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人执宋 >

第65章

一人执宋-第65章

小说: 一人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呦,小七啊,今天怎么来北食堂吃饭了?”

    自从昨天大败辽军之后,姜胤的心情一直不错,他了话,让现在议会二十多名议员商讨建国的种种细节,自己则是偷偷从太和殿遛了出来,观摩观摩工地上的建造进度。

    正赶着午饭时间,工人们正在排队吃饭,现在新建的沧州城,一共有一万一千多人,这么多人,如果只弄一个食堂的话,吃饭根本就是一个灾难,不仅拥挤,而且秩序极差。

    所以姜胤便命人建造了三个食堂,东食堂和北食堂是两个大食堂,这里是专门提供给宋人吃饭的,而南食堂则是属于小灶食堂,只有从现代来的工人才有资格去这里吃饭。

    这样也产生了一个好处,那边是尽可能的减少了现代人与大宋人的接触。虽然姜胤没有刻意去隐瞒现代工人,但是现代工人需要命令那些宋人做一些有苦又累的重活,这其中难免会与他们产生交集,现代人毕竟是现代人,只要和这些宋人聊上两句,就很快能感到不对劲,但是这种不对劲,又很快被姜胤高工资下的糖衣炮弹给瓦解了。

    毕竟即便是现代工人,也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姜胤给他们的可是三倍工资,这样的薪资,就连一些高级白领都拿不到这么多钱,对于生活在社会较低阶层的工人来说,更是让人心动。

    姜胤一直采用零姑息地政策,只要是现有人议论,或者要求了解工作地点,那么姜胤向来都是毫不犹豫地开除,这些人最终也全都被他送回了现代。

    所以在沧州的建筑工地上,没有一个人敢再讨论些什么,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努力工作,趁着姜胤这种人傻钱多的主脑门没清醒过来,能赚一天是一天。

    姜胤今天来的是北食堂,他穿着一身工头服装,和工地上那些管分区的工头一样,竟是没有人认出来,他就是现在整个沧州最大的大老板。

    直到姜胤看到阮小七地时候,这才走过去开口朝他打着招呼。

    对于阮小七,姜胤认识他也完全是机缘巧合,一次偶然的工地巡查,姜胤从工头的口中听到了阮小七这个名字。

    作为熟读过水浒的名著爱好者,姜胤一听阮小七这名字就乐了,水浒中的阮小七何许人?人送外号‘活阎罗’是也,阮氏三雄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黄泥冈和晁盖等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劫了生辰纲。浔阳江上救宋江,打败官军。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打败高俅,那可是水浒中水上响当当的人物。

    姜胤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召见了这名叫阮小七的宋人。

    和想象中的差不多,浓眉毛,瓜子脸,十七八岁的少年人,看上区十分清秀,就是太瘦了,不过这也是宋人一贯的体型,这个时代,没有胖子。

    和阮小七聊了一会,姜胤竟现这个少年接收现代的教育竟是出奇的快,虽然他依旧坚持认为挖掘机搅拌机这些东西是墨家机关术,卡车是铁牛流马等等,但是他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适应性。

    这种适应性,就连王嗣宗与之相比都稍显逊色。

    所以姜胤便对这个少年破格提拔,让他管理三百人的团队,负责东区大殿墙壁的建造,阮小七也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了姜胤交给他的任务。

    姜胤今天来到北食堂,刚刚从打饭区绕一圈,然后就现阮小七正一个人坐在靠角落边上吃的正欢,姜胤也临时起意,坐到他身边,微笑着道:“呦,小七啊,今天怎么来北食堂吃饭了?”

    听到有人询问,阮小七也愣了一下,随即才现坐在自己面前的居然是那日的大人物,立刻脸色微红,紧张地搓了搓手道:“啊!是您!”

    “嘘~”姜胤做了个小声的手势,轻轻笑道:“不用这么大声,我今天不想让别人认出我来。”

    “知晓知晓。”阮小七小鸡啄米般点头。

    姜胤看着觉得好笑,又问道:“你还没回答我呢,你不是负责东区吗?今天怎么没去东区吃饭,反而跑到北区食堂来了?”

