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帝国 >

第133章

少年帝国-第133章

小说: 少年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抑。和上官桀一样,他也被霍光压得死死的一动不动!

    桑弘羊认为:自己替国家挣了不少钱,国家多少得有些回报吧?于是就对霍光提了一小小的要求:能不能给桑家子弟们换个好工作?桑弘羊认为这是小事一桩。没想到他话一出,霍光想都没多想,就将他拒绝了!

    这下子,桑弘羊也被霍光搞得很没面子。贡献再大,还挂名辅政,又有什么用?整了半天,内部根本就没民主,全由霍光一人说了算!这是什么道理嘛?活是大家一起干的,话怎么就你一人说了算呢?

    桑弘羊闷了一肚子的气不得发泄。这时,上官桀找到他了。两人一见面,互诉衷肠。最后得出结论:霍光不是只跟上官桀一个人过不去,也不是只跟桑弘羊过不去,他简直就是目空一切,跟看不顺眼的人都过不去!但仅靠上官桀、桑弘羊两个辅政常委,一样不能扳倒霍光。要将霍光从台上掀下来,必须多找几个帮手…那么,找谁呢?

    事实上,找谁,上官桀心里已有底。敌人的敌人,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根据这一阶级斗争理论,上官桀找到了两个重量级人物:刘弗陵的亲姐姐盖长公主、刘弗陵的亲哥哥燕王刘旦。

    霍光不给丁外人找工作,盖长公主羞怒在心,一直寻找着机会大打出手。霍光坏了刘旦的造反大计,等于毁了刘旦当皇帝的光辉前程,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

    于是,由上官桀牵头,上官桀、桑弘羊、盖长公主、刘旦迅速秘密聚集,开会讨论,共商对付霍光大计。现在终于明白了吧。以上四人之联盟,就是传说中的汉朝******…一场好戏,即将开场!

    四人意见高度统一,情绪空前激动。其中最为兴奋的,当数燕王刘旦。造反失败的这些年来,没人知道他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此中之痛,犹如身上流脓,心里流血,却无处疗伤。如今上官桀一声呼唤,仿佛春风拂脸,药敷伤口,心中愉悦,非一语能够说尽…只要霍光一倒,刘弗陵作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自然也跟着倒掉。那么谁来接任这新皇帝呢?当然非刘旦莫属!

    这正是刘旦最为兴奋之处。所以,他开始派孙纵之等10余名亲信,不断给上官桀、盖长公主、桑弘羊三人送金赠银,以作酬谢。作为回报,三人亲自策划,准备行动!

    正逢霍光出长安城,往城东广明亭去检阅羽林军。趁机发难的时机到了!上官桀、桑弘羊以燕王刘旦的名义,向汉昭帝刘弗陵上书。所谓上书,其实就是告状。告状主要有以下两条:1霍光此次出行检阅,完全是天子仪式,这是大不敬;2霍光任人唯亲。具体表现在苏武被扣匈奴近二十年,好不容易回国,却只得一典属国职位。而另一人,要名无名,要功无功,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此人是霍光以前的秘书杨敞。

    状词写好,上官桀却不发。原因很简单:霍光检阅完毕,回京了。如现在上访,霍光把关,告也是白告,还会露出马脚。上官桀要耐心地等,等霍光休假…

    还是老规矩:霍光休假,权力自动移交给上官桀,事都由他说了算。于是上官桀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一切按计划进行。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出乎上官桀意料之外的,竟是此时虚岁才15岁的小朋友刘弗陵的智商。小朋友看了状词后一言不发,然后将案子压住。

    奇怪,实在太奇怪了!刘弗陵为什么不哼声?在上官桀焦急的中,消息已传到了霍光耳里!

    第二天,霍光取消休假,迅速回朝。然而他没有直奔刘弗陵处,而是战战兢兢地在画室中皇帝召见。此时金銮殿上,皇帝正在早朝。上官桀、桑弘羊都来了。

    刘弗陵问“大将军人呢?不是通知了要来开会吗”上官桀答“他人已经来了。但听说燕王刘旦告他,所以不敢进殿。现在正在画室中”刘弗陵果断说道“召大将军进殿”

燕盖之乱篇() 
霍光进殿。很是意外,他没痛哭流涕的大喊冤枉。而是马上脱下官帽,长跪地上请罪!刘弗陵叹了一声“大将军请起。你没有罪,要治你什么?快把官帽戴起来吧。那状词,明显是托儿写的假词”

    刘弗陵一语既出,左右惊骇。霍光不敢相信地看着刘弗陵,身体一动都不敢动“陛下怎么知道这状词是假的”

    刘弗陵得意地笑了“你检阅军队,不过是近几天的事。征调各军指挥官,还没超过十天。蓟城与长安隔着千山万水,燕王不是顺风耳、千里眼,怎会知道呢?所以朕敢断定:告你状的,肯定是假的。还有:那个人还说你调动军队是准备造反。事实上,霍大将军你要想造反,还需要什么指挥官吗”

    人,包括霍光在内,都被刘弗陵这英明果断的推理骇住了。哎哟哟,人小鬼大,那个谁谁谁把人家当傻瓜看,人家才把你当白痴看呢!

