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417章

大唐承包王-第417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个意思?”李宽有些疑惑,他明白,李渊这句话显然是与他有关系。

    “二弟,你放心,为兄虽有些愚钝,但当年还是收下了些心腹的,为兄支持你。”

    李承乾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令李宽越发疑惑:“什么支持啊,祖父、大哥,你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啊!”

    看李宽的样子不似作假,李渊提醒道:“你小子昨日是不是发请柬请景仁等人在休沐之日到桃源村了?”

    “是啊,孙儿回长安也有段日子了,一直在宫里,没有机会,如今出来了,自然得请景仁他们吃一顿了,毕竟多年不见了嘛!”李宽解释道。

    “不是因为太子之位的事儿?”李渊问道。

    “当然不是。”李宽自然而然的回答着,发现李渊和李承乾面露吃惊之色,惊呼道:“祖父,您不会以为孙儿请景仁他们是为了太子之位吧!”

    李渊冷哼一声,显然是对自己这个孙儿感到不满,至于是不满李宽突然犯傻还是不满李宽胸无大志,白捡的皇位都不要,那就只有李渊自己才清楚了。

    听到李宽的话,李承乾才坚信了李宽无心于大唐皇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承乾却是真心希望李宽能坐上皇位的,毕竟也只有李宽坐上皇位,他这个废太子才能安心。

    不过为了不给自己弟弟找麻烦,李承乾面露尴尬的看向李渊:“皇祖父,请柬已经发出去了,您看是否······”

    “发就发了,大惊小怪作甚,难道你小子还不能设宴请客了?”李渊冷哼,打断了李承乾的话,径直坐到了饭桌上。

    此时,李宽若是还不明白,那他就成傻子了。

    显然自己突然发请柬请客,让所有人认为自己对皇位有想法,然后昨夜李承乾和李渊二人商议了一番,顺势发出了请柬,邀请曾经的旧部到桃源村,不管是为了报答还是为了其他,总之是打算让旧部支持自己继任太子之位,可特么自己明明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啊!

    李宽很郁闷,请兄弟吃个饭都能扯到皇位上,他也是服了长安城的官员了。

    更令李宽郁闷的是李承乾身后的儿子李象竟然理直气壮的开口道:“二皇叔,父亲的作为侄儿知晓,如今这天下就该是您的,四皇叔还不配,我们都支持您。”

    不是自己家的儿子,骂不得,李宽只能无奈道:“象儿,你还小,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侄儿也不小了,该明白的事理侄儿明白,父亲之举侄儿不怪,所以大唐皇位就应该是二皇叔的,论治理,四皇叔远远不及。”

    “这就是你教导的儿子,老四是否能登基暂且不说,就单单论如今的身份,象儿这话传到老四耳朵里,你可曾想过后果。”李宽不好意思教训这个支持他的侄儿,就只能教训李承乾了。

    “什么后果?”李承乾不在意的一笑:“就算传到他耳朵里又如何,这不是还有你吗,就算他登基了,大不了我带着一家老小去台北嘛,反正你也不好意思看着为兄一家在台北落魄。”

    “卧槽,李承乾,你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这话也好意思说出来。”

    “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谁让咱们是亲兄弟呢,为兄有难处,你这个做弟弟还能只看着,况且我儿子怎么了,我就觉得不错,明辨是非,有什么不好的。”

    李宽无语了,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李承乾的话,同时也有些怅然,李承乾和李泰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如今却闹到这个地步,皇位啊,算是害人不浅了。

    wxi7

第619章 父母心() 
注定与皇位无缘,李承乾一家如今倒是洒脱,丝毫没有做客的觉悟,喝了两口酒,砸吧了两下嘴,竟然指挥起了楚王府的家臣们:“胡庆,去皇祖父的寝宫,把前不久挖出来的酒带来,这酒没那酒好喝。”

    “我去,李承乾你又偷挖老子的酒喝。”李宽怒了,差点没当场把手中筷子扔到李承乾脸上。

    因为李渊有李宽特制的泡酒的原因,埋在桃树下的藏酒,李渊没喝过,现在见李宽的样子,李渊不有些疑惑:“好酒?”

