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承包王 >

第366章

大唐承包王-第366章

小说: 大唐承包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马县令的解释,李哲当场一拍桌子,怒道:“胡说,以父皇的才智,岂会让剩下马匹由县衙出资饲养?”

    李哲可不傻,马县令的解释他能明白,以自家老爹的本事,就算是剩下的驽马也会作出安排,定然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殿下不知,其实这事儿与咱们陛下无关,陛下当年在闽州时自然不是由县衙出资,可是陛下去咱们华国后,就有了这样的规矩。

    听陈县丞的说,好像是兵部给大唐陛下上了奏折,说候官县的马匹优良,所以大唐陛下便下旨所有马匹一律不得售卖,只能由县衙出资养着。”

    听完了所有解释,李哲这才点了点头,看着马县令问道:“当年父皇在闽州时,将剩下的驽马作何处置的?”

    “陛下当年在闽州时,倒是没具体安排,毕竟那时兵部几乎将所有的马匹都带走了,剩下不多,而陛下也准许咱们贩卖,不少承包修路的人会购买马匹充当劳力,所以那时咱们的马匹不愁卖。”

    “既然如此,那就设立马市。”李哲当机立断。

    “殿下,若这是陛下下的旨意,您若设立马市便是抗旨,这······”

    李哲打断道:“这什么,陛下将闽州一切事务交给本王,那便按照本王的意思办就是,若是陛下要追究只有本王顶着。”

    马县令不在劝说,带着一众为候官县着想的老人离去了。

    下午,便张贴出了设立马市的公告。

    wxi7

第540章 贤王() 
马市的设立,牵住了李哲的脚步,因为不少人见到马市设立便开始求见李哲,而且李哲还真不好意思拒绝,毕竟求见李哲的人不是在候官的朝中勋贵之子,就是在候官的世家之子。

    当然,这些人肯定是没有触犯闽州律法的,他们皆是在闽州承包修路的人家,可以说这些人在闽州的名声和威望也就比楚王府和以前的县令们差一点而已。

    当然,这些人可以找马县令商量,毕竟他们前些年亦是找马县令商量的,不过因为李世民的旨意,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从候官购买马匹了,所需马匹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样的数目不是马县令能决定的,必须得要李哲亲自下令才行,毕竟一家就得购买上千匹,一个弄不好极有可能被李世民安上一个谋逆之罪,所以世家之人和勋贵之家的公子们很谨慎,必须得找李哲。

    说穿了,李世民之所以下旨候官县的马匹不得贩卖,也是出于谨慎,哪怕他知道兵部是在给李宽找麻烦,他还是下旨了。

    世家永远是不可小觑的一群人,而候官县的马匹又实在优良,哪怕是这些年养刁了胃口兵部亦能从中带走几千上万匹的战马。

    可以想象候官县的马匹到底有多少,而且这些剩下的马匹亦可算是良驹,若是世家一旦合力,有了为数不少的马匹,对大唐的稳定乃是一种威胁。

    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是不可能会让这种威胁产生的。

    李世民的意思,就算是李哲不清楚,怀恩多少还是能从中猜到一些,所以李哲倒也懂,对求购马匹的人做出了规定,不得超过五百匹。

    当然,在候官县的勋贵和世家是购买不完这些年剩下的马匹的,但既然开设马市,李哲自然不会错过给自家谋福利的机会,毕竟楚王府在大唐的产业也不少,就算吃不完剩下的马匹,也能吃掉一大部分,不仅自家得到了好处,还让候官县得到了好处。

    至于楚王府吃剩下的,李哲就全当给闽州其他承包修路的勋贵世家了。

    李哲在候官忙着处理求购马匹的事情,李世民也在长安忙着处理李哲在闽州闹出的麻烦。

    因为冯意才被李哲下令打折了两条腿的关系,因为李哲不给皇室子弟一点面子的关系,在长沙公主的带领下,皇室的公主和王爷们对楚王府发难了。

    而且李哲在长乐县处斩了几百人不说,在候官县再次处斩上百人,朝臣们也借着这个机会朝楚王府发难了。

    在太子和魏王,还有长孙无忌的带领下,便有不少人请求处置李哲,李世民发火了,朝着开口说要处置李哲的官员就是一顿骂。

    “福王在闽州杀都是些什么人,乃是各府奴仆,朕自会让楚王府上交罚没的银子,福王乃朕亲封的亲王杀,几个奴仆你们便要处置,那你们平日打杀奴仆,朕是不是也要处置你们?”