    “嘿嘿。”阮小七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手搓的更用力了,“先生有所不知,北食堂打的菜要比东食堂多给一勺,而且米饭也更好吃。”

    听到这个理由,姜胤也是微笑摇头,不过转念一想,他脸上的表情又渐渐恢复了平静,只见他盯着阮小七的眼睛,仔细问道:“假如现在沧州要建国,你愿意加入沧州的新国吗?”

    “啊?”阮小七眨了眨眼睛,脸上更多的奇怪的神色,不过很快他就给出了答案,“当然,当然加入。”

    他回答的很快,似乎一点纠结都没有。

    “哦?”姜胤也觉得好奇,对于改换国籍这种事,他原本以为古人会很排斥,可是阮小七的反应却非常开放果断。

    “你为什么这么快同意呢?”姜胤好奇地问道。

    “哝,大宋就是东食堂,不管饭,只能挨饿,来了北食堂,就能吃一大碗菜和米饭,就算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但我也是知道哪个好的。。。。”

    阮小七煞有介事的这个回答,一时间竟是让姜胤哭笑不得,最终只能拜服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的憨厚淳朴和形象的比喻。。。。。。

    。。。。。。。

第五十九章 宋国来剿() 
沧州九十里外,清池县北。

    杨久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了看远处渐渐趋于平缓地山脉,从腰间取出一袋水,仰头灌了一口,随后朝身旁一名骑着马的银甲将军问道:“臣付,这里距沧州城还有多远?”

    那名银甲将士低下头,取出一张羊皮地图,看了几眼才弯腰凑到杨久书身旁道:“回禀将军,现在我等已经到达沧州城九十里外的清池县北。”

    “此地怎如此荒凉,本将看这清池县竟有许多上等田地无人耕种,这一县之人都去哪里了?”

    “这。。。。末将也不甚知晓。”

    听到这个回答,杨久书的眉头皱了起来,知己知彼,向来是他十分看重的,现在他却对沧州这里一无所知,怎么敢说就能剿灭那些叛贼。

    “号令下去,全军莫要继续前进,以阵为单位,分散下去,先找找看,能不能找到本地人,我们先问问情况,再做打算。”杨久书很快便做了决定。

    “末将领命。”

    那名银甲将军骑着马,很快便把消息吩咐了下去,一万人的大军迅行动了起来,百人为阵,这些人快的朝四面八方寻找活人去了。

    找寻工作进展的很顺利,还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几个阵的人找到了清池县的老百姓。

    这些百姓人数不算多,大多都是老弱妇孺,匆匆看上几眼,竟是一个青壮都没看到。

    杨久书看的也是眉头大皱,这种情况让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妙。

    “带个人过来,本将有话要问。”杨久书朝着银甲将军道。

    “诺。”

    银甲将军骑着马,很快便来到那一群被困在一起,惶惶不知所措的百姓中间傲声道:“你们谁是管事的,出来说话!”

    “这。。。这位军爷。。。老汉是清池县北陈家庄的佃户,这里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军爷有什么事尽管吩咐老汉去做,还请军爷把这些妇孺给放了。。。。”一名胡子花白的老头子拄着拐杖,惶恐地说道。

    “你,就是你,你跟我去见杨将军!”银甲将军并不关心将军命令以外的任何事,下了马,拉着这名老汉就走到了杨久书的面前。

    “将军,人已带到!”

    “嗯。。。”杨久书也翻身下马,走到了那名老汉身前。

    “扑通。”这名老汉竟是一下子面向杨久书跪了下来,声音颤抖着道:“大将军,我等皆是清池县北陈家庄的良户,不知如何得罪了军爷,还请大将军大人有大量,放了我们庄妇孺老小。”

    这老汉跪的突然,杨久书也是愣了一下,随后急急忙忙扶起眼前的这位老人,哭笑不得地说道:“老人家,您误会了,我等并无伤害你们的意思,本将只是从你们这里问一些事。”

    “啊!是这样~”老汉听到杨久书这么说,也是大松一口气,这才半信半疑的说道:“军爷想知道什么事,老汉定知无不言。”

    “我等第一次来到沧州,竟现一路上许多良田无人耕种,杂草丛生,而且所遇皆是老弱,竟一个青壮都不曾见到,这是为何?”