    李承乾仿佛没看见李宽的怒容一般,微笑着解释道:“皇祖父,您有所不知,那酒可是二弟埋在桃树下的,快二十年,那滋味可不是好酒能形容的,说是琼浆玉露亦不为过,孙儿敢保证世间无任何酒可比。”

    听到李承乾这么一说,李渊笑骂了李宽一句臭小子,然后看向了胡庆:“你小子愣着作甚,还不快去拿?”

    胡庆没动,直到见李宽摆手之后,才从另一桌起身离开,仅此举动便令李承乾对李宽自叹不如。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作为父亲的几人不免谈到了儿子身上,李宽也就不免看向了饭桌上的李象:“象儿,你年纪不大,但也不小了,可曾想过将来?”

    在此之前,没人问过李象这个问题,李象也从未想过,如今李宽发问了,李象沉默了。

    作为废太子的儿子,其实有很多不便之处。

    寻常之人尚且可以为官,但自己却不行,准确的说也不是不行,只是为官没有出路,做的再好也位列不到朝堂上,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做,毕竟只是一任小官,被欺压实属正常,官大一级压死人并非虚言。

    他好歹也是曾经的太子长子,他有属于自己的傲气。

    当然,这是在大唐,他还可以去其他地方,比如眼前这个二叔的华国,可认真一想,李象最终还是放弃了为官一途,毕竟深受皇家教育的他对官场的理解比寻常人深厚,如今成为废太子之子的他对官场实在提不起兴趣。

    从商,倒是一条不错的路,毕竟眼前的二叔当年也是经商者,虽说商业乃贱业,可是能做到眼前这个二叔的位置,谁又敢低看一眼呢?

    可惜自家好像没有足够的钱财支撑自己从商,且自己并无任何经验,不过如今还有时间学习,从商可以放在考虑之列。

    从军?

    李象摇了摇头,余光发现了自己二婶,想起了曾祖父经常与自己兄妹说的故事,想起二婶可谓桃李满天下,联想到百官称师的场景,李宽不由的微笑点头,教书育人倒是不错。

    见李象不时摇头不时点头,李渊、李宽和李承乾三人亦不急,惬意的喝着自己的茶与酒,静等着李象的回答。

    “二皇叔,侄儿想好了。”

    “说说。”

    “为官与从军不在侄儿考虑范围内,一来侄儿不喜为官,二来侄儿乃家中长子,理当担负起家中重责,从军风险太大,三来侄儿的身份注定了无论为官还是从军都难以出头。

    侄儿打算将来从商,家业丰厚之后,便教书育人,二婶的事迹曾祖父常与侄儿提及,桃李满天下乃侄儿毕生追求。”

    “不错,原本当年我为哲儿安排的前路便是如此,没想到他看不明白,你小子倒是看得真切,人活一世,什么最重要?并非功名利禄,而是生活丰足,家人健康,齐家和睦,自己能活的逍遥自在。

    当然,在有利的条件下为自己争取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亦不能错过,而如今整个天下学识落后,教书育人亦并非不能做到青史留名,就如同孔圣人,比起青史留名之君,岂又弱了分毫?”

    “正如二叔所言,想想自己教导出来的学子今后为官,朝堂百官称自己为师,侄儿就觉得应该不错。”李象很兴奋,看着一旁的苏媚儿问道:“二婶,您教导出来的学子为官后称您为师是何种感受?”

    苏媚儿愣了愣,有些好笑的看着李象,回答的却是一本正经:“自豪,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我并不比你二叔差。”

    李象傻笑,李承乾不满道:“二弟,象儿是为兄的儿子,为兄怎么感觉你才是象儿的亲爹呢!”

    李承乾很腻味,他与儿子交流并不多,父子之间或许用例行公事来形容或许更为恰当,如今见到儿子和李宽犹如亲生父子,李承乾不仅腻味,而且还羡慕和佩服。

    羡慕眼前这种并非父子而又偏偏犹如父子亲情的场景,因为眼前的这种场景是他作为儿子所未经历过的,亦是他作为父亲所未营造出来过的。

    或许说羡慕有些不合适,准确说应该是作为儿子时的期盼,作为父亲时的愧疚。

    佩服李宽总是能在任何时候念及家人,佩服李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亲情二字,佩服李宽身上那独有的气质,明明李象是他的亲生儿子,可却在李宽几句话的影响下,更亲近李宽。

