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嘉靖小首辅 >

第1章

嘉靖小首辅-第1章

小说: 嘉靖小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四十五岁的历史学副教授吃着火锅唱着歌就穿越了可穿越成一个十三岁毛都没长齐的孩子身上是什么鬼还好还好本副教授精通八股文青词更精通嘉靖一朝的历史于是乎十三岁的孩子在嘉靖朝官场如鱼得水严嵩那是我干爹张居正高拱那都是我的学生戚继光俞大猷那都是我的拜把兄弟十七岁的首辅大学士你听过么没听过就赶紧看这本书吧
 90917

第一章 天牢少年() 
穿越不是请客吃饭。

    四十五岁的历史学副教授陈迪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穿越之旅会如此狼狈。

    那些个穿越小说的情结,都是主角穿越成王侯将相,然后权倾天下,纵横捭阖。

    可陈迪却是穿越成了个天牢里的阶下之囚。

    阶下之囚就阶下之囚吧,还是个同名同姓毛都没长齐的十三岁少年。

    穿越前的一刻,陈迪正和几个学术上的朋友吃着火锅唱着歌,兴高采烈时,他即兴背诵起了嘉靖二十三年的状元文。可乐极生悲,电火锅竟然漏电了。。。。。。

    吃着火锅唱着歌就被穿越了,他招谁惹谁阶了?

    从昏迷中醒来,陈迪便发现自己身在不知哪朝哪代的天牢。

    陈迪所在牢房的旁边,住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子。

    陈迪隔着铁栅栏问那老头:“老人家,今上的年号是啥啊?我是谁啊?”

    那白发老头道:“你这娃娃,怕是被满门抄斩吓傻了吧?罢了,我就告诉你吧。今上的年号是嘉靖,今年是嘉靖二十三年。你叫陈迪,是前任兵部员外郎陈可桢的儿子。你父亲在东南抗倭投敌变节,皇上一怒之下灭了你的满门!你因为年仅十三,才逃过一死。”

    原来是被穿越到了嘉靖二十三年。陈迪知道,嘉靖二十三年,首辅翟鸾与次辅严嵩在朝廷里斗的不可开交。至于高拱张居正这些嘉靖朝后期的名臣,此刻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倭寇现在应该在东南闹得凶,戚继光、俞大猷这些民族英雄,现在都还是无名小辈。

    不知过了多久,狱卒从铁栅栏中间,扔给陈迪一个发了霉的窝窝头。这窝窝头周围竟然长满了绿毛。

    陈迪看着这牢饭,实在下不去嘴。

    隔壁的白发老头说道:“娃娃,凑合着吃吧!既然进了天牢,有口饭吃饿不死就不错了!你看老朽我,在天牢里呆了三十年,照样活得硬硬朗朗的。全指着这霉窝头了!”

    陈迪问:“老人家,你在天牢里呆了三十年?你是因为啥进来的?”

    白发老头道:“鄙人胡元春,别看我现在是阶下之囚,当初我可是正德爷的帝师!都怪我一时糊涂,把恩科考题卖给了几个京城的世豪大户,东窗事发才被囚禁在天牢!”

    陈迪没想到这白发老头竟然有如此来头,心中不免起了几分敬意。

    勉强吃下发霉的窝头,陈迪望着从牢房顶悬下的蜘蛛出神。自己在现代是学术界有名的青年才俊,明史领域有名的权威。既然遇到了穿越这种事,理应抓住机会在大明作出一番事业。可现在自己身处天牢,又能做什么的呢?

    不见天日的牢房,会让一个人无事可做到发疯的。

    幸亏旁边的牢房里,住着一位曾经的帝师胡元春。陈迪每日与他切磋八股文章,讨论四书五经勉强打发时光。帝师不愧是帝师,陈迪与胡元春相处了两个月,八股文章和对四书五经的见解都有很大的提高。

    这日,陈迪与胡元春正在隔着铁栅栏对对子。

    陈迪出了几个清朝才有的绝对,胡元春竟全都对了出来,帝师之名,名不虚传。

    胡元春道:“你这娃娃,虽然才十几岁,才情却是不俗。若是走科举,以你现在的学识怎么也能中个举人。我在天牢里三十年,想出了一个绝对,大明朝没几个人能对的上来。赌半个窝头如何?”

