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时光 >

第66章

大宋好时光-第66章

小说: 大宋好时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大宋?”

    赵祯眉头一挑,哂笑道:“朕知你素来巧言善辩,今日你到是说说,如何为大宋……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定不轻饶。”

    杨浩明白赵祯发怒的原因,自己那封奏疏等于是火上浇油,强行把赵祯牵扯进来。

    仔细说起来,有利用之意,此为大忌。

    赵祯生气,也在情理之中,没有直接龙颜大怒,已经算给面子。

    还是那句话,皇帝是天下至尊,权力最大之人,却也注定是经常被利用之人,最会妥协之人。

    相比之下,让赵祯更为愤怒的是后一群人。

    赵祯明确表态之后,依旧上疏弹劾吴育、三司衙门,这显然是有意挑衅皇帝的威严,触怒逆鳞之举。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杨浩觉得事有可为。

    赵祯愿意在此时驾临玉津园,更表明一种态度。

    “官家,梨花白不只是能赚钱的酒水,除了税收一分不少之外,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杨浩道:“提纯到七成的酒水,可以直接用来清洗伤口,如此化脓腐烂的可能会大大降低。

    若应用于战场,应该能救不少将士的性命吧!”

    “哦?”赵祯顿时眉头一动,有些惊讶。

    “可行与否,回头一试便知。”

    杨浩沉声道:“有人登门威胁臣,让梨花白出不了东京,臣一点都不在乎。

    因为自打一开始,大宋州县便不是臣的首要目标。”

    “你想将酒水售卖给外邦?”

    “没错!越是苦寒之地,人们越是喜爱醇烈之酒,倘若将酒水售去辽国和西夏,想必契丹、党项人会趋之若鹜。

    再加上一些丝绸绢帛,茶糖日用,大肆售卖,渐成规模之后,把岁赐赚回来不是问题。”

    “能有这么高的收益?”

    “是!”

    “难怪你不肯让步,如此说来,梨花白若在大宋州县,既周遭各国售卖,你的利润……

    还有你家那些不起眼的洗涤清洁之物,恐怕利润也不在少数吧?”

    赵祯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杨家产业的赚钱程度,也看到杨浩手中拿着一块巨大的肥肉……

    任何人看到,都会垂涎三尺。

    “是的陛下,臣现在,以及将来要推行的产业,都会很赚钱,赚大钱。”

    “这些都是希夷先生教你的傍身之技?”

    “是个人傍身之技,也可以是富国之法……臣的本意是想用这些市井商贾之道,为大宋富强略尽绵薄之力。”

    杨浩沉吟道:“官家,你可有想过,范相公的新政缘何难以推行吗?”

    “这……”

    转折有点大,赵祯沉吟片刻,目光灼灼盯着杨浩,沉声问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作为为数不多知道“郎君逾墙走”真相的人,赵祯很好奇,杨浩这个旁观者清的看法。

    “官家,小子窃以为是大宋——太穷了。”

    “穷?”赵祯讶然,一头雾水。

    “好比有三五个饥民,却只有一张饼……先抢到饼的人,愿意让出吗?”

    杨浩道:“利益,一旦得到了,没有几个人愿意主动让步的。如果这时候改变规则,强行从他们口中夺取,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反抗。”

    一个简单的例子,十分浅显,但足以说明问题。

    盖因新政措施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反抗是必然的。

    “这个时候,想要分配这张饼,要么力量强横,让所有人服服帖帖,听从分配,但是……”

    不等杨浩说完,赵祯便明白,即便自己贵为天子,也没有这样的能耐。

    那么,难道这个问题无解吗?

    “其实还有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烙更多的饼,当有五张、十张、乃是五十张饼的时候,众人还会那般争抢吗?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此时再改变分配规则,想必容易的多。”

    “必先予之,想法很好。”

    赵祯点点头,旋即苦笑道:“但人心贪婪,难以预料。”

    赵宋皇室向将门、向士大夫让度的权力、利益依旧够多,但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以至于让大宋官家成为历朝历代最憋屈的天子。

    前车之鉴,赵祯心里比谁都明白。

    “是啊,臣本来也天真地以为,只要给他们补偿,更多利益,就能得到支持。

    但此番…领略了一下什么叫盛气凌人,巧取豪夺之后,臣便明白了。”

    杨浩道:“思来想去,唯有自己烙一张无比巨大的饼,可以俾睨天下,所有人都羡慕,可望而不可达。

    那个时候,如何分配…便能自己说了算了。”

    “嗯?”

