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国-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诮坦ぷ髁耍銎疽郧澳侵挚可衔徽叩暮枚窭纯刂谱诮痰陌旆ǹ峙虏缓檬沽耍暇够浇陶馔嬉馔罖斯@兰一样,都有着强烈的扩张性与排它性,在国外怎么互相残杀也就罢了,不能让他们在中国还掀起宗教战争,国内是不是该成立个国家级的宗教管理机构,比如咱老家那种宗教事务委员会?”
张韬想了想,也觉得这事件必须抓紧完成的工作,尤其是这个机构的领导不能有着明显的宗教倾向,必须是个坚定的国家主义者。好在中国文人之中这种人有的是,毕竟儒家的体系中敬神佛而远之的思想早已深入中国百姓的内心。
“嗯……你说的对,在中国虽然人民对宗教的感情比较理智,但是也不排除邪教煽动愚民的可能性,前明的白莲教那可是百死而不僵,是有必要规范一下了。”张韬回想着自己老家的历史,本来解放后在科普教育以及强力镇压之下销声匿迹的邪教,竟然在改革开放后又死灰复燃,可见他们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大。
牛痘的研制成功究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这一点就连最愚昧的人也是心知肚明的,否则皇帝亲自探望有功之臣的行为也不会那么的理所当然,只是张韬和姜田都清楚,自己老家那里牛痘的发现也不晚,可是到了1980年在联合国的介入下才彻底的消除了天花,可见这个时代要想根绝这种疾病还为时尚早。但是它的意义确是非凡的,后世的史书以及医书中,都对张韬开展牛痘研究,以及姜田部分解决了液体针剂保存问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虽然牛痘预防天花的发现者变成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人,但是世人公认牛痘接种预防高于姜田领导下的研究院的所有研究成果,从此中国各大医院尤其是传染病医院中总少不了这二位的塑像,欧洲的史学家更是将医学进步视为中国领先欧洲的关键节点,并毫不留情的批判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各种愚昧。
先不去管后世如何评价,反正中华皇家科学院医学分院传染病研究所的诸位科研工作者们,算是大大的扬眉吐气了一把,因为这是第一项不在姜田指导下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也是第一项获得皇帝亲自嘉奖的科研项目,在此之前虽然宋院长与姜院长都有许多成果面世,可真正让满朝文武颌首肯定,让天下百姓都理解其中意义的研究这还是头一次,至于最少拿到了一千块,而最多拿到三千块的奖金,就更是让科学院的所有同僚羡慕。只是在这皆大欢喜的时候,皇帝的一条圣旨却让很多人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姜田研制玻璃针剂瓶有功,象征性的得了二百块钱的奖金。后世的史书都认为这二百块给得太小家子气,完全不能匹配这项发明的重大意义,不过当时可没人能想到这种小玻璃瓶会有多大的用处。张韬在赏了钱之后却宣布,因为科学院的研究日新月异,没有一个统揽全局的科学人才坐镇是不行的,所以姜田从即日起免除外交部副部长的职位,也不用定期参加朝会了,全心全意管理好科学院以及海军研究院的工作就可以了,并且希望姜田不负重托,在科研事业上更进一步……
这是什么意思?皇上刚允许姜大人可以面君不跪,转过脸来就让他别上朝了,那这些虚衔还有什么意义?全天下的人本来还认为姜田是圣眷正隆,转眼间似乎就被政治边缘化了,这还真是天威难测伴君如伴虎啊!
“先生,这……”刚想安慰几句的刘宝铠,转眼看见吴远和张环正走过来,所以他连忙收住了话头。
姜田看看自己这几个学生,除了吴远神色正常之外,其他人包括张环在内都有些尴尬:“你们这是怎么了?不就是少了个副部长的头衔嘛,说实话现在对外经贸逐渐走向正轨,我记得上个月的报表还显示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我干预的必要了,也是该让新人锻炼一番好接班的时候了,就像你们将来从我这里毕业后,说不定就要被充入各个岗位,我要是各种职位都占着,还有你们什么事!”
他说的是实话,但大家都觉得皇帝这种卸磨杀驴的意思太明显了,只是碍着张环的面子没敢说出来,尤其是吴远早就预料到了姜田会如此,他原本就想和姜田商量一下,别这么锋芒毕露只是没找到机会而已。倒是张环这个真太子结合了其他教习讲解的知识很天真的问了一句:“先生,官场惯例您这样去职应先询问您可有接替人选,不知您以为何人可胜任?”
