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攻约梁山 >

第739章

攻约梁山-第739章

小说: 攻约梁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还有上百万居民和充沛的粮饷为后盾,却挡不住那点并不擅长攻城的金兵,京城轻易失陷,但此刻却成了大宋朝廷最忠心最可靠的武装力量。

    赵佶这种色厉胆薄荒唐懦弱的皇帝果然如高俅所料,一听禁军主力还在,靠得住,早忘了追究高俅管军失职的严重罪责,渐渐恢复些镇定,瞅着带病坚持为他效忠解忧的高爱卿那病歪歪可怜样,心中好生感动怜惜,表扬了还是高卿忠心能干,能为朕分忧,然后趁着江南的溃军消息还没传到京城,抓紧时间处理第一要务——清理铲除京城恶势力隐患。

    否则,一旦消息被京城人得知,禁军再有些不稳甚至大量叛逃,城里的恶势力再趁机发难,那东京就完了。

    重文武要员紧急群策群力,第一次肯在正经事上这么用脑子,大开洞脑,很快制定出了策略。

    一时间,为补充禁军在追剿海盗作战中损失的兵力,向京城百姓中征召勇武者入伍,待遇从优的公告传遍京城。

    此次征兵数量巨大,达二十万之众。

    众所周知,京城禁军待遇高,活轻快到几乎无所事事,几无仗可打,多少年了才打了次海盗,当兵危险极小。更吸引人的是,军队损失导致军官缺额不少,新入伍的,只要你有真本事就有机会一跃由地痞下三滥变成堂堂军官,从此展开美妙权力人生。

    这种机遇太难得,对东京人的诱惑力太强了。

    不管是老地痞还是新势力都有众多“好汉”踊跃参军。

    各帮派老大、狗头军师和骨干也支持小弟们去参选新兵。

    原因很简单,

    披了军皮等于由黑洗白,能更合理合法地霸占享受京城的好处。军中有了自己的势力和权力代言,一切会更美好。

    至于截杀侯府那桩案子,帮派老大们并不担心征兵是圈套。

    朝廷再狡猾阴毒,也不可能一下子只凭蛛丝马迹的猜测就不分青红皂白弄死二十万青壮。况且他们又不参军受控制。

    京城缺兵,朝廷着急恢复军队势力也是事实。

    二十多万新兵很快召完了。

    都是强壮有力东京地面能打的强徒,聚到城外各军营配装训练,实际是封锁看押了起来。其中刁顽罪恶大的和混在其间的想钻营的帮派重要头子纷纷被挑出来当即处死。剩下的才开始被严酷整训。

    禁军老兵痞们别看打仗杀敌狗屁不是,但一旦成了兵中老大甚至补成了军官,整治训服地痞新兵可有的是手段。

    新兵们都不是好鸟,当街头大爷晃膀子横惯了,是很有脾气的,不服想反抗。

    但赤手空拳,被全副武装的禁军用刀枪弓箭盯着,在死了些胆大试着搞事的狂徒,看清不服即死的冷酷现实后,只能老实听训,脸上最显眼长发也不好遮住的位置乖乖盖上金印,刺“京配”二字,再听了敢逃走抓住即杀满门的严厉警告,成了禁军配军准兵,被老兵痞们训练折腾得整天累得有皮没毛站着就能睡着,饭都不想吃,心气脾气很快就磨没了

    与此同时,京城突然封城,城内禁军大举出动,分头扑击各大帮派,把缺乏防备也缺乏武器的各帮帮主和凶残骨干当场全部杀死,敢反抗的,无论男女老幼也一律就地格杀勿论。

    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何况是无胆匪类顺民群体。

    地痞黑帮被抽走最精锐的部下,少了二十多万,剩下的人手仍然人数大大超过禁军,但散乱各处没集中起来,集中起来也不顶用,在装备精良齐全又熟悉军阵配合的大军追剿抓捕下,打,打不过,逃,逃不出京城,不想死,自然纷纷跪倒在地按军队呼喝的投降。

    京城新老黑势力,包括让不知情者会怜悯的乞丐团伙,在军队的暴风骤雨打击下转眼瓦解。

    朝廷并没有多追究这些人的罪责,

    只处死了罪恶大的危险分子,然后从中挑选精壮汉子组成一支支新军,调往遭受海盗洗劫的沿海地区驻守,从京城出发,沿途由各地官府负责接力押送到各处目的地,去后由原地剩下的军队负责整训,然后混编成各州府海防军。

