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帝国 >

第6章

少年帝国-第6章

小说: 少年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C216年,张良已在东海郡下邳县附近隐姓埋名潜藏了一年多。这一天他经过一座桥。桥上有一老人,在张良经过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将自己的一只鞋子掉在桥下“孺子,你可下去,帮我捡鞋”张良不由动怒。可转念一想:尊老乃优良品德。于是忍住不快,下桥将鞋拾起。不料那个老人又把脚伸了出来“替我穿上”张良好人做到底,又为老人穿好了鞋…

    老人掀髯微笑,也不道谢,飘然而去。张良不禁奇怪,远远的目送老人。只见老人走出一里多地便又折回“孺子可教。五天后天明之时,汝可到此,与我相会”张良也是聪明人,当即下跪应诺。五天眨眼就过。张良来到桥上,却见那老人早已到了“与老者相约,怎能迟到?不懂礼貌!五天后你再来吧”张良不敢多言,只好回去。五天后雄鸡刚刚打鸣,张良就出了门。谁知那老人又早已在桥头,仍责他迟到,再约五天后相会。五天后,张良这次半夜便起身前往,果然老人还未到来。过了片时,老人翩然而来,见张良已经候着,便笑道“当如是”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书道“汝读此书,可为王者之师”顿了一顿又道“十年后天下大乱,便是你佐命兴国之时。13年后,你可至济北郡谷城山下,有一块黄石,那就是我”说完便消失不见…

    天亮之后,张良一看书名《太公兵法》不由大喜,便在下邳隐居下来。一面行侠、一面读书、一面机会灭秦复仇…在这期间,楚国项燕的两个儿子:项梁、项伯都因杀人而被秦帝国通缉。项梁带着侄子项羽在会稽郡的吴县避仇、项伯则隐匿在张良的家中…

    本年,秦始皇因受博浪沙一击,未敢远游。便想着咸阳乃是秦国都城,应该够安全吧?于是带上四名随身勇士,微服出宫。哪想到就在咸阳城中的兰池便遇到暴徒!现在已很难确认这些人是拦路抢劫的强盗还是刺杀微服秦始皇的刺客?但在帝国心脏地区出现这种事情,给秦始皇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虽然这些‘盗’都被皇帝身边的四名随身卫士击杀,但嬴政依旧下令:在关中之地大索20天…

    2年前的‘天下大索10天’2年后的‘关中大索20天’可想而知:有不少人在‘大索’中失去了生命…

    本年,秦始皇下令黔首民众自行陈报土地。

    BC215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来到原属燕国的辽西郡,登上碣石山,刻石记功。并下令将关东六国旧城郭尽数毁坏、决通堤坊。之后召见燕国方士卢生,命他出海寻访仙人羡门、为自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等了数天不见卢生回来,又派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出海,自己则一路巡视帝国的北疆,最后从上郡回到咸阳。这时突然有人来报:卢生出海回来了!

    嬴政大喜召见,本以为长生不老药到手,谁知卢生带回的是一卷图书与一条神秘的谶语“亡秦者胡也”这句话使秦始皇大吃一惊!难道自己建立的万世帝国要毁在‘胡’的手中吗?这个‘胡’究竟是什么东西?此时整个帝国上下没人会把这句谶语和秦始皇的小儿子、未来的秦二世嬴胡亥联系到一起,一致认为“胡”就是处于帝国北部的匈奴民族…

    为保帝国万世基业,蒙家军第三代、蒙武之子蒙恬受命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BC214年,蒙恬大败匈奴头曼单于,将匈奴赶出黄河河套之南,收复河南地,在此地设县,共设44县。之后又北渡黄河,将匈奴人彻底赶入草原深处,取得阴山等地,又设34县,最后设置九原郡。接着嬴政传来圣旨:命蒙恬常驻上郡,一方面震慑匈奴;另一方面将以前秦、赵、燕3国在北部边境上修建的防御城墙连接起来,筑成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万里长城!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看这回我大秦帝国还不千秋万代!

    蒙恬在北方征战,另一支大军此时也正在帝国的南疆与那些百越人作战。秦始皇先是将闽越王无诸、东越王摇废为君长,以当地为闽中郡。接着将那些逃亡被抓的囚犯、入赘人家的女婿、商人这些贱民全部编为士兵,越过五岭山脉,向南越陆梁地发动进攻!

