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人执宋 >

第137章

一人执宋-第137章

小说: 一人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太平兴国二年八月,赵光义开始着手组织第三次北伐大军,这一次北伐,赵光义不顾臣子们的阻拦,执意要御驾亲征,他不相信,就是一个小小的伪政权,居然赶在堂堂大宋的眼皮子下面猖狂了如此之久,现在,他要亲自出马,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给拔出来。

    陛下既然心意已决,那么下面的臣子们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确保军队的人数能够保证陛下的安全,因此,这次出征大宋也是调动了几乎能动用的全部军事力量。

    除了留下三万人镇守汴京,防止辽国的突然袭击外,大宋的军队可谓倾巢出动,光是大型投石机,赵光义就带了五十辆,这种东西运送起来,甚至需要二十个成年男子才能推动,但是其攻城的威力也是巨大的,只要是在上面装满巨石,一旦这种投石车靠近城池,便能发出毁天灭地的威力,轻者碎石击杀城楼上的守城士兵,重者甚至可以直接轰碎城墙。

    这种军械监制作出的最新装备给了赵光义非常大的自信,他有信心即便是新宋国的军队躲在城墙里不出来,也能直接击碎他们的城墙,将他们逼出来与大宋的军队决战。

    出征前,赵光义还有一件事要处理,上一次,他以突袭的手段直击北汉,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北汉还未来得及向辽国求援就被大宋的精兵给灭国了。

    但是打完仗,回来之后,赵光义并没有下达封赏,一个是因为朝廷真的没有钱,上一次出征平白损失的人口和军械物资让大宋损失惨重,二是赵光义平时花销也不节俭,他给后宫的赏赐总是习惯性的大手大脚,因此军中的将士们已经颇有怨言。

    赵光义虽然不会很会治国,但是对于军队的军心,他还是很看重的,灭了北汉却没有封赏,这个他自己这关都说不过去,因此今年出征之前,他把之前还欠灭北汉将士们的封赏全部发了下去。

    这一招可谓很能笼络人心,毕竟真金白银才更能让大家看到拼命的理由,大宋的北伐军队,士气顿时高涨了不少。。。。。。。

    。。。。。。。

第十九章 噩梦的回忆() 
五代后唐末期,辽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朝攫取了幽云十六州之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

    后周建国初,辽又扶植北汉政权割据河东,作为附庸以屏蔽燕云。后周显德七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称帝,建北宋后,辽继续支持北汉与宋抗衡。

    时南方尚存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独立割据政权。为实现统一,赵匡胤在实施先南后北进军方略过程中,曾寻机分兵攻取北汉,试图铲除辽附庸,以便收复燕云,但每次进攻均遭辽援军阻挠而未果。

    这些事,赵光义都曾经经历过,作为赵匡胤的弟弟,他对于丢失的燕云之地,也是非常渴望,如果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么收复失地的这个帝王就足以名留史册,无论他在政治上有什么污点,收复燕云这个功劳就足以抵消。

    赵光义毒死了大哥,他也知道天下人对此也绝对会有一些流言蜚语,因此,他刚刚上台时,也是勤勤恳恳,勤于朝政,他只想像李世民一样,即便是弑兄夺父,但是如果他能将天下治理的很好,并且收复了燕云之后,那个时候,估计就再也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正统地位。

    人们反倒是会称赞他是一位明君,毕竟,百姓们注重的并不是皇帝的私人事情,他们看中的是皇帝能不能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

    但计划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

    从赵光义那夜用毒酒毒死大哥之后,一切都向着不可知的深渊坠落。

    那一夜,赵光义本以为是他人生中最高光闪亮的一夜,从大哥的手上接过皇位,成为大宋第二位正统之主,站在权利的巅峰之处,这曾是赵光义日思夜想的位置。

    而那夜之后,他也终于如愿以偿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天下唯他一人独尊!