    众人哑然,哪怕是在怎么仁慈的勋贵,打杀奴仆之事都存在,他们根本无力反驳。

    当然,还是有其他官员们有理由反驳李世民的话的。

    一位御史言官在李泰和长孙无忌的的示意下,站了出来,反驳道:“陛下,福王殿下在闽州屠杀之人不仅是各府奴仆,长乐县县令一家亦被福王殿下下旨处斩。”

    有人开口了,所以不少御史言官站了出来,纷纷开口请求李世民下旨。

    不过,等李世民将收集到的罪证扔到太极殿的地上时,几乎都只剩下气愤了,毕竟以杀官来反驳李世民的话的人,几乎都是朝堂的御史言官。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御史言官几乎可算是正直、公正、正义的代名词,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是有的,只有极少数的御史言官忘记了自己本职,充当勋贵府的走狗。

    搞定了吵闹的朝臣,但在殿下的长沙公主和其他公主、王爷们却没搞定,长沙公主甚至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说自己儿子不是奴仆,李哲竟然打断儿子两条腿,不处置不不足以服民心。

    “此乃太极殿,乃是商议国事的地方,家事待下朝自后再行商议。”

    李世民给了长沙公主台阶,可长沙公主并不领情,不满道:“陛下,皇家之事乃家事亦是国事,福王······”

    李世民直接打断道:“朕说了,此事留待下朝之后再行商议。”

    暴怒的李世民或许还不至于令一众公主王爷感到多害怕,可是平静的李世民却让所有的公主、王爷们心颤,行礼退出了太极殿,留下长沙公主自己一人。

    “长沙公主还有何事?”李世民再次开口。

    回了李世民一句,长沙公主只好恨恨的退出了太极殿。

    退出去的公主和王爷们被小黄门安排到了李世民的甘露殿,等到小黄门退下,长沙公主一想到儿子那双被抱的像粽子一样的腿,便不满道:“说好今日定要让陛下给楚王府一点教训,你们竟然就这样退下了,尤其七弟,你不是说福王杀了你府上的典军,不死不休吗?”

    “大姐,您好歹也看看当时的局面啊,若是咱们在纠缠下去,那处置的就不是福王,而是咱们了。”

    长沙公主恨声道:“当初本是三妹召集大家去闽州,如今倒是好,闽州出事了,三妹便不管了,早知如此这些年便不该听三妹的。”

    “对啊,说来也奇怪,三姐去了一趟台北之后改变也太大了,竟然替宽儿说起了好话,还让咱们不管不问,大姐,你说三姐这是什么意思?”

    长沙公主恶狠狠道:“本宫不管三妹是何意思,本宫知道李哲那小兔崽子打断我儿两条腿,陛下若是不处置他,本宫便······”

    “你便什么?”李世民怒问。

    因为兄弟姐们们闹的这一出,李世民也无心继续上朝,听了几句从凉州传来的消息,便匆匆来了甘露殿,正好听到长沙公主的怒骂,骂李哲是小兔崽子,那他岂不就成了老兔子了?

    众人哑口无言。

    李世民依旧不依不饶:“你便什么,说啊,朕倒是想听听你便如何?”

    “陛下,大姐只是一时失言,望陛下恕罪。”

    “恕罪?!”李世民哈哈大笑,怒道:“朕倒是想恕你们的罪,可你们不让朕宽恕,朕给你们留面子,你们却偏偏不要面子。

    你们在闽州的所作所为,难道你们不知?从闽州送到朕这里的罪证,整整两箱,这还仅仅是长乐县的情况。”

    “陛下,我府上之人并未在长乐县,只是在候官,而且并未做出杀害百姓之举,福王却打断了我儿双腿,难道陛下亦认为福王有理?”长沙公主反驳道。

    李世民下意识的看向了连福,毕竟从闽州传来的密报连福比他还清楚一些,李世民所了解的情况,都是由连福筛选之后交到他手中的。

    “陛下,据候官县张贴的告示,长沙公主府的管事在候官县杀害百姓一百七十余人,强制候官县令赠予七百匹战马。

    今年年初索要三百匹战马,被护龙卫扣下,冯二公子前往候官索要战马和看押犯人,遂被福王殿下下令打折双腿。

    不过仅是打折,可以恢复。

    此前福王殿下从长乐离开时,曾有万民相送,赞福王殿下乃天下贤王。

    迄今为止,探子传来的消息便只有这些。”

    听完,李世民便怒道:“长沙公主,你竟敢打战马的主意?还敢差人索要,你眼里还有没有朕,有没有大唐?”

