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约梁山-第10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沧赵老二和大名鼎鼎的文成侯完全是两种人。
文成侯有多少优点,其弟弟赵老二就有多少缺点。
文成侯有多仁慈博爱伟大可敬,赵老二就有多凶恶狭隘可恶。。。。。。。
民间盛传最响最久的赵老二形象是:别看年纪小,却身高过丈,头如芭斗,眼赛铜铃,腰大十围,汗毛都比人的头发粗,力大无穷,武力绝伦加粗野无文凶恶任性无比,如魔鬼现世。。。。。。
这明显是演义夸张了。
包括赞美赵岳长得如佛前仙童一样好的说法也是善意地夸张。
这都属于民间艳俗的说法,是世人喜欢说喜欢听的一种恶趣味谣传。明白人都会不屑地一笑。
说赵岳长得丑恶无比,这点却是有理智的人不信的。
赵老二和赵公廉是同父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赵公廉长得那么出色,赵老二的长相再怎么差,也不至于成了大白天出现也能吓死个人的魔鬼相。还腰大十围?那还是人吗?
赵老二还有个姐姐赵明月,据说也是美貌过人的罕见大美女。这就证明了赵爹赵妈夫妇相貌也差不了。
宋时人不懂遗传学说,却也知道好爹好妈生的孩子相貌再丑恶也差不到哪去。除非真是恶鬼借腹投胎。
重要的是,如果赵老二真是长得那么苛孱,如此面目可憎的怪物又岂能得家族长辈的疼爱。长辈们都是名声极好的正经老人又不是变态或眼瞎了。而且赵岳的老家沧州人对赵老二的评价虽有好有坏,但却没人把赵岳的长相描述成魔鬼形。
当然,赵岳到底是怎样的人,作为一个无爵无职的纨绔衙内草民,无足轻重,在大人物眼里是不屑一顾的。
赵公廉才是沧赵的支柱关键人物。
赵公廉的威势和能量才值得大人物们关注。
赵老二?
再能折腾,再出名,又能折腾出什么花来?依仗赵公廉得富贵而行事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蝼蚁罢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权贵都漠视甚至无视赵岳的存在。
作为风头最劲最富豪强势的新生政治家族唯二的嫡系子弟之一,赵岳再差再无关紧要,也是有值得留意一下的。
说不定就能从赵老二这拿捏住点什么致命把柄,从而在必要时一举能整翻整个沧赵家族捞取早就想得的巨利呢?
象赵老二这样的纨绔衙内正是官僚贵人最喜欢的人,因为可以为他们提供政治斗争中可利用的漏洞。
赵公廉能精明到无懈可击。那么差劲的赵老二就成了对付沧赵家族的关键。
此时让宋朝廷大大小小的人物此时悲哀的是:无论是出于不屑而漠视,还是出于阴险目的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留意甚至派人专门跟踪调查过,却全都说不清沧赵家这个名声赫赫到比文成侯可能更广为人知的老二具体到底长什么样。
天下传闻的赵岳的各类好的坏的事迹和形象海了去了,但真当面能准确认出赵岳本人的,竟然找不到一个,似乎就没有。就连据说是沧赵家族早早建立并划给赵岳立足生存的产业,赵岳因此常年生活的水泊梁山,周围的官府或百姓居然也说不清赵老二到底长什么样。
这种怪事的产生是出于三个主要因素。
赵岳年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形象在迅速改变,即使是相貌轮廓已定没大变化,但随着长大也怎么也会有变化的。只有爹妈兄姐等太了解赵岳的亲人以及长年接触亲近赵岳的人才能不论多久相见不论赵岳怎么长也能认出来。
其二是,大宋人口流失惨重,不相干的外人,就算曾经有幸亲眼看到过赵岳的真面目,也往往去了海外了,有剩下的目睹者也因为时过境迁,忘了不相干的赵岳长什么样。赵岳又在长大,相貌变化了,曾见过的再见也未必能认得出。
