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异时空大宋 >

第32章

异时空大宋-第32章

小说: 异时空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无定所,旁听,私淑。”

    小老头儿笑了:“那就是你了,跟我们回去走一趟吧。”

    几个衙役就要上来抓人,在座的各位可就都站起来了;“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你们凭什么抓人啊!”

    “凭什么?他是乱党。”小老头拿出一个小本本来,翻开其中一页:“陆文,字山樵。大辽帝国通缉犯,传令各地州府协助缉拿。今天接到举报,说乱党分子在此集会,你们几个年轻人若是再阻拦官府办案那么就视同乱党一起抓回去。”

    要不然怎么说人喝多了就误事呢。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在先,反正第二天程祁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是睡在牢房里了,冰凉的水泥地上只铺了一层稻草,身上盖的是看不出颜色的棉絮,真不知道有多少跳蚤。

    他吓得赶紧跳了起来,定睛一看,身边还有几个熟面孔:黄阳和郭山,还有马詹也都在。

    “快醒醒,快醒醒。”他赶紧把大家伙儿都推醒了;“我们是怎么进来了的?”

    这可就难说了,黄阳等人揉着眼睛醒来之后,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昨晚到底是谁先动的手。

    “都喝多了,记不清了。”郭山苦着脸:“小爷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进围子呢。”

    “好像说的我进来过一样。”程祁嘟嚷着:“回头写本回忆录,就叫《我的奋斗》吧……居酒屋暴动,不知道冲锋队长该让谁来当。”

    还好这时有人来了,叮铃哐当的一阵响声之后,一个牢头带着俩人走了过来:“程祁、黄阳还有郭山,你们三个都出来吧。有人保你们了。”

    哥仨瞪大了眼睛;“谁呀?还有这好事……不对,我们还有个哥们在里面呢?怎么不一起给保了啊。”

    “他是辽人,要走领事馆,你们几个先放出来。”牢头挥挥手;“先出去换个衣服吧,下午来接人。都是学生娃,以后别学人家喝酒打架了。”

    赶紧道过谢之后,程祁三人与马詹先告了别出了牢房,还没来得及适应阳光,就看见了华芳芙身边的那位管家。

    “哦,老伯,原来是您啊,是芳芙把我们保出来的吧。”

    “正式,三位小郎君快上车吧,事情有些不妙啊。”

    “怎么了老伯?”

    管家领着他们往外走;“我们家姑娘想把几位都一起保出来的,不过那几位是辽国的朋友需要他们领事馆出证明,所以姑娘她就让那位袁姑娘去了领事馆,谁知道袁姑娘一进去就出不来了。我们姑娘觉得有些奇怪派人去问,结果领事馆的人说根本没有什么袁姑娘——这可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我亲自赶车送袁姑娘进的领事馆,怎么会不见呢?我们姑娘觉得事情有些蹊跷。立即就找了关系把几位保了出来。”

    说话的功夫已经到了马车边上,管家把他们都送上车后也跟着上来了,嘱咐车夫道:“去胡大爷家。”

    上了车后,管家继续道:“等办手续的时候,小老儿也打听了一些里面的情况,昨晚被抓进来的除了几位小郎君之外,还有七个辽国人,有两个也已经被保释了,还有五个——包括你们的那位姓马的朋友,还有那个络腮胡子姓陆的。他们都收到了上面的指示,一个都不许放。”

    汴京西北角,一处园林内,华芳芙正陪着一位有些谢顶的士大夫在院子里漫步。

    “你说的这个事情啊,我也知道了。按理说有你作保,只要不是杀官造反的乱党就都能放出了出来。”士大夫慢悠悠地道,华芳芙随口掐下一片常青灌木的叶子:“那他们几个留学生都是杀官造反的了?胡叔叔。”

    大理寺少卿胡鲁嘿然一笑:“叔叔可没这么说,不过他们几个都是辽国大使馆点名要的人。他们在辽国还真说不准干过什么杀官造反的事情呢。”

    “可他们也不能在大宋境内抓人啊。”

    “并没有啊,他们现在是因为治安问题被拘留的,不过要应大辽国的请求,移交给他们的司法部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放心吧,辽国大使馆做出承诺了,他们会受到公正和公平的审判,而且其实他们也没什么,除了那个叫陆文的是真正的负罪潜逃,其余的几个都是逃避管教,擅自出国。辽国大使馆把他们领回去也都是交给父母严加约束,不会怎么样的。”

