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帝国 >

第45章

少年帝国-第45章

小说: 少年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丰,势难再动了”这一刻,刘邦终于承认了失败。再一意孤行下去,朝廷乃至整个国家都将不稳!为不让亡秦悲剧重演,他只有对不起自己心爱之人了。戚姬绝望的眼泪奔涌而出。她仿佛看见:死神已死死的扼住了自己的咽喉。而刘邦也不胜伤悲的对戚姬道“不要哭了。再为我跳一支楚舞、我也为你唱一曲楚歌吧”戚姬强忍悲痛,甩起长袖,为刘邦起舞。刘邦也唱起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矢,尚安所施?意思是说:太子刘盈已成高飞之鸟,我刘邦纵有利箭在手,也不能射之下地了。歌词哀伤绝望,刘邦连唱几遍。戚姬已不能起舞,唯有伏地哀泣…身上的箭伤加上心中的郁闷刘邦看谁都不顺眼,逮到谁都想发泄。可谁都没想到:第一个倒霉的竟然是被刘邦金口喻为功人、汉初三杰之一、功臣封侯之首的大汉相国萧何。回首往事,自刘邦进汉中以来,萧何就一直待在丞相之位上。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结党、不营私、更不结怨。这样的人,要么是神、要么就是有意为之的野心家。无论哪种,都是让刘邦忌惮的!事实上,提防萧何也是刘邦多年的老毛病了。早年楚汉战争打得最激烈时,刘邦还是隔三差五派人回关中过问萧何的工作。结果萧何为打消刘邦的疑虑,不得不把全族人都送上战场效力。后来韩信被诛,刘邦加封萧何五千户。群僚皆向萧何道贺,只有原秦国东陵侯召平往吊。后来萧何听从召平之劝还封邑,并捐出家财充作军需。才再一次讨得刘邦欢心,涉险过关。这次刘邦亲征英布,老毛病再次复发,屡屡派人询问萧何最近在后方干嘛?当听到萧何始终在勤勉工作时,刘邦默然不语…偏偏萧何仍像十年前一样迟钝,还是由一个门客前来警告于他“相国,你离灭族的日子不远了”萧何大惊失色。我克勤克俭、埋头苦干,皇帝他为什么要灭我的族啊?门客笑了“陛下要灭的正是你这等埋头苦干之人。想想看:您已位居相国,再立功还能再加封什么?而您久居关中,深得民心。陛下明着是问你工作,想给你奖励;实则是畏惧您民心所附,在关中称王啊”此时没有词语能形容萧何强烈的失落感。他不得不再次向门客求助“那该怎么办?难道我也会像韩信、彭越、英布一样被杀吗”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糟。该门客是个心理战高手,他马上给萧何支了一招,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自诬法。具体说就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具体做法有两项可参考:一是强买民地、二是大放高利贷。此招妙处在于两点:首先,当事者大失民心威望,这样对皇帝的威胁就少得多;其次,一个有政治理想和志在天下的人是不会干这种贪赃枉法之事的。反过来说,如他贪赃枉法,就说明他只是个贪图物质享乐之人,而没有高远的理想或野心。这当然是刘邦希望看到的结果!萧何恍然大悟,迅速行动。抢在刘邦班师回朝之前,制造了一个恶名远扬的坏名声。好事难做,坏事可是容易多了。果不其然,刘邦还没进长安城呢,就有上千百姓拦驾,要告相国的状。刘邦一边装出主持公道的样子收下了告状信,一边心里乐滋滋的哼起小调:萧相国啊!都说你是个好贤相,原来也不过如此嘛!刘邦拿着一大堆告状信进城,萧何来拜。萧何也在刘邦。刘邦一回到未央宫,萧何马上进谒。只见刘邦抖着大堆的告状信,对萧何笑道“相国,你就是这样勤勉工作的吗”萧何则装出慌乱的样子谢罪。刘邦又笑道“算了。不过这事也得要你自己去摆平。你就亲自去向百姓们谢个罪,然后该还的还、该补的补,朕就不追究你了”刘邦就是这样一种人。只要不抢我的皇权,其他一切都好商量!此事不了了之,可好戏还在后头呢!萧何又想着为民请命来了。他瞄上了一块地,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上林苑。自秦以来,上林苑一直都是皇家的后花园和游猎之地,不过因年久失修,再加上国家初建,经费不足,这块好地方就日渐荒芜,现在成了一片杂草丛生之地。于是,萧何就打着退林还耕给百姓的想法给刘邦上书“长安人多地狭,上林苑剩余诸多空地,陛下可把它分给小民耕种。这样,百姓不但收了粮食,您也可以得到稻草,以供兽食”