    “哦不,臣一个无知小子,岂敢言分配,当然是官家……饼怎么分,当然是官家你说了算。”

    比喻很形象,但那张饼得多大呢?

    赵祯沉默片刻,问道:“绕这么大圈子,你究竟想说什么?”

    “臣想与官家合作,一起烙饼,烙一张至大无比,举世罕见的饼……”

第一一五章 货与帝王家() 
烙一张大饼!

    赵祯心头一震,这张饼得多大?又该如何烙呢?

    “杨三郎,你这张饼全都来自于生意吗?”

    “算是吧,工商一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这张饼…绝对不小。”

    “江山社稷,以农为本,工商…”赵祯不免有所迟疑。

    杨浩沉声道:“敢问官家,大宋商税占财赋几成?

    臣冒昧揣度,较之农税虽仍有不小差距,但比之前朝,越来越多,没错吧?”

    “不错!”

    “据臣所知,尤其是东京、成都府、兴元府、江宁、余杭等地,商业尤为兴旺,商税或有当地赋税二到三成之多。”

    杨浩道:“商业使南北物产流通,天下财富流转,其中利润超乎想象。

    如果有一天,工商税能占到大宋财赋收入一半,甚至更多,那么……”

    赵祯淡淡道:“工商固有利可图,但农桑方是根本,此自秦国卫鞅当政,便为千年成例。”

    “农业当然是根本,不可丢弃,这也是玉米、土豆的意义所在。

    但农之根本在土地,可天下无地可耕者众,大片土地在何人手中,官家定心中有数。”

    赵祯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范公等人推行新政,除了革新吏治外,最终必然会涉及土地。可是某些人的命根子,焉会坐以待毙?”

    庆历新政,乃至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触碰了大地主们的既得利益。

    土地!

    在这个封建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上动刀,改革遭到反对,失败几乎是必然。

    封建王朝最终走向灭亡,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土地兼并。

    这是个死结,历朝历代都清楚认识,深以为然,却无力改变。

    既然改变不了,那么只有想办法寻找替代品,让他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杨浩续道:“若是能绕开土地,聚天下之财,阻力或许能小许多,从而将更有价值的东西握在手中。

    到那个时候,便有绝对权威,随便分出去一点,便是皇恩浩荡,若有人贪得无厌,则……”

    不用再多说,赵祯已然了然于心。

    “你绕开了土地,却还是没绕开那些伸长的手。”

    “所以臣需要…官家的权威。”

    “即便有朕的权威,朝野,乃至天下,恐怕也多有非议。”

    “暮气沉沉之辈必然目光短浅,岂能让他们误了大事?

    有些腐朽,当破之,而后立。

    当然了,官家为圣天子,仁厚宽待天下。有些事……臣少年无知,难免冲动,愿为马前趋。”

    “你不怕?”

    “有官家的权威,臣…不怕。”

    赵祯笑了笑,问道:“那么,朕的权威值几成股啊?”

    “两成!”

    “嗯?”

    “官家,这不,您还收着税呢,臣…不过得点利钱。

    当然了,小子是宋臣,身家乃至性命…只要需要,都是官家的。”

    “你小子……天下敢在朕面前如此锱铢必较之人,也就你了。”

    “臣赤子之心,还望官家明鉴。”

    赵祯笑了笑:“那朕再出点本钱,再加一成。”

    “敢问官家,你打算出多少本钱?”

    “上次从上土桥挖出的金银,还剩下三十万贯。”

    用我发现的财宝……

    三十万贯买一成,官家未免也忒……

    杨浩有些肉痛,却不得不咬牙答应。

    “敢问官家,三十万贯作为内库出资…何人代您持有呢?皇后娘娘吗?”