    “饭可以乱说,话可别乱说,你说象儿是我的亲生儿子,小心回去之后被大嫂罚跪搓衣板。”李宽打趣道。

    “你以为我与你一样,为兄岂是怕夫人之人。”李承乾满不在乎的说到,目光却不由得看向了妻子,眼神之中还带着些许的歉意。

    “怎么能说是怕呢,我那是敬重我夫人。”李宽笑道。

    这句话令李承乾和李渊哈哈大笑,令苏媚儿娇羞不已的喊了声殿下,令李象诧异的看了眼二叔,没想到自己这个二叔还有如此风趣的一面。

    “言归正传,象儿既然对将来有所打算,你是怎么个想法?”李宽问道。

    “还能有什么想法,既然象儿已有打算我这个做父亲的,只能全力支持。”李承乾仿佛不在意儿子对自己做出的安排一般,但语气却是异常的坚定。

    “不错,做父亲的只能支持。”李宽感慨道。

    “怎么,想到哲儿了?”李渊笑道。

    有这么一个祖父,李宽也很无奈啊,李渊言语之中的打趣意味他太清楚了,他当年明明就为李哲安排好了最逍遥的前路,可是李哲却受李渊的影响,非要自立为王,作为父亲的他却是只能支持。

    李宽点点头:“其实哲儿是否自立,是否称帝我并不在乎,只是他自己愿意去做,我只能支持他,皇帝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为人父母的······最爱的永远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有怎样的理想,作为父母除支持之外,别无他法。”

    为人父母的最爱的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吗?

    李承乾心中暗叹,不由得想到了皇宫中的李世民,伸手揉了揉一旁坐着的孩子们的小脑袋。

    苏媚儿爱慕的看着李宽,对于李宽支持儿子自立的总总小不满,在此时此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时间场面有些沉默,李宽喝了一杯酒后,笑道:“当然,支持也只是支持儿女的正常理想,若是什么左牵黄右擎苍,欺男霸女的理想,打断他的腿。”

    李承乾哈哈大笑:“哲儿可不是这样的人。”

    李宽没好气道:“废话,我儿子可是由我和祖父亲自教导出来的,论教导孩子,你和陛下差远了。”

    李承乾:“······”

    wxi7

第620章 兄弟聚首() 
休沐的时间,说到便到,长安城中一辆辆华贵的马车招摇过市,围观的百姓驻足不前,谈论不止。

    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男子站在街边,操着一口尖声尖气的嗓音低声道:“如今太子被废,太子之位空悬,想来也就是为楚王殿下所准备的了,以楚王殿下的权势,何人能与之争锋。”

    “话可不能这么说,据说当今魏王殿下亦权势非凡,太子之位到底属于咱们寻常百姓谁又知晓呢?”同样清秀的男子,用着同样的嗓音反驳道。

    “反正不管是谁,我就看好楚王殿下,细数楚王殿下在长安的时间,做出了多少对咱们寻常百姓有利之事,万贯家财创办学舍,创办各种产业,惠及天下多少百姓,而且听前去过台北的人说,台北如今异常繁华,可见楚王殿下乃是明君。咱们老百姓不就求一个明君吗?”

    听到这话,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瓮声瓮气道:“俺当初一家就是因为楚王殿下开设粥铺,才能渡过当年蝗灾,如今俺还在楚王府名下的产业做工,工钱可比其他地方高,谁当太子俺不敢,但俺就支持楚王殿下。”

    “大兄弟是个明白人,陛下众多皇子中,俺也支持楚王殿下,若非楚王殿下好不保留的将致富的法子传授出来,咱们这些寻常百姓又岂会有如今的好日子过。”

    “不错,不说其他,如今寒冬时节能有一口绿菜吃,那都是楚王殿下的功劳。”这开口之人显然是家境有些富足的,毕竟大唐的大棚推行不易,也就家境富足之人才建得起。

    随着百姓的谈论,谈论的风向变了,明明是在感叹楚王的权势或是感慨场面的壮观,如今却变成了谈论是否支持楚王继任太子之位。

    那两个面容清秀的男子,听着百姓中谈论是否拥立楚王继任太子之位,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偷偷的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在桃源村的李宽可不知道这些,他现在正忙着指挥胡庆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