    从未想到李世民竟然对这样的小事也会追究,也没想到自己派到候官县的管事胆敢杀害百姓,长沙公主愣住了,连忙解释道:“陛下······”

    “不必说了,你们都很好,很好,所为你们认为是朕这些年给你的不够多。”李世民打断了长沙公主的解释,怒道:“连福,传旨,长沙公主降为县主,今日前来的所有人罚俸一年,若有再犯,削其王爵。”

    哪怕李世民只是口头上的旨意,也令在场的公主和王爷们匆匆行礼告辞,拉着面若死灰的长沙公主便走。

    见着兄弟姐妹们离去,李世民笑了,他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好处,让他又有机会削减兄弟姐妹们的权利了。

    想到连福之前的话,李世民微笑转变为了大笑,大笑道:“依朕看天下贤王这个称呼应该是那小子父皇的,若没有宽儿出谋划策,那小子还早着呢!”

    “陛下,据王玄策从闽县传来的消息,福王殿下在闽州的所作为为并非出自于楚王殿下授意,皆由闽州王殿下和福王殿下召集王玄策等人商议,楚王殿下甚至下令,到达闽州后,众人不得给福王殿下任何建议。”

    “你的意思是,哲儿此前在闽州的总总作为皆是他自己与臻儿商议出来的结果?”

    “应该是如此了。”连福点头。

    “将探子送来所有奏报拿来。”

    连福倒也不客气,在甘露殿的案几上找出了好几封信,递给了李世民。

    等到李世民看过之后,便笑道:“贤王,改封哲儿为贤王。”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541章 矿产() 
李世民改封李哲的圣旨,可谓满朝皆惊。

    大唐的王爷封王,几乎都是以地名来封王的,若是不以地名封王者,地位其实比起用地名封王的人来说要低一些,就如同李哲的福王,单单是以王位来论,比李宽的楚王便低一点。

    但李哲该封的贤王却不同,“贤”这个字可不是能乱用的,尤其对于王爵而言更是如此,所谓贤王那便视为天下所有王爷的典范,有些过重了。

    自然有不少人反对李世民的决定,只不过反对归反对,李世民依旧坚持自我。

    毕竟他改封李哲为贤王,是因为李哲的才能一时间令他有些触动,他是有将李哲立为所有天下王爷的典范,但这都是不重点,重点是他要提高李哲的地位,让重臣们有一个准备,将来作打算。

    而远在候官的李哲并不知道自己刚当了福王没多久,又变成了贤王,他现在很疑惑。

    现在离他从候官县离开有十余日了,他已经到了连江县,开始处理连江县的情况,而从已经处理的三个县来看,他并未看见有任何世家之人参与其中,所以他很疑惑。

    从台北出发之前,曾祖父告诫过自己对世家留意,父皇也告诫过自己要对世家之人留意,能让曾祖父和父皇如此警惕的世家却没有一点动作,这很不寻常。

    李哲知道不寻常,可是从护龙卫和士卒收集到的情况,他又找不出有任何的不正常,只觉得异常怪异。

    要知道楚王府在闽州的产业可算是日进斗金,连朝中勋贵和皇室子弟都不顾颜面,不顾任何感情的朝楚王府下手,素来与楚王府有大仇的世家之人又岂会稳坐钓鱼台。

    李哲皱着眉头,看着连江县令给他的罪证,心思却一点儿也没用在上面,连宣纸拿倒了也不自知。

    “小王爷,您拿倒了?”怀恩在一旁提醒道。

    回神的李哲将手中的宣纸随意一扔,求教道:“怀恩叔,你说世家在闽州毫无动作,到底为了什么呢?”

    听到李哲这句话,怀恩就差没哭了,我的王爷啊,您总算是想到世家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