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帝国 >

第128章

少年帝国-第128章

小说: 少年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逐打闹,恰好被金日磾撞见。金日磾二话不说,将儿子唤回家中,把他杀了!

    是真杀了。刘彻听到这一消息,真不敢相信是真的。他立即将金日磾召来,大声喝道“你凭什么将我的弄儿杀了”金日磾回道“我的宝贝儿子,也就是陛下的弄儿,竟敢在大殿之上与宫女逐戏,成何体统,这简直就是犯了大不敬”刘彻听后沉默不语。两行悲伤的眼泪流了下来。而金日磾则更赢得了刘彻的尊重和敬畏…

    然而我说金日磾装忠诚,似乎很不厚道。因他是真装,而不是假装。所谓真装,是发自灵魂,自始而终的装。马何罗事件也再一次证明了:金日磾的神话不是吹出来的…

    回到刘彻托孤现场。老实说:霍光一语既出,吓坏了金日磾。金日磾连忙摆手“俺一个外国人,哪比得上霍光。这话传出去,匈奴定是要把汉朝看扁了”金日磾说完,就看着刘彻。刘彻看看金日磾,又看看霍光。一室无声…

    12日,刘彻下诏:立8岁的幼子刘弗陵为太子。13日,刘彻又下诏:封霍光为大司马兼大将军从霍光开始,大司马兼大将军这一职位列于丞相之上、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同时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人接受遗诏,共同辅佐幼主刘弗陵…

    14日,汉武大帝刘彻崩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年70岁。

    班固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司马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昭帝登基篇() 
2月15日,8岁的刘弗陵登基为汉昭帝。加封其姊、盖侯王充之妻鄂邑公主为盖长公主,即日入宫伴驾。后宫一切事务,均由盖长公主处理。

    刘彻就像一个押了赌注就撤下不管的赌客,头也不回地走了。赌客走了,赌局才刚刚拉开序幕。

    确切地说,刘彻的筹码押在了五个人身上。按人气指数排名大约如下: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车千秋。

    以上人气指数,是就刘彻生前亲近和重用他们程度而言的。如就出场次数来论的话,这个排名还得重新来过。比如其中有一个之前极其陌生的名字:上官桀。

    至于桑弘羊,他突然在刘彻的病床前露面,被拜为御史大夫,并非偶然。前面已经讲过:桑弘羊一直很牛。当年刘彻愁着找不到钱的时候,是桑弘羊犹如东方出现的一颗启明星,一下子照亮了刘彻的眼睛!

    桑弘羊能点亮刘彻,是因他适时出现,推出一系列得当的经济政策,替刘彻圈到无数极其丰厚的固定产业收入: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等经济政策,都是桑弘羊同志的优秀杰作!

    桑弘羊来自商人之家,一辈子精于敲打算盘。能将自己算到刘彻床前,并被拜为御史大夫,应不出他的意料之外。出乎他意料的事却是他自己不知道的:班固竟不睬他,《汉书》里给他树一个碑,连个小小的传都没!

    事实上,桑弘羊还不是最失落的。与他享受同遇的还有上官桀。《汉书》里也找不到上官桀的传记。开始我还以为看错了,将《汉书》翻来覆去地找,结果只能在别人的传里抽出他们的蛛丝马迹…

    老实说:我找得很郁闷。我更相信:如桑弘羊和上官桀还活着,他们肯定比我还郁闷。而在此两爷们中,数上官桀最郁闷。因他总是没机会出场。

    事实上在此之前,上官桀还是露过一次面的。不过那次露面,上官桀不是主角,而是跑龙套的。替谁跑龙套?李广利。

    当年李广利征伐西域,上官桀随军出发,亲自攻破郁成国。郁成王逃跑到康居国,也是上官桀穷打落水狗,一直追到康居国,逼迫康居王交出郁成王,才罢兵归去…

    上官桀,在刘彻驾崩前,其升迁路线大约如下:羽林期门郎——未央厩令——侍中——太仆——左将军。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将上官桀一步步推往权力的顶峰?成为托孤五重臣之一?

