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的事情,李忱完全模糊了,现在是闹哪样?不过就是个落魄王孙吗?有什么了不起得?嗯?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挺稀罕得样子。
唐代的皇子,在李忱的记忆里面,都会封个什么王的样子,唐初还会被派到封地,管理自己的封地。
后来到他几代的祖宗,那位搞掉大唐国运的玄宗时,就把皇子都圈养起来,不让他们乱跑。在他家大人他爹,圣神章武孝皇帝,宪宗的时候,虽然不让乱跑,好像还有担任过一些朝廷的要职,但是之后就没有了。
不用大礼参拜了,平身吧。,李忱回了个礼,示意他们起身,既然把本王找到这里,想来你们定是有话要说。
相识一场,有事尽管说来,本王可能无法给你们什么,可看在汝等恭敬的份上,定然尽力满足汝等。,声音很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是坚毅的眼神,和紧闭的嘴角,都像是一个信号,本王很看重你们,有话尽管说。
多谢大王恩典。,福伯谢过恩,又顿了一会,便娓娓道来,想来大王一定知道,吾等皆是天宝之际,出海避难的唐人。,李忱微微点头,这事他早就知道了,也给予肯定,
其实,吾等还有一个身分。,福伯一咬牙,全招了,吾等皆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之属下。
吾等是奉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之命出海的。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就是唐玄宗,想不到杨家居然都是唐玄宗当年的属下,至今仍无法忘怀故土,当年的这个忠君教育真成功,这都快要有一百年了吧,大概八十多年而已,还这么念念不忘返回故乡。
只是,当年有这本事,怎么不多用在安禄山身上,那个安禄山要是这么听话,大唐如今还不会这么惨。
想到这,李忱对自己的祖宗,那位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佩服之情就由九十分降到不及格。
接下来,福伯说出了更多当年的秘辛。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三章 万骑()
今天已经是会昌四年的四月了,春阳洒在大地,均匀的照耀万物,田里的麦苗伸展着青色的身子争取着每一份阳光,田拢上诸色花朵也不甘示弱正迎风招摇。
昨天夜里的一场小雨,滋润着万物生长,让大地显得更有生机,却也让农民更加苦恼。田埂间,鸟雀正在捕食着虫子,农民无视了在收获季让他们头疼万分的扁毛畜生,正在努力拔除那些一夜间凭空出现的杂草。
李忱如果不是在室内,大概会说,好一个人间四月天吧。只是他现在,正一脸严肃的听故事。福伯自称他们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的下属的后裔,李忱心中很多疑惑,豁然开朗,包括像口音,还有他们看似没有官府背景,却可以整出很多如过所之类得官方文书。
口音的话,其实他们都是长安人。官方文书,很多都是仿造得,印章是真的只是没通过官府。
他们东渡至今仍不忘故土。这些人之中,比较年长的,如福伯,都已经是第三代了。而阿勇他们这一辈的,第五代都有了。祖辈一代一代的教导他们,倭国只是个避难之所,教导他们,总有一天要回到故土,回到当初生养他们祖先的那片土地上。
了不起,真了不起。,李忱抚掌赞叹,这种情怀,还真让人敬佩。中国人历朝历代都有出海避难的,从上古时期周伐商开始,避难出国的就络绎不绝。只是绝少像他们这样,还会想要回归故土的。
像福伯他们这样的,恐怕就是比大熊猫多一点吧。绝大部分出去的,很少听说过在回来的。了不起就是在当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后,会跟后人说,祖辈是从哪里过来的。然后就日渐和当地人同化,变成当地人的一部分。
简直可比美犹太人了,犹太人真的很坚韧,李忱都不知道,如果中国处于犹太人的情况,还会有人花上几千年的时间,想方设法的复国吗?