    “可还有个叫袁雪的,她进了辽国大使馆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我怕会出事。”

    胡鲁思考了一下:“袁雪……名单上似乎没有这个人啊。”

第六十章 第一次入狱(二)() 
辽国领事馆内

    二楼的一间会客厅里。吴三桂吴小将军正悠闲地坐在一张方桌后面,穿着马靴的一双大脚翘在桌上,手中拿着一只刚刚点燃的上等雪茄,杯中还有琥珀色的美酒,如果面前的那位美人肯柔情相待,那简直是最美没有了。

    只是可惜,对座在西洋家具上的袁雪,凛然怒目,显然对吴小将军非常不满。

    “表妹啊,我劝你还是听哥哥一句。别和那些脑后长反骨的家伙瞎闹,你可不知道家里面为了你是操碎了心。”吴三桂酝酿了好久,终于说出来这么一句,却被袁雪立即打断。

    “瞎闹?我们没有瞎闹。我们是救国救民,是有大爱。”

    吴三桂噗嗤一声笑了:“救国?我大辽国国势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哪里需要你们几个小毛孩子来救了?你们就属于多吃了几天白米饭,闲的骨头痒了。什么提高工资待遇,减轻农税负担。我说你们知道不知道咱们家的吃穿用度,一切开支都是从你们所谓的剥削中来。没有农奴、没有工人,你能够有今天的锦衣玉食么,你能有钱去读书上学么,你能不出去做工到处乱跑吗?”

    袁雪更是气鼓鼓的:“你这就是剥削,你是把自己的奢侈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子是不对的,应该出多大力得多少果。像你这样什么都不做的人,什么都不该得。”

    “得了吧我的好妹妹。”吴三桂很无所谓的道:“你们啊就是闲的,等你们再过两年成家了知道过日子不是过家家,就该收收心,庆幸自己投胎在个好家庭里——你就安心在这里呆着吧,过几天哥哥回家,把你带回去。”

    袁雪愣了一下:“你也要回去?”

    吴三桂有些幸灾乐祸的道:“这回舅舅抓到了陆文这个反贼,可不是要安排人手押解他回去受审么。我怎么能错过这么一件热闹,我已经向舅舅请命亲自押解他回中京。”

    袁雪有些担心的问道:“那其他人呢?”

    “应该没事,最多象征性地关几天就放回各自家里管束。陆文这个反贼估计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我听说他有可能被流放三千里吧。”

    吴三桂把脚从桌上拿下来:“你也别胡思乱想了,这次跑出来只留了一封书信给家里,可把你父母急坏了,都打死了几个丫鬟——你说,你口口声声要对她们好,却害得她们白白丢了性命这到底是救人还是害人啊。你啊,要是真想救人,就回家以后待在家里哪儿也别去,不然啊我看你还得再害死几个丫鬟。”

    被吴三桂这么一说,袁雪也默然不语。吴三桂看她有些软下来的迹象,走到门口吩咐仆人进来:“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姑娘,她要是闷了就那几本小说书给她看。除了不许出这个屋子,什么事情都能依着她。要是她出了这个门……哼,别怪我吴家的家法无情。”

    丢下这话后,吴三桂飘然而去,准备出门悄悄地找一些乐子——尽管上次出去找乐子却给自己丢了一个大面子,不过到底是这中原的花花世界,吴三桂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想着出去撒野。平时有舅舅表哥看着自己他不得出门,今天他可算是找到机会了。

    几名吴家的家丁早就在领事馆的后门守着了,一名金发的家丁问道;“公子爷这回想去哪里找找乐子?”

    “哼,还找乐子呢。”吴三桂冷哼一声:“彼得那个臭小子现在怎么样了?”

