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463章

大唐承包王-第463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劝了,我已经决定了,明日一早我就启程去龙游县看看,回来之后也差不多该回长安。”李宽叹了口气,转移了话题,“对了,今日我去城里逛了逛,城里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不过有一点不太满意,城里的环境太差了,应该有个规范。”

    “二哥,小弟也曾吩咐过,但没人遵守。”

    “那是他们没有养成习惯,若是养成了习惯也就好了,而且你的力度应该不大,像是在城里随地解决生理卫生这种情况,你收编一部分人进行巡查罚款,发现情况就罚没些钱财,想必是没有人再敢做的。

    当然,你也得出资修建公厕,等百姓渐渐养成习惯,环境也就有改变了。”

    “何谓公厕?”

    “吃过饭之后,问胡庆吧,他了解,先吃饭。”李宽也是一个精致的人,现在吃着饭提点两句就好,若是说的太多,或许大家都吃不下去了。

    翌日一早,李宽带着胡庆等人离开了蜀王府,没有人知道李宽为什么去龙游县,只有李宽自己才清楚,去龙游县其实就是回家。百度一下“大唐承包王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wxi7

第683章 钓鱼钓哭了() 
家是什么?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人说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也有人说家在心里,心里有家何处都是家,而李宽的看法很简单,值得内心怀念的地方其实就是家,回老家看看似乎成了他的执念。

    从蜀王府出发,一路马不停歇,李宽脑海中不由响起“等待良人归来那一刻,眼泪为你唱歌。”

    可惜的是,他回故乡,没人在等待他,也没有人会为了他流泪,只有路边的百姓战战兢兢的看着他们一群人从面前跑过,然后一直“呸呸”,马蹄扬起的沙尘太大,引起百姓不满很正常。

    傍晚,夕阳西沉,龙游县的城门已经关闭,李宽可以禀明自己的身份,然后轻轻松松的进入城门,但李宽却没有进去。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大抵是他心中最好诠释,尽管没有人认识他,尽管现在的龙游县并非前世那般,但他确实就是这种感觉。

    “胡庆,找个地方住一宿,明日一早进城。”

    不明白自家王爷为什么明明来到城门前却不进去,也没敢问,留下沈家兄弟留在王爷身边,带着其他护卫匆匆离去,找了一间野外的酒肆。

    李宽一夜没睡,但早上起床的时候依旧精神十足,在城中找了家食铺,吃了些东西,便带着胡庆他们再次前行。

    对于龙游县,李宽很熟悉,哪怕现在的龙游县不像后世道路四通八达,但他记得自己老家的路,虽说这条路不存在,只是一片荒草地,但他的记忆很清晰。

    赶到的地方有一些农家,农家小院的土墙不高,骑在马上的李宽,目光可以越过土墙,看到小院之中晒着的渔网,妇人带着儿女正在小院中处理丈夫昨夜打回来的鱼虾。

    “大姐,可否卖些鱼竿和鱼线给我?”

    李宽一口后世的当地方言,令胡庆等人愣了老半天,也让他自己愣了好一会儿,毕竟蜀中的方言与后世大不相同,龙游县的方言也应该与后世不同才是,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整理鱼虾的小孩儿竟然说出了“可以”两个字,全然明白他的意思。

    然后就见着小孩儿跑进了屋,带着一个大汉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根手臂大小木棍,似乎要准备打人,见骑在马上的人多,又连忙放下了手中的木棍,匆匆进了屋。

    鱼竿很不多,只有两三根,是用当地的罗汉竹所制,前世的时候,李宽很羡慕那些能拿着罗汉竹在河边钓鱼的小伙伴,因为罗汉竹制作的鱼竿他没有,所以很独特,很帅。

    农人家不敢提钱,李宽倒也不至于强拿人家东西,让胡庆掏出了一锭碎银子,扔进了小院,便带着胡庆等人走了。

    一盏茶的时间,大概也就到了李宽前世钓鱼的河滩,河滩的风景一般,因为对面也是一片河滩,而且还是一片没有开发过的河滩,这样的地方其实没有所谓的风景。

    但相比后世,已经很好了,在那个塑料袋塑料瓶遍布的时代,原始就代表着一种风景。

    在岷江边钓鱼,尤其是河滩边钓鱼,鱼钩不能只有一个,最好是有十几个鱼钩挂在鱼线上,这样才有感觉。

    李宽随意的找了块石头,在鱼线上绑着鱼钩,胡庆他们似乎也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叹了口气,然后提着刀走了,想想自己好歹也是亲王的亲卫,有官职的人,竟然干起了挖蚯蚓的活儿,这上哪儿说理去。

