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批考试就是杂科,每个考生都要考国文,除此以外,还要加考一门,比如农事,或者算术,或者器械,或者天文,或者地理,或者医药。
第三批的国文比师范学院考试还简单,随便写一篇一千字以上的对加考的另一科的认识,加考的一门的题目就比较难了,比如算术,已经达到了后世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加入了疯狂的水池管理员之类的题目。
因为国文题目简单,所以第三批主要是看加考的成绩,最后录取了六百人,每科一百人。
到此为止,历经两月的京师大学堂考试就结束了。没有考取的学子在户部设立的专门处理考生学费问题的衙门领取了路费,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虽然没有考取,但至少知道考的是什么内容,回去后有针对性地用功,下一年再来时就不至于象这次一样了。户部最后统计出来,一万八千考生,只有一万一千人领取了路费,看来很多人都是家有余财,所以并不在乎这点点小钱。
而考取的学生被分成三个部分,师范学院专门培养教师,分成国文组和算术组,每组再按五十人一个班分为多个班。
吏员学院则是分成税务,行政,会计三个组,也是再按五十人一个班分班。
第三个部分称为研究院,六科每科一个班。
第173章 天子门生()
师范学院的学生拿到印刷精美的课本时,先是被印刷质量惊了一把,然后就被课本中的内容搞得不知所措了。
国文科的学生发现第一课就完全看不懂,每个汉字上面都有一些奇怪的符号,有人认出有些象传教士书中的拉丁字母。
而问了学院老师才知道,这是皇上亲自制定的拼音方法,只要记住这些拼音,就能认出拼音下的字。
所以国文科的学生就在“波坡摸”的奇怪声音中开始了自学。而这时的算术科学生则在看着加减乘除的符号发呆。
是的,朱由校觉得汉字读写的麻烦也是制约古代文化知识普及的一个原因,所以他把小时候学过的汉语拼音照搬到这里。好在这时候都是以京师话为标准语言之一(另一个是凤阳话,不过成祖后基本都是以北京话为官话),与后世区别还不是太大。
汉语拼音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汉字的读音,现在也有注音法,比如反切注音法,但反切注音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语音的变化越来越麻烦难懂,汉语拼音法其实也一样,语音随着时代变化也可能会使它不再适合,不过至少现在是适合的。
朱由校还想着以后在全国推广京师话,这样汉语拼音就能一直起作用了。之所以他这么重视语音的问题,是因为儒家一直用的是私塾的方式教学,老师读错了,学生也就跟着读错。象“郁郁乎文哉”念成“都都平丈我”的笑话随着拼音的普及,将再也没有可能出现。
至于在算术中引入运算符号,是因为运算符号简单易懂而且方便。其实在银行里早就已经使用了,而民间还没有推广,朱由校想通过师范学院推广到全国。
师范学院的学制朱由校原本准备是三年,但徐光启等人觉得,一年时间足够了,拼音这些只要学起来,其实很简单,而数学符号也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适应了。
因为师范的学制改为一年,所以新建新式学堂的事就迫在眉睫了。在和各位大臣商量后,决定先在南北直隶推广新式学堂。一方面是政治原因,一方面是南北直隶特别是南直隶比较富裕。
新式学堂就叫做某某小学堂,比如现在皇家建筑队正在修建的京师第一小学堂,就位于京师大学堂附近,设计可以容纳五百学生,共十个班,准备招收京师各阶层家庭的孩子。
北直隶八府二州,初期计划共要修建新式小学堂五十所,都是选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后期才会考虑建更多学堂,但朱由校估计,按照师范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只怕要到很久以后才有可能。
吏员学院的学生的课本与师范学生的课本不同,他们不同的科的课本也不同,名字也比较奇怪,象什么行政学,象什么统计学,象什么公众卫生,当然和后世的同名课本内容是不同的,只是些简单的初步知识罢了。
而招生人数最少的研究院则是朱由校寄予厚望的地方。象师范学校院的教授大多是翰林院里的翰林,而吏员学院的教授大多是户部的吏员及吏部的小官员。研究院的教授则是象徐光启这样的尚书,孙元化这样的郎中,甚至还有朱由校这样的皇帝。
是的,没错,朱由校是京师大学堂的山长,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不满足于此,他还是研究院的教授,不过他不是哪一科的具体教授,他认为做为一个高中学霸,研究院的各个科他都可以胜任教授。当然这是他的想法,而做为京师大学堂副山长的徐光启则是认为没办法限定皇帝为哪一科的教授。
课本都发给了学生,而京师大学堂却还没有正式开学,因为要过春节了。大多数的学生离家较远,所以就在京师大学堂里过春节。
这些学生吃着可能比家里更好的食物,还可以三五成群地讨论课本上的新知识,并且京师大学堂的图书馆每天都开放且提供借抄服务,所以他们的这个春节过得比家里可能还更充实,除了有些淡淡的思乡之情以外。
天启三年正月十五,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了。这一天的早晨,天气很冷,但总算没有雨雪。在京师大学堂学术报告厅,召开了京师大学堂开学典礼。
报告厅前部是一个五尺高的台子,台子中间是一个桌子,桌子上面有一个铜制的大喇叭,可以起扩音作用,而整个报告厅的屋顶是圆形的,也有聚焦声音的作用。
桌子后面有一把椅子,是给发言人坐的。这把椅子后面是一排椅子,现在上面坐着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以后则是各科教授的座位。
当报告厅内的时钟走到八点时,徐光启走到桌子前,拿起铜皮喇叭说道:“各位学子,我是大明京师大学堂的副山长徐光启。首先我要告诉大家,在京师大学堂内不准有跪拜礼。如果哪位教授讲得好,也只能鼓掌来表示欢迎和赞赏。”
说罢示范了一遍鼓掌的方法。然后说道:“现在请大家一起欢迎京师大学堂山长,我们尊敬的皇帝陛下给大家训话。”说完他放下喇叭,开始鼓掌,下面的学子也跟着一起拍手,顿时报告厅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朱由校由旁边一个门里走了出来,边走边挥着手,前面有些学生下意识地就想去跪在地上,被眼疾手快的训导一把拉住。
朱由校终于走到了桌子前,他两手向下虚按,台上的官员们都停止了拍手,而底下的学生们也明白了意思,掌声停了下来。
朱由校拿起喇叭道:“各位学子,朕是京师大学堂的山长,也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但是在这里,首先是京师大学堂的山长。”
