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与南宋同行 >

第230章

与南宋同行-第230章

小说: 与南宋同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来这里最多的还是高丽国的劳力,那里越加税,沿海地区跑路的人越多,当然,也是依靠了张国安岛主先期铺好的路子。

    济州岛的地理位置,现在越重要起来,正在像个大吸血管子一样扎在高丽国的身上。

    这时他们引了高丽国政局的突变,早早地催生了一场动乱,这个以后再讲。

    山东黄岛地区的板桥镇子现在也生了变化。

    市舶司姚麦先前命令自己的一部分家族成员把家族实业搬迁到流求岛。

    这个建议没有引起任何异议,这不是因为他现在有名望,而是因为实际需要。

    他们很多人都在和八道河地区做过商贸,现这里比大宋还讲规矩……而且已经是商铺成行,商人如织了,完全是一个上等县城的样子。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眼下的局势不好,姚麦几乎隔几天就收到一份加税的要求,甚至听闻有的地方动用军队强征税了。

    这样做可太可怕了……这不合汉法!

    大头目忽必烈凭借手中的刀把子夺了位子之前,就已经实行重儒政策,推行汉法。

    他曾试用汉法治理邢州、河南、京兆等地,大见成效,为以后夺取政权做了先期政治预备。

    夺下位子后,更将“以汉法治汉地”的经验推广到各地,现在本来已经见了功效……

    在鞑靼强盗集团入侵的这个社会大变动时代,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受到来自北方草原上军事旋风的猛烈冲击,面临被摧毁的厄运。

    他们初期的统治,就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原汉地社会经济的展,蒙哥汗在位时,汉地不治的情况已极为严重,虐政所加,无从控告,人民困弊至极,竟到了“殆将起乱”的地步。

    长此以往,这显然不利于鞑靼人在中原汉地的统治,也不符合鞑靼大头目和贵族们的根本利益,这亟待加以改变。

    大头目忽必烈就是顺应这一时代需要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他早先就四处招募汉人大儒,手上人才无数,最出名的就是许衡。

    现在,正是他和平章阿合马激烈打斗的时候,这次内部的斗争吓到了小鱼小虾们……他们也学会了用脚来选择。(。)8

第三百五十九章 汉法派和理财派() 
许衡堪称这个时代的理学巨擘,他所创立的“鲁斋学派”在中原地区赫赫有名。> ≧≯

    许衡从政的主要活动是参与推行汉法。

    中原历代封建王朝,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制度,即所谓汉法。

    汉族儒士们不遗余力地促使忽必烈采行汉法,以求达到“以汉法治汉地”的目的。

    大头目忽必烈抢下了位子,为了稳定政权在中原汉地的统治,曾采纳儒臣们“重农桑,宽赋税,省徭役”的建议,募民屯田,安辑流亡,兴修水利,大力提倡垦殖,以“使百姓安业力农”。

    其实这些经济措施,是行汉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正是由于推行汉法,使中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展,出现了比较平稳安定的局面,顺利攒够了打劫大宋的经费和物资,也促使鞑靼强盗集团转变为以中原汉地为政权中心的新王朝。

    但是啊,这些法子在鞑靼人的眼里都得利太慢了,好吧,不能再直接动手抢自己百姓的财物了,那还咋弄到更多的钱钞呢?

    办法只要想,总会有的。

    所以,大头目忽必烈的重儒政策并非一成不变。

    许衡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儒臣一样,其命运随着大头目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升降浮沉。

    大头目忽必烈和贵族们都需要钱钞,于是有聚敛之才的阿合马出现了……阿合马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负,众咸称其能。

    他成为第一个为大头目忽必烈重用的“理财”权臣。

    早先,阿合马被任命为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专管财赋之事。

    前文讲过,阿合马曾经大兴河南钧、徐等州的冶铁业,使岁产铁13万7千斤,铸造农具2万件,换取官粮4万石;后又增加盐课,弥补了太原地区因私盐泛滥造成的盐课亏欠。

    这两件事情让大头目忽必烈大加赞赏,更加倚重之,原来真有可以不用钢刀抢劫的办法……而且可以抢得更多!