高祖驾崩篇() 
 ; ; ; ;门客教萧何损人利己,可没教你损皇帝利小民啊!当然,刘邦做为天下最大的地主,倒也乎上林苑那数百里土地。问题是萧何割皇家土地补贴百姓。百姓得粮食、萧何得民心,刘邦除了得到那堆兽食外,几乎全赔了个精光。你赚我赔,天下岂有这等好事?再加上废刘盈立刘如意的事情在群臣的阻止下已彻底歇菜,刘邦现在看到手下这帮大臣正窝火呢。而百官之首的相国大人来这么一招岂非正中枪口?刘邦勃然大怒,马上把廷尉叫来“萧相国肯定和奸商有勾结,想打朕上林苑的主意。你马上把他去关起来”就这样,萧何生平头一次被关进了监狱。就在萧何坐牢的日子里,有人跳出来主动为他说话了。是一个姓王的卫尉“请问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抓起来了”刘邦说“我听说李斯当丞相,侍奉秦皇的时候,有好处就归皇帝,有坏处就自己顶着。哪像这个萧何!有好处自己捞、有坏处就让我来顶。竟要分我的上林苑去取悦百姓,难道我不该抓他吗”王卫尉反驳道“陛下您这样说就错了。首先,忠于职事、为民请命,这正是真宰相要做的事。其次,陛下没理由怀疑相国与奸商勾结啊。楚汉之争、陈豨、英布之反,您都是出征在外,而让相国留守关中。只要他一动摇,关中马上易主。如相国真想谋利的话,何那时自立,现在才想去贪图那几两金银吗?第三,秦国就是不闻其过才灭亡的,这是李斯的过错。难道他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吗?陛下未免把萧相国想的太肤浅了啊”王卫尉这一番话,驳的刘邦当场无语。无奈之下,派使者持节去监狱释放萧何。对萧何来说,牢里蹲监的这些日子让他深刻懂得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于是他连刘邦曾亲口赏赐的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待遇都放下不要了,直接光脚跑进皇宫向刘邦谢罪。刘邦看到萧何,心里一阵唏嘘,嘴上则自嘲道“相国不必多礼了。我抓你不过是想让天下人明白:你的确是贤相、而我不过是暴君罢了”无赖刘邦如何自嘲,永远不能改变政治的本质。萧何经此打击后,再也不敢向上面提意见了。他已经老了,不愿再折腾了。豪情壮志、建功立业的理想已经远去,现在就是混吃等死…以静养心,天之道也。萧何这一养,刘邦最终还是熬不过他,先一步去天堂报到了。继萧何之后倒霉的是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好的能穿一条裤子的燕王卢绾和刘邦的连襟樊哙。当初陈豨造反,卢绾受命在东北方向出兵夹击。而陈豨曾派王黄至匈奴求援。此事被卢绾得知后,他也派了张胜出使匈奴,告诉冒顿单于:陈豨已兵败,切勿入援。可惜张胜到了匈奴,还没见到冒顿单于,就先见到了上任燕王藏荼之子臧衍。臧衍欲报父仇,恨不得汉朝内乱,便对张胜道“现在异姓国除了长沙国就是你们燕国了。燕国至今尚存,是因诸侯屡叛,刘邦无暇北顾。而今天一旦陈豨灭亡,明天刘邦必来灭燕,你们将尽为汉虏了。所以今日之计,你何不劝你们燕王援豨和匈、长王燕地?就是汉兵来攻,我们彼此相助,也可以安国。否则刘邦志在屠戮功臣,你和你们燕王嘛…”张胜深以为然,遂违反卢绾命令,反劝冒顿单于助豨敌汉。消息传回,卢绾惊恐。怕皇帝因此追究自己责任,急忙上书刘邦将张胜全家灭族。然而张胜从匈奴返回,见了卢绾,阐述了这番道理之后,卢绾不由心动。于是私赦其罪,只用了一个狱中囚犯冒充张胜,砍头了事。之后,卢绾派张胜再往匈奴、范齐去见陈豨,三家联合御汉。而等到周勃斩陈豨、平代地之后,陈豨的一个裨将投降后向刘邦告发卢绾曾派范齐暗通陈豨之事。刘邦本不相信,只是派了一个使者前去燕国召卢绾入朝,没想到卢绾竟称病,拒绝入朝。刘邦此时正太子废立之事看人都不顺眼呢,于是也不管卢绾曾和自己那么好的感情了,派审食其、赵尧二人再往燕国,观察卢绾病情虚实,并严令卢绾入朝!两人到蓟城后,直接找来燕王左右近臣询问。他们交代:燕王曾对他们叹息“现在异姓王只有我与吴臣两人韩信、彭越之死,皆吕后为之。吕后妇人,阴贼好杀,专诛异姓功臣。