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帝国 >

第39章

少年帝国-第39章

小说: 少年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敖听得又惊又怕,两只手指放在嘴边,不由咬出鲜血。豪杰并起?请问我是豪杰吗?能者先立?请问我是能者吗?还请为王弑之问你们这么做真是我吗?正所谓人贵自知,我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根本不要你们吹捧,更不要你们闹事。委屈我一个不算什么,但如因此把整个赵国都搭上,那你们就太他妈浑蛋了!好一会后,张敖终于镇定下来,对贯高、赵午道“你们想为我出气,我感谢你们。但此计万万使不得。君不知:先前我老爹失去赵国,全赖皇上才得以复国,我才得以继承王位。赵国一草一木,无不是当今皇上送给我们的你们以后再不要说这种杀头灭族的话了”呵,果然是一个孱王!贯高、赵午真是无语了。杀还是不杀?这是一个问题。贯高和赵午秘密讨论后的结果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杀!同时他们还深深地认为:张敖是一厚道之王,没忘记恩德实属常情;但张敖受皇上诟骂,我们做臣属的都忍受不得,只得杀之而后快。不过事情成功,就归于赵王;事情失败,我们自己承担责任,与赵王无关!这个贯高,说他脑袋发育不健全,实在有点损他。但他只因刘邦辱骂了张敖几句就叫喊要杀,实在是脑袋进水。请问:1你以为行刺刘邦就能使张敖脱离苦海?你杀了皇上问皇上的儿子们会放过你吗?其他诸侯会放过你吗?2你说行动失败,不关赵王的事?问题是你贯高身为赵相,说行刺天子与赵王无关?这话不要说人打死不信,就是鬼都不信!如此看来,张敖才是最明智的。忍为上策,唯为忍才能苟活于世。只可惜,弱主属下有弱智,贯高还是行动了!12月,匈奴卷土重来。冒顿不费什么力气就攻下了代郡。刘邦的二哥、代王刘仲根本不敢接战,直接从小道就逃回了洛阳!实在太丢脸了!可毕竟是亲兄弟。杀是杀不得的,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废王削位。于是刘仲的代王被废为郃阳侯…这时,太上皇来找刘邦了“你四弟封了楚王;你二哥代王虽然没了,但好歹也是个郃阳侯啊!可你大哥刘伯呢?你为什么不封他啊”刘邦“大哥?他不是已经死了吗”“他还有个儿子刘信呢。这次跟你去打韩王信,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啊”“儿并非忘怀。只不过大嫂度量狭小,当年不愿分羹之事,儿所以尚有余恨呢。父亲既如此说,便封刘信一个羹颉侯便了”汉高祖7年BC2001月11日,刘邦封爱子刘如意为代王。但刘如意没有亲自去代地就国,而是由陈豨担任赵国的相国,代替刘如意前往代国,在边境监察赵、代之兵。2月,萧何奏报:长安的未央宫已经修建完成御驾亲往巡视。刘邦便下诏:由栎阳迁都长安。随后率文武百官西行入关,萧何当然接驾,导入游览。刘邦见到了未央宫修得极其壮丽,便怒道“天下刚定,百姓依旧劳苦,成败也未可知。你奉命建造宫室,怎可如此豪奢”萧何答“臣正因天下未定,不得不增高宫室,借壮观瞻。而天子以四海为家,若宫殿狭小,何以示威?且恐后世子孙仍要改造,反多费一番工役,还不如就此一劳永逸”刘邦听到这番话,马上转怒为喜“汝言甚是。我又错怪你了”但其实明眼人谁不知道:这位大汉开国皇帝也是个好夸奢的主,责备萧何实是佯嗔佯怒,欲令萧何代为解释,以免贻讥。君臣之间,心照不宣。群臣虽多是关东之人,但皇帝有命,住在长安就住在长安吧。只有太上皇始终觉得有许多束缚,所以常常在皇帝面前提及故乡,有意东归。但刘邦既已迁都,就不会轻易再迁回去。于是他派出巧匠吴宽,去往丰邑,将自己故乡的一切画成图样。随后下令:在长安东偏北35多公里的骊邑破土动工,将故乡的田园屋宇、竹篱茅舍,一一按原样建成。又从丰邑召来许多父老,按原址在这里给他们一一安排新址…一切大功告成之后,刘邦下令:将此地改名新丰县。便请老父亲一起暇时往游,与父老们列坐谈心,不拘礼节。太上皇这才转愁为喜…

和亲匈奴篇() 
