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嘉靖小首辅 >

第32章

嘉靖小首辅-第32章

小说: 嘉靖小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可惜,钱交到了我手上你就别想着要回去。

    陈可桢又说:“今晚我就要上船走。赵二!你进来。”

    一个人推门进入望月楼的雅间内。这人正是那位善使飞刀的赵二。

    陈可桢对陈迪说:“这赵二是望月楼这批高手的带头老大,今后你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吩咐他去办。”

    陈可桢又转头对赵二说道:“我走之后,你直接听命于他!”

    赵二点点头:“是,陈老板走后,我赵二听命于陈小公子。他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陈迪内心已不是狂喜能够形容的了。陈可桢这一走,留给他账册、银票和一伙武功高强的亡命徒,这简直就是如做梦一般啊!

    有这三样东西,他陈迪在江浙今后可以横着走了!

第六十二章 倭首来访() 
陈迪没有想到,兵部竟然让漕帮运送那批调拨给他的火器。

    漕帮的陆虎鹏老帮主亲自押运这批火器到达了台州。陈迪暗自庆幸,辛亏陈可桢去了倭国。要是让陈可桢发现自己正在捣鼓火器练兵,那又要费心思编造一通谎言敷衍他这位汉女干“父亲”。

    陈迪委托漕帮将这批火器从台州运到义乌,自己却没跟着去义乌监督唐顺之他们练兵。

    用人是古今成大事者的第一要务。俗话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是带兵、练兵的行家里手,陈迪干脆放手把练兵的事情全都交给他们三人。自己则做起了甩手掌柜。

    陆老帮主帮陈迪夹带进京的那批私货已尽数出手。共卖得现银十九万两。扣除还给杭州茶商马如云的九万两货本,自己还能余下十万雪花银。

    陈迪委托陆老帮主将这十万两的银票,连同火器一同交给唐顺之他们。

    陈可桢离开台州时,交给陈迪八十万两的银票。这笔钱,陈迪是铁了心想黑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跟陈可桢说自己又贪玩赌博输了。虎毒不食子,陈可桢最多臭骂他一顿便罢了。

    陈迪没有预料到,一场灾难马上就要降临在江浙。

    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初三,倭首井上十四郎率两万倭寇全面攻掠江浙沿海。苏宁府、袁州府、浙南府。。。。。。。浙东六府十五县到处都有倭警。数万大明百姓遭屠戮,七八名正七品以上官员被戕害。

    因为台州是井上十四郎允许的与江浙商人的交易地点,所以台州百姓倒是免遭荼毒。

    陈迪急在心里。可是练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在义乌的那支新军只训练了两个月,宝剑还不到亮剑的时候。

    忍吧,忍一时风平浪静。几万浙东百姓的血债,陈迪已然记在心中。总有一天要让井上十四郎血债血偿。

    这天,陈迪正在大堂之上审案,一名衙役来报:“大人,有一个人来了后衙,说是你的故友。”

    陈迪自言道:“故友?你告诉他,且待我审结这件案子就去找他。”、

    半个时辰后,陈迪审结了案子,回到后衙之内。

    后衙内,竟然站着倭首井上十四郎!井上十四郎身穿大明的绸缎衣服,一副商人打扮。

    陈迪惊讶道:“怎么是你?”

    井上十四郎是被朝廷重金悬赏的倭首,却敢明目张胆、单枪匹马的进到台州府衙,不得不说他的确有几分胆量。

    井上十四郎道:“怎么就不能是我?落凤谷与小友你一番畅谈,受益良多。一月不见,我很想念你。这次我在浙东办点事情,顺道来看看你。”

    陈迪没想到井上十四郎竟然拿自己当了朋友。这真是与狼共舞!

    陈迪笑道:“既然来了,自然要畅饮几杯。”

    一上酒桌,陈迪就开始套井上十四郎的话:“这回你们东瀛人怎么疯了一样攻掠浙东?”

