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光启人比较直爽,并没有听出朱由校话里的陷阱,也说道:“陛下,此例一开,臣恐怕以后将领怯战,当蔚然成风了。”
朱由校无奈说道:“先生,朕只说是饶恕了他们被迫投敌之罪。是怯战投敌还是无奈投敌,还不是要由我们根据当时的兵力对比情况来判断吗?”
骆思恭笑道:“先把他们争取过来,到时如何处置不还是我们一句话的事吗?”
朱延禧大怒道:“陛下,骆指挥使此话臣不敢苟同,我天朝上国,不能用这种手段来对待弃暗投明之人。要么先就说明白,会如何惩罚你,不能先让人过来,事后再秋后算账。”
骆思恭讨了个没趣,只好讪讪地站在旁边装尸体。叶向高也说道:“狡猾手段,可以用来对付敌人,但对投诚之人,不可用心计,以免寒了后来人的心。”
方从哲道:“陛下,只要没有主动投敌的人都可以争取,只要他们愿意立下功劳,抵消以前所犯的错误,都可以给他们一条生路。”
朱延禧问道:“如果他们手上有大明子民之血,也可以饶恕吗?”
方从哲道:“这当然不行,有杀害大明人的均不能容许他们投诚,这一点没有商量余地。不管怎么样,不能寒了本国人的心。”
朱由校本来还是有些赞同骆思恭的观点的,觉得投诚的将领可以减少大量的伤亡,在与建奴的战斗中会有很大的优势,这也是后世人的普遍观点。不想大明人在这方面却固执得很,既不愿意用谎言暂时诱人投降,也不愿意用后面的功劳来抵消前面的罪责,最多只是抵消以前所犯的错误。
虽然满朝官员都反对自己的想法,但朱由校却并没有什么恼羞成怒的感觉,反而觉得大明人有些可爱,至少比后世那些只要达到目的,手段是不用计较的人要强得多。
他咳嗽一声,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道:“很好,就按首辅说的去做吧。只要有杀害我大明军民的人一一不得饶恕,象李永芳,孙得功这样的人即使投降,也要杀掉祭奠死去的英魂。骆指挥使,这一条原则不可以松动。”
骆思恭躬身道:“谨遵陛下吩咐,请陛下放心,锦衣卫绝对不放过一个坏人,誓将所有的乱臣贼子一网成擒。”
此事就些议罢。黄克缵道:“陛下,王总督从蒙古收来大量的羊毛,现在已经全部运到京城,仓库已经快要不够用了,因此来问,是不是继续收羊毛?”
朱由校倒是忘记了这件事,而大臣们大多也是第一次听说朝廷从蒙古人那里收购羊毛。尚宝司丞吴尔成站起来说道:“陛下,要结交蒙古,可以多用银钱,或者收购如马匹牛羊等物,羊毛无用,反而占用仓库,主持此事之人,当罚。”
当下有多名大臣也站起来支持吴尔成的观点。蒙古是大明死敌,但在建奴兴起后,已经位列威胁的第二名,常常被大明用来牵制建奴,例如以前的用银买建奴头颅之事便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大臣觉得用钱买羊毛,钱是花了,而情又没有,特别是东西又没用,可谓是什么好处都没占到,所以大家觉得这事做得太差,应该惩罚办这事的人。
朱由校道:“此事是朕特命钦差施邦曜去做的,众卿不用着急,朕在三个月后,就能让众卿知道,买羊毛这事绝对不是亏本的买卖。”
吴尔成道:“陛下贵为天子,请慎言慎行,不可出此商贾之语。”
又被怼了一下,朱由校无奈笑道:“朕失言了,总之一句话,买羊毛这事不但关乎我们与蒙古人的联合,我想蒙古人总能知道我们买这没用的羊毛是为了帮助他们吧,而且还关乎着让我国富强之道。”
吴尔成道:“臣当堂指摘陛下之非,有失臣仪,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道:“吴卿讲的对,为什么要责罚呢?”
