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第1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父金春秋一夜未眠,正自坐在书斋的地上愁眉不展,冷不丁见到儿子面色微红步履匆忙的疾步入内,顿时深感不满,蹙眉训斥道:“老大不小的,依旧这般不知沉稳,规矩都学哪儿去了?”
很奇怪,金法敏这个乖宝宝对于成天阴着老脸的金春秋却并不惧怕,对于这等程度的喝叱充耳不闻,走到他面前跪坐在对面,抓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这才抹了一把嘴,兴奋地道:“父亲,刚刚孩儿见过房俊了!”
金春秋对于这个最宠爱的儿子也没办法,无奈道:“见就见了,难不成他还会不见你?说说吧,那位都说了些什么。”
金法敏一脸兴奋,道:“那房俊当真不简单,父亲与陛下都意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意弄出一个替死鬼来搪塞房俊,平息其怒火。但是其实,你们心底打着什么主意,人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哈哈!”
金春秋吃了一惊,随即大怒:“吾与陛下的谋算被房俊看透,你反倒这般高兴?逆子!吃里扒外,以为吾皮鞭抽人不痛否!”
“父亲息怒!”
金法敏吓了一跳,连忙讨饶,解释道:“非是孩儿幸灾乐祸,实在是房俊说了,若父亲将那幕后主使绑缚于他面前,他不仅要给孩儿讨一个大崇文馆学子的名额,即刻入学,而且允诺父亲未来一个长史的官职,并且保我们金氏一门,与大唐同休!”
金春秋愣在当场。
长史这个官职,新罗是没有的,唯有大唐才有。
对于汉人文化异常精通的金春秋知道,长史这个官职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
南北朝初始,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郡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
及至唐朝,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州府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
金春秋乃是新罗王族,善德女王最亲近的血脉,最信赖的大臣,房俊自然不可能举荐其担任那些都护府、都督府等衙门的长史,与他身份地位对等的,唯有亲王府长史。
可是他堂堂新罗王族,岂会千里迢迢赶赴大唐亲王的封地,去担任一介长史佐官?
他金春秋愿意,金氏王族也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答案唯有一个,大唐的确意欲让其皇室子弟继任成为新罗之主,而只要他金春秋愿意,就是新一任的新罗之主收服新罗人的一个开始,许以他的好处,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看似与金春秋眼下的待遇并无不同,实则区别甚大……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艰难抉择()
朴氏与金氏,作为新罗国内最高等级的贵族,世代联姻,倚为盟友,共同执掌新罗王权。这两个超级贵族同气连枝,余者只能俯首下拜任凭驱策,一丁点的反抗能力都没有。
但是两个贵族在甜蜜的度过百年时光之后,终于因为各种分歧导致分道扬镳。
明面上依旧是亲密的盟友,暗地里却开始各自谋划,意欲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对方,攫取对方所拥有的利益。
作为新罗的开国之主,朴氏眼瞅着王权从自家被金氏掠夺而去,焉能心甘情愿、善罢甘休?
暗地里的阴谋诡计凶残手段,一刻亦未曾停止……
周遭虎狼环伺,家中尚有毒蛇反噬,纵然眼下凶险的局势能够安然度过,金氏一族又能执掌新罗王权多少年?
十年?
二十年?
还是一百年?
他不认为高句丽与百济能够抵挡大唐天兵水陆两路铺天盖地的进攻,一旦高句丽与百济覆灭,大唐岂能容忍诺大版图之上唯有新罗偏居一隅、苟延残喘?
这简直就像娶个新娘子回家发现还附带着一个娃那样恶心……
金春秋已经看透彻了整个局势,要么大唐东征失败,高句丽与百金缓过神来,必然将一腔怒火倾泻在新罗头上,要么高句丽、百济覆灭,新罗成为大唐的眼中钉、肉中刺。
哪怕两国乃是盟友!
新罗是能够对抗高句丽与百济的联军么,还是能抵挡大唐无敌之兵锋?