    陈迪在天牢里关了两个月,现在发霉的窝头在他眼里就是美味珍馐。他道:“这有何不可?赌就赌。”

    胡元春道:“听好了,烟锁池塘柳!”

    陈迪心中暗笑,这不是现代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乾隆皇帝考纪晓岚的对子么?没想到是编剧胡编乱造,想出这对子的竟然是正德帝师胡元春。

    这上联烟锁池塘柳,看似平常,实则暗藏“金木水火土”五行。下联要想工整,必须也要暗藏金木水火土五行。

    胡元春得意洋洋的看着陈迪。一个十几岁的娃娃,怎么可能对出如此绝对?看来这半个窝窝头是手到擒来了。

    陈迪装模作样的深思一阵,而后脱口而出:“炮镇海城楼!”

    炮镇海城楼中,亦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

    胡元春惊叹道:“我的天啊!你真是个少年奇才!这上联是我闲着无事,在牢狱之中苦思数月才想出的。没想到你一个十三岁的娃娃,不过片刻便能对出工整的下联!这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陈迪大笑道:“哈哈,老家伙,你的半个窝窝头我就却之不恭了!”

    临近晌午,狱卒来送饭了。

    陈迪很高兴,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能多吃半个窝头就已经算是飞来横财了!

    没想到,这次狱卒没有直接将霉窝头丢进栅栏里。

    狱卒打开牢门,陈迪看到,他的手里拿着一个锦盒。

    狱卒打开锦盒,里面竟然是几样上好的酒菜!狱卒摆好酒菜便转身离去。

    两个月没见荤腥的陈迪见了酒菜胜似见了亲爹娘,直接上手狼吞虎咽起来。

    他突然想到了胡元春,就拿起一碟熟牛肉,通过铁栅栏递给胡元春。

    没想到胡元春没有接那碟熟牛肉,而是兀自摇头道:“可惜了,可惜了。”

    陈迪问:“胡老头,你这是怎么了?”

    胡元春道:“唉,你这样的少年奇才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你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以你的才学,走科举,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都不在话下。可偏偏你爹是个投敌变节的犯官!”

    陈迪笑道:“犯官家眷就犯官家眷吧。有肉吃你还感慨什么?”

    胡元春摇头道:“始终是个娃娃。大难临头了还不知道。”

    陈迪道:“我已经身处天牢,还能有什么大难?”

    胡元春沮丧的说:“娃娃,你可听说过断头饭?”

    陈迪听后一惊!天牢里犯人的饮食,天天都是清水霉窝头,突然给了酒肉好菜,不是断头饭是什么?

    陈迪嘴里的半个鸡腿戛然掉在地上。

    自己难道这就要人头落地了么?

    整个下午,陈迪都在胡思乱想。那些个酒菜摆在他的眼前,他却没有心思再吃一口。

    突然,狱卒又出现在了牢门前:“陈迪,一会儿宫里的公公会来宣旨。”

    陈迪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般抓住铁栅栏:“大人,请问旨意是?”

    狱卒道:“皇上的旨意岂是我等能够瞎猜的?不过,嘿嘿,据说。。。。。。你要大喜了!”

    陈迪如挨了一记重击般瘫坐在地上。明清两代,牢里说大喜意思就是要人头落地了。

    半个时辰后,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从栅栏外传来:“哪个是陈可桢的儿子啊?”

    陈迪暗道,我这就要。。。。。。死了么?

第二章 大难不死() 
都说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陈迪却大喊了一声:“死就死吧!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一位身穿华服的公公出现在陈迪面前。公公身后,站着几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那公公开口道:“你才多大年纪,就敢自称老子?再说,这旨意又不是让你去死!”

    什么?不是让我去死?陈迪心中宛如千斤巨石落了地。

    这位公公瓮声瓮气的宣旨道:“有上谕!查御史张谦弹劾兵部员外郎陈可桢投敌变节一事乃子虚乌有!陈可桢东南抗倭,力战倭寇殉国功莫大焉。着即免去一切罪名,追授从五品镇抚!其子陈迪待成年后可世袭镇抚军职!另所封陈家府邸、财物,还予陈家后人!御史张谦,陷害忠良,斩立决!”

    陈迪刚才还是大悲,现在却成了大喜!原来那狱卒刚才所说的“大喜”,并不是反话,而是真真正正的大喜。

    那白面公公对陈迪说:“陈公子,你还不赶紧谢恩领旨?”