    井上十四郎无奈的摇摇头:“我们萨摩藩的大名与其他藩主打了很多年,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我虽然已从萨摩藩出走,却始终都是大名曾经的家将!大名求到了我这里,希望我能帮助他。没办法,我只能带着我的武士从你们大明的江浙为我们大名抢些财物。”

    陈迪问道:“我父亲去了你们萨摩藩,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井上十四郎道:“别提了。本来我指望你父亲去萨摩藩,取出那一大批瓷器到浙东卖掉换成白银,然后拿这批白银跟西洋人换一大批火器支援我们大名。可惜了,你父亲一到萨摩藩,九州藩的军队就将萨摩藩围成了铁桶。”

    陈迪装出一副着急的表情:“如此说来,要是九州藩的军队攻破了萨摩藩,我父亲不也要死于非命了嘛!”

    其实陈迪心里巴不得陈可桢客死异乡呢!这样的话,一来翟鸾一党永远不会抓住他父亲是汉女干这个把柄。二来嘛,父死子继。那账册、八十万两银子还有望月楼中的那批武功高强的亡命徒不就都成了陈迪的?

    井上十四郎道:“本国现在各个藩主大名之间战乱不断,我也没有办法救你的父亲。只能求他多福了!”

    陈迪又问:“兵部的塘报上说,你这次带了两万多人攻掠江浙。你何不带着这两万人马回萨摩藩,帮你的大名?”

    井上十四郎回答:“我何尝不想?可当初这些人跟我从萨摩藩出走,为的就是不想在藩主大名们的无休止的战争中无谓的死去。他们根本不会同意再次卷入藩主大名们之间的战争中。我们的大名虽然昏聩,可毕竟我家六代都是大名家的家将。他死到临头了,我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带我手下的军队再回萨摩藩,我的武士们肯定不能同意。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带着他们多多抢掠你们大明的财物,然后用财物贿赂鹿儿藩的大名,希望鹿儿藩能够派军队支援我们萨摩藩!要知道,回国作战要九死一生,抢掠你们大明却没有任何危险。。。。。。”

    陈迪心中问候了井上十四郎的祖宗八代。抢掠大明没有任何危险?你也太轻视大明了!不过想想也对,江浙的卫所军都是些酒囊饭袋,根本不会对倭寇有任何威胁!可这也不能成为你们屠戮手无寸铁百姓的理由!

    井上十四郎,你等着吧!等我陈迪的义乌新军练成,必让你们血债血偿。

    陈迪道:“我不关心你的什么萨摩藩,只关心我父亲的生死。”

    井上十四郎道:“你们大名有句话,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要过分担忧了!我这次来,是有要紧事与你商量。”

    陈迪有些惊讶:“找我?商量要紧事?”

    井上十四郎道:“你这样的人中龙凤,少年天才只做一个知府实在是太屈才了。”

    陈迪心中却想,井上十四郎啊,你怎么会知道,如今我有了陈可桢留给我的那本账册,已经是浙江的影子巡抚!

    陈迪倒是不能那么说,只是回答道:“这也没有办法。大明的官场讲究的是论资排辈。我十四岁就做了知府,已经是朝廷破格提拔了!”

    井上十四郎道:“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成为浙江的皇帝,不知道你能不能同意。”

    浙江的皇帝?这是个什么鬼?

第六十三章 井上十四郎的计划() 
“恕我孤陋寡闻。我只知道我们大明有一位嘉靖皇帝,只听说过你们东瀛有一位天皇,却从未听说过什么浙江的皇帝!井上君该不是在开玩笑吧?”陈迪笑道。

    井上十四郎严肃的说:“我没有开玩笑!我和小泉鳖康,犬养牲道有一个大计划!”

    陈迪问:“什么计划?还请井上君讲明白些。”

    井上十四郎道:“江浙是你们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我曾听你的父亲陈可桢说过,江浙占了你们朝廷岁入的一半!我和小泉鳖康,犬养牲道二人准备倾尽这些年积攒的钱财,在本国招募一支大军,连同我们现在拥有的军队,一起攻下江浙!”

    陈迪心想,井上十四郎你可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别看现在明军在浙江与倭寇作战占了下风,可如果倭寇真攻占了江浙,大明朝廷将集结所有军队与他们决战。与大明的一国之力相比,倭寇无异于是蚍蜉撼树。

    陈迪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痴人说梦。”

    井上十四郎道:“陈君,我就喜欢你这样不卑不亢的态度。与我们合作的明国人,哦,也包括你们的父亲,总是在我们面前唯唯诺诺。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与你这种有脾气,有主见的聪明人合作。”

    陈迪道:“以你们的实力,在沿海攻掠一番也就罢了。要占领大明的一个省,我不信你们有这样的力量。”

    井上十四郎道:“不要小看我们的力量。我和小泉鳖康、犬养牲道二人共有军队三万人。我们计划用巨额的财富在国内再征召一支七万人的军队,凑齐十万军队进攻江浙。江浙是整个大明最富有的地方。一旦我们占领了这里,将获得更多的财富。有了钱,就可以招募更多军队。到那时,假如本国的军队不够招了,我们还可以雇佣西洋的弗朗机人!荷兰人!”