    金发家丁道;“上次公子爷教训过他之后,长了记性。这几天都养着伤呢。”他看了一眼吴三桂,又道;“彼得他皮厚肉粗的,估计伤也好了。”

    吴三桂点点头:“把他叫上。咱在东京住不了几天了。有什么该玩的都去玩吧。以后别说小爷亏待你们。”

    “是。”众家丁一起答应:“公子爷赏罚分明,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三桂带着众家丁从后门出了领事馆,上了一辆外交号牌的马车,径自就奔了花街而去。也许是一心赶着去享受最后的花花时光,他们没有注意到身后还跟着一辆黑色的无号牌双轮马车。

    进了戏园子,吴三桂的家丁给他找了个最好的包厢,还有意无意的露出腰间的牙雕手铳,可把戏院老板吓了一跳,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二世祖,赶紧吩咐自己手下跑堂的都把招子放亮一些,免得吃亏了说不出来。

    他们忙前忙后的把各色糕点,蜜饯甜品往包厢里送去的时候,戏台上暖场的猴戏也开始翻腾了起来,吴三桂也把注意力集中到舞台上,还不时的和周围的家丁说笑,显然颇为享受着南朝的繁花似锦。

    过了一会儿,有人轻轻地叩响了包厢的房门,一位家丁拉开一条缝隙,见是跑堂的在外面便大大咧咧的打开了门:“没事别来……”话音未落,只见跑堂的被人推开了去,两名身材高大的汉子从死角走了出来:“例行检查,拿出证件来。”

    家丁想要把门关上却已经晚了,一名大汉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如同铁钳一样夹住了他的脉门让他出不上力气。另一名汉子却已经进了包间:“衙门巡视,请配合工作。”

    吴三桂略略歪了歪头:“哪个衙门啊,大白天的就来干活。”

    “办事不分早晚,这位小郎君请配合一下。”

    “看见了么,小爷是大辽领事馆的人,车还在外面停着呢。证件什么的没带在身上。不过你们可以去领事馆问一问,有一位姓祖的参赞是我的舅舅。”

    衙役看了一下,那几位金发家丁确实都穿着领事馆的制服,不过他还是问一句:“您的这些下属好像带着火器?”

    “彼得、哈丁,你们的持枪证都带着的吧。给这位差爷看看。”吴三桂懒洋洋地给家丁使了一个眼色,家丁假笑着把许可还有两张交钞一起递了过去

    衙役检查了一下递过来的持枪许可,确实是戳着两国红章的正式证件,点点头都便还了回去:“还未请教小郎君的尊姓大名。”交钞却不动声色地收了起来。

    “这就免了,祖参赞在大宋就我这么一个外甥,你一说他就知道了。”

    衙役扫了一眼:“在下也是列行公事,打扰了。告辞。”

    “不送。”

    两位衙役出了门后直奔街对面的一辆无号牌马车,轻轻地扣了扣车厢的门,里面微微地开了一条缝:“怎么样?”

    “回禀上官,里面那位带头的公子哥儿没有带证件也不肯说姓名。只说自己是领事馆一位祖姓参赞的外甥。还有他的保镖都有火器,拿的持枪证都是真的。”

    “我知道了,你们去吧。”

    “是。”两名衙役却并没有走,而是把那两张交钞也拿了出来:“上官,这是那人行贿小人的证据。”

    车厢里轻笑了一声:“算了,这点数字也不犯法,自己拿去喝茶吧。”

    “谢过上官。”得了这句话,两位衙役这才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等他们走后,车厢里的那人过了一会儿才敲了敲车厢的隔板,对车夫道:“去治安公事。第九治安公事。”

    车夫犹豫了一下:“使君,这里是第六公事的辖区?”

    “去第九公事。”车厢里的大理寺少卿胡鲁把玩着手中的两枚核桃:“冤有头债有主,解铃还须系铃人。”

    车夫不敢多说,便扬起鞭子往第九治安公事衙门去了。

    蔡岐蔡公事最近心情很不错,分到手上的案子都很简单,没有什么让人挠破头皮难以取舍的案件。他又是个有些本事的能吏,处理起来又快又好,半天的功夫就把今天一天的工作量全部完成了,准备好好地泡一壶茶,到后院去看会儿书,消遣些时光,谁知道茶刚刚泡好,新买的《鹿鼎记》还没看一行字,就被匆匆跑来的下人惊到了:“老爷,老爷,不好了。有,有大官来了。”

    “什么不好了!”蔡公事对着没见识的下人吹胡子瞪眼:“汴梁这么大,什么官叫大……要有体统。一惊一乍的,怎么没吓死你。说,什么官儿?”

    下人赶紧递过来一张名刺。蔡公事懒懒散散地接过来:“大理寺少卿……哎,我的妈呀,快,快出门迎接。”

    “老爷你不是说要有体统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