    顿时,一股不详的预感涌上上官桀的心头。阴谋被识破,若霍光较真起来,刨根问底,他还能藏住狐狸的尾巴吗?

    接下来,刘弗陵的表现更让上官桀惧入肝脏。刘弗陵坚定地道“一定要抓住那个告假状的人”

    上官桀一听,本能地跳出来,对刘弗陵道“那不过是小事一桩,陛下不必急火攻心。慢慢来,还是先歇会吧”

    刘弗陵摇头拒绝“这岂是小事?废话少说,立即行动,逮捕告状的托儿”霍光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霍光永远记得:少年天子刘弗陵果断出手,拯救他于泥潭之中。15岁少年的所作所为霍光终于看到了什么叫后生可畏!

    上官桀依旧不死心,便买通内侍他们在皇帝面前说霍光的坏话。可没想到刘弗陵竟放出狠话“大将军是忠臣,先帝让他辅佐朕。如有人再敢诬蔑,朕就让他连坐,全家死光光”

    内侍不敢再言,只好如此回复上官桀。上官桀一听,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泼下,从头凉到脚。难道就这样让霍光永远骑在他们头上拉屎?如就此罢休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找块豆腐直接撞死算了!

    很快的,苦闷异常的上官桀再次喊来同志们,又秘密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成果很大,******总结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是阶级矛盾。即******和极权主义者霍光的矛盾。而要搞掉阶级敌人霍光,除了暴力革命,别无他法”这一结论,同时他们又制定了一套暴力夺取政权方案:由盖长公主设宴,邀请霍光赴宴。然后在宴会上伏杀霍光。再然后,罢黜刘弗陵,迎接刘旦即位!

    多妙的阴谋啊。刘旦兴奋得就差没飞起来了。于是刘旦当即向上官桀许诺:一旦成功,他第一个就给上官桀封王!

    上官桀一听,就乐了。别被上官桀的笑蒙蔽了双眼。刘旦认为:在他通往帝王之路上,上官桀俯首甘为孺子牛,真是忠臣啊!可事实上,刘旦中计了!

    有些人活着,注定为忽悠别人而生;有些人活着,注定被人忽悠而死。在上官桀看来,他是前者,后者是刘旦。因上官桀的真实阴谋其实是这样的:利用盖长公主,先干掉霍光、废除刘弗陵;然后引诱刘旦进长安城,再将他干掉。最后真正坐上皇帝位的,是上官桀!

    这才是真正奇妙的千古阴谋啊!我认为:从纯技术角度分析,上官桀不愧为老江湖。此计的技术含量的确很高。然而数千古风流人物,赢得天下的,不仅靠技术手段,还必须具备某种神秘的东西。那神秘的玩艺,就叫天命!

    千古以来,似天命都是皇帝拿来忽悠天下的。说什么他天生就是做皇帝的,妖魔鬼怪想挡都挡不住。要不然天下多是英雄人物,怎么偏偏是他做了皇帝呢?皇帝天命论,的确很让人费解。我是唯物主义论者,在我看来:天命固不可迷信,但对于它,我们必须持一种敬畏的态度…

    从另一个角度讲,天命也可叫它运气。而刘旦与上官桀他们缺的,恰恰就是一个好运气!

    刘旦以将这一计划与自己的国相平商量。却没想到平当场就浇了他一头冷水“大王曾与刘泽结谋,结果失败。如今上官桀素性轻佻、上官安少年而骄,此二人与刘泽相似,大王大事也未必能成。即便侥幸成功,此二人也必与大王反目”此时的刘旦已听不见良言相劝了“两年半前,那个自称故太子的男人,都能在长安街头引起轰动,使霍光如临大敌。我乃正宗的先帝长子。一旦刘弗陵倒台,自然是我继位。难道还怕上官父子阴我不成吗”随后召集群臣“欲成大事,独患大将军霍光、右将军王莽二人。现得盖长公主密报:王莽已死、丞相田千秋得病,正好乘势发难,事必成!不日我便可进京,汝等亦应速办行装,勿误我之大事”

    就在上官桀、刘旦等人踌躇满志,准备放手一搏时,老天给他们却送来了一个坏运气。这个坏运气,就是******准备搞掉霍光的阴谋泄露了!