    可是幸福来得突然,去的也非常突然。

    就在自己登上皇位的几天不到,《新宋日报》就被散落在全大宋的各个州县,赵光义甚至觉得自己就仿佛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阴谋当中。

    毕竟,那种报纸上,居然把自己全部的计划说的非常详尽,同时还配上自己毒死大哥的照片。

    如果不是这事闹的天下皆知,赵光义差一点就以为这些都只不过是噩梦了。

    但是现实的噩梦,才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在新宋的这种挑衅之下,赵光义自然也是勃然大怒,他下令从汴京调集军队,对潜逃到沧州的新宋伪朝进行北伐剿匪。

    这第一次北伐剿匪,赵光义派出了两万兵马,由杨久书出兵讨伐,可是两万兵马在进入沧州地界后离奇失踪,最后还是在沧州的探子传来消息,说在新宋的瓦子市上见到了杨久书,并且看到他和副将臣付在瓦子市饮酒,一副享乐之态。

    那个时候,赵光义才领略到背叛是种怎样的愤怒。

    同年,过了数月的赵光义组建起一只大军,八万人的军队,配上骑兵和八牛弩,对外号称十万之众,在这个连辽国都要侧目的军事力量面前,赵光义也相信新宋伪朝会被一次推平。

    这八万之众,由身经百战的老将潘美出任主帅,还有朝中老中新三代将领,几乎是绝对没有理由会失败。

    可是这八万军士在远征新宋后,也同泥牛入海,不见了踪影,赵光义在得知这件事后,就算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接受这八万军士投诚的事实。

    直到后来有探子在新宋国看到潘美潘帅的身影,并且经过多方打探,确认了那人确实是潘美无误后,赵光义才算是彻底死心。

    他不明白,这样一个小小的判朝,究竟是因为有着怎样的能力,会能使自己手下的这些得力主帅和将军们毫无预兆的投诚?

    不明白归不明白,一下子损失了近十万的兵力令赵光义元气大伤,就算是大宋,短时间内也已经无法再组织起这种规模的大型战争。

    毕竟大军出征都是要花钱的。

    军粮、军靡、武器、盔甲、盾牌、笙旗这些每一样都想要大量的军费去填补,如果没有钱,那军队连三百里的路程都走不出去。

    万幸的是,虽然第二次北伐剿匪的八万名将士失踪了,可是跟在他们后面的粮草队却没有失踪,军需官运送着数以万贯计的粮草抵达前线之后,发现找不到任何前线将士了,停留了半月,便带着粮草启程回了大宋。

    这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粮草也全都丢了,赵光义还真担心自己会愤怒的发狂。

    。。。。。

    经过这两次北伐剿匪的教训,赵光义也明白了这个新宋国很有古怪,他开始派遣更多的探子前往新宋探取情报。

    可是探子们传来的最多的消息便是新宋的商业繁荣,却丝毫不提新宋的军政之事,就因为如此,赵光义气的都已经撤掉了三人探密使。

    虽然遭遇了前两次的失败,不过对于大宋强大的国力来说,十万人的人口算是还不算是什么伤筋动骨的大事,赵光义很快又从全国各地组建起了一直人数更多的军队。

    这一次,军队的总人数超过了十五万,今年大宋是个丰收年,因此在全国量产都有余粮的情况下,赵光义也是将财政倾向转移到了军备上。

    大宋的这一批军队,从青塘引入了许多的优秀马匹,军中也装备了大型投石车。

    在太平兴国六月,赵光义为了检测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还出其不意的向北汉发动进攻,这一次赵光义吸取教训,采取先派兵阻援,扫清外围,后攻太原的战法,再次发兵进攻北汉。命郭进在石岭关部署兵力阻击辽国援军;命解晖攻取太原周围要地;并命陈川等将领兵围攻太原。

    在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大宋的这一批新组建的军队就展示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围攻了半个月后,太原城破,北汉宣布灭亡。。。。。

第二十章 御驾亲征() 
如果当上皇帝后选择一件事最为最开心的事,对于赵光义来说,无疑便是灭北汉了。

    登基后的两次对外战争失败,让他对军事产生了很大的迷茫,直到大宋的军队拿下了北汉,才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并不是大宋的军队不行,而是军官队伍中有叛徒,这才使得军队不战便降。

    赵光义觉得,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会第一时间就把杨久书和潘美给抓起来给五马分尸了,就是这两个人,导致了现如今大宋的劣势。