都不能。
所以无论哪一种情况,新罗的结局已经成为必然——国破家亡。
届时作为新罗王族,金氏一族的下场亦是清晰可见,定会在外敌与朴氏的打压之下一蹶不振,甚至身死族灭亦有可能……
如何挽救这等绝境?
似乎迎立大唐皇室子弟成为新罗之主,乃是最好的办法。
只要大唐的某一位皇子成为新罗之主,新罗就算是彻底成为大唐的藩属之国,真正的一家人,金春秋从不认为高句丽与百济能够在大唐全力一击之下保得周全,届时作为大唐藩属,新罗便会免于战火,而金氏一族亦可以凭借献国之功勋保得周全。
大唐取新罗,乃是为了长治久安,作为新的盟友、在新罗根深蒂固的金氏一族,必然会得到倚重。
况且还有房俊的保证……
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断送新罗七百年国祚?
金氏一族自从三百年前从朴氏手中将新罗王位夺来之后,传承不绝,将新罗从一个村庄部落发展至今日的诺大国家,谁能忍心、谁能甘心传承自此断绝?
恐怕提出迎立大唐皇室之人,将会成为新罗的罪人……
可若是不彻底依附于大唐,新罗的前途更是堪忧,金氏一族的结局已经近在眼前。
其中取舍,令人委实难决……
金春秋愁得叹气,询问金法敏道:“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问完之后,就有些懊恼。
这有什么好问的?
只见刚刚被一个崇文馆学子名额刺激得兴奋不己几近事态的神情,便知道这孩子的倾向了……
果然,金法敏说道:“眼下大唐强盛之势,已然席卷天下,无论是新罗亦或是百济,乃至于高句丽,妄图阻挡大唐扩张之势,亦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谁挡在大唐面前,都会被撕成碎片。”
顿了一顿,望着父亲,他沉声说道:“父亲,唐军之强盛,远超您的预想之外,不仅仅是兵卒的悍勇,更在于他们日新月异的军械装备。那等瓜瓜一样大的铁疙瘩,点燃印信之后投掷出去,足以开山裂石,岂是人体能够抵挡?还有那舰船之上的火炮……父亲大抵以为咱们金城城高墙厚吧?那等火炮只要一发,再厚的城墙亦要崩裂坍塌!舰船行于海上,一日千里,多少辎重兵械不能运输?所以,高句丽与百济必败!”
“一旦高句丽与百济战败,唐军长驱直入,很容易恢复当初汉四郡的统治,届时新罗偏安一隅,便成为唐人眼中的癣疥之疾,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迟早会对新罗动手!”
“届时,金氏一族如何自处?”
父子两个观点几近相同,金法敏说完,两人一时间俱都陷入沉默。
厅堂内落针可闻。
半晌,金春秋方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叹道:“可是即便如此,为父却又如何向陛下提及此事?陛下随时一介女流,然而聪慧果敢,对为父更是信赖有加,现在让为父前去劝导陛下禅位于唐人,自断国祚……为父张不开口啊。”
作为与“圣骨”血缘最接近的同宗,善德女王对于金春秋一向崇信,倍加重用。
既然说到“圣骨”,就不得不提新罗贵族为了巩固其特权地位,而推出的奇葩的“骨品制”。
新罗国的统治集团是由三姓王族和六部贵族组成,朴、金、昔三姓是新罗统治集团中最大的贵族,不但可世袭王位,还独占整个官僚体系,拥有无上权力。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大小贵族依次分为“真骨”、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等四个等级。
唯有“圣骨”贵族能继承王位。
贵族按血统确定等级身份及相应官阶,不同骨品不通婚姻。骨品世袭不变。
按理说,金春秋乃是金氏王族的近支子弟,却为何当初新罗王位传给了善德女王,而非是他呢?
