚历山大,赞美道:“你做的很好,亚历山大!”

    “你也是,外公,还有我的东方大将军!”随后亚历山大挽起攸美尼斯的左手和奥克夏特斯的右手举了起来。

    alalalala

    随着攸美尼斯的士兵们发出了的狂呼声,亚历山大背后的群众也叫了起来,然后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地开进巴比伦。就像当初亚历山大进城的时候那样,众人一起参拜了马杜克神庙。亚历山大带着攸美尼斯来到了神庙的最高处,一起眺望巴比伦城。

    “你看,巴比伦还是这么的繁华,人们还是这么热情,跟当年父王进入巴比伦的时候是不是差不多?”亚历山大看着自己治下的巴比伦,心里由衷地高兴。

    “这都是国王的英明睿智使然,仅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打败了安提柯。”攸美尼斯一点也没有做作,虽然他自己也很聪明,但是与安提柯交战,一直处于下风,所以对亚历山大的成就,他还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的。

    “安提柯最失误的是不应该强攻巴比伦,巴比伦城高墙厚,安提柯居然妄图从正面攻破,实在是太猖狂了。”

    “也许是他一直以来顺风顺水,从无败绩,加上手上有6万大军,而你还只是个孩子,军队也没有他多,所以才轻敌了。”

    “恩,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我的会合不仅将振兴马其顿帝国,还会使国家迈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很有信心,我会继承父王的意志,将征服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