    随后,阿合马升任中书平章政事,进阶荣禄大夫,权势愈重。

    不久又以平章政事兼领使职,开始总揽全国财政大权。又设立尚书省,又以阿合马为平章尚书省事。

    此后,忽必烈对阿合马更为倚重,“授以政柄,言无不从”。

    在大头目忽必烈的有意扶持下,朝廷中逐渐形成一个与众儒臣相对立的政治势力……“理财”权臣派,回回人阿合马当然成了代表人物。

    权倾一时的阿合马成为了和大宋贾似道一样的极相!

    他强行将回回人理财之法贯彻上下,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忽必烈时期的财经政策。

    为了尽快充实国库以取悦于忽必烈,阿合马厉行聚敛,一以掊克为事,他利用所把握的财政大权,用竭泽而渔的手段多方敛财,例如兴铁冶、铸农器以易粟输官,以及增盐税、括户口、钩考钱谷、籍括药材、滥纸钞、立转运司以增课税等等,蠹国虐民,无所不为。

    特别是把垄断的技术挥得淋漓尽致,整个社会呈“国进民退”的局面!

    阿合马所作所为,目的即是千方百计地增加财政收入,从而获宠信于忽必烈,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时对于日益丰盈起来的国库,忽必烈确实感到满足,他曾对人言: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此三者乃为称职,回回人中,阿合马才任宰相”。

    其对阿合马的器重,溢于言表。

    阿合马所施行并为忽必烈所支持的聚敛政策,却是对汉法的巨大冲击与破坏。

    更让汉臣们受不了的是,阿合马还利用忽必烈用人政策生变化的机会,大肆培植私党,所用者皆容悦谄谀回回之徒,同时多方排斥打击异己力量。

    检举弹劾他的底层汉臣,他随便就让他们在监狱里各种离奇的死。

    对坚持行汉法的高层汉臣,他也有恃无恐,排挤掉右丞相安童,矮化御使台,甚至能把太子真金亲口提议要建立的门下省给阻击了……

    汉法派朝臣无不感到他们的已有成果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于是纷起抗争,其中许衡的表现尤为突出。

    阿合马执政之初,许衡正担任中书省要职,恪守儒家道统,性格又梗直狷介的他,同阿合马的冲突在所难免。

    许衡每每与阿合马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双方基本上是处在你的提议我反对,我的你反对的局面。

    大头目忽必烈乐呵呵地看着大臣们的争斗。

    这个局面是谁造成的?

    是他自己啊……

    大头目忽必烈逐渐偏离了倚重汉儒、采行汉法的轨道,开始宠信色目“权臣”,实行聚敛政策是有原因的。

    在成功夺取汗位,并初步奠定了立国规模法度之后,大头目忽必烈就不想沿着汉法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入据中原的鞑靼贵族的统治地位,就是靠这个民族特权来保证和维护的。

    彻底改行汉法就意味着取消这一类特权,这是所有贵族所难以接受的,大家毕竟不是汉人嘛。

    以前说的仁政那一套是为了夺下天暂时安稳人心用的,真若是施行仁政了,你以为我等打下天下是为你们服务?笑话!

    忽必烈是鞑靼贵族特权利益总代表,这决定了他在采行汉法时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

    当时已经拉开了灭宋战争的序幕,军需浩繁;加之按照鞑靼惯例,每年需对诸王勋戚进行厚赐;还有祭奠、佛事及宫廷宴筵等,所费也极为可观。

    凡此种种,造成财政开支骤增,大头目忽必烈急于敛财以增加国库收入。

    前文说过,在山东生“李檀之乱”,涉及汉臣甚多,尤其是当朝宰相王文统也参与了李檀的叛逆活动。

    这场乱事,大大增加了大头目忽必烈对汉人的疑惧心理,对汉人的不信任感渐渐体现在他的用人和决策中。

    上述三点,以第三点最为关键。

    大头目忽必烈曾经说过:“回回虽时盗国钱物,未若汉人秀才敢为反逆……”

    但是,他也并没有完全根除汉法,汉臣的位子还都在,理论上还是需要宣传仁政的,也不能任由理财派坐大,等到贪得太多了,抓几个处理一下,也让汉臣们消消火……

    汉臣的教育作用也很好……太子真金和中书右丞相安童都曾经师从许衡受教。

    在许衡的精心辅导下,安童后来成为熟谙汉法的蒙古儒臣。

    太子真金则在汉法、回回法斗争中,坚定地站在汉人儒臣一边。

    他实在看不惯阿合马的经济手段,都到了动用军队强行征税的地步,甚至死人都要交税。

    老百姓都死不起了!