第1318章 不习惯,4()
世人不识赵岳真面目,最重要的是一点是,赵岳每次外出都会特意在相貌上加上些伪装,有意遮掩混淆真面目。
这是为了出行和行事隐秘方便。
沧赵家族堪称恩济整个东方世界,广受天下人尊敬,但仇人也广布天下。
也可以说,沧赵家族有多受人尊敬拥护,在这个野蛮落后的特权时代也就有多受人嫉恨和仇视。
相比刺杀赵公廉或攻击赵庄,想害出门在外游荡最容易攻击到的赵岳的人多了去了。
赵岳又不是傻到不知此险,岂会不防。
并且随着朝廷翻脸想掠尽沧赵家族的财富,并迅速发展到要彻底铲除沧赵,家族失势,陷入被动危险中,赵岳近年也不招风了,出行行事隐秘低调起来,遇事出手也再不张扬身份,如此,世人也就更说不清如今他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
赵岳近年唯一拉风的一次,去泰山打擂,他亲自去了,公开亮相了,但泰安人看到的也不是赵岳真正的面目。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都知道化妆术伪装术的厉害,
一个丑到让人见了想吐的女人可以在化妆大师手中变成勾魂动魄的大美女。
一个糙汉子可以变成媚人的女人。
一个人可以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
赵岳知道这个。他也有手段做到这个。
就以被赵岳亲自虐待得不轻,差点儿吓死的泰安温知州本人来说,若是换个场合,赵岳少了持戟招眼的宿氏兄弟为伴当,换身打扮,比如以寻常民夫形象出现,温知州再看到赵岳也未必敢确认这就是赵岳。
泰安一行,赵岳给世人留下的形象仅仅就是相貌堂堂,身躯高大健美,最标致性的是:马上挂剑或背着口剑。
此时在京,探子们从五骑中区分哪个才是赵岳的重要依据也是:赵岳用剑。
至于相貌堂堂、身躯高大什么的,这纯是种抽象而模糊的标志。怎么叫相貌堂堂、身量是多少算身躯高大,这因人而异,没个统一的精确衡量标准,全凭个人主观评判。
况且也看不到五骑真面目,谁知哪个长得好哪个相貌差?而宿氏兄弟虽然不是八尺昂藏大汉,却也都是一米七多的雄壮者,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高个的好汉子。雕龙和绣虎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一米八的大高个,没赵岳高,但在马上坐着也没有明显差别。再者也不是说五骑中最高壮的人就一定是赵岳。
赵岳本人到底来没来京城还两说呢。
马上唯一挂剑的人未必就能证明是赵岳本人。赵岳出行也未必就一定带着剑。
能用剑,难道就不能用刀带刀?
纵然赵岳是愣头青傻子,出行不知变化武器细节,可是,沧赵家族的人,尤其是赵公廉可不傻半点,岂会不考虑。
这些因素正是朝廷上下对意外的赵岳进京事件迟迟无法做出果断反应的重要原因。
真赵岳来了,朝廷还忌惮沧北军一怒造反而顾虑重重不知到底该拿赵岳怎么办呢。何况根本难以确定是不是真人。
若是想趁机捉了赵岳当人质要挟赵公廉不能擅动,结果却只是拿了个冒充赵岳的没用的沧赵死士,却让沧赵家族确认了朝廷的恶毒心思而终于死心反了,那乐子可就大了,不说沧北军那六万多宋王朝如今仅有的最精锐团结善战的将士和五十多万必定大恨朝廷的僧汉轰然造反南侵的可怕后果,只赵公廉守紧沧北却下令乾宁军把边防在临沧州一带稍稍放开个缺口,让辽国大军从莫州一鼓冲入沧州然后杀入河间府从内部反攻高阳关路边军,再南下,那,宋王朝怕是就此就玩完了。。。。。。
沧州知州郑居中?
就连宠信郑居中才干与忠心的太上皇赵佶如今都清楚,那就是个绣花枕头,只嘴巴有劲会说的没用的官僚文人。
沧州军?
那就是群混军饷当祸害的渣子军队,整部八千多人,怕是绑一块儿也不够一小队辽军打的。。。。。。辽军一杀来,就吓跑了。
沧州军统制官石符练?
