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异时空大宋 >

第43章

异时空大宋-第43章

小说: 异时空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寿州城,紫明楼已经是一等一的娱乐场所了。

    一群人来到紫明楼前,只见这座三层的“高楼”,里面是灯火通明,门口有迎宾的域外人——在寿州恐怕也不太好找正宗的域外人,估计还是本地的乡民冒充,穿的干干净净的,倒也是斯文模样。门口还有黄包车车夫,这会儿正是华灯初上、吃喝作乐的好时候,也是紫明楼生意最好的时候,大厅和包厢里都是满的!

    而且要死不死的,因为与李子铭达成了某种交易,而感觉到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艾推官正带着一些亲信、学生在包间里饮酒作乐呢,突然就听到外面一片嘈杂,探出头去往窗外一看,可不是把他给吓了一跳!

    “我的亲娘啊!”艾推官怎么也没想到这是按下来了葫芦起了瓢啊,怎么这些闹事的还追着自己来了?

    不过细听外面人的口号,艾推官却又放松了下来:“原来是找姓张的晦气的啊。”他心底无私天地宽:“姓张的平时也给我什么好处,爱死不死,死了换一个新的过来说不定还能做朋友呢。”

    想到这儿,艾推官又继续与同桌的诸位贤达继续推杯换盏,杯觥交错了起来。

    他这里快活了,可张极风却吓了个半死。他正在与紫明楼的头牌美人“促膝长谈”——那可是一位来自天方的混血美人,据说是波斯和大食的串儿——学学美人的家乡话,自然也是别有风味的。

    在寿州这个地方,白种的美人是相当少见,而波斯美人深目高鼻、胸高乳耸,又不像泰西欧罗巴(宋人通常称之为西牛贺洲)的红发美人或者金发美人那样惊世骇俗——毕竟小地方的见识短浅,波斯美人的褐色或黑色卷发更得士大夫们的欢迎——这也是紫明楼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之后才得出的经典理论。

    在东京汴梁、西京洛阳这样一等一的天下名都大邑,紫明楼走的特色是汇聚天下美人,囊括四海家里,不论是神秘的天方风情,还是金发碧眼的泰西大洋马,或者是来自伊比利亚的红发美人,还有来自黑大陆上的“黑珍珠”,东方神秘的断发文身玉米娇娃,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那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世界人种的博物馆。

    这背后,就牵扯到世界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肮脏的一种交易:人口贩子。

    贩卖人口这种事情古已有之,根据洛阳书院的学者们考据,周祖的先祖并没有《诗经》中歌颂的那么伟大,他们是在华夏西部边陲地区为殷商王朝捕猎用于献祭天帝的牺牲的奴隶贩子。根据学者们的整理和考古发现,殷商王朝有用大规模人牲的习惯——巧的很,在遥远的东胜神洲(大美洲)那个被称为殷地安人的半开化部落也有同样的爱好。所以有知名的学者推断,或许殷地安人就是当初某个殷商遗民的后裔,也由此推断,东胜神洲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领土。因此强烈谴责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对神圣华夏领土的侵略行为……

    从春秋战国以后,大规模的人口贩卖渐渐减少,但是每逢乱世,所为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能够被贩卖为奴隶都是一种福气,五胡乱华之际,隋唐交替的战争年代还有五代十国的中原,随着社会的动荡,都少不了奴隶制复活的一些迹象。但是总体而言,自从宋太祖结束五代战乱以及真宗朝宋辽澶渊之盟后,南北都获得了一个相当长的和平发展期间,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壮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呼唤着强盛的海军和封建南海的需求。西迁的西夏王国也重新恢复了唐末以来中断了的陆上丝绸之路,用后代史学家的总结就是:一带一路的安定对宋帝国的政治安定极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政府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而剩余的百分之三十也多少离不开地理大发现与物种新交流。

    而宋帝国的空前繁荣,用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们的话来说,那是完全建立在对域外财富的无情掠夺和转移之上——从美洲搬运回来的黄金和白银武装了大宋帝国的海军和要塞,澳洲的羊毛织成了禁军的制服,黑大陆的铜、南洋的木材、印度的生麻、欧洲的牲畜……

    这还仅仅是物资的掠夺,更加摧残各殖民地,使他们永远不得翻身的策略是掠夺人口。而开启这一历史潮流的,就是前宋帝国(第一帝国)中期的南海各封建诸侯国,南海封建主们到达封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当地的土人屠戮一空——据南海合众国自己的国史档案,在拓殖南海的最初一百五十年间,南海的封建领主们屠戮的土人至少有三百万之多!

