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嘉靖小首辅 >

第131章

嘉靖小首辅-第131章

小说: 嘉靖小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纶走后,唐顺之问陈迪:“镇国公,我看你筹建水师的目的,除了靖海,保护海上航路的畅通,对咱们对面的那个弹丸岛国是不是亦另有所图?”

    陈迪大笑道:“知我者,唐老师也!有朝一日,我大明将把倭囯和那些个南洋小邦统统吞并!想做到这些事,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做保障!”

    谭纶倒吸了一口凉气:“镇国公真是狼子野心。。。。。不对,雄心大志!”

    谭纶的口误让他和陈迪相视大笑!

    陈迪又对唐顺之说道:“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如今朝廷的首要任务,是推行新政,革新弊政。只有新政开花结果,国库里充盈了,咱们才能做那些事关大明万世基业的大事!”

第二百六十一章 拿皇亲开刀() 
陈迪在内阁值房与陆炳相对而坐。

    陆炳先开了口:“镇国公找我来,怕是有大事吧?”

    陈迪一笑:“怎么,我就不能找你这个新任情报部尚书喝喝茶?”

    陆炳端起茶盅:“镇国公日理万机。怎么会有如此的闲情逸致?”

    陈迪突然问陆炳:“陆尚书,如今宗人府在册的皇亲有多少?大明的藩王又有多少?”

    陈迪要在两京一十三省推行新政。那些藩王、皇亲定会跳出来反对。这些人都是太祖血脉,身份尊贵。再加上他们世代就藩多年,在藩地积累了不少财富、势力。不能用对付寻常士绅的手段对付这些人。

    陆炳放下茶盅,道:“宗人府在册的皇亲总有八十余万,世袭藩王三十五位。镇国公,如果要问这事情,似乎不该召见我来,你应该找宗人府的宗人令!”

    陈迪道:“陆尚书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多年,耳目遍天下。我且问你,这三十五位藩王在各自藩地可还守法?”

    陆炳笑道:“就知道镇国公找我来不光是为了喝茶!守法?守法个屁!太祖爷开国,大肆分封子侄就藩。每一藩王可领卫队数千到数万人不等。靖难之役的那段往事镇国公知道,我就不再多说了。成祖爷迁都后,深感藩王拥兵之害,撤销了大部分藩王的卫队。朝廷对待藩王嘛,就一个态度,只要你没有谋反的二心便可平安!至于大明律上那些个管束寻常百姓的法令,藩王们根本就不会去遵守。

    当初锦衣卫有监察天下藩王行状的职责。这么说吧,藩王们侵吞百姓田土的事情有之,滥杀百姓的事有之,以势欺压地方的事情亦有之。还有些更耸人听闻的秽乱人伦的事。

    譬如南方的某位藩王,性淫。且有怪癖,不喜黄花少女,只爱他人之妻。他睡睡王府属官们的妻子也就罢了,甚至让自己的儿媳、已出嫁的女儿轮流侍寝!”

    陈迪问陆炳:“如此罔顾人伦天理,难道朝廷就不管么?”

    陆炳回答道:“管什么?我刚才说了,朝廷对待藩王们的态度是,只要你们不谋反,在各自藩地想怎么折腾都行!”

    陈迪问陆炳:“如果按照大明律,那些个藩王们。。。。”

    陆炳打断了陈迪:“镇国公啊,真要是按照大明律的条文,三十五个藩王里,倒有三十个要被投入大狱甚至斩首示众!”

    陈迪轻笑:“好,好极了!”

    陆炳是何等聪明人?陈迪这一笑,他心中便有了底:“怎么,镇国公要拿这些藩王们开刀?”

    陈迪点头:“没错!朝廷要推行新政,势必损害藩王、皇亲们的利益。那些藩王一定会跳出来,带头反对新政!你陆尚书不是耳目遍天下么?我让你遍查藩王劣迹!将这些劣迹整理成册!若是这些个藩王老老实实的拥护新政也就罢了!若是反对,就按照他们的劣迹,用大明律一一定罪!藩王们老实了,那些个远枝的皇亲贵戚自然也就老实了!他们按照新政的章程交粮交税,那些个普通士绅豪族自然也会就范!”

    陆炳道:“镇国公的手腕。。。。。好狠毒啊!”

    陈迪道:“狠毒?更狠毒的还在后面呢!按照祖制,藩王和皇亲们拥有自己的赏田。不纳粮纳税也就罢了,朝廷还要按月发给他们俸禄!