原以为怎么也是个开国勋贵子弟中的将才呢,又曾跟着赵公廉怎么也学到些强军之法,结果却也是个将门纨绔废物。
指望郑居中石符练这种守边废物官,指望渣子沧州军能守住沧州挡一挡辽军,还不如指望魔鬼现身慈悲护佑宋王朝。
至于所谓的十万精锐高阳关路边军,那也就是嘴上说说,属于自我臆想与安慰。
镇守河间府边区的宿太尉,总领高阳关路大军,整军备武确实很努力,自上任就一心扑在守边工作上,堪称宋王朝此时难得的忠臣楷模,也确实懂些军事,整军带兵有些手段,但也仅仅如此而已。手下新编重兵仍不堪用,充斥了大量地痞黑帮冒险家亡命徒的军队,守城都未必能守住,怕是辽军从内部反攻,杀气腾腾一来,就军心崩溃,望风而逃。
世上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只有一个赵公廉,宿元景只是个久在京城安乐权谋的太尉官僚,不是在忧患中长大的赵公廉。
至少在带兵一事上,朝廷也不得不承认,二者的能力与威望可称天差地别。
何况,赵公廉也对把新编高阳关路边军训练成正经军队没把握,曾拒绝接收那些地痞帮派恶棍或无主刁奴打手或民间武馆子弟之类的桀骜不驯之徒组成的杂乱军队补充入沧北军,直言他本人亲自整训也无法改造这类凶徒的不堪本质。
沧北能把无良的武僧改造成可用的勇猛将士,那是这些武僧虽恶没半点佛门慈悲,但至少习惯约束,能守纪律。
也就是,沧北新编军带着也可持棍棒守家园打两下子的数十万僧犯能守住沧北这块生存地,但朝廷却不要指望河间府也能阻挡辽军南侵。宿太尉就算勇于为国捐躯,拼死守边,有十万新边军可用,正经兵力几乎比沧北多一倍也白搭。
国大国富,飘在上面太久不接地气而傲慢惯了的宋王朝统治者们,从君到臣如今终于醒脑了,真正认识到本国的军队和依赖的所谓智勇双全的天下文武是怎样的糜烂不堪用、江山和人心又是怎样动荡不稳,全不是之前以为的盛世万众一心、天下太平,指望这样的军队、人心想抵抗住穷疯了的辽蛮子大军,那无疑是缘木求鱼,纯属天方夜谭。
而辽国很清楚宋国遭受今年之灾极惨正纸糊的一样孱弱不堪好欺负,正理直气壮以索要盟约赔款之名想趁机威胁大敲诈宋国,使节和奸细必定已窥得宋国内地虚实,看透了新编宋军不堪战,狼子野心贪婪一起,必野心勃勃极想趁虚挥军南侵大杀大抢个够,有可能,就干脆占了宋国,拓展生存空间并弥补足辽国极度空虚的国力,并获得汉人口劳力兵力。。。。。。
这一点,从来索要赔款的辽国使节一行对宋国的嚣张恶劣态度就能窥见一斑。
那简直是根本没把宋国皇权威严和法纪放眼里,充分展示了什么叫蛮子的凶野无礼贪婪无耻,言行肆无忌惮,已气势汹汹直接对负责谈判的右相耿南仲扬言,此次若不能得到全部满足,辽国就必定挥大军自己来取。。。。。。。
到了此时,宋王朝这帮君臣才猛然意识到:赵公廉不是朝廷削其权就能遣一小吏锁拿收拾掉的。赵公廉和沧赵家族也不是只能忠诚和依赖宋王朝才能生存下去,不是别无选择,正相反,沧赵家族有多种选择可选。
比如:沧赵家族和辽国有血海深仇,不错,但不意味着就不能和辽国合伙。
逼急眼了,为了家族生存,沧赵和辽国以前的血仇可以放下,赵公廉最重视的名节只怕也没什么不可抛弃的,必要时忍辱偷生又算得了什么。而对赵公廉这样的旷世奇才,辽国也必定愿意放下恩怨欢喜地接纳并委以重任。
这种结合没什么难度。
政治决定一切。与国家利益相比,两族私人恩怨在必要时就只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
毕竟,辽国正苦于缺乏大才与敢战的精兵强将抵抗将星正群显的女真不可抑制的雄起。
另一方面,沧赵家族,尤其是赵公廉对宋人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对宋国的士林读书阶层的影响力更惊人,这与宋国读书人如今几乎都在跟着朝廷动向大骂赵公廉沽名钓誉伪君子奸贼不忠不孝。。。。。。,至少是幸灾乐祸的情况不相干。
正是赵公廉才干太突出了,影响力太大了,象一座大山一样久久压在宋国读书人头上,所以才招致群起而攻。
不招人恨是庸才。
越是才高超出常人太多,越是招人恨。
至于针对赵公廉和家族。。。。。。。反正也没危险,骂了就骂了,赵公廉知道了又能怎么地?
何况儒教读书人一向就以大嘴巴为能为荣,自觉是主持正义的一方,想喷谁就敢喷,哪怕喷的是当朝宰相甚至皇帝。
但若是赵公廉悍然反了,成了辽国的臣子,把屠刀调头对准了宋人,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