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余宋 >

第38章

余宋-第38章

小说: 余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余的话,让鲁智深无言以对。

    这时候,就见马大壮带着两个小厮,拎着食盒,担着酒水过来。

    鲁智深道:“也罢,洒家这功夫,最耗精力。若无酒肉供着,他怕是也难以练成。

    洒家先说清楚,这酒食权作他的拜师礼,如何?”

    高余听了,心中有些黯然。

    鲁智深对他的身份,还是有些抵触。

    不过这也难怪,谁让高俅的名声不好。虽说鲁智深愿意和他结交,却不太愿意受他更多恩惠。所谓的拜师礼,实则也是想撇清关系,以免日后高余会为难他做事。

    这厮,心思倒也精细。

    ++++++++++++++++++++++++++++

    谈妥了马大壮拜师的事情之后,高余在菜园子吃了午饭。

    午饭过后,雨便停了。

    他当下辞别了鲁智深,和马大壮离开大相国寺,沿着街道漫无目的的走着。

    雨后的汴梁,又是一番景致。

    行人步履匆匆,一副匆忙之色。

    这汴梁城,有汴梁城的特色。在这座城市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极为注重仪表。

    无论是卖药卖卦的人,亦或是乞丐,都守着本份。

    诸行百户,衣装各有特色,谁都不敢逾越规矩,所以一眼就能分辨出他的行业来。

    比如香料铺里的裹香人,会顶帽披背。

    当铺里的伙计,则要穿‘皂衫角带’,却不能带帽子。

    汴梁城里,车马盈市,士庶杂行。但是凭着他们的穿戴,就能够看出他们从事的行业。

    这在须城,乃至于杭州,都不多见……

第六十七章 擦肩而过(二更)求推荐收藏!!!() 
汴梁,今世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

    人口多大137万,八厢一百二十坊,堪称天下之最。

    如果不沉浸其中,绝难感受其中的滋味。

    只是,行走在这座城市里,高余却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滋味。

    便是光阴蝉,也好像变得有些躁动起来。虽然没有去查看,但是高余却能感受出来。

    那躁动,源自于何?

    高余,也无法说得清楚……

    +++++++++++++++++++++++++++++

    太平兴国观后,有一座面积算不得太大的道观。

    一个道士,迈步走出了道观山门,回首看了一眼大门上的那块横匾。

    静通庵!

    道士身穿鹤氅,头戴乌纱冠,足蹬一双云履,气度非凡,举手投足恍若有仙人之姿。

    “天师,可以出发了!”

    道观外,有两辆车马等候,一旁还有十几名道士肃手而立。

    那道士看上去,年纪不算太大,也不过二十多的模样,但是却令人感觉格外沉静。

    他点点头,走下台阶,来到车马旁边。

    “师弟,汴梁这边就托付与你,贫道返回龙虎山后,短期之内不会回来。

    今官家崇道,乃至于我道门昌盛。可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小心谨慎。这世上,物极必反,此前林灵素道兄就是太过急切,以至于失了圣宠,被驱逐离开。此前车之鉴,你当牢记。”

    他对面的道士,看上去年纪比他还大。

    可是,在青年道士的面前,却显得格外恭顺。

    “天师,便不等了吗?”

    那道士犹豫一下,低声问道。

    青年道士叹了口气,回答道:“三日前,我心血来潮,卜算一卦,却发现那卦象已经发生改变。玉蝉下落,似乎变得扑朔迷离,不再似之前那般清晰。我担心这其中有变,所以决定回山请出龙符,再行推演,以确定那玉蝉而今,身在何方。”

    “如果……”

    “如果叔父真的来了,你要恭敬对待,并火速派人通知我。”

    青年道士显得有些茫然,苦笑着摇头道:“之前我正是算出玉蝉会飞来汴梁,却不想在此守了两年,却不见玉蝉踪影。叔父的卦象,也变得模糊起来,令我难以确定。

    我担心,会发生变故。

    所以我走之后,静通庵闭门谢客……我回去以龙符推演后,会尽快把结果告知你。”

    “师弟明白。”

    年长的道士稽首应道。

    那年轻的道士也不再啰嗦,转身登上车马。

    车仗缓缓启动,沿着狭窄巷道行走。只是,在通过白虎桥的时候,坐在车里的道士突然心中一动,挑起车帘向外观看。湿涔涔的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却看不出什么异状。

    “天师,有什么吩咐?”