    此中过程实在富有戏剧性。事情大约如下:盖长公主开完会后,那嘴长得不严,不知怎么的,阴谋就被传出去了。获取******即将造反消息的人,是盖长公主某舍人的老爹、一个叫燕仓的人。

    燕仓知道此消息后,马上就跑去报告大司农杨敞!燕仓认为:杨敞是霍光一手提拔起来的,应该替霍光排忧解难。然而谁也没料到:杨敞是个胆小鬼!当他接到密报后,竟声称自己有病,搬家他处养病…

    这实在太不像话了!燕仓想想,气得直想骂娘!可想骂都找不到人了。于是乎,老人家转身抬腿,找另一个人告密去了。老人家新找的人相当靠谱:谏大夫杜延年!

    9月1日,霍光宝剑出鞘,密令丞相田千秋:迅速逮捕******成员!丞相征事任宫将上官桀诱入府门,随即斩首;丞相少史王山寿如法炮制,诱入上官安,一刀处死!然后派遣相府吏役,往拿桑弘羊,亦明正典刑;盖长公主闻变自杀;其老情人丁外人亦被捕被杀。以上各人的宗族亦被连坐。唯有上官安之女、汉昭帝的皇后未曾通谋,又是霍光外孙女,得以免罪。盖长公主之子文信则被撤销侯爵。甚至连苏武之子苏元参与逆谋,连累苏武也被免冠。最后派出使臣前往蓟城,捉拿燕王刘旦!刘旦想起兵造反。平告诉他“举一人之力反天下,那是自讨苦吃。现在动手,太迟了”于是,刘旦沮丧至极,自杀…燕国太子刘建被废为庶人,燕国国除。

    上官桀死了、******倒了,汉朝又恢复了平静。事实上这仅仅是错觉。平静的河面下,仍涌动着一股不安的流水。霍光认为:平静是假象,接下来,他还有好多事要做。

    第一件事就是行功论赏,提拔一批新干部。在这张名单中,有两个人后来成了霍光主导汉朝大势的骨干人物:杜延年、张安世…杜延年和张安世,他们父亲都当过御史大夫,都是汉朝著名的酷吏:杜周、张汤!

    2日,王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张安世被提拔为右将军兼光禄勋、杜延年被提拔为太仆,兼任右曹和给事中。

    给事中,不是独立官位,而是一种加官。霍光给杜延年弄了这一加官,可谓意味深长。所谓给事中,有别于侍中。侍中就是专门在皇帝身帝服役,做的是端茶、倒水、点灯、拿痰盂、提尿壶等低等工作。然而好处多多,那就是长期跟皇帝混脸熟,容易被封官。给事中则不能亲近皇帝,只能到皇宫内指定的地方处理公务。杜延年要到皇宫内上班,就只能到皇宫秘书署。因右曹隶属皇宫秘书署。明白了吧?霍光让杜延年兼任此二职,就是要赋于后者参加事务的权力!

    张安世不像其父张汤那样狡诈多端,其品行纯厚,自刘彻时代就任尚书令,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霍光看来:少说话、多做事,向来都是为官之道的优良品质,自己二十年如一日,就是这样混出头的。张安世既然类已,那就可以重用!张安世成为霍光的副手!

    10月,杜延年封建平侯、燕仓封宜城侯、任宫封弋阳侯、王山寿封商利侯。因强谏刘旦而被刘旦所杀的韩义之子韩延寿被任命为谏大夫。

    本年,匈奴壶衍鞮单于发左、右两部2万骑兵,分为四队,入汉为寇。结果被汉军反击,被杀被擒九千人,瓯脱王被生擒。壶衍鞮单于大恐,远走西北,不敢南逐水草。

    元凤2年BC794月,刘弗陵从建章宫迁往未央宫。大设酒宴。赏赐郎从官们帛、宗室子每人钱20万、官吏百姓献牛、酒者每人帛一匹。6月,大赦天下。下诏各郡国免收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郡可以菽、粟代赋。

    匈奴畏汉,在余吾水上造桥,以备随时可以北逃。又派出九千骑兵屯驻受降城,日夜备汉。同时厚待汉使,不断向汉朝请求和亲…

    元凤3年BC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