吴尔成道:“对错并不重要,但指出陛下之非,就是臣失仪,请陛下惩罚。”
朱由校望向方从哲,方从哲点了点头。他只好笑道:“那就罚俸三月吧。”
三月俸禄已经不是小数目,吴尔成这才满意地谢恩就要退下。朱由校接着道:“吴司丞敢于直指朕非,朕心甚嘉之,赏彩币一百,绸十匹。”
赏赐已经超过了三月俸禄,吴尔成没有办法,只好再次谢恩接受。
徐光启看着朱由校对此事的处理,不由得暗暗点头。皇帝现在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对付大臣了,不再象以前那样直来直去了,这样的皇帝才是一个成熟的皇帝,才能让大臣们心悦臣服,大明天下有希望了。
当时派施邦曜去买羊毛时,朱由校已经命人开始搜集羊毛纺织技术了。其实只要将羊毛脱脂后(即净毛),再经过弹毛,就可以进行纺织了。
下朝后,朱由校让魏忠贤去叫来负责此事的太监石元雅,石元雅回道:“圣上,奴婢已经解决了净毛和弹毛的问题,只是纺织的机械效率很差,所以已经将此种织机将由研究院去研制了,定的时限是五个月,现在已经过了四个半月了,几天前奴婢去看了下,已经成功了,用的是水力纺织,大概比以前的织机要快十倍,现在储存的羊毛可以在三个月内用完。”
第284章 火车火车()
朱由校笑道:“那就好,成立一个新的商社,专门负责管理此事,就由老石负责吧,让蒙古那边收集羊绒,这东西比羊毛要好,可以用来制作高档的衣物。”
石元雅大喜道:“奴婢谢过圣上的信任。奴婢一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魏忠贤道:“按规矩来,从吏员学堂里招收账户,东厂负责监督,你不能干涉他们,手脚要干净,如果让我听到什么,就斩了你的手脚。”
朱由校笑道:“都是用了很长时间的老人了,厂臣说得那么杀气腾腾干什么。”
魏忠贤回道:“圣上,规矩先要定好,丑话要说在前面。越是老人,奴婢越不想他们出事。做得好圣上自然有赏,贪的钱拿了会烫手的。”
石元雅也笑道:“都知道厂公是为了大家伙好。我们畸零之人,跟了一个好主子,就是天大的福分,平日厂公也很照顾我们的,奴婢在圣上和厂公面前发个誓,只要奴婢负责的商社出了事,奴婢自己拿这颗脑袋来谢罪。”
魏忠贤笑道:“谁的问题斩谁的头,你自己管好就行了。管理和账目分开,就出不了大事,一些小事,谁会喊打喊杀了。”
朱由校说道:“厂臣,王承恩说农业合作社已经开到了山东,你们东厂的检举箱可要上点心才好,绝对不能让其他人沾到检举箱。”
魏忠贤回道:“奴婢已经专门在东厂里设立了一个检举调查部,只负责开启检举箱,而且开启时必须有三人同时,直接密封后再汇合到东厂在各省的分部,然后由两名掌班陪同书吏清理,将检举信进行抄写,再三人签名。原稿将留存于各省,以备日后查验。”
朱由校笑道:“这套方法如此严密,是厂臣自己想出来的吗?”
魏忠贤道:“圣上,奴婢哪有这个本事。不过奴婢将下面的人召集起来,一起出主意,最后就得到了这个规章。”
朱由校叹道:“厂臣有心了。虽然厂臣读书不多,但想的法子比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强得多了。”
魏忠贤笑道:“奴婢虽然没有读书,但天天跟着圣上,三个臭皮匹顶个诸葛亮还是知道的。圣上天纵神明,无所不知,奴婢不行,就只能集思广益了。”
朱由校哈哈大笑:“连集思广益都知道,厂臣不错呀。可惜那些自负读书很多的人,总觉得自己就能知道所有的知识,能办好所有的事。这样一比,厂臣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呀。”
魏忠贤笑得花儿一样:“跟着圣上,自然就会变得聪明一些,奴婢这是沾了圣上的光呀。”
几天后,兵器局来报,已经制成了蒸汽机车。朱由校带着阁臣和尚书们来到了兵器局。
茅元仪正在最后检查蒸汽机的各个部件,孙元化陪着皇帝大臣们坐在一个大棚子里。茅元仪在远处挥了挥手,孙元化道:“陛下,可以开始试车了。”
朱由校迫不及待地说道:“快点开始吧。”
孙元化对旁边一个人说了两句话,那人挥舞着一面小旗,左右挥动了三次。茅元仪看到旗号,钻进了车厢,指挥着工匠将煤加入到锅炉中。
眼看着白烟升起,一声汽笛之后,蒸汽机车缓缓地开始行驶,铁轨一共有五里长,机车转了一圈后,孙元化道:“陛下,速度为一小时二十里。因为铁轨圈子太小,然后刚刚发动,所以速度较慢。”
很快机车就转了三圈。孙元化看看怀表道:“一小时三十六里。”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加上一节车厢看看。”
孙元化让旁边的人将小旗挥动。茅元仪让人从旁边将一节车厢拖了过来,接在机车的后面。
车子又重新开动了起来,三圈之后,孙元化报告速度:“陛下,一小时三十里。”
朱由校道:“京关铁路已经修建了多少?”
