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帝国 >

第138章

少年帝国-第138章

小说: 少年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肌N薰嫉暮⒆樱匦氤鍪窒嗑龋

    首先,丙吉给刘病已找了胡组、郭征卿两个奶妈。奶妈不是从监狱外引进的,而是就地取材,从监狱女囚中找来的。其次,丙吉给刘病已换了一间干燥的病房。最后,丙吉坚持每隔一天前来探望刘病已。

    可怕的巫蛊案犹如瘟疫似的,蔓延之广、时间之长人毛骨悚然!从长安到全国,从几百人到数万人,从一年一拖再拖,拖了数年,仍没完没了!

    只要案件没处理完毕,刘病已就不能出狱。于是刘病已就在监狱中,开始苦熬他人生中最漫长、最黑暗、最可怕的岁月!

    正所谓好仔难养。刘病已实在是太难养了。后来刘彻病重巫师作法。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巫师抬头望天,不知何来灵感,对刘彻说了一句话“监狱里有天子气”这句话让刘彻惊恐万分。莫名的又激起他无限杀机。很快,刘彻就下令“关押在监狱里的囚犯,一律执行死刑”这下子,刘病已仿佛死劫难逃了?

    死神于深夜降临!来大鸿胪监狱执行命令的,是内谒者令郭穰。然而当郭穰如幽灵般飘到监狱大门,轻声叫门时,却没人理他!

    这是怎么回事?郭穰急了。他再提声叫道“开门,俺是来执行秘密任务的”然而还是没人理他。最后,郭穰几乎是在吼了“难道全死了吗?请给我开门”

    监狱里的人,当然没全死。至少还有个人活着:丙吉!事实上,丙吉已获取情报,知道郭穰是干什么来的。他更知道:今晚是不眠之夜,更是一个不祥之夜!

    为阻止郭穰执行命令,丙吉想过很多办法。可最后发现没一个办法管用。怎么阻止,似都是死路。唯一办法就是:拖时间!反正今晚谁死都可以,刘病已就是不能死!

    丙吉缓缓走到门口,在门内问郭穰“三更半夜问有什么事”

    郭穰很是郁闷,叫了半天终于出来一个活人应话了!他很不客气,直接说是执行皇帝命令,跟巫蛊案有染的人,都不能活到明天!

    哦,原来是这样呀?丙吉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你要找的犯人,你来错地方了回吧”

    郭穰冷笑“你是真听不懂还是假听不懂?我再说一遍:陛下说了,凡跟巫蛊有染的人,无论罪孽轻重,全部斩首”

    丙吉本来也不急,因他今晚已做好磨洋工的准备。于是他说“我的确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这里没死罪犯人啊?还有陛下的亲曾孙也住在监狱里,难道你连个孩子也不放过吗”

    丙吉说完,郭穰就吼道“你有几个脑袋,竟敢违抗皇命”丙吉回答“我只有一个脑袋。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今晚你想进门?就是没门”丙吉说完,抬起眼望着天上数星星。看来,他是准备豁出去了!

    这下郭穰就更急了。可你急,人家可不急。郭穰瞪眼睛、干跺脚、急吼吼、说软话。两人僵持一夜,直到天明,还是没有结果…

    于是,郭穰只好离去。一回宫就直奔刘彻处,大告丙吉竟敢不配合自己的工作!

    郭穰话音刚落,只见刘彻摇头叹道“天意啊”实在太让人意外了。皇帝昨夜还咬牙切齿的,怎么才过一夜就变了副脸呢?然而更让郭穰想不到的是:刘彻马上又下了一道诏书,大赦天下!

    这下子,郭穰彻底蒙了。我相信:丙吉也会晕倒的。只一个夜晚,刘彻的思想情绪,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难道是良心发现开了窍?或是又有鬼神托梦于他,劝他迷途知返?

    史书没有答案,但是可以猜测:刘彻派出去的使者,除郭穰没完成任务外,其他人都完成任务了。换句话说:除丙吉主管的监狱外,其他监狱关押的跟巫蛊案有关的犯人,通通被杀!

    说到这,我相信肯定有人了解了为什么解刘彻大赦天下。巫师说狱中有天子气。我相信刘彻是害怕此天子气是非刘姓的。后来当郭穰告诉他“大鸿胪监狱里关的是您的曾孙,没死成”刘彻一听这话,只会暗叫庆幸。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没有死。所谓天子气,莫非就是刘病已?真是这样,皇帝还是我刘家的,那就太阿弥陀佛了。所以大赦天下那个无辜的孩子重见阳光,顺带还上欠戾太子刘据的血债,算是了了桩心愿…这,就是天意!

