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嘉靖小首辅 >

第2章

嘉靖小首辅-第2章

小说: 嘉靖小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迪出到院中,只见十几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簇拥着那位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来到了院中。

    “有上谕!陈迪快快跪下接旨!”

    陈迪心里咯噔一声。史书记载嘉靖帝中年时喜服丹药,弄得神志经常不清。往往是一道圣旨下去,再发一道截然相反的圣旨。

    这位嘉靖皇帝,该不会是出尔反尔,又要杀我了吧!陈迪心中打起了鼓。

    吕公公提醒道:“陈迪,还不快快跪下接旨?”

    陈迪这才从惊恐中走出,跪在地上。

    吕公公尖声道:“上谕。。。。。。。”

第三章 入宫面圣() 
“上谕,奸佞陷害忠良陈可桢,致陈可枕全家尽灭,满门仅剩孤子陈迪一人。虽非朕之过,然朕思之不甚心痛!着陈迪进宫见驾!”吕公公宣完旨,主动上前掺起陈迪。

    “陈小公子下晌刚刚沉冤得雪,晚上便又得了这一桩大喜,可喜可贺啊!一会儿皇上肯定会对你有所赏赐!记住,见到皇上,多磕头,少说话!”吕公公道。

    陈迪心道,杀了臣子一家人跟杀一群牲畜那么简单,后悔了就说什么不甚心痛,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吕公公领着陈迪来到宫门中。大明皇宫,天子应该是夜宿乾清宫,鸡鸣三声起床上朝召见群臣。可嘉靖帝已然有三年没上朝了,一直居住在永寿宫中炼丹修仙。

    可能是炼丹修仙的生活让嘉靖帝黑白颠倒。嘉靖帝有事在永寿宫召见群臣,一般都是晚上。

    在永寿宫前,吕公公对陈迪说道:“你先在这里等着,我进去回禀皇上一声。”

    片刻之后,吕公公回到永寿宫门前:“翟首辅和严次辅正在宫内给皇上写青词,皇上宣你即刻如宫见驾呢。”

    吕公公又交代了陈迪见到皇上后如何行礼,便带着他进了永寿宫。

    永寿宫大殿华丽无比,大殿之上有一御座,有一身穿道袍的人端坐在御座之上。这想必就是明朝最富有争议的皇帝——嘉靖帝朱厚熜了!

    陈迪三拜九叩后道:“草民陈迪,奉旨入宫见驾。”

    嘉靖帝正在闭目养神,良久才从嘴里蹦出一句:“抬起头来。”

    陈迪抬起头来看着嘉靖帝。

    嘉靖帝道:“哎,可怜的孩子。这么小就成了孤儿!那御史张谦着实可恨,害得朕下旨误杀了忠良一家!”

    这时,吕芳道:“皇上,翟首辅和严次辅的青词已然写好了!”

    嘉靖帝道:“让他们献上来。”

    翟鸾和严嵩捧着青词上到殿来。

    所谓青词,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要用颜料写在青藤纸上,然后要烧掉祭天。

    嘉靖帝道:“念。”

    严嵩念道:“湖山闲云对草亭,蒹葭浙沥映寒汀。千峰万壑看难尽,白鸟双飞入翠屏。”

    翟鸾念道:“翠雨落花随处有,绿阴啼鸟坐来闻。玉京近日多佳气,缥渺还看映五云。”

    嘉靖帝笑道:“好,看来你们二位都是用了心的。”

    陈迪吃了两个月的窝头,今年下午在天牢吃了一顿好的,肚子竟然挂不住油水,不争气的闹了起来。

    “噗。”陈迪不争气的放了一个屁!

    嘉靖帝看了陈迪一眼:“嗯?”

    嘉靖帝这一“嗯”,倒是把陈迪吓了一大跳。自古伴君如伴虎,何况座上这位皇帝成天嗑丹药嗑的神志不清?要是他一怒之下杀了自己,那真是一个屁引发的血案了!

    陈迪急中生智,道:“启禀皇上,皇上敬天之心,天地可鉴!草民闻二位大学士之青词,实在是养耳。草民虽愚钝,但受皇上敬天之心熏陶,亦想出了一首青词。”

    翟鸾在一旁道:“你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想出什么青词来?快别在皇上面前现眼!你要知道,欺君可是大罪!”

