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嘉靖小首辅 >

第106章

嘉靖小首辅-第106章

小说: 嘉靖小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冬至没有反应过来,吴庆鑫赶紧拽了拽衣袖,又抢着回答:“属下等愿誓死追随大人!”刘冬至跟一百多弟兄听言,也随声附和。

    “好,这珙州恐怕马上就要打仗了。蒋千户,你带他们进珙州城。上次攻打汉州你的千户所损失惨重,这一个百户所的兵士就调给你听用吧。”

    傅友德说完,那位姓蒋的矮胖千户在马上抱拳领命。刘冬至、吴庆鑫一干人等,自此正式成为了大明官军。这一天,是大明洪武四年五月初七。

    刘冬至一行进得珙州城内,领得了服装兵刃。这一百多人,刘冬至为百户。明初兵制,百户以下设左、右总旗两人。吴庆鑫任左总旗,领五十人。右总旗则由蒋千户指定了一名明军老兵担任,主要是为了方便训练这群从未从过军的青壮,亦领五十人。刘满仓和其他十名弟兄做了小旗。

    傅友德已断定汤和发现自己撤到珙州后必定有所动作。他一面让诸将加固城防,一面向东南方向派出大量骑兵斥候侦查汤和动向。大帐内,傅友德跟几位将领正面露难色。

    “诸位,珙州城内的粮食加上从陕西带过来的军粮,怕已经不够支持大军五六日食用了。”傅友德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如果把伙食减半呢?”一名指挥使提议。

    “不行,弟兄们正日夜不分的加固城墙,预备守城器械。伙食减半怕是让弟兄们吃不消。”

    另一位将领对那位指挥使的提议不以为然。

    “恩,伙食不能减半。北有汤和,南有蒙古梁王,我军固守孤城,若是让伙食减半,怕是要动摇军心。军心动摇可没有挨饿那么简单。”傅友德彻底否定了那位指挥使的主意。

    大帐内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是否可以像当地百姓征粮?”一名指挥同知又提出建议。

    众将听闻有人重提就地征粮,目光全聚集在傅友德身上。大家都知道颍川侯前些日子刚刚明令不准就地征粮。

    傅友德默不作声。

    “侯爷,切不可妇人之仁啊。如若不就地征粮,虽苦不了当地的百姓,咱这三四万人马怕却是要陷入险境。若粮食充足,凭着珙州的坚固城墙,就算二十万大军围攻,我们坚守两月也绰绰有余。”那名指挥同知说完,大帐内的将领也纷纷附和。

    “你们先出去,让本侯想一想。”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赵老根一回飞虎军大营便接到了命令。大都督陈迪要到兴明书院讲课,点名让他带十名火铳手随行护卫。

    陈迪数月之前差点被南镇抚司的缇骑暗杀,从那以后他长了心眼,无论到哪里都要带上十多名火铳手保护他的安全。

    兴明书院内,陈迪端坐在一张书案前。他的面前,是数百名兴明书院的学子。

    陈迪问一众学子:“民为邦本,本固君宁,何解?”

    一名清瘦的学子起身回答道:“此语出自尚书,说的是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与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迪满意的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那清瘦学子回答:“学生马七友!”

    陈迪说道:“好,马七友,我再问你,如果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穿不暖,是否可以推翻君主?”

    马七友回答道:“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兴明书院成立以来,每隔十天陈迪都要来给学子们上课。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洗脑”!看来他的“洗脑”成果很好,如今学子们已经从传统儒教的三纲五常中走出来,学会了理性的思考问题!

    陈迪开了句玩笑:“马七友,就凭你刚才的那句话,尔可为内阁首辅矣!”

    马七友谦虚的说:“学生惭愧!这道理是听了大都督十几场的课才悟出来的!”

    陈迪又对一众学子说:“‘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权力说白了就是小民百姓们赋予的。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就是朝廷的利益!譬如在民间,百姓有祭拜土地神的习俗。假如祭祀的物品没有缺少,祭祀的时间没有耽搁,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不灵光了!那百姓们就会砸了他的庙,毁了他的神像和灵位,重新再立一位土地神!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那就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甚至撤换!”