第一百六十二节、科学如政治()
张环很天真,他的同窗们很无奈,指定接班人这种事大多都属于权臣或是荣誉告老的大臣才有的待遇,而且这也只是照顾一下你的面子,内阁或是皇帝未必真的采纳,除非真的权倾朝野,否则没有哪个大臣能做到指定接班人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张环显然是在内心中把姜田划在了荣誉退休的那个类别里,作为太子问问自己老师卸任之后何人可以接班,这算是尊师重道,可是这话却问错了地方,至少是时间不对,姜大人无论如何也没到退休的年纪。
对于自己学生无厘头的问题,姜田自然只是一笑置之。可江湖上对于这个圣旨的解读就完全不同了,主流的意见认为这是皇帝对姜田的一种警告,谁让他仗着皇帝恩宠说话不注意分寸呢。真实的情况是只有极少数特别聪明的人才能看出事实的真相,姜田从行政部门抽身本身就是皇帝要再次动手的整顿官吏的信号,新添的各种虚衔也是为今后统领全局做好职称上的准备,借着这次姜田直言劝谏的机会让他搏得一个清流中的好名声,更是为了以后执掌权柄时少些掣肘。所以说政治斗争那就是智商最高的一群人精在斗心眼,各种龌龊手段尽皆用之,看错一步可能满盘皆输,要不怎么说政客是世界上最无耻的流氓呢。
外交部虽然以前就不是什么热门的地方,但至少也属于原先的六部之一,当上这种部门的领导,哪怕是二把手,也意味着你进入到了极少数人才能参与的小圈子。不过因为中华太强大,对于周边的国家除了北边的宿敌之外,多是前来朝贡的属国,所以外交这种事情也就变成了应付小国使节这种简单工作,可是姜大人在充任礼部侍郎的时候就将这种简单工作干出了不一样的花样。
先是借日本请求通商的机会大搞内部平衡,让日本面和心不合的两派势力斗争明朗化,紧接着又采取贸易手段间接控制了一国货币的发行权,至于赢取海外藏书这种事情也就算是搂草打兔子顺便就干了。最关键的是借双方倚重中华的优势地位打击了倭寇的老巢。这还没完,同时巧妙的利用了朝鲜人对倭寇的恐惧心理,不仅再次绑牢了朝鲜这个属国对天朝的忠心,更是将当年朱元璋割让出去的济州岛重新变为中华实际控制。本来文官们对于花点钱买个岛还有些不理解,关键是花了钱还只是买使用权没主权什么事。但是等军方的先遣人员登岛考察完毕,并且将济州岛畜牧业现状的报告上报内阁之后,满朝文武当真是再一次对姜田的超前眼光震惊不已。这时谁要是还将他当成是政治小白,那就真的可以洗洗干净等着被人宰了。
一提起明朝的马政,这简直就是祸国殃民的代名词,可是为了应对北方战事,明朝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逼着百姓养马。历史上对外战争强硬的朝代无不是军马充足,大汉一百万、盛唐七十万的数字背后考验的就是国家执政能力。这次无论懂不懂养马的人都明白了,且不说济州岛的环境很适合放牧,就算马政剥削百姓,那剥削的也是朝鲜百姓,大不了九十九年后还给朝鲜一个民不聊生的济州岛。当然持这种想法的人大多都是文官,军方被皇帝陛下点拨了几句之后,马上就意识到了济州岛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里的军港可以直接控制朝鲜与日本两国,从这里出发直到琉球群岛、台湾列岛,一条完整的外海防御链就形成了,更别提张韬还一直琢磨着怎么把对马岛弄到手,届时威胁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将被阻止在这条岛链之外。所以实际控制该岛的军方绝对不会竭泽而渔的欺压岛上的朝鲜人,反倒是要笼络他们使其心向王化并最终并入中华的版图。
提这些事情主要是说姜田开创了中国大一统朝代外交工作的新篇章,中国的文官们不再将外交看成简单的接待工作,更因为姜田在任期间推行利益至上,不搞虚名的务实原则,实际上任何人接替这个副部长都只能按照既定路线继续干下去,你要是随便更改既定方针要先问问皇帝同意不同意。所以无论是张韬还是姜田都不担心有人会篡改他们肢解日本的剧本。所以在张韬彻底摆平朝廷内部的反对势力之前,姜田正好抱着好名声一边先看戏去。