    翟鸾身为首辅,在宫中自然有些耳目。他知道这个孩子就是投靠倭寇的陈可桢的儿子。陈可祯是严党,在翟鸾眼里,陈迪自然也是严党。

    严嵩却道:“敬天之心,不分年龄。这孩子我看品貌中带着灵性。。。。。。”

    翟鸾打断了严嵩的话:“这青词可是皇上献给上天的!岂能儿戏随便作之?”

    陈迪心想,这严嵩和翟鸾真是势同水火,连作个青词都能争得面红耳赤。

    嘉靖帝终于开了口:“罢了罢了,这孩子已是孤儿,怪可怜的。朕今天就听听你能做得出什么样的青词来。”

    陈迪脱口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陈迪所说的青词,是严嵩在嘉靖四十二年所作的。严嵩怎么会想到,自己二十年后所作的青词竟会被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盗用?

    嘉靖帝自言道:“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在青天。。。。。。水在瓶?”

    突然,嘉靖帝一拍手道:“妙哉!妙哉!没想到一个十三岁的孩童竟然能作出如此意境深远的青词来!”

    严嵩也道:“皇上道德远播九州,敬天之心更是人神共知!天佑大明,天佑皇上,给大明降下一两个有才情的神童也未可知!”

    严嵩不愧是嘉靖一朝的马屁高手,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翟鸾倒是颇为不以为然,他没有说话,只是瞪了陈迪一眼。

    嘉靖帝又道:“翟爱卿,严爱卿的青词虽然颇有诗情,却不及这少年所作饱含意境!”

    嘉靖帝又道:“陈迪,你父亲被奸佞陷害,弄得你全家被灭门,朕心甚痛!我问你,你想要什么赏赐?”

    陈迪突然灵光一现。自己在穿越前,背诵的不正是嘉靖二十三年的状元文?也就是说,今年会试的考题以及答案,他自己都清楚!

    陈迪道:“草民没有别的请求,只求皇上能够恩准,让草民参加今年的会试!草民父亲在时常言,今有圣明君主治理天下,我等应好好读书,他日辅佐圣君也算不辜负了自己的祖宗德行!”

    嘉靖帝道:“不要赏赐?只要参加会试?严爱卿,翟爱卿,你二人怎么看?”

    翟鸾道:“皇上,恩科大比非同儿戏!是朝廷的重典!大明的大事!臣看这孩子才十几岁,应该连秀才都不是吧?而参加会试至少要举人出身!这样不合礼制!再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即便有些灵性,才学文章也达不到参加会试的火候!皇上您如果破例让他参加会试,到时候他要是名落孙山,岂不是有损皇上您的圣明?”

    严嵩却道:“首辅之言,臣不敢苟同。古语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战国时候甘罗拜相时,也不过十二岁!光凭刚才这孩子所作的青词,臣便能看出这孩子还是有几分真才学的!如果这孩子真能在大比之中金榜题名,不正说明皇上的圣明普照万方么?”

    首辅、次辅争得不可开交。

    嘉靖帝终于开了金口:“朕看嘛。。。。。。”

第四章 大意了() 
“朕看嘛,让这孩子试试也未尝不可!至于翟首辅说的有违礼制。。。。。。凡事不破不立,此子是忠良之后,要是金榜题名了,可算是上天体恤朕心,给大明降下了一个少年英才!要是名落孙山了,亦能激励他发奋读书,待到成年后再入帏科场,为国效命!”嘉靖帝道。

    嘉靖帝开了金口,严嵩跪倒在地:“吾皇圣明!”

    翟鸾听到嘉靖帝说陈迪是“忠良之后”时,内心火冒三丈,却碍于皇命难违,只要亦跪倒在地,高呼吾皇圣明。

    嘉靖帝又对吕公公说:“吕芳,这孩子如今无依无靠,朕赐他黄金五十两,用作今后的日常用度。”

    吕公公道:“皇上仁慈之心,真是日月可鉴!”

    昨天还身处天牢之中,今天便得了皇帝的赏赐,还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陈迪心情大好。

    吕公公亲自将陈迪送出宫门。突然陈迪想到,这吕芳是嘉靖帝身边的第一心腹宦官,在嘉靖朝廷做了几十年司礼监掌印太监,何不趁着这机会与他搞好关系?

    陈迪在四合院里发现了暗格,黄金和现银取出后又藏了进去,银票呢,他取出三百两藏在衣袖中以防不时之需。陈迪从衣袖中掏出这三百两的银票,趁着夜色塞进吕公公的袖中。

    吕公公道:“陈小公子,你这是?”

