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羧冈荆治枳愕浮U谕纯嘀胁豢勺园蔚墓翁搅醴兜目牡男ι镆觳灰眩邢敢惶惶饩浠埃骸罢馐钦娴模≌馐钦娴模√熘乙玻√熘乙玻
第四百章 鬼才东来()
郭嘉听了刘范这句话,愕然,不知刘范是何意思。这也不能怪刘范太过激动,他上一秒还在为朝廷即将发兵进攻他而忧思成疾,下一秒,无双国士郭嘉就机缘巧合地来到他府门前舞剑作歌,这不正是上天对他的恩赐吗?郭嘉是什么人?就连荀彧、荀攸、诸葛亮、司马懿、周瑜、法正、程昱、田丰、贾诩等谋士都可能自叹不如的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如果郭嘉能为他出谋划策,定胜疆场的话,朝廷的战争威胁,又算的了什么呢?
刘范本来以为,郭嘉是关东豫州人氏,可能并不会来他这偏远的西州。最有可能的是,郭嘉还是会在关东诸侯中选择一人作为主公。郭嘉原先在四世三公的袁绍门下,后来许是看出袁绍此人必无所作为,于是在曹操大破青州黄巾军以后,在程昱、荀彧等人的推荐下,归附曹操,从此曹操就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借助郭嘉之谋,成为北国霸主。
但现在一切都让刘范带来的蝴蝶效应给扰乱了,谁又能猜到,郭嘉会舍弃颍川书院这等天下一等一的书院,舍近求远,离开颍川书院而投身于金城书院之中呢?刘范真是后悔,应该在书院建立之初,就该去书院视察一遍,不然当时就可能发现有郭嘉这等大才的存在,也不必再忧思成疾。郭嘉突然在刘范火烧眉毛的时候前来,自投罗网,在刘范看来,就是上天的恩赐一般。如果不是上天有意偏袒他的话,郭嘉怎么又会从关东而来,来到这偏远的关西呢?
故而刘范一时间惊喜万分,忘记了自己身为人主的威仪,竟然就不管不顾地在议事堂内上蹿下跳,欢呼雀跃起来。这让郭嘉疑惑不解,甚至暂时忘了自己的手腕上那两道牙印火辣辣的痛。良久,许是刘范察觉到了郭嘉和一众侍女们的诧异,这才立即停下了手舞足蹈。
刘范这才发现,郭嘉狼狈地跌在地上,并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他,惊讶地张着嘴。刘范这才意识到他干了什么。赶紧从地上把郭嘉地上扶起来,为郭嘉拍了拍衣裳上的尘土,并续上了一杯酒。刘范抱歉地说道:“先生恕罪,适才我太过失态,以故惊扰了先生,望先生勿要放在心上。”
郭嘉仍然吃惊地瞪着大眼,还有些后怕,惊诧地说道:“将军怎么会这样?将军历来都是如此待客的吗?”
刘范见郭嘉手腕上还有牙印,就轻轻地揉了揉,说道:“先生恕罪恕罪,我实在是为先生之到来太过激动了。”
当刘范的手指碰触到郭嘉的牙印时,郭嘉的疼痛感又被唤醒了,不自觉地嘴角一咧,“嘶”地一声。郭嘉此时已经让刘范的反应给醒酒了,待平复了一下心情,就问道:“为何将军对在下之拜访如此激动?莫非将军之前识得在下么?”
刘范重新坐上位置,哈哈大笑,说道:“我不但知道你郭奉孝,更知道你郭奉孝别看一副寒门子弟打扮,又生性嗜酒,俨然一个落魄士子罢了,但其实胸中藏有百万雄兵,志向远大,德才兼备,必将助我一臂之力,成千秋大业!”
郭嘉一挑眉头,惊讶于刘范竟然如此了解他。郭嘉说道:“在下不过是一寒门士子罢了,只是有幸得入颍川书院,跟着庞德公和水镜先生读过几年书,并无何成就,也未曾举孝廉入朝为官,称得上无名小辈。纵然将军天之骄子,天资聪颖,有识人之能,又怎能看出在下身负大才呢?”
