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帝国-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张昭起身。最后还是张昭的儿子们看不下去,觉得这让一国之君太下不来台了,于是大家一起将老父亲扶出门去,孙权立即下令用车载张昭入宫,兵真心诚意的向张昭道歉。张昭这才恢复了参加朝会。
当时,张弥、许晏是带着士兵万人来到辽东郡襄平县的,公孙渊想下手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就要将这些吴使分散安置。秦旦、张群、杜德、黄强及其余官吏士兵60余人就被安置到玄菟郡。公孙渊翻脸之后,他们躲藏在民家中长达40余日“我们现在远离吴国,偷生苟活。倒不如大家同心协力,把这玄菟郡给夺下来。哪怕最后为此而死,也可无恨了”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一计划,并决定以8月19日半夜为行动时间。
可就在8月19日的中午,玄菟均太守王赞突然接到一个叫张松的人的密报,知道了这些吴使们的密谋,便马上下令关闭城门、集合士兵,准备应变。吴使们功亏一篑,只得逾城逃亡。逃亡路上,张群因膝盖上生了疽疮,行动不便,杜德他们便扶着张群一起逃亡。走过一段六七百里的崎岖山谷,张群再也走不动了,躺卧在草中,哭着要其他人不要再管自己,大家逃命要紧。但大家都不愿意放弃张群,最后决定:秦旦、黄强等人继续往前,留下杜德照顾张群,生死不弃。
秦旦、黄强数天后来到了高句丽,以孙权的名义向高句丽王位宫颁诏,并骗位宫说孙权本来对他有赏赐,可现在这些赏赐全被公孙渊抢了。位宫接诏后大喜,派人随秦旦去将张群、杜德接来。再派皂衣25人,护送这批人返回吴国,同时向孙权奉表称臣,上贡貂皮千枚、鹖鸡皮十具。秦旦等人终于回到建业,见到了孙权,悲喜不能自胜。孙权壮之,将这些人全部封为校尉。
本年,孙权出兵攻打合肥新城,满宠率6千步骑埋伏在肥水隐处。孙权20余日没有下船,一日上岸耀兵,便马上被满宠的伏军卒起攻击,吴军大败,被斩首数百。孙权又命全综向西攻打庐江郡治六安县,亦兵败而归。
本年,因庲降都督张翼用法严峻。导致南夷豪帅刘胄反叛。诸葛亮命参军马忠前往代替张翼,平定了刘胄的叛乱。
自上次北伐因粮尽退兵后,整整三年之间,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于斜谷口,修治斜谷邸阁。息民休士,为最后一次北伐做足了准备。234年2月,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开始了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并遣使到建业去,约孙权同时出兵。
18日,魏明帝曹叡下诏:减鞭杖之刑。
3月6日,大汉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54岁的山阳公刘协去世。其孙刘康继立为山阳公。魏明帝曹叡素服发丧,遣使持节典护丧事。25日,曹叡下诏大赦。4月12日,曹叡命有司以太牢之礼告祠魏文帝曹丕之庙。4月,大疫。
4月,诸葛亮来到扶风郡郿县,驻军渭水之南。司马懿也率军渡渭,背水为垒,两军对峙。
司马懿对诸将道“诸葛亮若率军出武功县,依山东进,此诚为可忧。但若西上五丈原,便将无事了”而诸葛亮这次北伐抱定的也是稳扎稳打的心思,就此屯兵五丈原。消息传来,雍州刺史郭淮便来见司马懿“诸葛亮下一步一定是去攻占北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我们应抢在蜀兵之前占据此地”司马懿便命郭淮、胡遵去守北原。蜀军果然来攻,被郭淮击退。
诸葛亮下令在渭水之滨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同时等待着东吴方面的战果。
5月,孙权也起大军10万,分兵三路:孙权自己屯兵巢湖口,攻打合肥新城。陆逊、诸葛瑾屯兵江夏郡沔口,攻打襄阳。孙韶、张承入淮,攻打广陵郡淮阴县。
6月,满宠上表请兵,并建议放弃合肥新城,将孙权向北诱至扬州州治寿春城下,再与洛阳派来的援军夹攻孙权。但魏明帝曹叡不许“先帝东置合肥、中守襄阳、西固祁山,贼至便破贼于此三处兵家必争之地。你要坚守合肥新城。朕将亲率援军前来”并接受散骑常侍刘邵的建议,以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先行出发,一路上大张旗鼓,以破孙权之胆。又命秦朗率步骑二万去相助司马懿。命令司马懿要和满宠一样坚壁拒守,等待诸葛亮粮尽自己退兵。