 ; ; ; ;2月,刘邦下令设置宗正官,以序九族。4月,刘邦离开长安,去往洛阳。汉高祖8年BC200冬天,刘邦率军前往常山郡的郡治东垣征伐韩王信残部。回军长安途中路过邯郸郡一个叫柏人的地方。贯高终于等到了机会,决定在柏人对刘邦实施暗杀行动。而暗杀的地点,贯高不是选择埋伏路边伏击,更不是直面冲杀,而是躲在厕所的夹层里等侯刘邦。贯高料定:刘邦必在此处留宿,留宿必选柏人招待所。入得招待所,总得入猪圈如厕吧。只要人一进来,就可把刘邦当猪来宰;就算不如厕,一样能潜入室中,杀他个措手不及!事情也正如贯高所料,刘邦经过柏人时,便打算留宿。可突然,他悟性极好的脑袋似收到一个来自天外的不祥信,于是就问左右“这是什么地方”左右答“柏人”刘邦心里一动“柏人者,迫于人也。此地不祥,不宜留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一次说文解字,比东汉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提前近三百年。许慎先生你可知道:二百多年前的刘邦,他对中国汉语的解决已远超文字本义,达到天人合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如此成就,我们应称之为解字天才。中国占卜算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有一种就是拆字。汉字到底蕴含多少文化魔力?无人能知。我们只听说:当年仓颉造字成功时,风雨大作,神哭鬼嚎。难道就是因仓颉破解了唯有神鬼知道的秘密吗,不然又为何如此悲泣痛心?不管怎么说,民间的确是有一种算命先生专以算字为生。当然了,其解说之法稀奇古怪,总令人莫名其妙,又无不叹服不已。刘邦年轻时就偏爱算命,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偏爱造神的灵感及说文解字的能力都是从算命先生那里学来的。贯高这下子真是哭笑不得,辛辛苦苦蹲在猪圈里等候许久,偏还是让狡猾的刘邦嗅出了死亡的味道。早知刘邦如此偏爱说文解字,当初就不应该选柏人为行动地点。可后悔已经没用了,刘邦果然没在柏人过夜,12月,刘邦回到了长安。行刺刘邦的行动,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流产了…汉高祖8年BC1993月,刘邦去往洛阳。9月,刘邦返回长安。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楚王刘交皆随同入关。长安有高大宽敞的宫殿、爽口润胃的佳酿、暖身御寒的玉体,可刘邦仍然忧心忡忡,坐不安席,睡不成眠。而让刘邦忧心的这个人就是冒顿!刘邦头都大了。满朝上下,似唯有娄敬对匈奴还有点办法?于是刘邦就找来娄敬“这个冒顿,你有办法对付他吗”娄敬沉默不语。刘邦最抓狂的就是这种不点头更不摇头的伎俩。又问“有还是没有?你说个话呀”这句话似已成了刘邦的脱口秀,就像他有事就急着逃命一样经典。但娄敬这个沉默,实非作秀,而是实在难以开口,他怕一开口说出心中所想,不但不讨好,更会惹祸上身。但皇上都急成这样了,不开口是不行的。娄敬于是卖了一个关子,缓缓开口“天下初定,无论百姓或是士兵,都已筋疲力尽,若再兴师远征匈奴,这是行不通的。而冒顿这个人,干掉老爹也就罢了,还把老爹那群老婆通通占为已有。此等禽兽,想用仁义去说服他,恐怕也是不行的”听到这,刘邦的心已凉了大半。硬的不行,软的也不行,那不是没辙了吗?娄敬说“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暂时搁置矛盾,忍辱负重,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冒顿的子孙臣服我大汉”刘邦一时不知娄敬所云。难道是要把责任推到下一代他们去解决匈奴?这也太不厚道了吧?先不说天下哪有这样的父亲,不多多努力为后代扫路,竟还想把石头丢给后代来搬?而且你能保证我生出来的就是龙子?能搞定匈奴?如后代子孙们无力摆平匈奴,可能反怪上代人推卸责任,那我不落得个千古骂名?最后就算我们不管后代如何,可现在匈奴屡屡犯边,气焰器张。你能保证我大汉能千秋万代传下去吗?娄敬看出了刘邦的疑惑,接着道“只要陛下您能舍得孩子,就不怕套不住狼”刘邦似看到了一丝希望。孩子我有的是,就怕舍了孩子还套不住狼。娄敬“陛下请注意了,我叫你要舍得的是女孩,不是男孩”刘邦更是疑惑。我刘氏人丁兴旺,想不生男的都不行,女孩就只有鲁元公主一个,早嫁给赵王张敖了。不过娄敬同志,你的话说得神神道道,我搞不清你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你能不能痛快地给我说个清楚!既领导都发话了,那就一次讲清吧!