    驾驭车马的道士,回头询问道。

    那年轻道士却眉头紧蹙,摇摇头,复又坐了回去。

    “没事,咱们继续走。”

    就这样,车马驶过了白虎桥后,自固子门行出。

    也就是在车马消失在固子门外后,从白虎桥的东面街道上,高余和马大壮缓缓行来。

    “前面就是老李家店了。”

    高余说着,手指白虎桥畔码头对面的一家客栈,笑着对马大壮说道:“估计常都头也等的急了,咱们赶快过去吧。”

    他已经向高俅推荐了常小六,但常小六最终如何选择,还要问过才好。

    在殿前司,有高俅关照,自然方便。

    可一旦入了殿前司,就等于是入了军籍。这年月,军籍可不怎么吃香,更不要说,入了军籍,还要刺面。哪怕现如今,军士刺面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但社会地位……

    虽说此前常小六只是一个没品级的衙役。

    可让他入军籍,他也未必愿意。

    一入军籍,这社会地位低下。就说那陈广吧,以他的身手武艺,在殿前司做不得都指挥使,但做个指挥使却绰绰有余。可他就不愿意入军籍,所以虽有心亲近高俅,却宁愿做个教头。说一千道一万,只怪在这个时代,军人的社会地位太低下。

    这是社会形态决定,高余也没有办法改变。

    他曾在边塞见过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也感觉着,军人是这个时代的保障。

    但大环境如此,莫说他一个小小的迪功郎,就算是他爹高俅,也无力改变这个现实。

    “敢问,这里可有一位名叫常书欣的客人吗?”

    他走进店里,询问店小二。

    那店小二倒是个脑筋灵光的人,立刻回答道:“客人说的,可是从须城来的常大官人?”

    “正是!”

    “小底知道,客人可要小底通禀?”

    “那就通禀一下吧。”

    说着话,他就取出了十文钱,放在那小二的手里。

    在汴梁城里,金钱的力量巨大……这是一个商业极其发达的城市,万事已金钱开道,即便不能真的是一帆风顺,也会方便许多。那小二得了钱,立刻眉开眼笑,把高余两人引到了一处安静的位置坐下。

    正当晌午后,店里的客人不多。

    高余轻车熟路的点了几样老李家店的特色酒菜,就一边等人,一边欣赏外面的景色。

    常书欣到汴梁,已有五日。

    他是在高余抵达汴梁的前一天抵达,之后一直在等待高余的出现。

    三天前,他听人说高太尉失踪多年的儿子已经返回,就知道是高余到了。可一连三天,高余却没有出现,也让他有心紧张焦虑。他不知道高余是否忘记了他的事情,也不清楚,高余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安排。总之,这三天里,他可说是望眼欲穿。

    想要去外面散心,又害怕错过了高余。

    同时,这汴梁的消费,比须城高了数倍。

    不到汴梁,你就不知道这钱有多么不经花。本以为自己的钱已经足够,可是没想到……

    妻子,也有些急了,和他争吵了两次。

    就在常小六等的快忍不住时,小二却突然出现,对他说外面有人找。

    “听见没有,听见没有!”

    已经被妻子唠叨的快要爆发的常小六,立刻挺直了腰杆,大声道:“俺就知道,衙内不会忘记。”

    妻子脸色,有些难看。

    但是,她却没有反驳,而是急不可耐道:“既然如此,你还不赶快过去,莫让衙内等待。”

    “哼,说衙内不是的是你;现在有催着俺去见衙内。

    妇道人家,懂个甚事?以后再啰嗦的话,俺就把你赶回须城去,省的让俺闹心。”

    有了高余出现,常小六的底气就足了。

    见妻子不敢还口,他才哼了一声,整理一下衣冠,迈步走出客房。

    看到不少人说光阴蝉这个设定,那说两句吧。

    光阴蝉绝非纯粹的系统,还有其他的用途。至于它的来历,包括春秋龙虎二符的来历,都有很大的用途,恕我这里卖个关子吧。

    光阴蝉。春秋符,还有张继先,天师道,在本书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嗯,关于光阴蝉的事情,不想再解释了,如果不习惯这个设定可以弃书,如果愿意,请随我一起步入余宋这部画卷之中吧。

    鞠躬,感谢!!!!