    他当时毕竟年轻,曾经侧面问过自己的父皇,说:“何不施行仁政?”

    当时大头目忽必烈差点笑出声了,说:“我等迹于北方,纵马骑射于天下,难道是为了施行仁政?!”

    “父皇曾经言过……”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没有一个牧马的汉子会死守在一块草地上,也没有一个头人会死守一句承诺……只要他们当初相信就够用了,现在呢,我等有钢刀在手。”

    说完话,他笑呵呵地看着看已经呆住的儿子,他还年轻啊……

    但是太子真金却感到父皇的眼睛里是一片冰冷……如果历史不改变,从此十有余年,他终守谦退,不敢可否君父之命,惟有唯默避逊而已。

    后来太子真金派出随从暗杀了阿合马后,他马上陷身于阿合马的余党答即、归阿散等制造的“禅位”阴谋当中,竟因此忧惧成疾,才三十几岁就死掉了。

    后话不提了。

    现在,内部的激烈打斗,沿海的海盗猖獗,特别是理财派地断加税,让姚麦这样的底层官员都承受不住了。(。)8

第三百六十章 给老百姓一个机会() 
张国安岛主对鞑靼强盗集团大头目忽必烈的政治手段洞若观火,见过太多这样做的了,这只不过是一种传统的计谋。>≥

    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还不怕被人嘲笑,也不怕受到惩罚,还不要各种脸,完全是因为他们手中有钢刀。

    很简单嘛,归根结底,大头目忽必烈代表的是鞑靼强盗集团的利益,在他身上一定会布满了矛盾性和不稳定性。

    他会一切都从政治需要出,想要重用汉法派或是想重用理财派都要看实际情况。

    其实他虽采用汉法,但是他真正赏识并加以重用的汉族士大夫,主要是尚霸术,要近利的人物,对于只知道讲道德性命、圣贤之道的儒生,他虽然也收养使用,但实际上并不是很重视的。

    诚然,他早期为了改变“汉地不治”的局面,巩固鞑靼在中原地区的统治,还是标榜“文治”、主张“变通”、采行汉法的仁政。

    真得了天下后,他才不会这样做呢。

    如果历史不改变,大头目忽必烈在出于形势所迫和实际需要,以后再次改变统治策略,还会重新开始“重儒”!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汉法派、理财派之争的终结。

    只要鞑靼人还在,那鞑靼统治集团内部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始终存在,它们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也就会始终未曾平息,只不过双方力量的均势时有变化罢了。

    归根到底的说,就是一场对老百姓吃相难看,还是好看的争斗!

    但是这也比真接用刀抢了,还要把人杀了好一点。

    张国安岛主仔细看了姚麦的密信,现在,他彻底放心了,根本不用去拿着什么证据要挟他了。

    姚氏家族的到来,就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鞑靼强盗集团,真没有信心了。

    他笑着想,或许自己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还不如再加上一些吧。

    他制订了一个计划后,马上先写了回信给姚麦,指出鞑靼强盗集团的各种不可信任,高度赞扬了他对时局的判断能力,同时,又把鞑靼大军在襄樊地区遭到阻击的战况如实告诉了他,因为张国安岛主相信,鞑靼强盗集团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官员们真正了解战争生的变化。

    他只是如实描述,没有夸大陈词,他们相信姚麦对战局的展也会有很好的判断能力。

    张国安岛主下定决心要趁着这个机会再增加点稻草,在他们顶层打斗和底层躁动的情况下,再深入侵扰山东路,把鞑靼强盗集团可能得到的税收源头,多多堵死一些!

    把板桥镇的所有商铺搬空!

    当然,这不是抢劫,而是帮助他们搬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