    我认为:支撑历史发展的,有偶然力量,亦有必然力量。在诸多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往往都是偶然和必然两种力量形成合力的结果。对这个结果,你可以不服,但必须尊重。因它是一个既成事实。所以在我看来,所谓天意,不太靠谱。但我相信历史往往会带有传奇色彩的巧合!

    然而刘病已到底是大奖还是大灾星?丙吉不知道,也不想去管那些。他知道的只是:刘病已在狱中呆一天,就多一天的不安全!所以,趁刘彻大赦之日,给刘病已搬家!

    可搬去哪里呢?丙吉马上想到一个地方:京兆尹。别人可能不敢收这个孩子,可长安市政府不可能不接受吧?

    于是丙吉立即让一个叫谁如的手下和奶妈胡组把刘病已抱出监狱,直奔京兆尹。可丙吉怎么也没料到,对方只回了他一句话“收什么人都可以,这个孩子我们万万不敢收养”以汉朝之大,竟容不下一个孩子?孩子何罪?天理何在?

    丙吉很无奈,只好让胡组把孩子重抱回监狱。然而不久,胡组就告诉丙吉“我刑满出狱,不能再带孩子了”

    让丙吉头痛的事来了。自胡组走后,刘病已这孩子就日夜啼哭,一刻也未消停。原来孩子认人,闻不到大奶妈的味,就哭闹起来耍赖啦!于是丙吉只好私自出钱胡组重回监狱,和郭征卿一起照顾孩子。数月后才让郭征卿独自照顾刘病已…

    同时,丙吉向上级打报告,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孩子发个伙食费孩子能吃点好东西…不久,打上去的报告有回信了。宫廷财务处的人告诉丙吉“上级没有批准。所以孩子的抚养费,不能拨”

    听此答复,丙吉沉默了。或许他应该大呼小叫、奔走呼告?但他没有!他以磊落坦荡的胸怀接受了残酷的事实。之后,他省吃节用,供养刘病已,并按时探望…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在命运的河流中,刘病已是那个躺在盆桶里漂流的婴儿。丙吉就是那只坚质的盆桶。盆桶托住了婴儿,却挡不住风雨的打击。接下来,刘病已一病再病,几乎要死掉,搞得丙吉居无宁日,日夜操劳。

    但好人终有好报,刘病已终于渡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暗流,活了下来!

    当刘病已长成小娃的时候,丙吉认为:刘病已不适合再呆在监狱里了。他准备在孩子长记忆之前孩子告别那个黑暗的世界!那么,丙吉要把刘病已搬到什么地方?

    原来,丙吉已打听到:刘病已外祖母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弟弟史恭竟然都还活着!于是丙吉决定把孩子送到史家,暂时落脚。

    黎明的曙光,正在艰难地撕裂黑暗的铁幕,向大地投下一缕光明!刘病已在外曾祖母家落脚没多久,长安传来汉昭帝刘弗陵的诏书:批准刘病已以皇族后裔身份进宫,享受相关待遇…

    我仿佛看见:一条康庄大道,犹如剑破长空,正从刘病已脚下向远方伸展…

    刘病已上路了。但当他来到长安,人家很客气地告诉他:所谓享受相关待遇,事实上也没什么待遇。也就是供你吃住,其他一切免谈!

    换句话说:刘病已只有温饱,享受的是生存权,想过小康生活图发展,基本没戏。但不久,竟有人主动跑来告诉刘病已:中央不给你发展权,爷给你!

    真是个好人!说这话的人不是丙吉,而是张贺!张贺,著名酷吏张汤之子、霍光集团核心人物张安世的哥哥!张贺当年曾做过刘病已祖父、戾太子刘据的宾客,很受器重,后来当然就被巫蛊案牵连入狱。张安世上书替哥哥求情。刘彻****,处张贺宫刑。张贺就以宦官身份,在宫廷中当了掖庭令…

    张贺看到刘病已,激起内心无数哀伤。当年,多好的太子刘据,德行天下,善待贤客,人气甚旺。然而一切都成幻象。一夜之间,江充让世界变了模样。刘据全家死光光,独留这么根细苗存活于世。这,是上天的怜意吗?

