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61章

大唐承包王-第61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殿下示下。”连福见李渊没有问罪的意思,胆子也就大了许多。而李渊也有些好奇到底连福说了什么,让李宽知道连福是秦王之人。

    “当时你说,秦王殿下战功彪炳,天下谁人不敬?这个谁人是包括你在内的吧!本王可有说错?”

    “殿下聪慧,老奴不及万一,既然殿下知道老奴是秦王殿下之人,为何殿下不禀告陛下?”

    这就扎心了,难道要说自己知道帝位最终要被李世民所得,当时自己只是想明哲保身?

    “当时本王尚不能真正确定,只是猜测,猜测。”

    这话说出来,连李宽自己也不相信,更别说老谋深算的李渊了。

    “宽儿,当初为何不言明此事。”

    “皇祖父,就算当初孙儿言明难道就能有改变吗?您能相信孙儿所言吗?孙儿当初又没有真凭实据,就算您相信,您只会斩了连总管,于大局并无改变,孙儿却害了连总管的性命!孙儿········”

    “罢了,宽儿不必多言,朕明白了;但朕想知道,二郎乃是你亲父,你是否也是秦王府之人,所行之事是否是二郎所教。”

    亲父吗?这个词还真是讽刺啊!李宽没回答,一杯接着一杯,他喝的仿佛不是酒,而是水一般,李宽喝醉了彻底的醉了。

    “师父们都说老子聪慧,连您也夸赞孙儿是麒麟儿,李纲那老头儿还说孙儿是生而知之者,您知道什么叫生而知之者吗?就是生下来的时候,孙儿便什么都知道,您知道您那儿子李世民当年在孙儿出生之时做了什么吗?他想溺死孙儿,孙儿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他那眼神。”

    李渊一脸的震惊,连福在旁边听着,身子不停的抖动,李宽抱起酒坛子又灌了一口酒,质问着李渊。

    “您凭什么说我是秦王府的人?您凭什么说李世民教导我?他有什么资格教导孙儿?有什么资格?您还说李世民是我父亲,您凭什么这样说,老子无父,你听清楚了,老子无父。”

    李宽怒吼,心中的怨气传满整个大殿,抱着酒坛子,一边哭,一边念着:“皇祖父,孙儿没有父亲,孙儿没有父亲·······”

    李渊轻抚着李宽,出言问道:“那你恨世民吗?”

    “世民是谁,李世民吗?孙儿曾经有恨,现在没有了,都淡了、也散了,孙儿不想娘亲难做啊!不想娘亲难做啊!”

    殿外的李世民有时一脸狠色,有时又一脸的悔意,听到最后,李世民终于放下了心中念头,口中念着:“难怪当初本王一到李家庄,他就避而不见啊!原来如此啊!”

第115章 李渊与李世民() 
喝醉的李宽抱着酒坛子不放手,不时还喝上两口,一脸通红,小手指着桌上的菜肴,看向李渊,“皇祖父,吃菜,咱们继续喝,喝高兴。”说着又灌下一口酒。

    “逆子给朕滚进来,朕知道你在殿外。”

    李渊又不傻,李宽在说出连福是李世民安插的眼线,而连福也承认了的时候,李渊就知道李世民肯定是在殿外,只有李宽这喝醉酒的人,才会毫不知情,还傻乎乎的就说出了自己隐藏的秘密。

    李世民和长孙刚进殿门,还没给李渊请安,就听见李宽迷糊的说着:“逆子,逆子,李世民当得千古一帝,却不当为人子、为人父,逆子,说得好,说得好·······”李宽的声音越来越小,脑袋一歪,醉倒在了榻上。

    李世民听着李宽的醉话,心中有些不是滋味,这个生而知之的儿子,相信自己能当千古一帝,却说自己不当为人子、为人父,自己在这孩子的心中是何其失败啊!

    “儿臣(儿媳),拜见父皇。”

    “宽儿所言之事。”

    可否属实四个字,李渊还没问出口便停住了,根本不用问明白,殿中的李世民和长孙那表情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李渊,当年之事确实如李宽所言。

    “当年是儿臣愚昧,听信谗言。”

    李世民心中也是后悔不已,自己当年怎么就相信步虚和尚之言呢?天降雷罚就一定是不详之子吗?为什么就不能是天降祥瑞之子呢?以后再好好补偿这孩子母子吧!