刘范听了郭嘉这句话,都不知如何接话。总不能告诉他,我来自后世,知道你必将飞黄腾达,名垂青史吧!刘范斟酌了一下,说道:“谁言先生无名小辈?先生寒门出身,却能进入颍川书院这等士族子弟方可进入的书院,得到天下名士庞德公与水镜先生的青睐有加,必然是超凡脱俗、智谋出众之人。我虽在关西,却时时关注着关东之动向。建立金城书院之时,自然要仿效颍川书院订立制度。于是,我早派细作至颍川书院考察,考察时,便有人发现先生,不同于常人。先生嗜酒如命,在书院中仍无禁忌,而不被遣退。此必是庞德公与水镜先生重视先生之才,故而对先生颇为宽容。人将先生之情况报知于我,故我早知先生之大才,欲相招揽。只怕先生认为,我未曾亲至,而显轻率,故而不敢轻举妄动。今先生从天而降,出现在我之面前,我岂能不欢欣鼓舞?”
郭嘉听了刘范这天衣无缝、了无破绽的解释,暂时相信了刘范的话,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刘范看郭嘉大概是被蒙过去了,于是如释重负,长吁一口气。刘范又说道:“先生自金城远来,又在门前唱越人歌,此为何意?”
郭嘉恢复了理智,说道:“在下正是来救将军于危亡之中!”
刘范一听这话,精神抖擞。郭嘉怎会知道他现在有难?这倒是个问题。于是,刘范就想故意瞒着他。刘范说道:“先生何出此言?我时下又有何等危险,要等先生解救?”
郭嘉笑道:“将军大难临头,却仍然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真乃英雄。然则如此大难,将军却不得不防。”
刘范也笑道:“先生尚未回答我的问题,我之危亡何在?”
郭嘉笑道:“将军既已知晓在下已知将军有倾覆之危一事,又何必相问于在下?此岂非无用之功乎?”
刘范说道:“话虽如此,但我更倾向于听听先生仔细分析。”
郭嘉懂了,原来这是刘范故意要试试看他到底是否怀才而有远见卓识。郭嘉于是说道:“好,请将军细听。将军有为朝廷所逞之灾。”
一语中的,刘范这下不再问郭嘉了。郭嘉说道:“将军自起兵以来,为朝廷屡立战功,武功赫赫。然则功高震主,使朝廷不宁。又则将军素有天下大志,盘踞西州,以抗朝廷。将军收复凉州后,即在凉州实施凉州新政。一,残杀凉州土著豪族,引来天下士族仇恨。二,扩张西凉军,引来朝廷侧目。三,扶持工商,为士族所耻。四,与朝廷争夺人质,险些开战。这四项,以足够引得朝廷对将军之仇恨,欲除之而后快。”
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见()
刘范点点头,说道:“先生所言,句句属实。但朝廷未敢轻举妄动,进逼西州,又对我之西迁战略多有配合,是以何故?”
郭嘉未曾立即回答,而是先饮了一杯酒,说道:“此为朝廷有心而无力之举。朝廷内有大将军与十常侍之争,岂能凝心聚力,共讨将军?且朝廷政治黑暗,朝纲崩坏,贤者在下,庸者在上,又岂能以智计阴谋扰乱将军?朝廷军备废驰,军无战心,步军居多,马军缺乏,而粮饷不足,军械不修,又岂能与将军之西凉军天下强军一争高下?”
郭嘉放下了酒杯,下一刻酒水又充满了杯盏,再为之一空。郭嘉说道:“朝廷之西迁五六百万流民,则是有心所为。洛阳之变,早为世人所知。朝廷于洛阳之变中威严扫地,将其多年以来之颓势彻底暴露在天下人面前。朝廷中人,亦深知其军力衰弱,恐惧将军西凉军之西进。为遏制将军西进之势头,朝廷以故趁势同意将军之西迁要求,将天下流民之大半,皆拱手相让,送于将军处置。为何?此乃朝廷祸水东引之策,欲借流民之冲击,将将军之三州毁于一旦。”
说到这里,刘范刚刚失态之举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无比的认真严谨。他听着郭嘉的分析,越来越觉得郭嘉势在必得,不能为他人所得。郭嘉说道:“洛阳之变后,天下实际上已分为关东与关西两部。一部为关东,潼关以西之三辅与潼关以东诸州郡,俱为朝廷所统治;陈仓城以西三州,俱为将军所统领。表面上看,将军仍是朝廷之官,皇帝之臣,然则实际上却已经是独立于大汉之外,俨然一国。朝廷治有关东,虽地广人多,然则民生凋敝,货殖萧条,军备不修,政治不明,实力较于西州,实为弱小。而将军之领下三州,虽眼下仍远不如关东州郡,但假以时日,将军勤加治理,必能超越东州。”
刘范说道:“那先生以为,何时西州才可超越东州呢?”