    李宽的绑鱼钩的手艺很熟练,还没等胡庆他们回来,已经绑的差不多了,没等胡庆他们回来,李宽已经在河滩便搬起了石头,石头上其实有很多沙虫,也是钓鱼的好东西。

    河滩便钓鱼,没那么多的讲究,只要把鱼饵挂在鱼钩上,往河里一扔就好,很方便,没有所谓的打窝,也不需要什么浮漂,等几分钟拿起河里的鱼竿自然会有鱼。

    当然,若是想要钓大一些的鱼,这个办法是不成的,这种办法钓到的鱼只能是当地所说的小麻鱼,学名虾虎鱼或者塘鳢。

    前世小的时候,一个人,几根鱼竿,一上午可以钓一斤,但是到了读高中,李宽记得那时候就已经很难钓了,一上午能有个二三两算是运气不错了。

    刚准备串第二根鱼竿的鱼饵,胡庆等人回来了,带回来的还有一个小子,就是前不久说“可以”的那个小孩儿。

    “家主······”

    李宽摆了摆手,指了指河岸边用石块压着的鱼竿,打断了胡庆的话,“鱼差不多上钩了,去拿起来看看。”

    事实正如李宽所料,鱼竿上挂着至少有七八条小鱼,在不断的摆动。

    “家主,钓着鱼了。”胡庆大笑道。

    不管鱼的大小,对于钓鱼人来说,钓着鱼总归是一件开心的事,所以李宽也在笑,就是那个战战兢兢的小孩儿也在跟着笑。

    在岷江河边住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钓鱼的,这个法子很好,自己学到了,小孩儿暗暗思忖着。

    其实这种办法,在后世很常见,尤其是李宽他们那一代,一根鱼竿拴着十几个鱼钩钓鱼,才是岷江河岸边钓鱼的最快乐的事。

    钓着鱼了,也不用李宽弄鱼饵了,自然有人将鱼竿上拿过去弄,李宽顺势问起了身边孩童,“为啥跟着我们?”

    “俺老汉儿说,你们给的银子太多了,鱼竿和鱼钩值不了几个钱,让你们等会儿去吃饭。”

    农家人淳朴啊,若是放在后世,估计还会嫌弃你给少了呢。

    李宽点点头“行吧,等钓到鱼了,就去。”

    钓鱼是件开心的事,尤其是你每次拿起鱼竿时,鱼竿上总是挂着七八条小鱼,更令人开心,李宽也很开心,但是笑着笑着,脑海中便不由的想起了前世钓鱼时发生的事。

    也像现在一样,自己刚刚钓起来几条鱼,爷爷就拿出一根竹条来了,然后一边打一边骂,问着淹死了怎么办?

    想到了爷爷也坐在岸边石头上钓鱼的场景,想起了爷孙两一深一浅的提着鱼篓,拿着鱼竿,迎着晚霞,说说笑笑回家的场景,想起了爷爷总是将钓着的小麻鱼给自己吃的场景。

    “家主,您怎么哭了?”沈从业刚刚拿起鱼竿,就见着李宽流下了两行清泪。

    钓鱼,钓哭了,这是个什么情况?

    就是没钓着鱼也不至于哭吧,更不要说现在收获颇丰,每次提起鱼竿都有七八条小鱼。

    沈从业的问话,令胡庆等一众护卫转过了头,然后又像似没看见一般,继续着原本的事情,钓鱼的钓鱼,搬螃蟹的搬螃蟹。

    只有沈家哥俩和那个当地小孩儿,直勾勾的盯着李宽。

    “河边风沙太大,沙子进眼睛了。”

    。

    wxi7

第684章 拆分护龙卫() 
李宽说的明显是一句谎言,因为刚刚明明没有河风,或者准确的说刚刚的河风是不足以吹起河滩边的沙子的,但沈家兄弟和那傻小子竟然真的“哦”了一声,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

    骗得了沈家兄弟和当地的傻小子,但骗不了胡庆等人。

    其实他们有很多疑惑,比如自家王爷为什么会来这里,为什么会知道这种地方,为什么会对这个地方很熟悉,为什么会说出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毕竟自家王爷从来没有来过这地方。

    最重要的是,自家王爷那是连上战场都不会流泪的人,为什么会因为钓鱼就哭了呢?