    回答是:上官桀不是车千秋,他不是暴发户。他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进,源于两样利器。一是实力、另一是作秀。

    上官桀臂力过人,勇气无敌。当年还是羽林禁卫官的时候,有一次刘彻要前往甘泉宫,路上突刮大风,车队动弹不得。于是刘彻命令把皇帝专用的黄绫伞盖交给上官桀。上官桀不辱使命,在大风中高举黄绫伞盖前进,稳如泰山。那一次,刘彻记住了他的名字,给他换了一稍好的工作——去未央宫管马。

    又有一次,刘彻去未央宫看马。他大病初愈,心情倍爽。没想到当看到上官桀养的马时,心情倍差。因左看右看,竟看不到一匹不瘦的马。好好的马为什么会瘦?很简单,上官桀工作不是不用心,而是很不负责任!

    刘彻火了,指着上官桀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以为我永远看不到马了吗,派你管马,竟如此敷衍了事”刘彻说完,准备唤人将上官桀拿下,将他扔到监狱里蹲个十年八年。然而奇迹出现了!

    上官桀被训后,像个委屈的孩子,脸上布满眼泪。只见他叩拜在地,道“我听说陛下生病,心中只有陛下,哪还记得马”

    高,实在高啊!上官桀这招作秀一出,天下砸舌。上官桀以实践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时时心中装有领导的员工,永远都没有一个处处工作的员工优秀。刘彻被深深的打动了。

    急领导之所急,然后才急工作之所急。就以上两事,刘彻给上官桀打了一个分数:很靠谱。于是,说话体贴艺术、办事勇力可嘉的上官桀,被刘彻调回身边当侍中。

    上官桀人生政治的量变,开始发生了质变。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金光闪闪的星光大道。

    然而以上五人,还没到他们排资论辈、行功论赏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刘彻驾崩、8岁的刘弗陵新登基,汉朝的政治真空该如何填补?

    这个问题,必须由霍光亲自回答。而霍光的回答是:当前之事,稳定压倒一切!

    既然要稳定,君臣之间、中央与地方,必须各司其职,做好份内之事。而霍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这五个接受遗诏、辅佐刘弗陵的大人物分配工作任务:金日磾和上官桀当霍光的副手,三人共领尚书事;桑弘羊当车千秋的副手。

    然后,霍光告诉车千秋“我主宫事,你主政事。你把你的事做好,我把我的事做好。咱们互相搭配,中心思想都是为皇帝服务”霍光这就叫权力分配,划定地盘。然而车千秋推辞了。

    我认为:中国现代许多暴发户一夜登天,往往不知他爸他妈贵姓。于是忘乎所以,在天上乱飞乱跳,往往一不小心,就不知被哪路神仙踢落云端,摔得肝胆尽裂。在霍光这五个人之中,车千秋怎么看,都是暴发户。但车千秋却认为:他是暴发了,但头脑很清醒…

    车千秋充分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更知道在这个貌似平和,实则暗藏钢刀的政坛上混,人人必须有两把刷子。而车千秋认为:自己那两把刷子,除了揪准时机做秀外,还有一个为人所称道的特长——谦虚!

    人一谦虚,很多事往往就好办了。于是谦虚的车千秋这样对霍光说“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宫事政事、朝内朝外,都由你说了算”

    车千秋的潜台词仿佛是告诉霍光:我知道自己是怎么混上来的。丞相位嘛,我就暂时替你坐着。如你想换人,随时都可以。你可以不给我留位置,但不可以不留我这个人。政治嘛,反正就那么回事,我就替你跑龙套吧,无所谓了…

    新帝登基没几天的一个半夜,忽然有人入报“殿中有怪”顿时群臣相惊,霍光闻报即起,召来专门负责印玺的尚符玺郎,准备将最的御玺收在自己手里,以免出事。谁料这个尚符玺郎是个死脑筋,视御玺如命,不肯交付。霍光也不愿多说,便要上来抢夺御玺。尚符玺郎按剑厉声道“臣头可得,玺不可得。臣职责所在,宁死不肯私交”霍光这才放心“我不过是担心会出事,何曾想过要这御玺呢”随即传令殿中宿卫:不得妄哗,违令者斩!此令一出,并没什么怪异发生…