如今,李忱敢说,有,中国人也是坚韧的民族,他当然不会希望犹太人国破家亡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但是,哪怕真有那么一天,那怕中国人仅剩三户,终有复兴的一日。
只是,为什么等到现在呢?,李忱直指一个问题,安史之乱早就平定很多年了,唐朝到现在还没有完蛋呢,要回来为何不早回来。
这就要从头说起了。,福伯叹了口气,大王可知道,吾等的身分吗?洗耳恭听。吾等乃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的万骑。,万骑?什么意思?李忱有听没有懂,福伯继续解释。
所谓万骑,来自于太宗的百骑。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武则天时增加为千骑,中宗时发展为万骑。
那个时候,可是万骑最辉煌得时候阿。,福伯老脸微抬,看向外面的阳光,脸上一派缅怀之色。万骑在李隆基发动清洗韦后势力的唐隆之变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替李隆基搜集情报,策反了原是韦氏一党的兵部侍郎崔日用。侦得知韦后的情报,并且抢先发动攻击。打的韦党一个措手不及,万骑果毅校尉葛福顺,抢先替李隆基掌握了羽林军,打下胜利得基础。
结果?,看福伯一脸缅怀得样子,李忱不得不打断他,这故事才说到一半呢。他想知道,既然李隆基知道情报得重要性,为什么还会让安禄山反了?李隆基真那么相信安禄山?除非安禄山是他的私生子。
乱臣贼子,都是那个乱臣贼子害得。不当人子,不当人子。,福伯显然非常沉溺于那时候的时光,被李忱打扰后,突然气愤得嚷嚷起来,显然他又想到的当初得情况。
谁阿?,李忱好奇,当然骂得不会是自己了,好像也不是说安禄山阿,那到底会是谁呢?谜底很快揭晓了,是李辅国。
这个名字,李忱有了印象,一个太监,玄宗出逃到四川,他却拥立太子李亨到灵武即位,是为肃宗。
当初看到历史课本的时候,李忱觉得这家伙,真会把握时机,放手一搏。还给他成功了,拥立李亨即位带给这个太监无上权力,登上了大唐的权力颠峰。
初拥立,他就替肃宗掌管四方文书,接着被封为郕国公,又当上元帅,拜开抚仪同三司,开抚建衙,掌握了禁军兵权。他正式开启了唐中叶以后,宦官干政,也是让唐帝国无力振作的元凶之一。
他最颠峰的时候,不比被称为立皇帝的魏忠贤差,甚至更由有过之。肃宗死后,他拥立太子李豫即位,之后更是嚣张跋扈,曾经对皇帝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公然的把皇帝至于傀儡的位置上,李辅国可比魏忠贤强多了。魏忠贤不要看他嚣张,又立生祠,又被称为九千九百岁,还被叫做立皇帝,但是他的权力基础还是在皇帝身上,没看到崇祯一即位,一到诏书就给他死。魏忠贤都没敢反抗,乖乖束手。
李忱其实蛮佩服这个人的,能够把握时机乘势而起,扶摇直上,那怕没有入宫当太监,让他能够在大唐呼风唤雨。他也一定可以趁着乱世成为一方枭雄。
就是这个不为人子的东西,让大唐国势衰败至此。,福伯气的发须皆张,头发和胡子都气的一根根翘起,他又做了什么?,李忱奇怪,如果没有李辅国,太子跟着玄宗逃到四川,说不定大唐就完了。
虽然他是个野心家,不过他也只是抓准时机,趁势而起,如果要说有错,代宗责任也不你都派人刺杀了李辅国,怎么没趁机把禁军权力收回来?要是皇帝能够掌握禁军,后来的皇帝大概也不会这样,废立生死皆操之在太监手上。
如果不是他当年勾结安禄山,大唐国运又岂会衰败至此。,福伯爆出一个惊天秘闻,勾结安禄山?
他何德何能,可以勾结安禄山,败坏国事?,李忱大奇,身子前倾,这真是大秘闻阿。
李忱脑海中极速思考,是真的秘闻,结果连后代都没有记录?还是他没听过而已,安禄山原来还有和朝中势力有勾结?