学生们又疯狂地拍起手来,朱由校也不阻止,微笑着看着学生们。学生们的激动他可以理解。科举中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所以进士们可以自称天子门生。而现在京师大学堂的山长是当今天子,那大家都是名符其实的天子门生了。
第174章 开学演讲()
朱由校想等掌声稍歇,不想大家似乎对这种新的欢呼方式极有兴趣,久久不想停下来。朱由校不得不用右手轻轻向下压,学生们才渐渐安静下来。
“有很多人很奇怪,国朝已经有了科举考试,为什么还要建京师大学堂呢?我们知道,科举考试是我们祖先最伟大的创举,即使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只要他努力,那就有可能成为我们大明朝廷的佼佼者,在科举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但是,科举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每次录取的人数太少。朕想要给更多子民机会,让大家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希望到达的目标,于是,就有了京师大学堂。“
”你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报了不同的学校和学科,不管是师范学院也好,吏员学院也好,研究院也好,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个词可能有些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你来世上一遭没有白来,为你的亲人,为你的同胞,为你的国家,做了一些什么。当你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你会说,我没有后悔,我没有做错,我没有白来。而且你的名字,你的事迹还能有人记起,有人传颂。“
”各位学子可能从周报上,或者其他人的讨论中知道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东奴肆虐辽东,北虏时而犯边,西南叛乱方才平定,南边海上海盗横行,这是外患。而国内天气变化无常,陕西地震,各地欠收,此为内忧。“
”如此内忧外患,要如何对付才行呢?仅仅靠朝廷官员们争吵应该如何翻二十年前的旧案就行了吗?仅仅靠做一个道德上的君子就行了吗?仅仅靠指责某个人是奸邪就够了吗?“
”不够,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让所有的民众都聪明起来,都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我们设立了师范学院,来教化万民。“
”我们需要让农民知道如何耕种土地才能取得最大的收成,我们需要让工匠知道用什么工具可以更快更好地制造器物,我们需要让商人知道哪个地方缺少什么东西,贩卖过去可以赚钱,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缺货的问题,所以我们设立了吏员学院。“
”圣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们秉承圣人的教导,建立了研究院,我们不知道的事情,都由他们来研究,他们研究出来后,再由师范学院和吏员学院的学生,未来的教师和官吏们,来告诉民众。“
”三个学校的结合,就能使民知之,知之才能由之。所以这三个学院,将是我们推行圣人之说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而你们每个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份子。“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三代之治就近在眼前。有一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对我们的后代说,当年大明能从内忧外患走到如今的国泰民安,我是出了一份力的。谢谢大家!“
学生们愣在那里,一时都还沉浸在皇帝陛下描述的宏伟蓝图中,三代之治,那听说过而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大同世界,竟然因为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励读书人,一直到徐光启等人开始鼓掌,才反应过来,一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而在他身后的椅子上的内阁阁员和六部尚书们虽然出于礼貌在鼓掌,但大都面露苦笑,皇帝在台上的演讲天马行空,特别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十个字,断句的不同,意义就完全不同,而皇帝这种断句法是最少人用的断句法,但现在在这里公开讲出来后,就没法再用别的断句法了,不然就是公然和皇帝作对了。
而象叶向高,韩爌等人更是脸上有些发烧,皇帝在说如何对付内忧外患时,等于是在打他们的脸,因为东林党这一段时间就是想要翻三案,指责其他党派为奸邪,达到赶走方从哲的目的。虽然没有成功,但事实俱在,他们也是否认不了的。
掌声一直到徐光启再次上台后手向下压了几次才渐渐平息。朱由校不可能和大臣们坐在后面的椅子上,所以已经先出了报告厅去了自己的别墅,徐光启一个个介绍了各学院的院长(朱由校自己是山长,那各学院的管理者当然不能也叫山长,都叫做院长)。
师范学院是董其昌,吏员学院是毕自严,研究院是毕懋康。当然,前两个院长只是挂名,具体事务由常务副院长负责管理,师范学院副院长是杨嗣昌的老子杨鹤,吏员学院的副院长是从迁安回来的毕自肃,而研究院则是毕懋康直管,并且兼任器械科的科主任。
朱由校回到自己的别墅时,皇后和段王二妃正在别墅里啧啧称奇,不管是壁炉还是抽水马桶,都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奇妙事物,更不用说这种别墅的风格,根本就和中国传统的建筑大相径庭。
段英挺着大肚子,坐在铺有软垫子的椅子上,看着那大大的壁炉道:”这个炉子太暖和了,比宫里的小火炉要强得多了。“
张嫣立即说道:”那我要皇上在你宫里造一个吧,你现在身子重,保暖很重要的。“
段英还没有回答,王婉已经脸色难看地说道:”皇后,你也要一个吧,你很快就要身子重了。“
张嫣红着脸道:”你现在说我,你也要快了的。“
王婉撇了撇嘴:”要到三月呢,到时段姐姐的宝宝都要出生了。“
这时朱由校正好走了进来,听到了王婉的话,笑道:”自己还是个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