    随即李世民的脸色一沉,想到了当年在秦王府的步虚和尚,心中恨意满满;李世民他如何能不恨,步虚和尚一句天降雷罚,此子不详,差点害的李世民失去了一个生而知之者的儿子;其实不是差点失去,而是真的失去,只是李世民还抱有希望;而在李宽的眼中根本就没当李世民是爹,敢在李渊面前吼出无父的李宽,心中又怎会把李世民当做父亲呢!

    李世民心中想着补偿李宽母子,可是有时候被补偿的人不一定会喜欢,就如李宽。

    一听李世民的回话,李渊知道这其中必有内情,可是他不愿意听,听了又有什么意思,难道还能责罚李世民,就像李宽说的,他自己都做错了,害的两个儿子身死,他自己又还有什么资格去管教李世民呢!再说,满朝文武不是心惊胆战的等着李世民处置,就是已经投靠了李世民,支持李世民登基称帝。他哪还有什么资本管教李世民啊!

    “宽儿之言,你也听见了,他劝朕退位让贤,朕也决定了。”

    李世民一脸正色,重头戏来了。

    其实不用李宽说,李渊也会传位于李世民,毕竟朝堂尽在李世民的掌握中,李渊不传位又能如何呢?历史上的记载也是李渊于玄武门之变三日后册封了李世民为太子,现在只是李宽这只小翅膀扇了扇,让李渊变的甘心了一些,李世民也更加放心了些。

    “明日,朕便会下旨,册封你为太子,不日后便继位吧!朕明白的告诉你朕恨你,恨你狠心,你怎敢,怎敢弑兄,那可是你的亲兄弟和亲侄儿啊!”

    “父皇·······”

    李渊没打算听李世民的辩解,自顾自的继续说到。

    “听了宽儿一席话,朕明白了,原来这是朕的过错啊!你也听到了宽儿所言,莫要再像为父这般犯错了。”

    听到为父二字,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当即跪到在李渊的面前,眼泪止不住的流。

    李渊也不知道他是多久没说过为父二字了,也不知道有多久没见过李世民在他面前哭泣,或许上一次见还是在李世民小的时候吧!父子二人现在算是体会到了这难得的父子亲情。

    “二郎,这大唐的江山为父交给你了,你也听到宽儿说了,你在他心中可是当得千古一帝,莫要让他失望,也莫要为父失望。”

    听到千古一帝,李世民心中就有些火热,千古一帝啊!自己能做到吗?自己能名流千古吗?不过最后李世民还是自信回答道:“是,儿臣定当不会让父皇失望。”

    李渊满意的点了点,随后有些落寞,毕竟久在高位,突然一下便失去了手中的权利,他不落寞才是怪事。

    落寞道:“二郎,你起身吧!记住以后别在哭泣了,身为帝皇者,怎能做出如此小女儿姿态?”

    “孩儿知道了。”李世民像是突然找到了父亲的孩子,认真的听从着李渊的教诲。

    成王败寇这样浅显的道理,李渊是明白,现在殿中的李世民便是王,而李渊算是寇吧!这不,李渊出声询问李世民对自己的处置了。

    “二郎,你打算如何处置为父?”

    “儿臣不敢。”

    “既然你不愿说,那为父只好请求了,为父退位之后,便去桃源村吧!那里是宽儿的庄子,那小子的心意,想必你也知道,为父这闲散这人还是找闲散之人为伴得好。”

    李渊专程点明李宽无心皇位的心意,说白了还是担心李世民会干掉李宽,毕竟一个生而知之的人,其聪慧程度,实在是有些让人放心不下。也担心长孙对李宽有其他的想法,毕竟李世民登基,长孙膝下的李承乾是嫡长子,将来必定是继承帝位,李宽这个生而知之者就凶险了。

    其实李世民还真没有干掉李宽的想法,而长孙对李宽也没有别的想法;主要还是因为李宽的身份,李宽是李世民的儿子不假,可是李宽过继给了李智云,继承李智云的一切,算是李智云的儿子,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李宽早已失去了争夺皇位资格,而且李宽也并无要争夺皇位的意思。李世民和长孙自然放心,只能说李渊替李宽考虑的周到而已。

    如果李宽还醒着,听到这番对话一定满心感慨,感慨他这只小蝴蝶把李渊扇出了太安宫,还把李渊扇到了自己桃源村,可惜醉倒的李宽什么都听不见。

    “儿臣自当遵从父皇的意思。”