    京城内的帮派成员家属也多不是好鸟,也不能留在京城,无论新旧居民也全部押解沿海空地安置,却不是和发配当兵的亲人在同一地,被有意分开远远安置,增加全家一起叛逃的难度和顾忌,分地屯田,成为类似以前的流民厢军的存在。

    押往沿海安置的,不论是军是民,凡是汉子,脸上同样全部刺金印,不同的是,军刺“海配”,民刺“屯配”,也都是弄在不好掩饰的脸上最显眼的位置。

    这些新军和屯民没机会叛逃海盗,只能死呆在大宋,但皆是尝过做恶甜头的危险分子,不会那么听管束,可逃走去当歹徒强盗甚至造反武装。

    刺金印加以标志和方便识别,也是方便控制逃走。

    传旨,各地官府若是抓到这种人无公务而私走,一律不问缘由当即处死,家属家族也按谋反问罪法办。

    实际上,这些人当地痞混黑社会有胆子,敢作,真当强盗甚至当反贼,面临朝廷追剿捕杀,时时面对死亡,朝夕不保,日夜惊扰,不能悠然混日子纵情吃喝嫖赌醉生梦死,他们还真没几个有胆子敢干的,也就没几个敢逃的。

    东京城清理干净了这些险恶势力,人口瞬间少了大半,无数店铺成了无主之地,很多行业陷入停滞,几无人从业。

    东京城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但这不是要命的大问题。

    好的店铺,要紧的码头地盘等很快被达官贵人、富商以低廉的价格刮分,个个吃撑了,间接得到了侯府事件损失中的补偿,怨气消解不少。其次的,发卖给其它官吏或京畿地区愿意来京城投资落户的大户。

    京畿地区并没有在夏季灾难中遭殃,大户还广布,有钱人着实不少,也愿意进京城发财并享受更安全更繁华便利。

    这种好处在以前拥挤不堪的京城是他们想得却得不到的。京城地价太贵了,还没处买。

    况且,京畿地区人口的急剧流失,也让靠紧密勾结官府巧取豪夺的大户们深刻意识到危险。

    他们深恐自己家成为下一波叛逃的牺牲品,害怕叛逃百姓顺手把他们满门弄死抢光。住进京城才能安全无忧。

    剩下的房屋小店铺等固定资产中较好的,朝廷特意优先廉价卖给原禁军家,收买京城最依赖的这只武装的忠诚,并承诺新兵表现好也可从中得利。

    再剩下的全部廉价甚至白给,处理给愿意来京城的京畿地区百姓。

    没有底层百姓从事漕运屠宰等各行各业,京城生活就无法维持。只生活垃圾堆积就能把东京弄成个臭恶之城。

    但愿意放弃田地来当京城苦力谋生的百姓并不很多,只是肯来的维持东京生活运转是够了。

    如此一处置,朝廷也从中又发了一笔惊人的大财。

    原来密集的广大贱民棚户区,如今一片片成了无人区。

    既然无人居住,又原本就是脏乱差影响京城市容和治安秩序的藏污纳垢之所,干脆拆除清理掉。

    以后也要严格控制和审核识别新民入城安居。

    由此,原来挤得慌的杂乱京城出现一片片空旷地带,城区空前敞亮整洁起来。

    这么紧急的空前绝后高效果断一布置,东京城似乎转眼焕然一新,连最令人头痛最让人厌恶无奈的乞丐都不见了。

    皇帝赵佶和满朝官员看,禁军新兵老实训练,高俅撑病体忠心奋勇整军带兵,军官们不敢再肆意克扣军饷,老兵满意,新兵似乎也尝到了当禁军的甜头,愿意当顺民效劳朝廷,发配各地的配军配民整体也老实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闹事造反的,这群统治者们不禁长长出了口气,紧悬着的心放下不少,但仍然不敢很快懈怠,纷纷继续勤政爱民爱军。

    东京官场骤然变得清正高效,甚至有点热情为民的架式,实际只是暂时不再敢象以往随眼可见那样猖狂残民虐军。

    京城这次的巨大隐患风险能形成,罪魁祸首无疑是执掌京城地面的开封府府尹蔡懋。

    赵佶有了空闲心思,想起这一点,本就惊惧压抑的邪火一下沸腾,不禁怒火冲天。

    蔡懋这贪官逆臣灾星已杖毙了,可家属家族还在,不能轻饶放过。

    蔡懋做鬼也没想到死了也没能赎罪。

    帝王一怒,流血千里,伏尸百万。

    这次没千里血可流。

    但蔡懋家族以及开封府主要罪责高官家的男丁,无论大小全部被迅速捉拿干净斩首弃市,下面的头头脑脑、罪过大的捕快衙役也多被问罪处斩,也是伏尸一地。妇孺则发卖或发配边瘴为奴为伎。

    在这个人心浮动的混乱黑恶北宋末年,发配者,尤其是妇孺,又能有几个真能活着到达发配地?

