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本科生 >

第165章

崇祯本科生-第165章

小说: 崇祯本科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以为,当前应该擢升江西、湖南当地的底层官吏派往西部,另外可从去岁落选的举子们中间选拔一批人才充实到江西和湖南去,填补落下的空缺。”

    开发湖北,是朱由检的既定构想。而要想稳定住湖北,首先要稳定住湖南和江西。这两个省的基层一直没有动,还不知道已经腐烂到什么程度了。

    朱由检的做法是先把基层官吏升一批上去,调到西部。再重新招一批新鲜血液,给这两个省来一次大换血。

    “不以恩科公开取录,恐学子们有非议。”黄宗羲赞同朱由检对科举的看法,但是大规模的录取学子,又不是正式的科举,还是会有人有意见的。

    “这是朕的恩典,他们有何异议?朕以为,这次的小规模取录,当称之为“小恩科”,可以跟乡试一样,在各省举行。录取科目同去岁例!”

    每三年一次国考,对于这个时代有些劳民伤财。朱由检以为不如效法后世的高考,在各省举行。由京城考试转变到地方,也是对考试重要程度的一种降级。

    人才的选拔不能单凭科举,教育本身应该大众化。当教育大众化之后,各省需要的基层人才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统一来调配,完全可以有各省选拔。

    科举本身没有错,而且还应该保留。历朝历代的人才中,有科举产生的毕竟还是大多数。

    朱由检把由自己创造的吏员选拔模式,想推广到各省中去施行。这就让国考和省考变成都有用的考试,而不仅仅像这个时代一样,省考只是国考的一个附庸。

    “那,各省录取的生源待遇?”黄宗羲试着问朱由检。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般乡试之后录取的就是举子,举子就可以免税了。朱由检之前下令把举子的月利钱取消了,那这所谓的小恩科,是算进士呢,还是依旧算举人呢?

    “算“本科生”。意为本届的科举生,是举子但是又是恩科取录的。”

    考取进士并不容易,三年也就录取那么几百人而已,如果把进士当做本科生用,显然是贬低了。

    朱由检以为,秀才之学其实际才能大约相当于后世的高中毕业。只是这个时代重文轻理,万人挤独木桥,加深了秀才考试的难度而已。

    同理,举子不过是相当于普通大专,离本科还差一点点。在举人和进士之间,应该有一个科班生的存在。

    既然去年已经选拔过进士了,那么再从落选的举人中挑选出来的,就算是本科生了。

    “本科生的可为官吏,又不是恩科取录的人才,其官职又在进士之下,还是应该遵守举子之制。”

    本科生不应该享有更大的优待,充其量也就比专科生高一点点,从学历程度上讲,应该跟专科生差不多。

第257章 南方兵器集团(技术文)() 
“小恩科”的考试定在了六月初,跟后世的毕业考试时间基本一致,这依旧算是对读书人的一次利好,自然也没有招致太多的反对意见。

    朱由检对大明的改革,尤其是教育方面,每一次都小心翼翼,总是利用利好的方式渐进,不敢大步迈进。因为现在的江南,东林一家独大,他没办法扶植其他党派。

    所谓的皇帝玩朝政平衡之术,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大约是《康熙王朝》一类的古装剧看多了。大明之前的朝政,就是党派平衡术玩过火了,玩砸的先例。

    政治斗争本身不是一句“帝王平衡术”可以概括的。想利用一派去牵制另一派,那是在两把刀刃上跳舞。真当古人都是傻子呢,真正玩好这种本事的帝王可谓寥寥无几。

    玩好了是互相激励,玩不好就是内耗。党争由此而来!