    陈迪这论调要是放在一年之前,会被这几百名学子看作是异端邪说!可现在他们已经理解甚至支持陈迪的论调。

    马七友道:“学生以为大都督这话应该有所指吧?”

    陈迪笑道:“哦?你倒说说我指的是什么?”

    马七友回答道:“大都督指的是大明的兵制和税制!然否?”

    陈迪点点头:“不错!你是从哪听出我所指的呢?”

    马七友拱手道:“学生惭愧,前些年空读些无用的四书五经。后来入了兴明书院,听了大都督不少课,又听了户部张居正张侍郎、兵部唐顺之唐尚书的课,这才慢慢揣摩出了些心得!大明如今的卫所军制,空耗国库财力,卫所军却是嬴弱不堪,面对倭寇、鞑靼如纸糊的老虎一般。大明的税制,喂饱了那些皇亲、官吏、士绅,却苦了小民百姓!换句话说,如今的税制是朝廷在帮着皇亲、官吏、士绅们盘剥百姓!这两样正是大都督所言制度不合理,应该对它进行修正、改造甚至是撤换!”

    陈迪大喜:“兴明书院的学子们要都有马七友的这些感悟,就都可以毕业为官了!”

    陈迪思忖,等到这批学子成为六部、地方各级衙门的大小官员后,就真的可以推行新政了!

    马七友道:“大都督,学生有一事不明!”

    陈迪说:“但问无妨!”

    马七友问陈迪道:“既然大都督明知大明的兵制、税制不合理,为何不立即进行革新,推行新政?”

    陈迪回答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要推行新政,就要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隔靴搔痒的事情毫无益处!要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就要伤害一大批人的利益!这批人指的就是刚才你所说的皇亲、官吏、士绅、卫所军户。大明如今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才吃了一剂缓药缓解了病情,如果立即下虎狼猛药,会让这个病人一命呜呼!大明刚刚经历了倭寇乱浙,鞑靼入寇,需要时间休养生息!立即推行新政,会将天下的皇亲、官吏、士绅、卫所军户推向朝廷的对立面!凡事缓则圆。新政的推行,需要时间,更需要时机!就像俗话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马七友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陈迪又问一众学子:“西洋学者们已经到了兴明书院,成了教授。你们对他们所教授的课程怎么看?”

    一名学子回答道:“若一年前,学生会认为他们教授的都是些奇技淫巧。可如今学生认为,他们教的课门门都是学无止境的大学问!譬如约翰教授所教的解析几何课,与亨利教授所教的航海学紧密相关!学生对这两门学问很感兴趣!”

    陈迪道:“很好!航海学和解析几何可是两门大学问!日后大明要组建强大的水师!到那时我希望你成为大明水师的第一批军官!”

    那学子问:“真的,大都督?大明实行的国策一向是闭关锁国,自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大明就没有一支能够远涉重洋的水师!”

    陈迪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大明的敌人,在陆地上,也在海上。我们的征途不仅在苍茫大地,更在星辰大海!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支强大的远洋水师!有了这支强大的水师,我们大明的货物就会安全的运达西洋。西洋的货物也可以安全的运到咱们大明!到那时,我们不仅会拥有一条陆上丝绸之路,更会拥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日子不会太远了!”

    又有一名学子问陈迪:“大都督,我对桑普拉齐教授所教的火器课程颇感兴趣。我想问的是,大明研究造火器的都是些匠户。我今后若从此道,是否也只能做个匠户?”

    陈迪道:“匠户?你可知道,兵部造办处的孙主事就是研究火器的!他研究了一辈子火器,绰号样式孙!最近我打算赏给他兵部右侍郎衔!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一番作为,朝廷绝不会吝惜几个官位!”