这是因为金春秋是金龙树和天明公主的儿子,金龙树是真智王的儿子,而真智王是被废的王,新罗法律规定,圣骨被废后就降为真骨,骨品是世袭不变的,因此金春秋原本应该是圣骨,却成为了真骨,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同理,他的儿子金法敏也不行……
亦正是因此,金春秋一心一意的辅佐善德女王,从未生出对王位的觊觎之心。
金法敏沉吟少顷,低声道:“以孩儿之见,此事不必向陛下言及,陛下聪慧,焉能看不清这形势?只需父亲将真正的幕后主使交给房俊,必然引起朝中动荡,陛下迫于压力,哪怕再是不愿,亦不得不允许唐人介入,亦会知道应当如何取舍。”
金春秋默然不语。
真正的幕后主使,他早已知道是谁。
那是新罗的立国之主、圣骨三大家族之一的朴氏!
纵然新罗王位由金氏一族把持了三百年之久,但是朴氏却一直孜孜不倦的经营着,每一天都梦想着能够从金氏手中夺回失去几百年的王位!
另外,由于金氏一族高高在上,导致这些年朴氏、昔氏愈走愈近,这两大圣骨家族固然沉寂多年,但是实力依旧遍及朝堂。一旦金春秋将幕后主使交出去,必然引起这两大家族的强势反弹,稍有不慎,整个新罗都将陷入动荡之中,甚至战火燃起!
相比于整个国家陷入动乱,金春秋更感到为难的,是此举等同于将善德女王架在火上烧烤……
对于一个勤政爱民兢兢业业的女王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眼见着整个国家陷入动荡绝望,尚且要禅让王位去争取大唐的支持来平息内乱更加伤心的事情了。
想起这些年女王陛下对自己的信赖器重,金春秋思忖良久,方才缓缓道:“让为父再想一想……”
这边金春秋父子为了金氏王族以及自己的利益在纠结考量,那边房俊已经将书信以火漆密封,交给两名斥候。
“尔等执此密信,拿着本官将符,乘坐战船返回华亭镇,而后沿着驿站一路北上长安,途中不得停留,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呈递太极宫,若有任何闪失,军法处置!”
两个斥候心中一凛,连忙立正身体,大声应诺:“卑下明白,绝不敢耽误军国大事!”
“很好!”
房俊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温言鼓励道:“此去长安,千山万水,其中之艰辛,本官亦是深知。只是军务紧急,尔等身为军人,自当排出万难,勇往直前!密信送抵长安之后,便毋须急着回转新罗,返回华亭镇之后便留在水师驻地,明年开春东征之际,再随军出海,届时,本官许你二人一个校尉之职!”
这个年代,长途跋涉的风险太大,客死异乡之事动辄发生,纵然是军中通信,这般远隔千山万水的一路疾行,各种意外很容易要了一个人的命。
适当的奖赏是必须的。
两个斥候顿时大喜,兴奋的施行军礼道:“侯爷放心,卑下纵然是死,亦要爬到长安,死在长安!”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逼上梁山()
唐军列阵于王城之外、长街之上,新罗百姓除去开始之时的疑惑惶然之外,便渐渐安静下来,并未引起太多恐慌。
新罗人对于唐人素来亲近。
立国以来,无论是大汉四郡时期,亦或是后来新罗异军突起连连攻克高句丽与百济的城池,打得这两个国家丢盔弃甲,乃至于现在被困于一隅备受欺凌,新罗都始终保持与汉人的友好关系。
每过几年,都有新罗派去中原王朝的使节,而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大唐商贾来到新罗,双方的交流非常频繁。
汉人仁义知礼,只要你不去惹他,他就会照规矩跟你做生意,甚少欺行霸市、为非作歹之辈。而新罗人也相对温和,没有高句丽人和倭人那么大的戾气,大家公平交易,各取所需,相处甚是愉快。
而现在,新罗百姓尽皆知晓唐军此来,乃是为了与新罗结盟,共同对抗高句丽与百济,至于唐军忽然在长街之上列阵以待,对王城虎视眈眈,大家也都听闻了昨夜之事,并不觉有何不妥——人家堂堂的大唐侯爵,皇帝之婿、宰辅之子,本身更是兵部尚书、水师统帅,差一点就在街上被人刺杀掉,换成谁不会勃然大怒?
然则即便如此,唐军也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不满,对朝廷施压,却没有半分扰民之行为
这才是仁义之师啊!
所以度过了起初的惶然,新罗百姓纷纷走上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