毕自严回道:“从京城拱极城开始,已经修了三十里,已经修好了一个车站。”
朱由校道:“孙卿,就在这条已经修好的路上实验,一是加快速度,二是检验附属设施的方便性。天津卫已经在实验把蒸汽机用在船上,原理是一样的,你们可以相互交流一下,朕准备用蒸汽船来航海。”
孙元化问道:“陛下,是重新造新船还是只用原来的船。”
朱由校道:“用原来的船,这样在蒸汽机出问题后也不至于完全丧失动力。如果要造新船,朕准备用钢铁来造,这个还有些问题,要慢慢来。”
几天后,兵器局开始修造从兵器局到拱极城的铁路,以便将火车及车厢运到大铁路上。拱极城有一个大车站,就是兵城外面,里面有十多条铁轨和扳道器,可以停大量的火车及车厢。
一个多月后,兵拱线终于修通了,一个月修了八里多,算得上是非常快的了。朱由校要求自己试坐火车,被大臣们阻止了,最后由徐光启和魏忠贤作代表试乘,茅元仪亲自作车长,孙元化测试速度。
车子开动了,简陋的车厢里,徐光启和魏忠贤各坐着一把大椅子,听着铁轨与车轮摩擦的“况且况且”声音,感受着椅子上不时地传来的震动。
等朱由校带着大臣们坐着马车赶到时,火车已经到达通州站很长时间了。孙元化兴奋地报告道:“陛下,一条直路,两节车厢,速度达到了一小时四十八里路。”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先生感觉如何?”
徐光启笑道:“果然是国之利器呀,老臣只觉得风驰电掣,一会儿就到了通州,可比骑马要快多了。”
朱由校笑道:“速度还应该可以提高,重点是缺点不是优点,有什么还不满意的地方。”
徐光启道:“就是坐在车上震动得太厉害了,不过如果只拉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朱由校想了一下,问茅元仪道:“车厢下面装了弹簧吗?”
茅元仪摇摇头道:“因为只考虑拉货,所以没有安装弹簧。”
朱由校道:“要装上弹簧,即使只是拉货,弹簧也可以减少车子对车轮的冲击力,提高使用寿命。何况我们以后也要造客车的。”
第285章 孙传庭归来()
魏忠贤说道:“陛下,坐这车噪音太大,车厢就是个木头柜子开了两个门,如果做客车的话,只怕要好好装饰才行。”
朱由校道:“声音的事一时只怕顾不上,最多只能把车厢造得密闭一些罢了,现在重点是速度和安全性。不要急,慢慢来。对了,王承恩,在报纸上将火车好好介绍一下,说明原理,不要让大家以为是什么怪物,铁路沿线也要注意,不能让人将枕木什么的破坏掉了。黄兵部,从拱极城里抽调一部分士兵,组成铁路巡捕,专门负责铁路的安全事宜。”
黄克缵道:“陛下,铁路巡捕的事倒是很容易,因为现在铁路并不长,需要的人不是很多,只是卫所军换防的事,到底从哪里开始?”
改变卫所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近卫军人数不够多,所以只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换防。而从哪里开始换防,一直以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从榆林等镇开始换防,一种是从宣府等镇开始换防。
两种方案各有支持的人群。象方从哲和叶向高认为先从宣府镇换防,因为蒙古人现在的威胁不大。而徐光启和黄克缵则认为要从榆林镇开始换防,这样可以将大明最大的非近卫军体系军队拉到陕西,最大限度地将辽西将门的权力削弱。
双方各有道理,搞得朱由校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