第二百一十二章 父子之隙() 
嘉靖二十五年腊月二十三,京城再次降下瑞雪。

    进了小年就是年,这个小年,陈迪是在西苑值房中度过的。

    笑嫣公主和他的侧夫人小青已经长居在福庆寺。没了两位爱妻,驸马府已不像是个家。相比于冷清的驸马府,陈迪更愿意待在西苑值房。

    穿越前,每到年终陈迪都要写个年终总结,再写个新年计划。这习惯他倒是没改。

    要说嘉靖二十五年,陈迪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浙江抗倭。第二件,逼退鞑靼。第三件,篡权。

    总结来总结去,倒应了当初他和陆炳说过的那句话:“我陈迪以前不想谋反,假如今后谋反,也是皇上逼得!”

    总结完毕,接下来就是新年的计划了。

    兵部造办处的新式火器制造已步入正轨,预计明年开春便能将一万人的飞虎军武装成为一支纯火器军队。陈迪明年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领飞虎军北进草原,击败俺答汗。大明国都离着蒙古胡儿实在是太近了。可以说自永乐迁都以来,大明的国都就一直受到蒙古各部的威胁。要想给大明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就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边患。

    与俺答汗定下的和平盟约是两年为限,可陈迪不会傻到真的等两年再与他开战。要知道两年时间足够俺答汗统一蒙古草原!趁着如今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还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尽快与俺答汗决战。

    当然,北伐蒙古各部,是为了陈迪要办的下一件大事做铺垫!那便是架空严嵩!

    严党势力如今在朝野一手遮天,虽说严嵩是自己的义父,自己也算半个严党首领。可严党大部分都是些食古不化且视财如命的旧官僚!要想施展自己的抱负,陈迪决不能被严嵩这个内阁首辅和他手下庞大的官僚集团所束缚!

    要想夺取权利,就必须立威!自古以来统治者立威无非二道,一者打仗,二者杀人。严嵩毕竟是自己的义父,如果拿严党的官僚们开杀戒,一来天下人会说陈迪是忘恩负义。二来陈迪也有些于心不忍。那立不世之威的办法就只剩下打仗一途了!

    毕竟自己手中控制着兵权,且这一年来陈迪扶植的那些人,譬如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胡宗宪、徐阶、高拱、张居正、龙子兴等人已然都是身居高位。再加上兴明书院那一批学子已经有很多都被陈迪安插进六部以及地方衙门。陈迪自信架空严嵩绝不是什么难事!

    架空严嵩后,陈迪就可以放手去做一件策划已久,关系大明国运的大事!那便是推行新政,改革大明旧兵制、旧税制!

    推行新政是与整个大明的皇族、旧官僚、士绅们开战。若要推行新政,必须保证自己牢牢的将政权把控于自己手中,且不能有任何外患的威胁。所以北伐蒙古和架空严嵩两件事,都是为了新政大计做铺垫!

    待到新政在大明发了芽,国库必然因此而充盈起来。到那时,陈迪将再次扩编飞虎军,让飞虎军成为一支数量庞大且全部装备新式火器,运用新式战法的常备军。而后,陈迪将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

    这支水师的能力,必须可以远涉重洋作战!起码应该是后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大英帝国海军那样的层次!有了强大的水师做保障,陈迪将大力发展与诸国的贸易,并且开始对外扩张,海外殖民。

    海外殖民的第一步,是吞并朝鲜,而后是倭国,再而后是南洋诸国。。。。。。

    陈迪暗自计划着这些事,心中暗想,自己的心是不是太野了一点。要办到这些事情,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年时间,而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严嵩带着一个食盒走进西苑值房,他的身后跟着严世藩。

    陈迪道:“义父,你怎么来了?”

    严嵩回答道:“今天是小年,我听下边人说你没回驸马府,还在西苑值房处理军国大事。唉,迪儿啊,你为了大明可真是鞠躬尽瘁!不过这节还是要过的。为父干脆叫着你义兄一起来西苑值房陪你过节!”

    严世藩将食盒打开,里面是一碟年糕,五六样精巧小菜,还有一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