    拿着朝廷给的赏田,不纳税不说,还要倒吃朝廷的饷银!这合理么?洪武元年,宗人府在册的皇亲不过数百人。立国百年,在册的皇亲竟达到了八十万!你知道光这些人一年要发给他们多少俸禄么?折合纹银整整九百万两!户部尚书张居正算过一笔账,自嘉靖元年至今,国库收入的五分之一全都养了这些游手好闲的废物!让他们拥护新政,纳税纳粮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要断了他们的俸禄银!想要俸禄银子?好说,老老实实的读书,入仕,做官!你要替朝廷做事才有俸禄可拿!”

    陆炳愕然,陈迪这个镇国公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他这样做,是在和近百万的皇亲贵胄作对啊!

    不过再想想,这天下有他陈迪不敢干的事情么?

    陆炳道:“镇国公,你想过这样做的后果么?”

    陈迪大笑一声:“后果?不过是招来骂名罢了!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我连皇上都软禁了,还怕这点骂名不成?若是他们就范也就罢了,若是造反?!没关系,大明律,平民谋逆诛九族,皇亲谋逆斩立决!飞虎军的将士们会让他们知道造反的后果!”

    陆炳道:“镇国公,你让我们锦衣卫,不,情报部做这件事,这是让我们情报部与天下的皇亲为敌啊。”

    陈迪道:“可你们会与大明的万千百姓为友!我所推行的新政,损害的是极少数的利益,大明朝数万万百姓却会因此受益不尽!骂名算什么?与天下的皇亲国戚为敌算什么?只要大明的百姓能够过上衣食富足的好日子,只要大明可以民富国强,一切的骂名也只不过是浮云罢了!”

    陆炳对陈迪倒是起了三分敬畏之心。他拱手道:“既然镇国公铁了心要这么做,那陆某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我立即命令全国各地的耳目广为搜集诸藩王的不法情事,汇编成册。”

    陈迪点点头:“嗯,那就拜托陆尚书了!”

    陆炳领命而去,唐顺之正好进了值房。

    陆炳跟唐顺之打了个招呼:“见过唐阁老。”

    唐顺之拱手回应:“陆尚书风尘仆仆,这是有要务在身?”

    陆炳“嗯”了一声便走了。

    唐顺之走到陈迪身边,压低声音说:“这陆炳对皇上可是忠心耿耿。你如此重用他,还让他成为了八大尚书之一,你就不怕有一天他为了皇上反咬你一口?”

    陈迪摇摇头:“唐老师多虑了。陆炳虽然愚忠,却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锦衣卫能做皇上的看家之犬,情报部就能做大明的护法门神!我刚才命他广为打探藩王们的不法情状,这种事情,也就他这样的人干的成!”

第二百六十二章 第一位女官() 
不出陈迪所料,新政遭到了一众藩王和皇亲的抵制!

    内阁的新政谕令已昭告天下一月有余。除了江浙和山西,各省的新政都卡住了壳。

    胡宗宪这个南七省新政督察钦差,在江西南昌被安王骂了个狗血淋头。

    海瑞这个北六省新政督察钦差,在山东兖州知府衙门差点跟鲁王打起来。

    有这些个藩王带头抵制新政,皇亲们自然亦跟着抵制新政。皇亲国戚都在抵制新政,那些个普通士绅也变得有恃无恐!

    虽说陈迪给了海瑞和胡宗宪各一个火铳旅。可让火铳旅去镇压是下下之策!有些事情不是杀、杀、杀能够解决的。火铳旅只是防备藩王借故谋反用的。

    大明朝的这场改革似乎停滞不前。

    还好,陆炳的情报部够高效。这天,陆炳命人抬着整整两大箱书册来到内阁值房找陈迪。

    陈迪大喜过望:“陆尚书,这么快就搜集齐各藩王的不法情事了?”

    陆炳道:“唉,镇国公啊,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您看看这两大箱书册!全都是藩王们的不法事!”