    负责押解的公差可不愿意抛家舍业千里迢迢辛苦冒险还没油水地严格执行这活,更不愿意去不知还属于不属于大宋的边瘴险地玩命,不黑心肝也不会让流配者好受了。

    想方设法折腾死在半路,找个自杀疫病什么的借口,回去交差算完。上面也不会当个事追查真相。

    这种粗暴迅猛处理,其中肯定有罪不那么重死的冤枉的官吏。

    但这当口风波中,他们只能认倒霉。冤枉不冤枉,朝廷没人在乎,无关的东京人也没谁在乎,不少的还鼓掌叫好。

    随大流,跟着窝案享受腐败的好处,不坚持正义和法纪,倒霉时也得有跟着掉脑袋家破人亡的自觉。

    天下从来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美事。

    在家族彻底毁灭的时候,蔡懋的靠山蔡京既漠然以对无心管,也没能力管。

    老贼怕祸事沾身,躲着都怕躲不及呢,哪管蔡懋家族的死活。

    也不知为什么,有朝臣想趁机牵连弄死蔡京,彻底断掉老贼复位的可能与威胁,上奏弹劾,赵佶却没就手追究。

    高俅最清楚为什么。

    赵佶这人极度虚荣爱脸面。

    追究蔡京种种罪过与丑恶,那等于是在抽皇帝的脸,是认证皇帝用人瞎了眼,是治国无能昏君。

    这种自我否定明君形象的事,赵佶如何能干?

    留着蔡京就是保持皇帝自己的体面,也防备万一有事要用到老贼。

    有老贼这个备胎在,也能警告和牵制白时中等新贵不敢肆意欺君乱搞。赵佶并不缺帝王心术和手腕。

第964章 33节虚名() 
移民狂潮过去了。

    海盗退走了。

    大宋挺过了难关,渐渐恢复表面的平静。似乎统治又恢复稳固正常。

    这次灾难留给大宋的并不全是苦果。

    浩劫中死了不少地方县级官员包括州府大佬,形成大量官员空缺急需补充。可一向以有官身却无正经事可干人满为患的官场,这下人手反而不够用了,即使把京城蓄养的无正经职事的官员全部放出去也弥补不了空缺。

    于是那些考不上进士,只能在太学混日子熬资格钻营等机会的成年太学生等“京城大学生”乐了。

    喜从天降。

    得朝廷紧急征召任命,纷纷去了各地当官大爷,有点门路的都是上知县,地区好赖和品级有差别而已,最次的也是条件不那么好的地方县丞。但都是由书生民一下子翻身破格当上了有品级的官,从此就可以各凭本事痛快谋荣耀仕途了。

    无论北宋南宋,都有“冗官、冗费、冗军”这三冗的巨大负担和隐患。

    此次灾难,冗官、冗费一下子得到极大解决甚至是彻底解决。

    冗军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虽然迫于内外的军事压力,军队总量,除了臃肿无用的庞大京军外,都无法减少。但闲置的地方武装这次全得用上弥补军队大量缺失。

    费用一下减轻无数。朝廷还从民间夺取了巨额财富,相当于夏季赋税空前暴收,财政上短期内真不差钱。

    只把积藏在大户家猪圈里不能参与流通的巨量铜钱挖掘抢夺出来,收归了国有,就极大缓解了流通领域钱荒问题。

    国家铸造铜钱的压力一下不年年那么大那么紧迫了。

    清真山铜矿事件造成的铜荒危机也自然得到解决。

    赵佶听着各地终于纷纷传来的恶报,震惊人口流失和灾害之重,但在白时中等列举三冗解决的好处安慰他后也心情轻松不少。

    他不知道的是,京城的有钱有势者背地里已消了大发京城灾难财的喜悦满足,如今都暗暗疑惑不解沮丧着急透顶。

    闹侯府的那些人,衙内也好,富豪也罢,都惊骇先后发现自己成了吃喝无味见美色有心无力的太监。京城的宰相枢密使等文武大臣与有权有势更有钱享乐的达官贵人公子衙内少爷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