寒冬腊月北京城大雪纷飞,特别定制的温度计上显示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十五度,这年头可没有后世北京城的温暖与雾霾,农民们此时大多在家中猫冬,就是城里的百姓如无必要也是躲在家里不出门。而这时的姜田坐在暖烘烘的炉子边怡然自得的看着或奋笔疾书或抓耳挠腮的一帮学生,今天是期末考试的时间,而他监考的这帮人就是朝鲜人和日本人组成的国际班,哪怕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磨合,同时也被姜田熏陶着平等博爱,但是他们平时的行为上还是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是充满敌意。好在有刘宝铠等一帮武将子弟组成的纠察队展示过自己的武力值,让日本人没了械斗的心思,再说看惯了歌舞升平物资充沛的天朝繁荣景象,也让这些小国的学生们对自己以前过得日子无限感慨。
贵族又如何?在天朝英明神武的天眷皇帝陛下的领导下,普通的中国百姓别说是忍饥挨饿了,逢年过节的也能吃上一顿肉食。可这些学生想想在自己老家,就是自己这种出身比较好的人,平时想顿顿吃白米饭都是奢求,除了家境特别富裕的少数人之外,哪怕是日本一个中等大名的嫡子,都要数着米粒吃东西。什么叫差距?什么叫天朝上邦?日本人无限鄙视曾经吹嘘为雄才大略的丰臣猴子,就凭日本的国力还想同天朝为敌,这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
姜田收这些留学生的本意其实就是思想同化,并且通过展示肌肉来让培养这俩老邻居家里的带路党。与后世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们录取各国政要子女的路数相同,为了阶段性的展示中华的强大,在人家内部宣传亲华的重要性,姜田决定在这次的期末考试结束后给这帮留学生放个探亲假,并且是由海军派船直接送到对方港口!
说真的有些学生并不愿意回家,且不说回去之后伙食上就没有这里好,最重要的是在这寒冷的冬季上哪去找这么新潮时尚、端庄典雅又不失实用的水炉子?这种张韬早就抄袭出来的铸铁煤炉一直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火炕,城市中有条件的人家就砌一座火墙,没条件的只能烧木炭生火盆,就连皇宫中也是用的炭炉。直到姜田造出了镀锌铁皮,烟筒的发明才开始让煤炉有了用武之地,现在这种铸铁炉子已经成了京城的权贵们争相购买的产品,既保证了采暖温度又可以烧水沏茶,还没有原先炭炉的烟火,在今天这种滴水成冰的日子坐在炉边沏上一杯香茗,或赏雪或看书即卫生又风雅。
眼看着交卷的时间就要到了,考生也大多都停下了手中的笔,姜田一看差不多了便站起身宣布:“这次考试前三甲者,我奖励他一套中号的煤球炉和二十米的烟筒。”
这个奖励一说出来,立马就让很多人两眼直放光,回家时要能带回这种奖品该有多风光,甭看现在中华开关通商,可是这么新潮且供不应求的新产品不是海外能尝鲜的,不过也有很多人自觉不是前三甲的材料,只能叹息着想着怎么买一套回去。
收完卷子的姜田正在往回走,正好看见赵直探头探脑的寻摸着什么,于是他便朝那小子喊了一句:“直儿何故在此?”
赵直看见是自己的师傅,只能小跑过来低声说道:“先生,那个张公子今日没有来吧?”
他说的张公子就是张环,因为被安排了指导赵直脱盲的工作,再加上姜田平时更像个宽厚的长辈,所以赵直最害怕的并不是自己这个老师,反倒是天天逼着他背诵各种书籍的张环才是他最大的噩梦。
姜田看他的样子有些好笑,这个学生背起相声段子来那是得心应手,可让他背诵三字经都能磕磕绊绊的,看来他这辈子除了文艺工作就没别的发展了:“别找了,今天大雪又没什么重要的课程他们估计不会来了,倒是赵老板那里可还需要人手?”
一听自己的克星不在,赵直长出了一口气:“回先生,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