7月19日,曹叡亲率水军东征。
满宠招募壮士,将吴军的攻城具具尽皆焚毁,还射杀了孙权之侄、孙匡之子孙泰。合肥新城又有张颖等将拒守力战,吴军久攻不下,开始生起疾病。又听说曹叡亲率大军来援,事实上曹叡的水军还在数百里之外,先到的只是那大张旗鼓的8千疑兵。但孙权已被吓着了,下令退兵。孙韶的东路军也跟着退兵。只剩下西路军的陆逊、诸葛瑾。
陆逊不愧东吴名将,他在此时想出一条反败为胜的妙计。由自己出奇兵去断曹叡的归路,与孙权前后夹攻。将曹叡擒住,将远胜于攻下一座合肥城。陆逊命亲信韩扁将自己的书信送去给孙权,却不料韩扁被魏军的巡逻兵给生擒了。
诸葛瑾得知此消息顿时急了,急忙写信给孙权,问要不要现在撤兵?陆逊理都不理,只是催人栽种葑豆。自己与诸将奕棋射戏,谈笑如常。搞什么?不胜惊异的诸葛瑾急忙亲自来见陆逊。陆逊屏退旁人,秘密地对诸葛瑾道“是的。我计谋已泄,主上也已撤军,我们当然也只能撤军了。但撤军绝对不能慌张,否则就危险了。现在你率水军,我率陆军,我们去攻打襄阳城,以进为退”
诸葛瑾依计而行。而魏军将领素惮陆逊之名,死守襄阳不敢出。这时,陆逊再下令撤军。撤到白围时,陆逊还命周峻、张梁等将以打猎为名,偷袭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等县,斩获千余人而还。
东吴退兵后,群臣建议曹叡移驾长安,为司马懿打气助威。曹叡道“孙权退走,诸葛亮已经丧胆。司马懿足以制他,朕无忧矣”仍按原计划进军至寿春,录诸将功劳,各有封赏。8月7日,曹叡举行大阅兵,大飧六军。派使者持节犒劳合肥、寿春诸军。29日,曹叡返回许昌。
此时,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已超过百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坚守不出。最后逼得诸葛亮没办法,给司马懿送来一套巾帼妇人衣服,以讽刺司马懿没有男子气概。司马懿还未发怒,诸将已先受不了了,纷纷请战。司马懿则假装同意,但以皇帝之前有“坚守勿出”的命令为由,要上表请皇帝批准出战。而曹叡也深知司马懿的用意,特派辛毘持节来到前线,以皇帝的名义禁止诸将出战。
消息传到蜀营,诸葛亮对姜维说“司马懿本无战心,只因我以巾帼妇人之衣羞辱他,他要在部下面前挽回面子,才上演了这么一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他真能制我,何必千里请战”
诸葛亮的使者每次来见司马懿,司马懿都热情招待,并问起诸葛亮的寝食及工作,就是不问军事。使者也实话实说“丞相夙兴夜寐。凡罚在20以上的,皆须亲览。而每天所食不过数升”司马懿闻言大喜。待使者走后,他对身边人说“诸葛亮食少事烦,他活不长了”
诸葛之死篇()
8月,诸葛亮病笃。在CD的后主刘禅听说后,急忙派尚书仆射李福往前线探病,并谘以国家大计。李福见了诸葛亮,谈论了一番后就告辞离去。可数天后又再返回。诸葛亮道“我已知你去而复返之意”李福问“丞相一旦百年之后,谁可继任”诸葛亮道“蒋琬”“那蒋琬之后呢”“费祎”“费祎之后呢”诸葛亮不答。
诸葛亮临终之前,召见杨仪、费祎、姜维等人“我死之后就撤军。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不从命,你们也不用管他,大军自发。我自有办法除他”又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遗表“臣在CD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已无忧。臣死之日,当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8月,54岁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杨仪秘不发丧,一面组织撤军,一面让费祎去见魏延,探听虚实。