    “二郎,待为父去了桃源村之后,你若无要事便别来给为父请安了;为父听了宽儿之言,虽理解,但心中却放不下,或许要待多年之后才能才能做到宽儿那样,不恨了、淡了也散了。”

    “儿臣明白。”语气有些伤感,或许这是李世民在李渊称帝之后第一次感到父子亲情,不由的有些伤感。

    李渊挥手,李世民夫妻退出了太极殿。

第116章 两道圣旨() 
李世民夫妻二人依言退出了太极殿,殿中只剩下了李渊和呼呼大睡的李宽,还有一旁伺候的连福,李渊看了一眼连福,沉默了。对连福他不知道该不该追究其罪责,毕竟连福是跟在他身边的老人了!当然其实就算他追究,又如何呢?一切都已是徒然,想必李世民也不会问罪于连福,而李渊也不是一个无情的帝王啊!

    夫妻二人回到东宫,长孙挥退了所有人,出声道:“王爷,父皇去桃源村之事,您如何安排?”

    李世民一脸的坚决,眼神中还带着微不可查的一丝疑惑,出声说道:“观音婢,本王打算命人在桃源村给父皇修建宫殿,让连福前去伺候。”

    说完,李世民便陷入了沉思。

    傍晚的余晖照进太极殿中,这才让太极殿显得不是那么阴冷;李渊不知在榻上坐了多久,直到平阳公主带着满脸的泪痕进殿,他才回神。

    悠悠转醒的李宽晃了晃脑袋,正在聊天的李渊和平阳公主见李宽转醒,不由的望向了他,只是李渊的眼神十分怪异。发现李渊的眼神怪异,李宽心中一惊,自己不会是说了不该说的吧?李宽又使劲的晃了晃自己的脑袋,还用力的敲了敲头,但是他却怎么也想不起到底说了什么,只记得他给李渊说了连福是李世民的人,其他之事毫无印象。

    正想着,就听见李渊的声音传来了,“宽儿,这醉酒的滋味想必是不好受,你回你祖母的寝宫歇息吧!祖父与你姑母说说话。”

    “孙儿告退。”

    李宽完全没兴趣知道李渊和平阳公主要说什么,一脸深思的下了榻,他还在思索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让李渊看他的眼神十分怪异,摇摇晃晃的出了太极殿。

    殿门外,守卫的将士早已退下,四周静悄悄的,怀恩孤零零的站在殿门外,等待着李宽;见李宽出殿门,便叫了声“王爷”。

    李宽点了点头,带着怀恩去了万贵妃的寝宫,一路无话。

    一进寝宫,李宽便挥退了寝宫中所有人,出言问道:“怀恩,今日你在殿外所见之事给本王细细道来。”

    “王爷,您进殿不久,殿中的所有人便出来了。不久,秦王殿下和秦王妃便到了太极殿外,您直呼秦王殿下之名时,秦王殿下让殿外的所有人都退下了,小人亦被将士带到了东宫;后来秦王殿下和秦王妃回到东宫,小人就被叫到太极殿外等候。”

    按理说,以李世民的性子在未登上太子之位的时候,怎么可能轻易的撤走威逼李渊的将士,又怎么可能轻易的让平阳公主进宫呢?平阳公主手中还是有一支驻扎在长安城的军队啊!难道是我在醉倒之后发生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何事呢?

    想不出问题所在的李宽只好开口问怀恩。

    “怀恩,平阳姑母是何时到了太极殿?殿外的将士又为何不知所踪?从东宫到太极殿这一路可还有监查的将士?”

    “王爷,只有殿外的将士退下了;平阳公主殿下是在您醒前一个时辰去的太极殿;进殿后,与陛下并没有交谈其他,只是陛下在说平阳公主殿下童年之事。”

    听完怀恩的叙述,李宽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只是他心中疑惑却还未解开,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呢?实在想不明白的李宽也不打算在想了只是感叹了一句“喝酒误事啊!”便准备休息,实在是头太特么疼了。

    一夜无话。

    一早,李宽还没起床,连福便带着小黄门到了万贵妃寝宫外,等着怀恩的通禀,不久怀恩出门示意连福进寝宫。

    “楚王殿下,陛下命老奴前来带殿下去早朝。”

    连福说明了来意,可是李宽却糊涂了,只是他没有思考的时间,说了一句稍等,便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