    陈迪问:“江浙的财富,大部分都集中在少部分富商手中。这些江浙阔佬好像都与你们有过合作。你们纵然一时控制了江浙,这些江浙阔佬与你们合作了那么长时间,你们会背信弃义抢掠他们么?”

    井上十四郎大笑道:“江浙富商?他们在我眼里只是一群猪猡!猪养肥了,始终是要杀掉的!没错,我们抢掠来的货物,都是卖给了他们获得利润。同样,他们低价买进了我们的货物,从江浙将这些个货物卖往大明各地,一样是赚的盆满钵满!不过可惜,我早已将这些商人视作了存钱罐。他们即便赚再多的钱,到头来还是要还给我的!等到我打下江浙,他们的钱还是要归我!”

    陈迪心想,这井上十四郎打的真是一副好算盘。

    井上十四郎又道:“你们大明有句话叫明正则言顺。我们打下浙江一省后,会扶植一个汉人做皇帝。我希望这个人是你。”

    陈迪问井上十四郎:“你们的这个计划何时开始实施?”

    井上十四郎道:“半年之后就会开始实施。”

    陈迪道:“那就预祝你的计划能够成功了!”

    井上十四郎走后,陈迪感到如山般的压力。

    井上十四郎要是真的集结起十万倭寇攻打江浙,无论大明最后能否取胜,对于江浙的百姓来说,都将是空前的灾难。

    是时候去义乌看一看自己的那一支新军了!

    陈迪来到义乌的时候,义乌下起了大雨。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正是初秋时节,陈迪一下轿,就感到身上一阵阵的清冷。

    进到新军大营之内,陈迪却没有看见一人。

    怪了?两千新兵和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三人还能飞了不成?

    陈迪在大营里枯坐了两三个时辰,忽见门外响起了急促的一阵脚步声。

    陈迪出去一看,只见秋雨之中,两千新兵正从营门外跑步而入。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三人赫然在队伍的最头上。

    唐、俞、戚三人见陈迪来了,赶紧跑了过来。

    陈迪问:“你们这是?”

    唐顺之回答:“我们每天中午都要带着弟兄们跑十里,训练他们的耐力。”

    陈迪道:“可今天下这么大的雨。。。。。”

    俞大猷摆摆手:“三弟啊,打起仗来可不管下雨还是晴天!该练的,就算天上下刀子也得练!”

    陈迪又道:“你们三位是台州团练的三位领军将领,犯不着跟着新兵们一起淋雨啊!”

    戚继光道:“三弟你有所不知,兵法曰:上下同欲,同甘共苦者胜。”

    陈迪点头道:“恩,二哥说的有道理。”

    俞大猷威风凛凛的冒雨站上演兵台,高喊道:“弟兄们,台州知府陈迪陈大人来看大家了!大家给陈大人露一手!左右军士,操练起来!”

    两千新兵拿起长枪、短刀、盾牌,在狱中给陈迪操练起了“铁桶王八阵”。。。。。。

    两千新兵,杀声震天。在大雨之中虎虎生风。。。。。。。

    陈迪暗自庆幸,自己真是用对了唐顺之、戚继光、俞大猷三人。

    这支新军,看来随时都可以拉出去打仗了!

    操练完毕,陈迪和唐、俞、戚三人进到大帐之中。

    陈迪拱手道:“有劳老师和二位哥哥辛苦操练。我看新军如今已形成战力。”

    俞大猷摇摇头:“可惜演兵场上练的再花,也不如拉出去实实在在的打一仗。”

    唐顺之道:“俞将军所言极是。”

    陈迪问:“我托漕帮运来的那批火器,已经配发到新兵手中了么?”

    唐顺之回答道:“已然配发到新兵手中。我们把这两千弟兄分为左右两队。左队是刀斧手,日日操练那‘铁桶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