这时,娄敬才全盘抖出他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和亲“陛下如能舍得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送厚礼过去,冒顿必仰慕您身为大汉皇帝的地位,立鲁元公主为阏氏。将来鲁元公主生下的儿子、也就是您的外孙必然会成为太子。陛下逢年过节给您外孙送礼之时,暗暗派出一些能说会道又有教养素质的人去教外孙他懂得外公对他的好,更要懂得如何礼遇外公。好处还不仅于此,冒顿活着时是您的女婿,自然不敢妄兵戎相见。只要冒顿一死,您的外孙自然就成为匈奴的单于。自古就从没听说过外孙敢跟外公过不去的,将来您的外孙不但不会跟汉朝过不去,更是不必通过战争,就可乖乖地使他顺服大汉”娄敬顿了一顿,又严肃的道“然而请注意:皇上要嫁,就得嫁货真价实的鲁元公主!如皇上舍不得,就不要用微臣此计。不然一旦冒顿发现您送的是冒牌公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高,实在是高!不但高,还特损人。真不知张敖那个孱弱赵王是哪里得罪了娄敬?竟让他出此计谋,要活生生拆散一对百年好合?刘邦真没想到:当初彭城之败,他踢鲁元公主下车时,没想到夏侯婴抱上车来,就是为今天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谢天谢地,感谢夏侯婴和娄敬!女儿啊,这是上天安排,非父亲所愿啊!老爸只能委屈你走一趟了!娄敬不是深深打动了刘邦,而是不可理喻地征服了他。刘邦当场答应娄敬:愿把鲁元公主下嫁匈奴,同时订立两国友好交往契约,以求和平无患!刘邦之所以信服娄敬这番和亲高论,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更可写成好几万字洋洋洒洒的可行性报告分析。但归结起来大约有以下两条:1刘邦曾经尝到过甜头。鸿门宴前晚,正因他和项伯约为婚姻,项伯之后才一次次地救护他。只要是人,总有个毛病,不怕结仇,就怕不会扯关系,尤其扯上辈分关系和血缘关系。只要有关系,多大的仇恨就算不能一时化解,亦能被逐渐融解。2刘邦老了。他今年已经58岁了,经不起多少战争岁月的折腾了。娄敬说得没错,不要说战士厌战,就是刘邦本人也厌倦不已。再说了,天下初定,国内还危机四伏,从燕王臧荼及韩王信两例来看,这些异姓王都是不太可靠的,他还想多留些精力对付剩下的那几个异姓王。要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与匈奴之战,能少打就少打,最后是不打,待时机成熟,再收拾也不迟。娄敬之见并非完美无暇,但有一点可肯定:娄敬发明了一条缓解汉人与西北游牧敌人对抗的千古外交策略!而笔者也不得不怀疑:中国“厚往薄来”的传统正是起于娄敬的这一和亲之说!刘邦下定主意后,就去找吕雉谈话。吕雉一听,泪水马上就像洪水滔天一样,日夜不停地奔泄而出“刘三啊刘三,自你躲进芒砀山当流匪后,我就跟着你东奔西跑,南征北战。然而不管吃多少苦头,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我都无怨无悔,但如你真要把我的女儿下嫁匈奴,我就恨死你,做鬼也不轻饶你”生逢乱世,你们这些男政治动物根本不知道我们做为一个女人的梦想。我爱我的女儿、也爱我的女婿。尽管张敖不像他父亲张耳那般魅力四射,大放光芒,但他厚道,为人谦卑,不愧为一个好丈夫、好女婿,这点就足够了。而匈奴遥远、冒顿禽兽,你把我女儿往他身上推,就不等于往虎口里扔吗?被老婆这么一哭一闹,刘邦的心思全乱了。回头想想:多年以来,他似真的没认真关心过自己这个女儿。当亭长时是忙工作,忙喝酒,忙泡妞,孩子都只能爬在地上玩土堆,看着妈妈一人在地里劳作。后来打天下,则是忙逃命,长期漂流在外,似也没怎么跟女儿说过几句话。如今国家有事,竟就要把她当一个陌生人踢出中原,是不是有点太无情了呢?是啊,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我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皇帝。当前除了和亲,没节约国家成本的办法。另外,我也的确没有第二个女儿,娄敬又说定要亲生女儿才行。此种形势之下,你叫我要国家?还是要女儿?这么一说,那就非得鲁元公主下地狱了?不!吕雉擦去眼泪,意志坚定地对刘邦道“大汉是你打下来的,要下地狱,也轮不到天子家”刘邦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