而现在主上又重病不起,政权全归吕后。我虽与主上有旧,却与吕后无情。我若此时入都,必被吕后杀害。且待主上病愈,我再亲去谢罪吧”赵尧还想再劝,偏审食其听到卢绾不满吕后之言论,气愤不已。便拉着赵尧一起匆匆返回长安,将此言语上报刘邦。恰巧这时刘邦又得边境牒报,说卢绾并没有杀掉那个张胜,还派他出使匈奴。不禁大怒“卢绾果然造反了”2月,刘邦命樊哙出征卢绾。14日,刘邦立其子刘建为燕王。至此,刘邦所生八子,除太子刘盈外,其余全部封王:齐王刘肥临淄、胶东、胶西、济北、博阳、城阳、琅琊7郡赵王刘如意邯郸、恒山、中山、巨鹿、河间、清河6郡代王刘恒太原、雁门、定襄、代4郡梁王刘恢东、砀2郡淮阳王刘友汝南、颍川、陈3郡淮南王刘长九江、衡山、庐江、豫章4郡燕王刘建广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6郡,再加上弟弟楚王刘交彭城、东海、薛3郡侄子吴王刘濞东阳、吴、鄣3郡,刘姓诸侯王共9人。再加一位异姓王:长沙王吴臣。而汉朝廷直辖的只有15郡:内史、上郡、北地、陇西、汉中、巴、蜀、广汉、云中、上党、河东、河内、河南、南、南阳。与刘邦称帝的初年相比,直辖之地少了8郡:临淄、济北、胶东、琅琊等郡全封给齐王刘肥;太原、雁门、代等郡全封给代王刘恒;东郡给了梁王刘恢。2月,刘邦下诏:封百越之后、南武侯织为南海王。高帝时外诸侯3人:闽越王无诸闽中郡南越王赵佗南海、桂林、象3郡南海王织。樊哙刚带兵出征没多久,就有人向病重的刘邦打小报告“樊哙是吕后妹夫、吕氏一党。他已经暗地设谋:只等陛下您一死,他就要带着这支部队尽诛戚夫人、刘如意他们”刘邦此时一心只有这两个心肝宝贝,一听此言自是大怒。急忙命陈平前去杀了樊哙!可陈平一介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杀得了此时拥兵数万在外的樊哙呢?于是陈平给刘邦出了一计:以皇帝名义宣召樊哙回朝,而让周勃代替樊哙前去燕国平叛。刘邦再召周勃来到病榻前,任命陈、周二人为皇帝特使,快马赶上樊哙,先由周勃接手军权。一旦军权到手,也不要樊哙回朝了,陈平立即在前线诛杀樊哙。刘邦这招简直忘恩负义!想当年鸿门宴上,若非樊哙挺身而出,哪有刘邦的今天?可今天的刘邦只因一句涉及到戚姬、刘如意母子的来路不明的谗言,就要对当年的救命恩人大开杀戒。令人心寒哪!陈平真的是心寒了,他在半道上拉住周勃,对他说“樊哙是陛下的老朋友,劳苦功高。且又是吕后的妹夫,既亲且贵。现在陛下一时暴怒要杀樊哙,将来一定会后悔。我们不如把樊哙抓起来,囚车押往长安。要杀要放,由陛下亲自动手吧”如此行事,刘邦、吕后两头都不得罪,且又光荣的完成任务,周勃自然佩服,当即表示愿意配合陈平抓捕樊哙。陈平于是决定不冒险樊哙军中,而是在大军之外设坛,以皇帝之节召见樊哙。樊哙受诏来到陈平面前,看到诏书后没有反抗,任由陈平将其捆绑,装进囚车,押往长安。周勃也很顺利的接手军权,去平定卢绾造反。3月,刘邦召集列侯群臣一同入宫,当众宰杀一匹白马,相率盟誓道“此后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如违此约,天下共击之”继萧何、卢绾、樊哙之后因祸得福的是一个医生。4月,刘邦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皇后吕雉遍访名医为刘邦救治箭伤。终于找到了一良医入宫珍视。一番检查后,刘邦问“这病能治吗”良医答“当然可治”没想到刘邦竟然开口就骂“我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我命在天,就算扁鹊再世,又有什么用”刘邦骂完,赐该良医黄金50斤,就打发走人了,根本没让他为自己治什么箭伤…吕后向临终的刘邦就汉朝廷的最高人事安排请示“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也会去世。谁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刘邦“曹参可以”吕“那曹参死后呢”刘“王陵可以。不过王陵有点戆,需要陈平帮助他。陈平智慧超群但厚重不足,不能独当一面。最好兼任周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