    这场战役起先因后勤供应不畅,秦军实在难以在南蛮之地立足,甚至连主帅屠睢也在一次越人的偷袭中被射死!要征服当地,必要先解决军粮运输的难题!天才的秦人最终想到了开挖一条人工运河,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加上此前魏国人挖成的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鸿沟、吴国人挖成的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秦帝国的水运交通已完成了全国大联网!

    最终,在长江的支流湘江与珠江的支流漓江之间,秦人继都江堰、郑国渠之后完成了又一项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灵渠!灵渠完成、同时新道修成,粮食运输最终搞定,50万秦军便很快平定了岭南之地,在此设置了桂林、南海、象3郡。

    BC213年,平定南北的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摆宴席,君臣同乐。宴会进行到**时,有70位博士集体上前为47岁的秦始皇祝寿。有个名叫周青臣的仆射趁机颂扬秦始皇功高盖世,把他吹捧上历史的顶峰,嬴政非常高兴。但马上有一个博士、齐国人淳于越当面批评周青臣奉承皇帝,他自己则要指出秦始皇在施政上的根本错误,即废封建而行郡县。

    淳于越的一番话,从废除分封是否恰当,甚至谈到了是否需要效仿古制的问题。这是新生的秦帝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始皇下其议”可以想象:当时在群臣博士之间定有过一番激烈论战,可惜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丞相李斯的意见。

    8年前,秦国刚刚完成统一时,丞相王绾就建议分封,当时身为廷尉的李斯就竭力反对,而提出‘皆为郡县’的主张,为秦始皇所采纳。8年过去,李斯已升任丞相,淳于越又旧事重提,李斯再次出面反对。他的这种态度不难理解,关键的是李斯并未就此打住!

    李斯建议:烧掉六国史书,把六国的历史彻底在大秦帝国中抹去。再烧掉民间所藏的《诗》《书》,百家语,使黔首们失去评议现行政治的理论依据,30天内灭绝天下私学!并建议以‘弃市’‘灭族’‘黔为城旦’等恐怖手段来保证焚书令的执行及处罚违禁者!在李斯的焚书令中,能保存下来的只是一些医学、占卜、农学之书…

始皇之死篇() 
李斯的建议充满着血腥的气息,但这杀气腾腾的建议却得到了嬴政的!始皇制曰“可”有了皇帝“可”的批示,李斯的建议就转变成了皇帝的命令!携着**统治者的暴力,演成全国范围内毁灭文化的暴行!这把火再加上7年后项羽进咸阳后所放的那把大火,两把火将先秦灿烂的文化积累几乎毁灭殆尽!只有曲阜孔子的家乡,由伏生与孔子后裔孔鲋将数十部书暗藏于自家的复壁之内。等到秦亡汉兴,这些遗书最终才得以重见天日…

    可想而知:大批读书人眼睁睁看着他们日夜诵读的文化典籍化为灰烬,心中是如何愤懑。焚书使读书人与秦始皇离心离德。而这种离异情绪,将在第二年引发一场更大的悲剧…

    BC212年,秦始皇为解决北方戍边长城将士的吃饭问题与及时抵御匈奴南下侵略,下令蒙恬从九原郡的治所到咸阳西北的云阳县,修筑一条近乎南北笔直、长达近700公里的直道…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在咸阳都城大兴土木,动用70万人工,开始营建传说中无比壮丽的阿房宫与骊山秦始皇陵。同时,秦始皇还命令迁3万户往骊邑、5万户往云阳,皆免除10年征调。之后又命人往东海郡朐县的大海中立石,以为帝国之东门。

    之后,秦始皇为求长生,听从卢生建议,下令自称“真人”不称“朕”并将咸阳200里之内的270处宫观全部筑甬道相连,外设帷帐、内设钟鼓美人,这一切都只为一个目的:修仙,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所在。并下令侍从敢言真人行踪的,立诛!

    可有一天,秦始皇游行至梁山宫,登山俯瞰,却见一队车马经过山下,很是威风。不由心中惊疑:这是谁啊?左右答这是丞相李斯的车骑。秦始皇心中暗怒,却也没有说什么。但却有人将此事告知李斯。李斯知已触始皇之怒,便命令减损车骑。可偏又被秦始皇瞧见,越发惊疑,知是有人泄其语。当然没人敢在皇帝面前承认。最终秦始皇大怒,下令将当日梁山宫时在旁的侍从左右,一律斩首!