    这年的三月,兵器局正式撤销,改成“南方兵器集团”。这其中还没有经行股改,还不能称之为股份集团,更没有引入公司制度。只能算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国企。

    兵器集团直接有工部和兵部双重领导,有工部派人管理,兵部派人督造。高邢氏作为总后勤部长,兵器集团由她直接领导。

    其下割有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三百多个,细化了整个制造的流程,朝着专业化更进一步。

    朱由检站在江边,望着沿太平府到南京新修的官道旁边一字排开的工地深有感慨。想象一下这里建成后的样子,终于有了一点点工业化的迹象了。

    明军现在的装备很复杂,光是轻兵器种类就多达十几种,完全是对生产和后勤的一种考验。

    新的兵器制造就要简化掉一些装备,比如刀剑合一。军队其实是不适合装备剑的,而且宋应星那边钢产量的增加,使原来的军刀规格发生改变,起码从重量上就要减轻不少。

    能用百炼钢一刀斩断对方钢刀的人有几个?所以,明军不需要大规模装备百炼钢,而应该装备普通钢刀。后金的炼钢质量和产量都无法和太平府比,那明军的钢刀就不会落后鞑子兵。

    工厂建设的同时,新武器的研发就要着手准备了。好在大多数的研发只是对旧式武器的改进,以适合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研发的进度很快,只会短暂的影响生产。

    作为核心武器的研发,那是理工学院早就秘密开始的项目,比如燧发枪、火炮、火箭。

    大明没有诺贝尔这样的人才,想短期内在化学上取得突破基本不可能。朱由检能突破的只有冶炼和机械加工。而作为火器时代一些炸药技术,朱由检只能完成基本的三酸两碱,以及雷汞、硝化棉等简单技术原理。而且,这些东西还都身处实验室里面,并没有完成实验阶段。

    所以,大明的新式武器研发,依旧要小步慢跑,从燧发枪开始,并不能一下子提高到击发枪的地步。或者说,这些装备相较于后金,只是提高了一小步,并不能产生代差。

    如果非要说燧发枪比火绳枪高出一代,那也没错。只是朱由检认为,只要燧发枪出现在战场,后金就会立刻学去,这种技术并不难。

    “皇上,您要求的新火铳射程提高五十步的要求,已经达到。目前测试的效果是射程提高了七十步,有效射程提高了三十步。”方以智和毕向东一行陪着朱由检来视察。

    朱由检这一次来,主要是视察兵工厂的。他要对理工学院第一次的成果转化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行。

    “打打步兵还可以,打骑兵不够看的。”毕向东听了脸一红,有些羞愧。

    朱由检想了一下,在已经膛光枪管的技术下,增加五十步的射程是必然的。但是,膛线的加工还是没有突破,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是只停留在实验阶段。而且也没有适合膛线的弹药。

    普通火绳枪的射程可以达到两百米,但是有效射程在五十到一百米之间。带膛线的燧发枪就把有效射程提高到八十米到一百五十米之间。

    前装枪滑膛枪的射程一般为200米,有效射程只有80米。这意味着从骑兵进入射程开始,只有18秒的射击时间,从进入有效射程开始,只有7秒的时间,而滑膛枪30秒才能射击一次,在骑兵到达前最多只能射击一次。即使采用3段击战术,也只能射击3次。

    而带膛线的初期燧发枪,射速比滑膛枪要低得多,关键是子弹问题不好解决,朱由检还玩不了米涅弹。

    另一方面,朱由检不能赌鞑子兵只玩龙骑兵,不敢在战场上拼命。实际上鞑子是一支敢于拼命的军队,如果对方将领真的来一手骑兵冲击,靠现在这种燧发枪去野战?

    精锐骑兵的冲锋速度至少也能达到40公里小时左右,即11。1米秒。骑兵在70米处即可用弓箭抛射对火枪兵构成威胁,打乱对方的3段击,很可能使步兵少射击一次(中箭后递补需要时间)。之后立即换成长矛或马刀,前几排矛骑兵近战能力不亚于步兵的刺刀,利用冲力打开缺口后,后续的刀骑兵威力也可展开,步兵方阵便不再有优势。

    总结出来一句话:别把对手当傻瓜!