    在消灭土著之后,为了给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封建主们又把目光盯上了纵横天竺附近海域的天方人——天方人是最早从事海上奴隶贸易的,他们早在阿拔斯王朝时代,就不断的从非洲东部运输黑人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从事农业生产。现在他们在和南海商人做着丝绸、茶叶与香料生意的同时,也干起了奴隶贸易的老本行——一艘艘天方大帆船从西向东运输的是南海与东土的特产——瓷器、茶叶、丝绸、香料;而由西向东行驶的时候装载的就是黑奴。

    如果说南海封建地的繁荣,是建立在上千万黑奴的白骨上。那么大辽帝国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于对白狄异族们的掠夺。

第七十八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四)() 
第七十八章常半城雇凶生波澜(四)

    大辽帝国自古以来就有“人口不足”恐惧症,早在中原五代十国的乱世,辽帝国的几次南下都以掠夺人口为主要目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绍圣战争(宋哲宗绍圣年间,辽睿宗时期)中,辽国军队仍然在大肆掠夺河北人口。

    绍圣战争之后,辽国的南下战略受阻,被迫向北方所谓的荒蛮地带去征集人口。在辽仁宗初年曾经由户部做过一次人口统计,据统计,辽国本部(即汉、契丹、奚族与开化女真)人口约一千万,草原部落各族人口约六百万,宾服部落(即黑龙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广大地域的渔猎原始部落如野人女真、食虎人、赶猪人、海西女真等)人口约百万余,荒服部落(黑龙江以北、冻土苔原地带以南的广大地域中分布的大小部落)人口约在五十万至百万之间。广阔如斯的大辽帝国人口不过区区两千万——也就与大宋帝国中原河南一地相当。如果不能够快速的增加人口,那么显然在瓜分世界的狂潮、争夺世界殖民地的行动中根本分不到一口热汤。

    为此,辽国建立了一套上下一体的军国体制,首先建立以荒服、宾服为差等的朝贡体系,在这个朝贡体系之下,各部落按人口选拔青壮男子到辽国的军校读书、进修,并在野战军队中充任基层军官。辽国总参谋部注意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来自朝贡体系下的军队由多个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的部族组成。在辽睿宗之前,按照旧俗相同部族的士兵会被编组在同一个军营里,但在近代化的马路改革(马路,字公略。辽文宗至高宗时代的军事改革家,辽国总参谋部第二人总参谋长,上将军,封钦察国公,一等忠献公)之后,为了推行全盘“周化”政策,首先在军队之中强制推广汉语,每一个基层的军官都要求能够熟练地适用汉语下达指令、与上下级进行沟通。这样,来自不同部族的士兵和军官就可以被编组在同一个团队中,也从根本上避免了国家的军队成为某一个部族的私军。

    在编组成功一支强大而且有凝聚力并且知道自己是为“大辽的土地,神圣的玄武旗以及万世一系的大辽皇帝”而战之后,那么就要给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小伙子们一些甜头了。

    从辽文宗时代开始,新编辽军就不断地西征,第一次西征打到了里海北岸,掠夺了大量的人口、牛马,而且还发现了相当丰美的水草地,第二次西征为了这些牧马地与夏王朝打了一个七年战争,让宋人大发战争财——宋国著名的克虏伯大炮军火集团就是通过七年战争崛起的——参加战争的夏、辽两国最后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最后草草的签了一个《洛阳合约》划定界线,各自去专注于自己的战略目标了——夏人醉心于“佛教护法帝国”的光环,一心要饮马印度河,统一天竺消灭异教徒,而辽人只想更多地土地和人口。