第六十八章 安置() 
白虎桥下,沿河有一条堤岸。

    堤岸上杨柳低垂,随风摇曳。

    已经快到酉时,天色已变得昏暗。堤岸上却在这时候亮起了灯火,原本空荡荡的堤岸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就见一个个背着筐,挑着担,衣装各异的人陆陆续续出现。

    “小鱼儿,怎地这时候,来这许多人?”

    在须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收摊了。

    哪怕是须城东街的夜市会持续到天黑,但大多数商贩,会早早进行规整。可是似汴梁这般,天快黑了反而变得热闹起来,马大壮还是第一次见到,也不太能明白。

    高余,笑了!

    “大壮,你倒汴梁的繁华入夜便没了吗?

    我告诉你,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开始呢。”

    这是一座不夜城,一座可以彻夜狂欢的城市,与历史上任何朝代的夜晚,都不一样。

    汴梁的夜晚,是开放的,狂欢的。

    高余上次随师父来汴梁的时候,就已经领略过不夜城的风采。

    当然,那时候的师徒二人不过是匆匆路过,并没有真真正正的体会过汴梁的夜晚。

    “天都黑了,不睡觉却跑出来,汴梁人真是古怪。”

    马大壮对此却不以为然,更没有什么兴趣。

    他现在,倒是想早点回家去,毕竟出门的时候,四娘叮嘱过他,要他照顾好高余,不要回去的太晚。别人的话,马大壮不会放在心上,可四娘的吩咐,他要牢记。

    而这时候,常小六正匆匆走来。

    正如高余所猜想的那样,常小六对他的提议很纠结。

    去殿前司做个都头?亦或者是听从安排,找一个别的差事?

    都头再不好听,也是军官,是个小使臣。而且在殿前司,有高余关照,常小六相信,他的日子过得不会太差;可是一入军籍,在想要脱身,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有宋以来,除了开国的那些功勋元老之外,又见哪个入了军籍的人有好下场?

    别说狄青,他是入了枢密院,但到了最后,还不是忧惧而死,过的要多窝囊有多窝囊。

    “衙内,小底可以不入军中吗?”

    “当然可以!”

    高余早有准备,笑着道:“其实我也猜到,你可能不愿入军籍。但是不入军籍,便只能做个小吏。而且,一时间我也想不出合适的职务,需要等一等才可以确定。”

    “小底,愿意等。”

    做小吏又如何?他当初在须城,也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罢了。

    常小六就怕会惹得高余生气,有些紧张。但是听了高余的话,他也算是放下心来。

    衙内,并未生气!

    “我如今住在外城,有些不太方便。

    不过过些时候,我家的老宅子修好了,就能搬进城里。在此之前,你先忍一忍,若是有合适的差事,我会让大壮通知你。再过两日,我着人在城里,为你寻个住所。”

    汴梁,寸土寸金。

    别说常小六这样的外乡人,就算是蔡京那等人物,也无法居住在内城之中。

    这里的房价很贵,而且汴梁人轻易不会变卖。要知道,在这座城市里,有房子也就意味着生活的保障。有宋以来,人口流动频繁,特别是伴随着商业繁荣,科举兴盛,也使得汴梁城一跃成为今世人口最多的城市。买不得房子,买不起房子,也就孕育出另一个行业,便是租赁。宋代的房屋租赁,其规模和程度都非前朝可比。

    既然是租赁房屋,也就有好有坏,有贵有贱。

    在汴梁城,有一个店宅务的部门,是由朝廷把控,对外以低价租赁房屋,类似于后世的公租房。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天圣三年,开封府收取年租134629贯,租赁业之发达可见一斑。

    店宅务,又名楼店务,所辖房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