    第二天,霍光便下令加增尚符玺郎二等俸禄。经过此事,朝中大臣始服霍光公正,倚之为栋梁。

    6月,刘弗陵大赦天下。7月,刘弗陵赏赐长公主及各刘姓宗室。追尊被自己父皇赐死的生母钩弋夫人为皇太后。济北王刘宽因****通奸罪自杀。

    冬天,匈奴人侵掠朔方郡,杀害官吏百姓。刘弗陵下诏征发部队前往西河郡驻屯,并派出左将军上官桀巡视北部边防。

    始元元年BC862月,刘弗陵下诏赏赐各诸侯王、列侯、宗室,并加封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盖长公主各13000户。

    夏天,益州夷24邑3万余人造反。水衡都尉吕辟胡奉命招募吏民,同时征发犍为郡、蜀郡的兵士前往平叛,大破之。

    7月,刘弗陵大赦天下。赐百姓每百户牛、酒。从本月至10月,长安一直大雨,渭桥绝。

    当武帝驾崩、昭帝即位、颁赐诸侯王的玺书到达燕国时,刘旦接书不哭,反而质问朝廷使者“这玺书封函甚小,不会是假的吧?难道是京师有变”随即派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近臣西入长安,以探问丧礼为名,实则侦查朝廷动静。近臣们从长安回来汇报之时,刘旦不等他们报完,就急忙问道“你们可见到长公主了吗”近臣们回答“公主已经入宫,无法相见”刘旦顿时佯惊“父皇驾崩,难道没有遗嘱?长公主也不得见,可见朝廷内部一定是出了问题,我们要做好随时入京勤王的准备”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本来不属于我们,眼看着被别人拿走了,此中感受,我们叫眼红;有一种富贵东西,生来本属已有,突然一夜之间被人抢走,此中心情,我们叫它愤懑。一直以来,刘旦处在火山爆发的边缘。在他看来,刘据走了,太子就应该是他的,凭什么落到乳臭未干的刘弗陵手里?可现在事实是刘弗陵已经登基为帝了,那怎么办?

    很好办。既然别人能不讲道理的抢这肥肉,凭什么我刘旦要讲道理的干瞪眼?冲动的魔鬼,仿佛万流汇海,冲击着刘旦那颗骚动的心!突然,刘旦脑中冒出一可怕的念头:我命由我不由天,反他娘的!

    刘旦准备开抢属于刘弗陵的皇位了!如果说刘弗陵是个身披袈裟的小方丈,那么霍光等五人就是五大金刚。小方丈不可怕,可怕的是五大金刚。凭刘旦一人之力,那是干不过五大金刚的。

    所以,刘旦要做两件事:1练好内功;2拉帮结派,准备火拼。

    这个世界,要想造反,从来就不缺怕死的人。很快刘旦就找到了两个帮手:汉景帝刘启的曾孙、中山王刘昌的儿子刘长;汉高祖刘邦的玄孙、齐王刘将闾的孙子刘泽…

    事实上,帮手好拉,内功却不好练。所谓内功不好练,不是练不好,而是不能练。

    我们知道,汉初的诸侯王相当滋润。他们除没有立法权外,他们拥有的行政权可谓大得吓人。如中央能收税,他们也能收税;中央有军队,他们也能组建军队。中央能任命官员,诸侯王们也能任命官员。稍微不同的是:两千石以上的高官由中央任命,两千石以下的高官由诸侯王说了算。

    然而这种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结束诸侯王这种美好日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七国之乱的首发难者、吴王刘濞。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朝中央吸取教训,对诸侯王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削权行动。最一点就是,封国国君不再允许过问封国行政!

    当然,适当的税,还是能收的;封个几百石的官,还是有权的;搞个几百人的皇宫自卫队,中央也是允许的。但刘旦所谓的练内功,是要组建自己的军队。这汉朝中央是绝不允许的!

汉匈内乱篇() 
然而所谓造反,就是要不怕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这是孔子说的“我不怕死,你何必还用中央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