    第三次西征发生在辽高宗中期,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由辽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陈洛元帅亲自统军,辽国威名赫赫的承天皇后监军,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大军翻阅乌拉尔山进入到欧洲的东部地带——那是欧洲纪年耶历1212年,比另一个时空中的蒙古西征早了近三十年。而这些提前到来的征服者装备更加精良——他们手持燧发火枪,身套无袖的胸甲,一般双马或者三马。每一名正规军骑士都有三到四名辅兵,这些辅兵单马或者双马,也有轻甲,他们用的武器是长枪、套索还有盾牌,除了骑兵之外,善于打造兵器的工匠们还制造了行军炮、火箭、攻城战车等设备,对于东欧平原上的斯拉夫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首先被毁灭的是罗斯公国,这个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遭到了彻底的毁灭,人口被辽国的仆从军们强制迁徙到乌拉尔以东,并被分散成为数十个白狄部族,每一个部族都被迫依附于一个辽国的军功贵族——简而言之,整个部族都沦为了奴隶,成为了大辽帝国赏赐封建领主的物品。

    随后,陈洛元帅分出的右翼军先后碾碎了波罗的海沿岸的一系列维京人的城市,并从中掠夺了相当数量的北欧女性回家去充实自己的人口。

    左翼军在基辅城下围点打援,震耳欲聋的大炮震碎了斡罗斯人抵抗的决心,他们的首领经过讨论最终放弃了抵抗,甘愿“为王前驱”转身把刀锋对准自己的东正教同族。

    斡罗斯人熟悉东欧的地形和各公国之间的渊源、纠葛,在他们的带路下,辽军顺利地占领了顿河流域,见惯了一路的荒蛮地带的辽人欣喜地发现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宜农业耕作。监军的皇后下令将基辅城改名为三河,并设立了定西长史府掌管民政。从此定西都督府正式成立,象征着一个横跨万里的空前帝国的陆地霸权的正式确立。

    此后辽军右路军在波兰平原击败了条顿骑士团和波兰领主、日耳曼骑士们的联军,解除了北部的压力之后,中路大军剑锋直指马扎尔(匈牙利),左路军则顺着黑海沿岸向古老的东罗马帝国进军,但因为粮草不济而停在了多瑙河北岸没有继续向君士坦丁堡进攻,但是指挥这一路的军事主官却已经从俘虏的口中得知了南方那个千年大城的存在,决心把征服它作为自己军事生涯最为辉煌的顶点。这位雄心勃勃的将军就是来自于蒙兀室韦部的大将军、卫国公、一等武毅公铁木真。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中路大军终于抵达了布达佩斯城下,而狡猾的神圣罗马帝国援军却依然怀着保存实力、浑水摸鱼的打算——他们想趁着马扎尔人与辽国远征军拼一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同时劫掠双方。但最终,在元帅陈洛高超的指挥艺术下,布达佩斯城破,神罗联军也灰飞烟灭。

    第三次远征虽然因为辽国本部的动荡而被迫中止回师,但留守定西都督府的铁木真将军却依然迫不及待地在次年秋收之后就发起了南征战役,自度无力一口吃下欧洲两大帝国(神罗、东罗)以及数不清的大大小小封建领主的铁木真,选择了掠夺和消耗为主的策略。他麾下的斯拉夫骑兵与少数辽国近卫步兵忠实的执行了大将军的“烧光、抢光和杀光”政策,把原本富裕安宁的多瑙河流域变成了千里无人区,而成千上万名东欧各族女子则被源源不断经过定西长史府的中转送回大辽本土,成为帝国军部犒赏远征军将士的战利品——也由此,帝国收买了宾服乃至荒服各部落的人心,让那些部落的长老知道,当帝国军部的征调令下达,就意味着女子、财帛还有奴隶来到自己的部落。

    由此,盛大的民族融合开始了,白头发的、红头发的、金色头发的各族美女纷纷进入到辽皇的深宫,军功贵族的宅院,乃至于骑士健卒的帐篷……这一场盛大的民族融合中,虽然有一点点的泪水,不过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还是为后世的史学家们所盛赞。

第七十九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一)()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张机风在几名保镖的“护卫”下,小腿肚子打着颤,走出了紫明楼的大门。

    刚一出门,张机风就好像是落到了南海上最凶残的海盗手上一样:“冤枉啊!我可什么都没做!”

    一名身材高大的工人一个箭步就冲上去抓住了张机风的衣领子:“呔!还敢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