    这是杨浩担心的一个问题,皇后姓曹,和樊楼背后的主人一个姓。

    赵祯作为大宋的元首,肯定不可能出面,而皇家府库素来由皇后掌控。

    “那笔金银本来用作淮南赈灾之用,并未入内府库。”

    呃…

    言下之意,什么意思?

    赵祯沉吟片刻,低声道:“皇妹,让皇妹代朕持股吧!”

    “哦…是!”

    不知道赵祯缘何如此打算,但不管怎么说比皇后更好,好歹与卫国长公主算是老相识,旧交请。

    最重要的是,将自家生意与皇家彻底绑在一起。

    再要动杨家,等于是和皇家过不去,试问…谁有这个胆量?

    当然了,向赵祯的许诺也必须达到,否则就有欺君之嫌,到头来也无法交代。

    赵祯问道:“杨三郎,朕问你…烙这张饼,需要多久?”

    “十到十五年。”杨浩想了想,回答的比较保守。

    “好。”

    赵祯点点头:“别让朕失望。”

    “臣一定肝脑涂地,全力以赴,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一时间,杨浩只恨自己成语学的不好,想不出更多表忠心的词来。

    “行了。”

    赵祯白他一眼,悠悠道:“皇妹的态度…你是有功的。”

    杨浩轻声道:“官家谬赞了,臣其实什么都没做,长公主态度有所改变,乃官家爱护之故。”

    “朕就这么一个皇妹,自当爱护。”

    赵祯悠悠道:“能见到皇妹展露笑颜,朕心甚慰,你这个说客虽不合格,但差事…办得还算不错。”

    “谢官家认可。”

    “往后你每月至少来一遭玉津园,向皇妹交代生意之事。”

    “是!”

    “你且去吧!”

    “臣…告辞!”

    杨浩走了,王守忠如同鬼魅般出现在赵祯身侧。

    “官家答应了?”

    “嗯,大伴以为不妥?”

    “那倒没有,不过此子的想法…着实非同一般。”

    赵祯悠悠道:“非常之才,非常之想,虽不合常理,但朕倒是真想瞧瞧,他到底是信口雌黄,还是信誓旦旦。

    范希文、韩稚圭之后,朕算是看明白,寻常革新之路走不通。欲变革,或许真得如杨三郎所言,绕开了,另辟蹊径。”

    “官家睿见。”

    “也是无奈之举。”

    赵祯长叹一声:“这小子,朕就知道,他能上疏,必是早有谋划。

    只是没想到,绕了半天,竟是要同朕一道烙一张大饼,口气着实不小。

    敢说出这番话,能有这番胆识气魄之人,大宋…还真是凤毛菱角。”

    “老奴不懂国之谋略,但不屈从,不盲从的青年俊才,这些年,确实不多。”

    王守忠悠悠道:“兴许真是神仙弟子,天降奇才于大宋。”

    “是不是奇才,能否成大事,还需拭目以待。”

    赵祯淡淡道:“朕打算让皇妹代持三成股,你…去安排一下吧!”

    “啊?是!”

    王守忠微微吃了一惊,旋即好似明白了什么。

    “还有…”

    赵祯沉吟道:“有些人的手伸得太长,恐怕得敲打敲打……”

第一一六章 郁闷的曹国舅() 
对于杨浩私酿酒水,违背“榷酤法”的弹劾风波仍在继续。

    官家赵祯冷处理无果之后,终于“不得不”表态。

    违背朝廷法令属实,自然是不对,处罚是必须的,这是原则。

    着令杨浩罚俸一年,梨花白今岁纳税翻倍,作为惩处,以儆效尤。

    然而,转瞬之后,三司便准许杨楼作为酒水专营的正店之一。

    官家这是拉偏架啊!

    维护之意太过明显了。

    有人对此表示不服,觉得官家此举有违公允,有违朝廷法度。

    但是,接下来的一道诏令一出,如同当头棒喝,让某些执迷不悟之人顿时清醒,甚至有些战战兢兢。

    宫中传出讯息,张美人怀上皇嗣,官家高兴不已,立即下诏晋封为其为贵妃!

    大宋后宫制度比较复杂,但高位嫔妃,基本沿袭了隋唐制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