    “这事啊!”一听杨久书问的是这个问题,老汉顿时脸上有了一丝笑意。“将军有所不知,这田地之所以无人耕种,乃是所有青壮都去沧州新城修城去了。”

    “沧州新城修城?”杨久书口中默念了一遍,“新城是在哪修建的?而且修建新城是何人组织的?现在招募多少人了?”

    听到将军问的那么详细,老汉的语气开始变得模棱两可起来,“新城就在沧州旧城的旁边不远,那可是修的老大了,老汉也只是从那些回乡的小年轻说起,说新城要比旧城大上十倍还不止,至于谁组织,似乎是从汴京来的大官,带着军队来的,招募了多少人老汉不敢说,但是咱们沧州地界,每庄的青壮几乎都去造新城去了。”老汉说完,脸上还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补充道:“老汉的儿子也去帮忙建造新城了呢。”

    听完老爷子的话,杨久书脸上的表情阴沉不定,最终化成了一股愤怒,“胡闹!此贼真乃胡闹!竟敢强征州县百姓,耽误农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大城的一己之力!禽兽不如也!”

    听到杨久书大怒的话,老汉先是惶恐,不过很快他便缓过来了,急忙道:“将军误会了,误会了,那改建沧州新城并非强征,而是我沧州百姓自愿去的。”

    “自愿去的?!”杨久书的眼睛瞪的老大,就差把震惊和迷惑四个大字写在脸上了。。。。。

    。。。。。。。。。。。。

    几日在食堂的走访,让姜胤更加了解了自己现在所管辖的百姓的生活。

    如果理想生活是1oo分的话,那么现在在工地上干活的工人对于现在生活的评价至少都是9o分以上。

    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那么多对比,中国人自古的幸福感都是从对比中产生的,在后世,如果你拼命的干活,一个月开了五千元,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快乐,只不过当你看到有人喝着茶看着报,一个月就开了五万元,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对比感就产生了。

    它会让幸福者更幸福,但也会让不幸福者更不幸福。

    但是在976年的大宋,姜胤治下的工人可没有机会感受太多对比,虽然会对头目和表现好的工人放一些福利,但是三天一袋米,这一项基本工资,是所有人都一样的,这在古代叫大同社会,搁现代就叫社会主义。

    吃大锅饭的一个好处,那就是不会产生阶级对立,也不用处理各种财富不均所导致的矛盾。

    所以在工地上,所有人也都觉得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当然这很有可能是食堂每顿都有肉的原因。

    今天又到了‘工资’的日子,工人们全都起了个大早,了工资之后,他们有一天的假期,想回家的可以回家,不想回家的,也可以在工地的宿舍休息。

    姜胤今天跟着财务科一起给工人面,上万人的工资处理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还好有蔡昌毅这个现代人坐镇,王十五也算是跟着姜胤许久的老人了,他们两个一个主账簿,一个主放,倒也秩序井然,半天的时间,就把那些工资大米了个七七八八。

    正当姜胤想着快点结束今天大米放的时候,林越突然行色匆匆地赶了回来,悄悄在姜胤耳边耳语了一些话,姜胤听完,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可是他的嘴角却是微微翘起了一丝笑容。

    大宋讨伐的军队终于到了。。。。。

    。。。。。。。。

第六十章 遥远的海滩() 
大宋这一次出兵讨伐的规格有点高。

    虽然主将杨久书不是什么历史牛人,但人家单姓一个‘杨’字就足以说明其人不像一些酒囊饭袋的将领那么好糊弄。

    人家可是北汉的大将杨业的远方表兄,杨业何许人,那可是后来杨家将爷爷辈的人物。

    虽然杨久书不出名,但是杨家的军事素养可一点没落下,带兵打仗依旧有板有眼,是个能统御万人的合格将领。

    将领是高配置,士兵自然也没寒颤。

    赵光义这次是下了血本,一口气给了杨久书一万禁军兵马,这些禁军可都是实打实经过战场考验表现优秀的战士才能成为禁军。

    和武艺稍高的京畿精兵不同,他们对战争的理解更彻底,也更加清楚战场上该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保护自己。

    这还没算完,赵光义老兄不放心,担心姜胤在沧州掀起叛乱热潮,一纸令下便动用了晋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