这畜生不是太子的。,难道,当初的安史之乱,居然是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四章 当年()
一阵喧闹声,传进了房间,杨二的静室,位于整个建筑比较靠后的位置,后面是别人的房子,大概是隔壁孩子在院子里面玩的太开心了,才会有一些零星的声音传入,说起来,孩子的尖叫声,很刺耳,超高分贝不说,李忱最讨厌一些孩子突然无预警的高声尖叫,很难听还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紧张。
可是就算孩子的刺耳尖叫,也无法打破静室内无言的愤怒。当福伯说出李辅国这名字后,李忱可以感觉到,一股沉默的愤怒在屋内弥漫。有人拳头握紧了,是小凉。
阿勇看似蛮不在乎,但是李忱看到他撇过头时,额角得青筋。耳朵还可以听到有人牙关紧咬的磨牙声。
李!辅!国!,以上表现全都因为这个人的名。好像哈利波特里面,佛地魔的名字,有一种魔力一样,说出来的效果就是全场愤怒。
老奴失态了,还是先说到万骑吧。,福伯深吸一口气之后,开始详细叙述。原来太宗时期设立了百骑,到武则天时,成千骑,到了中宗,又增设万骑。玄宗着重在其中发展势力,成果斐然。
而登基之后,玄宗也没放弃万骑。初登基的玄宗,颇有雄心壮志,要创造出一番功业。要开疆拓土,就需要重用很多武将,为了防范他们,李隆基继续派遣万骑,监视四方。
有的人隐于暗处,以小买卖维生,有的当上高官,成为一方观察使,明目张胆的行监视之实。,随着福伯语音,往事娓娓道来。
初登基的李隆基,满腔雄心壮志,要开疆拓土,成就一番伟业。而这个时候,唐朝其实除了内部问题,外部也不断面临挑战,很多游牧民族侵扰边疆,于是,节度使这个本来非常太的职位,在很多地方变常设。
因为,最初唐朝得格局,是内重外轻。大唐施行府兵制度,全国634个折冲府,在关中地区拱卫长安的有261个。占了全国三分之一强。这样的格局,在唐朝初立时,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保卫首都,一方面要出兵,调动也方便。
可是到了后来,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府兵不能随意调动,内重外轻也对抵抗那些游牧民族的打草谷没有办法即时反应。
而节度使的设立,算是弥补的短版。对那些游牧民族胆敢在老虎头上拔毛的,第一时间可以做出反应。看是布置防御,或是主动进攻,都比层层报到朝廷,然后再由朝廷决断快的多了。
而节度使因为地处边疆,便也负有屯田之责,让朝廷不用千里迢迢的转运粮草至边疆,可以减轻负担,但等同变项的掌握了财源。
节度使的功用大,可是最初一直没能造成什么祸患,这些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又握有财源的节度使。对外凶悍、对内则是一直很恭顺,多亏了有万骑这么一个组织。
不能说他们的存在,毫无助益,都是扯后腿。有万骑的存在,多少能让皇帝对边疆大将放心一点,因为有眼睛盯着他们。
而那些节度使,也不能说都是受到掣肘。因为有监督存在,又不干预军务,他们可以放心的运筹帷幄,不用成天担心,因为远离长安,小人作祟,上书弹劾,导致他们夺爵罢官,甚至丢了身家性命。
李辅国也是万骑?,李忱沈声问道,福伯缓缓点了点头。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原本是高力士的仆役,长得很难看,不过因为粗通文字,故而受中用。唐玄宗可没有像明朝皇帝那样,专门设个内书堂,给太监们读书,因此能识文断字的人,说是人材绝不过分。
这个狗奴,利用他得职务之便,竟然外通逆贼。吾恨不得啃其骨,食其肉,寝其皮,只恨吾等未能早日发现。,福伯说到激动处,又是一阵咒骂。
为什么知道是他呢?把话说清楚来。,李忱有点无奈,福伯大概是年纪大了,说起话来有点颠三倒四,或者说当年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情绪一直起伏很大,说起话来始终弄不到重点。
因为,对安禄山的监视,一直以来都是李狗贼在监视。,福伯稍微恢复了平静,继续说道,安禄山造反,不仅未能提前发现,甚至要数天后才由快马传递至京师。,福伯重重叹了口气,奴一直未能忘怀,吾祖父当年得神态。大明孝皇帝,那副不可置信得神态,让吾祖父愧疚多年。
如果只是如此,只是一个失察的罪名,大唐也不会因此糜烂,国事也不会如此颓唐。
可是那狗贼,诬陷前方大将,让大明孝皇帝砍了前方大将,造成军心动荡,又藉此逼迫歌舒老将军出战呜呜。,说道这里,老人在也忍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