司马懿听说蜀军退兵,便判定诸葛亮应该是死了。急忙率军来追。姜维便让杨仪反旗鸣鼓,主动杀向司马懿,让司马懿误判诸葛亮也许还没死,蜀军的退兵只是诱敌之计?便急忙下令停止追击。杨仪得以从容的退入斜谷,这才为诸葛亮发丧。百姓为此还编出了一句谚语“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听说后自嘲的笑了笑“我能料生,不能料死啊”再下令去追,一直追到赤岸。蜀军已经远去,这才下令撤军。回军途中见到蜀军营垒布置得法,不由叹道“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
陈寿在《三国志》中如此评价诸葛亮“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治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蜀汉大将魏延勇猛过人,善养士卒。每次诸葛亮出兵北伐,他都要提出自己的“子午谷奇谋”建议由自己率兵万人出子午谷,直接攻打长安,再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如当年的韩信北伐故事。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绝不会采用此计。魏延便常常叹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除此之外,魏延还特别讨厌杨仪。杨仪为人干敏,是诸葛亮的好助手。军戎节度,一决于仪。也许正因如此,魏延、杨仪二人才互相看不上对方,势同水火。而诸葛亮北伐又正是用人之际,深惜二人之才,也不忍有所偏废。
但矛盾始终存在。这一点,就连东吴的皇帝孙权也看得很清楚。有一次,他对来出使的费祎说“杨仪、魏延二人,都是有才无德的小人。哪一天若无诸葛亮,他二人必为祸乱。你们就不该防患于未然吗”费祎答道“魏延、杨仪二人不和,是因他们的私人矛盾。他们没有黥布、韩信那样的野心。如今天下未定,也不好对他们弃而不用”
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就对来探他口风的费祎表现出了强烈不满:1不可因丞相之死而废天下大事,我要留下来继续北伐;2杨仪小儿怎配让我大将魏延来给他断后?还要留下费祎与自己一起联名,遍告诸将。费祎道“丞相临终时把后事托付给杨仪,我们这么做不太好。还是让我回去对杨仪说以厉害。想他不过是一长史文吏,到现在怎么还敢违抗将军呢”魏延被费祎一通忽悠,就放他走了。待醒悟后再去追,为时已晚…
魏延便只能先发制人,抢在杨仪之前退兵。还一边退兵一边烧绝栈道。并上表后主刘禅,称杨仪为叛逆。杨仪当然也上表称魏延为叛逆。一天之中,羽檄交至。刘禅傻了。召董允、蒋琬二人来问。二人皆表示愿以身家性命保杨仪不反但不敢保魏延。
杨仪等人走槎山小路,绕过栈道,昼夜兼行,想赶在魏延之前到达CD。但魏延已先在南谷口阻住去路,杨仪便命何平(王平改姓何)在前开路。王平上前就大喝道“丞相新亡,身尚未寒。你们就要跟着魏延一起造反吗”魏延手下将士一哄而散。魏延仅率心腹数人往汉中逃亡。又被杨仪派马岱追杀。最后魏延被马岱杀死,三族被灭(《三国演义》中,马岱是受诸葛亮临终密计,假投降魏延,乘其不备将其斩首。这是虚构)蒋琬也率宿卫诸营北上,行数十里后,接到杨仪报告说魏延已死,这才又退回CD。
但“魏延谋反”实是蜀汉历史上的一大疑案。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魏延并非真要谋反,只是想除掉杨仪,由自己来接诸葛亮的班。谁知自己人缘太差,众人一致保杨仪而疑他,这才落得身败家亡的悲惨结局。而真正要谋反的反倒是之后被蒋琬取代了自己位置的杨仪。
杨仪率军回到CD,后主刘禅亲自出城迎接。大赦。并按诸葛亮的遗愿将其葬于汉中郡沔阳县的定军山。百姓纷纷要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刘禅一开始并不同意。后来见百姓私祭道旁,屡禁不止,才接受了习隆等人的建议,下令在沔阳立庙,同时取消私祀。
对于诸葛亮的为人,与其同时代的人有张裔这样评价“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长水校尉廖立自负自己之才仅在诸葛亮之下,却没能得到好的官职而愤愤不平,最后被诸葛亮贬为庶民,徙往汶山郡。听说诸葛亮之死,廖立垂泣道“吾终为左衽矣”还有曾与诸葛亮一起受刘备托孤之重,却因在诸葛亮北伐时没能做好后勤,且要诿过他人而被废的李平也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