    陈迪赶紧跪下扣头道:“领旨谢恩!”

    白面公公又道:“陈小公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你还年轻,今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陈迪道:“多谢公公美言。不知公公尊姓大名?”

    公公身后的一名锦衣卫抢着说道:“你这少年,好没有规矩!这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吕公公!”

    陈迪没想到自己眼前站着的这位,就是嘉靖年间朝廷三巨头之一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这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朝廷的地位可是不亚于首辅大学士!更别说这吕芳从小伺候嘉靖帝,是嘉靖帝心腹中的心腹了!

    陈迪道:“原来是贤声在外的吕公公。吕公公深得皇上信任,平日日理万机,却为了我家这点小事亲自到天牢传旨,真是有劳公公了!”

    吕芳笑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嘴却是如此的甜!好了,你即刻回家去吧!”

    吕芳说完便转身离去。狱卒对陈迪道:“陈小公子,走吧。

    陈迪对狱卒道:“我还有两句话,对住我隔壁的胡元春说。说完我就走。”

    陈迪走到胡元春的牢房门前,说道:“没想到,我竟然脱罪了!胡老头,不,胡老师。这两个月与你共处的时光让我获益匪浅。有朝一日我若得了势,必定帮你摆脱这暗无天日的天牢。”

    胡元春道:“嘿嘿,你小子是少有的英才,老朽要好好活着,等着你得势帮我脱罪!”

    陈迪拜别了牢友胡元春,就出了天牢。一番打听,终于回了自己的家。

    陈迪哪里知道,自己的父亲陈可桢其实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并且是个货真价实的投敌变节者!只不过此刻朝内,首辅翟鸾和次辅严嵩正斗得不可开交。御史张谦是翟鸾的门人,陈可桢的座师却是严嵩!

    自己的学生要是投敌变节,那严嵩这个当座师的岂不是要颜面扫地?所以严嵩纠结了一些党羽,编造了一些陈可桢杀敌殉国的所谓人证物证,替陈可桢洗刷了罪名。顺便诬陷御史张谦,打击首辅翟鸾。

    陈迪的家,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京城高官贵戚多如牛毛,陈可桢这样小小的兵部正六品员外郎有这样一处宅院已然是不错了!

    陈迪的家人已经全部都被斩首,四合院空荡荡的。自己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童,即便有着四十五岁的智商,又能在这嘉靖年间干成什么大事呢?

    陈迪选了坐南朝北的那件堂屋自己的卧室。刚躺下他便突发奇想。

    史书记载,嘉靖年间大小官员贪污成风。官员家中,多有暗格。为此陈迪当初还写过一本明代官吏暗格藏金考。

    四合院中,坐南朝北的堂屋是主人所住。那自己的“父亲”陈可桢,会不会在这堂屋之中设有暗格呢?

    陈迪清楚,明代官员家的暗格,多在书架后或床下。陈迪一番查找,床底下是一无所有。

    他又用尽力气,想要将床边的书架搬开。可他始终是十三岁的体力,几番折腾还是没有挪开书架。

    陈迪又累有失望,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却听得“咚隆”一声。自己屁股底下的这块石砖,分明就是空心的!

    陈迪花了一炷香功夫抠开那石砖,只见石砖之下,有一个铜制拉手。

    陈迪一拉拉手,果然是一个暗格。暗格之中有个包袱。

    包袱沉甸甸的,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将包袱从暗格中取出。

    陈迪打开包袱,喜不自胜。包袱之内全都是黄白之物!还有一叠银票。

    他仔细的清点一番,共有黄金一百两,现银二百两,另外银票加起来有一千两之多。

    看来自己那位“父亲”在京为官的时候清不到哪里去。一个正六品的兵部员外郎,朝廷给的俸禄才几个钱?这一千二百两白银、一百两黄金怕是他做三十年员外郎也攒不下。

    得了这一注大钱,陈迪想,既然穿越到了大明,在大明京城做个富家翁,娶两房太太,享受享受“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富户生活也是不错的。总好过在现代做一个清贫的学者。

    自己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空守着这四合院也不是个事,陈迪打定主意,明天便出去找个可靠的管家,另外再买个丫头照顾自己的起居。

    计划不如变化快,正在陈迪憧憬着日后的美好生活的时候,四合院的院门被人推开。

    陈迪出到院中,只见十几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簇拥着那位司礼监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