    很多事情得不到解释,又不敢问,心里其实挺郁闷的,而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王爷归于生而知之之上,毕竟生而知之的人总是有些不凡的。

    这么一想,似乎也就能说的通了。

    没在表露出任何的情绪,在河岸边钓着鱼,吹着河风,心情似乎还是挺不错的,但是胡庆他们忍受不了了,从上午到河边,这太阳都快落山了还没有吃饭,不是说好请咱们去吃饭么?

    “小子,你说吃饭的事不会是借口吧,若是借口,你早说啊,咱们也好自己去找酒楼吃饭啊。”

    小男孩愣愣的看着说话的胡庆,显然是没能明白他的意思,毕竟关中话和当地的方言,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还是得靠自己来才行,李宽只好将胡庆的话委婉的翻译了一遍,小男孩说了一句“等到起。”然后,急匆匆的跑走了。

    “家主,那傻小子是啥意思?”

    李宽摇了摇头,“等着吧,估计是回家看饭食好没好,不过话说回来,你们有这么饿么,好像本王没拿饭给你们吃一样。”

    胡庆讪笑道“家主,我也不知怎么回事,以前在太原的时候,一天吃两顿也没觉着有什么,有使不完的气力,也不觉着饿,可是自从到了桃源村之后,每天吃三顿,就养成了现在这样,一顿不吃饿的慌。”

    李宽点点头“这都是习惯的问题,习惯了每日三餐,若是有一顿不吃,你的大脑就会发出饿的指令,让你感觉到饿了。”

    “那您为什么没感觉到饿呢?”

    “也不是没感觉,本王也有些饿了。”李宽笑了笑,“但人家说请咱们去用饭,那咱们就是客,做客人总不能催促人家开饭。”

    胡庆有些羞赫,转移了话题“说来也奇怪,我们在府上和在家里的时候,明明只能吃一碗饭,但是跟随家主您一路行来,特别是在路途上的时候,每顿能吃三碗。”

    “这其实就是油水的问题,你仔细想想,当年咱们庄子上的庄户是不是也吃的多,后来大家日子好了,每顿有肉食吃了,是不是就吃的少了?吃得多,是因为饭菜里没有油水,油水足够吃的自然少,很正常。”

    李宽随意的敷衍着,他现在实在没心情和胡庆讨论吃饭的问题,越说越饿,便转移了话题,“胡庆,你觉得这地方应该怎么做才能富庶起来?”

    家主这是在考校自己?

    胡庆疑惑,随即点点头,笑道“家主,这一路走来,看见的庄户似乎都是独成一家,没有真正的形成庄子,家主您常说合力方可致富,所以要让他们形成庄子,然后按照咱们桃源村的法子发展不就行了。”

    李宽摇了摇头“形成庄子还是不错的,按照桃源村的发展方向也可行,但结果未必会好,本王要的是他们有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胡庆左思右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李宽其实自己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毕竟他以前总听到爷爷说,这地方就是拉屎都不生蛆的地方。

    尽管这是自己前世的家乡,但李宽真没有好好看过,那时候的村里的年轻人都是外出打工,很少有在家务农的,当地的特产就是他这个当地人其实也不太了解。

    而且重要的是,这是在大唐,似乎也没有所谓的特产让当地人发展。

    忽然,胡庆灵光一闪,建议道“家主,您说让他们种植药材怎么样,在剑州的时候,王远不是说蜀中的药材贵么,若是就在蜀地种植药材,应该是不错的致富之路。”

    李宽点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回蜀王府之后,找蜀中管事商议下,将周围的土地承包下来,雇佣农户种植药材。”

    “家主,您这是让我去安排?”

    “不是你提出来的么,自然是你去安排了,不然你让本王去安排?”

    胡庆呵呵傻笑道“不敢,不敢,俺安排,家主您放心,保证妥妥的。”

    “对了,你们跟随本王来长安也有段日子了,家里的夫人不会说什么吧?”

    胡庆虎躯一震,“男人家在外,家里的婆娘哪敢说什么,您不会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吧,您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