    陈迪道:“公公平日里照顾皇上劳苦功高。我等草民平日里想孝敬孝敬吕公公却哪里有机会?区区薄礼不成敬意,权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吕公公大笑道:“好一个通人情世故的少年郎!杂家不是读书人,也不懂你们读书人的事。可刚才你做的那首青词,皇上颇为欣赏。从这就看出,你是有几分真学问的!好好参加会试大比!拿个功名,杂家定会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

    陈迪道:“草民一定不辜负皇上恩典,吕公公的厚爱。”

    吕芳又道:“本次会试,皇上十分重视。主考定了翟首辅,副主考是严次辅!你要是能过了翟首辅的法眼。。。。。。”

    等等,主考是翟鸾?陈迪心道完了完了。刚才那翟鸾对陈迪参加会试颇有微词,他要是让陈迪金榜题名不是打自己的脸么?看来会试的前途一片惨淡啊!

    陈迪回到自己的四合院时,已是天明。折腾了一宿,他早已是睡意全无。

    院门又被人打开。陈迪听到有几个人进来。

    天啊,自己家的门槛,这一天一夜之间竟快让人踏破了!

    来人高声通传道:“严府大总管严旺,拜见陈小公子!”

    都说是宰相门下七品官,这严府家的大总管严旺,在后世史书上亦有记载。

    陈迪迎到院***手道:“原来是严大总管,屈尊来鄙府不知有何指教?”

    严旺道:“令尊是我家老爷的学生,陈小公子知道吧?”

    陈迪心中恍然大悟,原来严嵩是自己“父亲”的座师,所以昨夜在永寿宫中严嵩会偏向自己。

    陈迪答道:“知道。”

    严旺又说:“我家老爷念陈小公子无依无靠,特地给你找了个管家,还有两名侍女。”

    严旺指了指身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道:“这人叫严平,是我远方的表叔。别看他年老,却在礼部赵侍郎府上伺候过二十多年!现在赵侍郎告老还乡,把他留在了京里,让他伺候陈小公子你,必定万无一失!”

    陈迪窃笑,这做管家都要靠裙带啊!这老头六十多岁,搁在大明朝已经算是耳顺之年了!谁伺候谁还不一定呢!

    严旺又指了指严平身后的两名侍女:“这两个侍女,一个叫小青,一个叫小白。也机灵的很。”

    小青?小白?陈迪心中哑然失笑。这不是穿越到白蛇传了吧?

    只见这小青十七八岁的年纪,脸蛋红扑扑的,颇为可爱。小白呢,则跟陈迪差不多年纪。

    陈迪没想到穿越到大明,竟然得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小萝莉做侍女。这日后。。。。。。嘿嘿嘿。。。。。。

    严旺又将陈迪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道:“令尊如果有信来,你切不可声张!烧掉就好!你懂么?”

    陈迪心中一惊,自己的“父亲”陈可祯不是已经为国捐躯了么?陈迪又一想,看来陈可祯的确是投靠了倭寇,但是严嵩碍于他是自己的党羽,这才想办法为他洗脱了罪名,让他成了殉国的“忠臣”。

    陈迪道:“严总管放心。请你转告严次辅,这其中的利害我自然知晓。”

    严旺道:“好!那严平和小青、小白留下,我这就告辞了!”

    严旺走后,严平便支使小青、小白打扫四合院,烹饪早饭,忙的不亦乐乎。

    陈迪看着小青和小白窈窕的身影,却突然想到,自己才是个十三岁的少年郎,应该还。。。。。不行吧。。。。。

    这真好比是眼见美玉而不能得之。。。。。算了,这种事儿还是日后再说吧!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赶紧熟悉熟悉嘉靖朝的生活、习俗,以免日后漏出了马脚。

    至于会试,那倒是不着急。别忘了,嘉靖二十三年会试的题目和状元文,可全在自己脑子里装着呢!

    不对!不对!

    自己虽然能背诵状元文,可真正的会试第一却是翟景淳这位嘉靖朝大学究!

    那会试的时候,岂不是会出现两张相同的答卷?到那时可真是穿帮了。

    陈迪感到一阵寒意升到头顶。这真是疏忽大意了!

    怎么办?

    自己在现代虽然是历史学副教授,对八股文颇有研究。可对付那一群寒窗苦读十年,天天都在研究八股文的举子们,没有任何把握能胜出啊!

    陈迪一阵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办法。

    那天牢之中,可有自己的一位忘年交呢!人家可做过先皇的帝师啊!那可是真正的饱学大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