    这一事件直接令卢生不寒而栗!他与侯生一起留下了历史中最后一段议论批评秦始皇的话,就秘密逃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秦始皇大怒,派御史审问在咸阳的儒生。将有犯禁行为的460余儒生全部活埋!

    被寄予厚望、认为是帝国未来最好接班人的秦始皇长子嬴扶苏对父皇的这一‘坑儒’行为进行劝谏,也触怒了秦始皇,被赶出咸阳,去往蒙恬驻扎的上郡做监军去了…

    BC211年,这一年对大秦帝国至关!先是出现大凶天象:荧惑守心。紧接着又有陨石坠落于东郡。且这块天外来石上还有刻字。经仔细辨认,上面是“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秦始皇大惊!因这不仅意味着他将不久于人世,且意味着由他一手创建的伟大帝国也将随着他的死而灰飞烟灭!秦始皇紧急命御史前往调查。在查不出结果的情况下,秦始皇下令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都杀掉,并将这块陨石焚毁!

    这种残酷而不讲理的行动恰好说明了此事在嬴政心中引起的震动。他又下令博士们编写《仙真人诗》让全国各地的乐人颂唱。试图以这些人为的努力来抗拒天意!

    不过天意似乎难以抗拒!到了秋天,有一名从关东返回的使者,在经过华阴平舒道时,被一个神秘的夜客拦住。此人拿出一块璧使者带给‘滈池君’又神秘的说了一句话“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个明白,但这神秘夜客却突然不见了!使者回来向秦始皇报告了此事,而这块璧正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去湘山祠时,沉江祷风的那块璧!秦始皇默然良久…

    不过始皇帝毕竟是始皇帝,他不会轻易屈服,更不会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软弱!所以尽管‘默然良久’四字已写出了这位始皇帝内心的震动。但表面上,他仍装出意的样子说“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把那神秘客说成是‘鬼’而不是‘神’仿佛这样就能降低这一预报实现的可能?现在来看,这件事完全可能是人为的操作,是那些仇恨秦始皇的人制造出来诅咒他的。并不是对未来事实的预报,而只是一种深切愿望的表达。如果真是这样,那些仇恨秦始皇的人们要制造这一事件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他们的仇恨又是多么的深啊!

    事实究竟如何是不可能被证实了。我们能够确知的:是这件事对秦始皇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反复请人占卜“卦得游徙吉”于是秦始皇决定再次出游,以期避开这一预言!而这恰恰证明他已默认了这一预言!

    秦始皇将内地3万户赐爵一级,迁往北河、榆中之后,10月癸丑日,命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49岁的秦始皇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游。鬼使神差,这次出巡他带上了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他很第18子、20岁的嬴胡亥。这就注定了他此行不仅要丧失生命,还要丧失他的帝国!

    11月,秦始皇行至长沙郡的云梦,望向南方,祭奠了传说中葬于九疑山的舜帝之后,便沿着长江一路东下“观藉柯,渡海渚”BC210年,过丹杨、至钱唐、临浙江。正逢钱塘江大潮,于是向西绕道近50公里,从峡中渡过江流。之后南下会稽山,祭奠传说中葬于此的大禹,立了大秦历史上最后一块歌功颂德的石碑。

    在会稽,23岁的项羽与叔父项梁曾杂在人群中远远望见了秦始皇那气势非凡的排场。这位千古悲情英雄就此发出豪言“彼可取而代也”而项羽的平生大敌、未来的汉高祖刘邦也曾在一次往咸阳服徭役之时看到过这千古一帝的气场,也发出过这样一句感慨“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之后秦始皇北上来到琅邪郡,传召方士徐市,问仙药求来了没有?徐市来见秦始皇,骗说因海中有大鲛鱼作祟,所以臣无法靠近仙山。现在请陛下挑选弓弩手随臣前往,先射杀鲛鱼,之后仙药必得!恰巧秦始皇不久前曾梦见与海神交战,更兼求药心切,于是马上下令从琅邪启程北上,到胶东郡的荣成山,一路未见大鲛鱼。北上至之罘山,果然有巨鱼在海中若隐若现。兴奋不已的秦始皇亲自督射,万弩齐发,大鲛鱼被射杀。秦始皇马上命徐市出海,再往求药,真人就在这里等你回来!

    徐市满口答应,向始皇帝要求3千童男童女、五谷种子及农具、百余能工巧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