    陆炳随手取出一本书册,念道:“嘉靖二十六年三月初五。鲁王兼并兖州府外百姓田地三百余亩。乡民至鲁王府外与之理论,被其家奴打死三人,打伤二十余人。嘉靖二十六年三月十二夜,鲁王与镇国将军朱鄞穅之女零陵县主私通。零陵县主系楚王侄女辈。嘉靖二十六年三月十五,鲁王私放一万两高利贷予城中棉商王芹泶。四月十五,因王芹泶到期未还,被鲁王家奴活活打死。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十八,鲁王违制出藩地,于伏牛山狩猎,见一美色村姑,强行淫之。。。。。”

    陈迪摆了摆手:“好了,不要念了!想不到这位鲁王爷几乎是三五天便干一件违法之事。”

    陆炳笑道:“镇国公啊,鲁王犯得那些事,在藩王们中间其实不算啥!藩王们所犯之事,几乎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陈迪随手拿起一本书册,赞赏道:“你们情报部也算好手段,竟然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查清了藩王们这么多的不法情事。”

    陆炳笑道:“镇国公,我从十五岁便进入锦衣卫,吃的就是这一碗饭!要说盯梢、打探消息,还没人比得上从锦衣卫出来的人!我的耳目,在两京一十三省多如牛毛!”

    陈迪突然问陆炳:“都说是锦衣卫耳目遍天下,我且问你一句,这些耳目要谁去养?”

    陆炳答道:“锦衣卫是皇上的家奴,自太祖爷开始所有支出皆出自内帑。自镇国公掌权后,因为内承运库的银子被您给搬空了,所以嘛。。。。。”

    陈迪赶紧问:“所以什么?你的意思是,锦衣卫的人已经半年没发饷银?”

    陆炳点头:“没错。不过下边的人有办法弄银子。譬如发现官员的些微不法事后,到官员家里要银子。这是锦衣卫近百年来的一个公开秘密,名曰:吃官饭。当然,锦衣卫要挟那些官员所犯之事,都是些小事。真要是有大事,下面的人不敢不上报的。”

    陈迪有些毛骨悚然,怪不得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要建立庞大的情报系统,明有锦衣卫、清有粘杆处、民囯有军统、中统。。。。。这情报机构实在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攻击敌人,用坏了反而会伤了自己。

    陈迪道:“这倒是我疏忽了!既然情报部已经成立,你手下人的俸禄自然该由朝廷供给!这样吧,从下面的耳目,到你手中的骨干,全部授予军衔。俸禄银和飞虎军一样,从户部支取!”

    陆炳道:“那我就带我手下五百弟兄,两京一十三省的上万耳目谢过镇国公了!”

    陈迪道:“既然有了俸禄,就要严令禁止‘吃官饭’这样的事!情报不应该成为要挟他人,自肥腰包的资本!若是今后再出现这种事,陆尚书你要严查!”

    陆炳点头:“这是自然。”

    陈迪指了指那一箱东西,对陆炳说:“你派人将这些肮脏物什,全部按照藩王的属地交给当地的巡抚!告诉他们,将这些东西拿给那些藩王看!若是这些藩王再带头对抗新政,就别怪本公不顾情面,按照大明律一条一条的治他们的罪!”

    陆炳领命而去。

    这时,门外一名飞虎军兵士通传:“弗朗机人马德拉求见!”

    陈迪道:“赶紧请进来!”

    这马德拉可算得上是陈迪的老朋友。之前马德拉率领雇佣军帮陈迪在东南抗倭,又北上帮助飞虎军抵御鞑靼人的进攻。后来马德拉受陈迪指派,专门在西洋采购大明所需货物。他刚刚完成航行,再次回到大明立马就来求见陈迪。

    和马德拉一起来的还有通译莹玉。

    陈迪热情的迎了上去:“我亲爱的朋友,这次航行,又给我的国家带来了多少西洋货物?多少异端学者?”

    马德拉跟莹玉学了不少喊话,他回答道:“我最尊贵的公爵阁下,我在今年一月起航,从天津卫出发,回到里斯本,然后满载着我们国家的货物,在四天前到达天津港!大明的那些货物在我的国家颇为抢手!这一次航行便净赚了一百多万埃斯库多。”

    陈迪知道,埃斯库多是葡萄牙货币的名称。

    马德拉继续说:“我拿出其中五十万埃斯库多,在里斯本当地大量采购了最先进的弗朗机火炮、精巧机械、新奇货品,还雇佣了两百多名异端学者来大明为您服务!剩余五十万埃斯库多的利润我已经在里斯本兑换成了银币,这些银币已经交给了复兴商会的马如云老板。”

    陈迪满意的点点头:“这次航行所带来的利润中,有三成是你的!”

    马德拉喜不自胜。

    莹玉对陈迪说:“大人,这次我自作主张,随马德拉去了一趟西洋。还请您恕罪。”

    陈迪来了兴趣:“哦?你去了西洋?你且说说,西洋与我大明有何不同?”

    莹玉想了想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