    “你们的其他优势在哪?”朱由检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只要核心技术不突破,根本不可能占有绝对优势。

    “在能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大量快速生产,一个月可以生产三千支新式火铳。”生产厂长站出来说。

    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非常夸张的产量了。从产能上说,还有无限扩大的可能。毕竟大量生产枪管的技术在有蒸汽机的情况下已经不是问题了,再也不用靠铁匠去敲敲打打。

    朱由检并不想把这种产能继续扩大,现在的这种燧发枪,远远达不到技术要求,最多也只能装备一部分军队。

    火炮的生产不在这边,而在另外一处,单独另说。

    这一次新厂的成立,也改变了明军的军服。大量的穿越文都有介绍,欧洲的板甲比东方的鳞甲防护效果要好,而且技术上没有一点问题。

    对于这种成熟的好东西,当然是要拿来就用的。从澳门那边得到一副板甲之后,明军这边就直接开始仿制并改良,以适合大规模装备的需要。朱由检的意见就是抛弃一切华而不实的装饰,只注重实用性,降低生产过程。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生产板甲就像是生产铁瓢一样,一分钟一堆。

    兵工厂当然不只是生产武器,还要生产军服,军用品等等产品。所以,其规模达到了好几百个厂子,算做集团公司一点不为过。这也是大明出现的第一个大型企业。

    “生产出来的军品,先朝石柱发,保证川军的装备需要。”川军现在是朱由检的心头肉,首先得到装备并不稀奇。

    “大炮要不要也送一批过去?”左懋第问。

    对于明军一直以来装备的火器,其种类简直是太多了。弗朗机、、虎尊跑、鸟铳、三眼铳、火砖、一窝锋、地雷、千里炮、神枪等等。光是名目就有百十种之多。

    戚继光曾经对于这些火器有过评价,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反正评价不高。比如所谓毕竟牛的三眼铳。戚继光说:“为北方遇敌,惟有三眼铳一种,人执一件,但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无定制,不堪击敌。而铅子又不知合口之度,什物不具,装放无法,徒为虚器。故虽敌畏火,而火具又不足以下敌,惟有支吾不见敌面而已(放烟吓唬人?)。且柄短赘重,将欲兼持战器,则不能两负,将只持此器,则近身无可恃者。”放完炮就等着挨宰)

第258章 骑一军() 
在后世的禄口那一带,有一片占地很大的皇庄,朱由检依据皇庄为忠心,向周围扩展二十里,就成了现在大明的养马场。

    经过一年多的栽种和养护,这里到处都是成片成片的苜蓿草,成排的马厩以及连成一片的军营。大明骑兵第一军下辖两个骑兵师和一个预备师,每个骑兵旅有七千骑兵和三千辅助人员。

    在这里,真正做到每一个士兵拥有一匹战马,士兵和他对应的战马需要随时生活在一起。骑兵的待遇很高,每一个营房里只住两名战士,营房的背后就是他们各自战马的马厩。

    骑兵休息的时候,战马依旧会有专人统一照料,几乎做到全天监控式管理。

    没有办法,大明缺马,这些来之不易的战马每一个都是宝贝,出不得一点差错。

    刘良佐如今活得非常滋润,操心的事少了,威望却并没有降低。至少在这一块,他拥有着很好的威望。

    “司号员,吹集结号。”刘良佐穿着高筒马靴,手执马鞭,头戴锃亮的头盔,身穿一身蓝灰色的新式骑兵作战服,威武的站在二层小楼上大喊着。

    一阵紧急的集结号之后,各营的士兵迅速的跑出营房,来到营房对面的马厩。不一会,各营骑兵迅速集合,慢慢汇聚到一起,整齐的在列阵在一片原野之中。

    刘良佐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战阵,终于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阵低沉的牛角号响起,远处的一个低矮的山丘上出现了一队旗帜,打头的就是代表朱由检的黑色龙旗,那是黑旗军里面很少打出的御用龙旗。

    朱由检穿上了他许久未曾穿过的黑色军装以及面具盔甲,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带着黑旗军的骑兵缓缓的走了过来。

    “全体下马!”刘良佐看了一眼,继续命令道。

    司号员立刻又是一阵军号之后,只听得一阵“唰唰唰!”的声音,所有骑兵全部翻身下马,立在战马的旁边。

    朱由检刚刚靠近第一列骑兵的时候,“唰!”的一声,第一列士兵单膝跪地,做了一个标准的大明军礼。朱由检没有看,继续率领黑旗军向前。

    每经过一列士兵,士兵都会单膝下跪。直到朱由检检阅完所有的队列。

    “噔噔噔!”检阅完,朱由检走到高台上,面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