    但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既然大宋已经在劣势一方,赵光义便决定用拳头重新站在优势的那一端。

    从新宋国不断传来好消息。

    新宋的国主姜一念似乎是个疯子,他不顾百姓反对,强行推广他所制定的《新宋律》,赵光义从沧州回来的探子口中得知,这种法律似乎极为严苛,对百姓的一言一行都做了规范,新宋国治下的百姓全都敢怒不敢言,只得默默忍受这种新法。

    而且这个新宋国主似乎从海外弄到了一些新品种的农作物,并下令在百姓间大肆种植,种植完之后,还在天下召榜宣告,新宋国的粮食亩产量已经达到千斤。

    对于这种宣传手段,赵光义也是心中暗笑,就算是个三岁小儿,也知道这天下不可能有东西一亩地产出一千斤的粮食,而这个新宋国主,似乎像是在糊弄孩子一般糊弄天下人。

    新宋国主在把天下人都当做傻子,而赵光义没想到自己手下的探子还真有这样的傻子,上一任探密使就是因为在朝堂上谈论新宋国亩产千斤良种被赵光义轰了出去,最后被免职回家。

    总之,新宋国绝对不像是他们宣传的那样顺利,从探子传来的消息,这个国家现在就是一个表面上非常繁华的纸老虎,只需要轻轻一捅,这个没有丝毫根基的纸老虎便会被桶出一个大窟窿。

    而刚刚征完北汉的赵光义对于攻打新宋也是自信满满。

    己强敌弱,这种战争绝无失败的道理,于是赵光义也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决定御驾亲征,亲自统帅着大军与新宋决战。

    这个建议刚开始提出来的时候,竟然遭到了朝中的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对。

    别人不知道,但是这些官员们可都是知道新宋国真正有几斤几两的。

    赵光义不明白,他所听到的那些新宋国的负面新闻,其实都只不过是朝中官员们为了迎合他的喜好而编出来的故事,其实正真的事实,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心里跟明镜似的。

    占据了四个州郡的新宋国现在已经具有了一个国家该具有的一切行政能力,国家体制的完善,整体科技水平的碾压,以及物资商品的丰富,使得新宋国在中原之地就像是一颗明珠一般璀璨。

    各国来往的商队,运输粮食的粮队,还有足以震慑住辽国的坦克大军。

    这些全都能展现出新宋国现如今正是国力鼎盛的时候。

    但是没人敢把这个消息告诉赵光义,因为在不知不觉间,现如今的赵光义已经变得越来越来暴力和血腥,他虽然表面上不会展现出残忍的一面,可是一旦有人表露丝毫新宋国强大的意思,这个人一般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但是现在他老人家要御驾亲征,这就有些难办了,毕竟新宋国挑衅辽国多次,辽主也不敢有丝毫表态,足可见对其的忌惮。

    但是这新宋国不打又不行,德州,棣州等地的高速发展令其周边地区的百姓也是羡慕不已,奈何他们没有新宋国的户口身份,所以他们享受不了新宋国的高等待遇,他们的小孩进不了公共小学学习,他们买不了新宋便宜的大米,他们甚至在过新宋城门的时候,没有身份证都会被拦在城外。

    这样的歧视性待遇会让新宋国周边的百姓对新宋愈发的渴望,不出三年,新宋国的领土定能再扩大一圈,那个时候,估计就连汴京城都会受到威胁。

    因此,在新宋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之前,必须将它除掉。

    朝堂上的主要大臣们共同探讨了一番后,最终得出结论,既然陛下要御驾亲征,那么也趁此机会彻底将这个毒瘤消灭掉,以免养虎为患,日后夜长梦多。

    既然决定了,那么也不拖泥带水,在大宋第二日的早朝上,大宋的宰相赵普,左丞陈思府,右丞薛玉连同大宋朝堂上的十几位高官,一同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出征,并且着手安排亲征事宜。

    原本大臣们一直的反对也令赵光义有些纠结,他一方面想要御驾亲征,但另一方面又怕发生危险,再加之臣子的反对,所以赵光义一直也摇摆不定。

    但是现在,朝中大臣居然出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