郭嘉说道:“等将军将天州与昆州治理得如同凉州之时,三州人力物力财力处于鼎盛之时,东州自然就比西州衰败。”
刘范又问道:“治理天州与昆州完备,又将花费多少年月?”
郭嘉说道:“在下以为,短则三年,长则五年至十年。这全取决于将军之才,及天下之变。若将军诚可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则只需三年;若天下有变,则不可预测。”
刘范说道:“先生经天纬地之才,尚不能预见天下之变乎?”
郭嘉知道,刘范这是在夸赞他。但郭嘉却没有过多的得意,而是继续推杯换盏,诚恳地说道:“天下英雄,数不胜数。若豪杰与谋天下之事,而在下未察,又何以知之?”
刘范佩服地点点头,觉得郭嘉为人十分诚实。这才是一个大才应有的风度,若是腹中莽莽,必然会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而有才干能力的人,则是深藏不露,为人所不知。
刘范说道:“先生以为,若天下安定,或者说关东安定,以我之才,应可在多少时日之间将天州和昆州治理好?”
郭嘉说道:“将军忧心社稷百姓,诚为天下幸事。但将军久在中枢,更应知欲速则不达之道。西域二州,地广人众,又尝为战火所毁,欲建设之,恐非一日之功,望将军图之。”
刘范点点头,说道:“请先生继续,无须停下,我洗耳恭听。”
郭嘉说道:“谨命。自将军收纳流民以后,举凉州全力,用于治理西域二州上,而必无力再西进,侵入关中,攻破潼关,进击洛阳,而王天下。朝廷之羁縻将军之策,已然实现。而朝廷知将军之治理西域二州完备后,必将实力大涨,兵强马壮。若放任将军,与将军休养生息,则朝廷危矣。故而,朝廷之中,必有人建议朝廷出征将军。如今正是将军手足无措之时,若朝廷之军诚能趁机攻入凉州,则将军必败。”
刘范叹了口气,郭嘉正说到了他的痛处上。刘范说道:“真没想到,先生未身在庙堂之上,而处于野下,竟能将时势看得如此透彻明晰,真乃张良在世,苏秦重生。”
郭嘉说道:“将军过奖。在下只是对时事多有关注,从中看出将军之险情。至于天下大势,在下不敢言全然领会。”
刘范说道:“先生过谦。那先生以为,朝廷之出兵西凉,趁人之危,将有多大的可能?换言之,朝廷是否会攻击朝廷?”
郭嘉说道:“朝廷衰败久矣。然则百足大虫虽死而未僵。将军虽鹰扬关西,国富民强,然则朝廷仍是天下正统,关东人士未知将军之爱民,恐仍将心向朝廷。尤其是将军多次与士族反目成仇,必使士族凝心聚力,共抗将军。士族出身者,必心向朝廷,策动朝廷出兵西犯。朝廷之中,大臣多为士族,不恨将军者又有多少人?故在下观之,朝廷出兵必矣。”
刘范闻言,垂头丧气。关西在他的经营下,已经将士族的影响力全数抹平,关西早已没有士族。但是,关东州郡,从来都是士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之地。西汉时,汉武帝对士族多加杀戮,有效地抑制了士族的膨胀。但东汉的开国,是因为光武帝刘秀本身就是士族出身,且助他起兵的力量就是南阳的士族,故而东汉从未抑制士族之势力膨胀。时至今日,士族的膨胀已经历经二百年。士族在关东的地位,已经不是朝廷能撼动的。而刘范却走向了士族的对立面,伤害士族的切身利益,一定会使士族团结一起反抗他。
朝廷之中,士族买官者居多。而且,士人多是士族出身。寒士受到士族的排挤。士人作为整个东汉的主要知识分子,上层精英,其中一定有人具备遏制他的能力,比如荀攸。曹操家因为出身,所以还不能算士族。直到曹丕继位,代表士族利益的陈群劝他实行九品中正制,曹家才真正被士族所接纳。不为别的,只因中正制符合士族利益。
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迹()
刘范说道:“诚如先生所言,看来此战是在所难免了。”
郭嘉说道:“在下说过,朝廷是百足大虫虽死而未僵。若凝心聚力,并力西向,此战则是一场恶战、大战、死战。此战之规模、影响,将空前绝后、前所未有。朝廷之百年破羌,每次羌人暴动,进犯城关,却每年不过征发凉州、并州及三辅等地郡兵,唯有危急存亡之秋,才发洛阳之军。然则将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