宣帝登基篇() 
张贺决定供养刘病已生活和读书。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刘病已顺利发育,长大成人。这时,张贺又做了一个决定,准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病已…

    然而,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否定了张贺的决定!被否定还是小事,张贺还受了一阵痛骂。痛骂他的人正是他的弟弟张安世。张安世这样骂张贺“当今皇帝刘弗陵高大英才。像刘病已这等货色,运气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还想有什么发展?可你不对当今皇帝用心一点,偏去讨一个落魄孩子的好。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张安世不愧是张汤的衣钵传人。当年,张汤眼里只认得一个人,那就是皇帝。其他人在他眼里通通是眼屎。今天,在张安世的眼里,如权衡刘弗陵和刘病已,前者犹如绩优股,后者正如垃圾股。哥哥张贺手里有钱放着绩优股不买,竟投资垃圾股,这不是有病吗?

    张贺没病。张安世只知有利益,却不知利益之外还有一样温情的东西,那就是怜悯!人无恻隐之心,与禽兽何异?用孟子的观点去看张安世,他显然不是政治家,只能算一政客。政治家为理想而生,政客却为计算利益成本和利润而生。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当然,张贺也不是什么政治家。经历巫蛊惨案的他已经醒悟,在这个人性荒谬的世界里,他只想做个人…

    好人张贺被张安世惨骂后,没坚持自己的人生独家见解,打消了准备当刘病已岳父的念头。但张贺没放弃好人做到底的人生信念。不能当岳父,那就当月老吧!于是张贺决定替刘病已介绍对象。找来找去,他把目光锁定在一个叫许广汉的下属女儿身上…

    许广汉因受上官桀案牵连,也受了宫刑,时任暴室啬夫。有一女许平君。张贺摆下宴席许广汉来喝酒。酒过三巡,张贺见火侯已到,开始说事“刘病已为人不错,还是皇室血脉,前途无量啊。就是混得再差,将来也会封个关内侯。我想把你的女儿介绍给他,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知是酒劲助力,还是鬼使神差,许广汉一听领导要给他找亲家,二话不说,当场答应。但酒宴一散场,许广汉连肠子都悔青了。

    回家后,许广汉将这事告知夫人。没想到夫人一听就急了,对着许广汉大吼“我坚决不答应这门婚事”

    老婆的大嗓门,把许广汉的酒意喊醒了。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是中了领导的圈套。孤儿刘病已,无亲无靠,中央只保证他的温饱,连个零花钱都没。如此落魄,何来前途?没有前途,又何来无量?

    都是喝酒惹的祸啊!看着自家夫人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许广汉有种深深的惭愧。可事情都说好了。怎么办?如履行承诺,等于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如不履行承诺,等于把自己往刀尖上逼。得罪了领导,以后恐怕不被喝罚酒,也要穿小鞋了…

    最后,许广汉只好忍痛割爱,把女儿许平君嫁给刘病已。由张贺择日,亲手操办。张贺出钱、刘病已出人、许广汉赔了钱又折了女儿,总算把这出戏唱完了。

    从此,刘病已的吃穿住行,有了新依靠。于是也像别的公子哥一样,外出拜师,随东海澓中翁学习《诗经》;闲暇时周游三辅,结交朋友,斗鸡走狗亦无所不玩。那是一段平凡而闲散的生活。然而在刘病已看来,也是一段同样刻骨铭心的经历。

    外出求学,打开他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周游三辅,使他增长见识,扩大胸怀。更的还有:他经常登高远望祖先的陵墓,青春的血液里莫名涌动着一股豪迈理想和追求远大前程的冲动…或许刘病已一直就相信:自己注定是为传奇而生的!

    果然不久,刘弗陵驾崩,刘贺在长安度过了辉煌而糜烂的二十七天后,被霍光赶出长安。于是,传奇终于降临在了18岁的刘病已身上!

    首先向霍光刘病已的,不是别人,正是刘病已的救命恩人丙吉!当时,霍光、张安世等人整天开会,讨论皇帝人选,却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于是丙吉趁此机会给霍光上书,强烈让刘病已来当皇帝!

    丙吉的信概括起来有两条:1刘病已是皇族后裔,跟先帝刘彻血缘关系较近;2刘病已年纪十八,精通儒家,才干突出,善良温和,非刘贺之流…事实上,丙吉还应加上一条:3刘病已人单势薄这小青年当皇帝,容易拿捏…然而丙吉知道:此条不说,霍光也应心知肚明。综合以上,丙吉建议霍光给刘病已一个机会,先使人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做最后定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